201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考试 语文试卷 第一部分(1~5题2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4分) 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xi use)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 shandong),像闪电般,霎时传过 荷塘的那边去了。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2分)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缀”: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霎”:先查部首」 再查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 xiuse) (chand g) 1.(4分) 【答案】(1)① z zhui(zhui)②雨八(8)(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共2分) 【解析】考点:字典的使用 思路:音序检字法,先查第一个字母音序(Z),然后在这个字母音序里找到该字的音节(zhui<zhui1>), 找到页数,然后到正文找到该字即可;部首检字法,首先要分清部首(雨),再查除去部首后剩下的笔画 数(八),然后找到该字的页码,到正文中找到该字即可 (2)①羞涩②颤动(每小题1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共2分) 【解析】考点:根据拼音写汉字 思路:注意“羞涩”的“涩”笔画较多不要写错了;“颤动”的“颤”不要写错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6分) (1)公然抱茅入竹 (2) 故不为苟得也。 (3)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 2.(6分) 答案】(1)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2)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给分,共6分) 【解析】考点:诗文默写(直接型+理解型) 思路:直接性默写,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燥、倚”,文言文默写注意不要出现填字或漏字现象(“生 亦我所欲”写成“生亦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回忆原文,找到最能体现理解要求(描写钱 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特别注意其中的“花、草”)的句子 3、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②这就是NN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③NGN( 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NGN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3.(4分)【答案】C 【解析】考点:句序排列 思路:句序排列要特别注意一些句首的关键词(由于、这、而)所揭示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包含这三个词 的句子肯定不能放在第一位,剩下的就是③和⑥,而它们之间是⑥解说③的,所以③和⑥排在最前面) 围绕这一组句子的中心(下一代网络)然后按照“排列同类项”的方法(①和⑤是一类;②和④是一类)
2014 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一部分(1~5 题 23 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 4 分)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xi ūsè)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chàndòng),像闪电般,霎时传过 荷塘的那边去了。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着重号的字。(2 分)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缀”: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霎”:先查部首 ,再查 画。 (二)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 分) ①(xiūsè) ②(chàndó ng) 1.(4 分) 【答案】(1)①Z zhui(zhuì)②雨 八(8)(每小题 1 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共 2 分) 【解析】考点:字典的使用 思路:音序检字法,先查第一个字母音序(Z),然后在这个字母音序里找到该字的音节(zhui<zhuì>), 找到页数,然后到正文找到该字即可;部首检字法,首先要分清部首(雨),再查除去部首后剩下的笔画 数(八),然后找到该字的页码,到正文中找到该字即可。 (2)①羞涩 ②颤动(每小题 1 分,有错该小题不给分,共 2 分) 【解析】考点:根据拼音写汉字 思路:注意“羞涩”的“涩”笔画较多不要写错了;“颤动”的“颤”不要写错。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处相应的句子。(6 分) (1)公然抱茅入竹 去, , 。 (2) , ,故不为苟得也。 (3)在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诗中,描写钱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的句子是: , 。 2.(6 分) 【答案】(1)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2)生亦我所欲 所欲有甚于生者 (3)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每空 1 分,有错该空不给分,共 6 分) 【解析】考点:诗文默写(直接型+理解型) 思路:直接性默写,要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如“燥、倚”,文言文默写注意不要出现填字或漏字现象(“生 亦我所欲 ”写成“ 生亦我所欲也”);理解性默写要认真回忆原文,找到最能体现理解要求(描写钱 塘湖早春花草景色,特别注意其中的“花、草”)的句子。 3、将下列句子排列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①由于“这一代网络”中,各网络之间相互独立,导致网络间的消息传递变得非常麻烦。 ②这就是 NGN 中最重要的“多网融合”思想。 ③NGN(Next Generation Network),中文名字被称为“下一代网络”。 ④把这些内容都融合到一个网络,也便于集中控制管理,促进不同信息流间的协同合作。 ⑤而在 NGN 里,人们可以传递语音、数据、媒体流等多种类型的信息。 ⑥所谓“下一代网络”,是针对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这一代网络”而言的。 A.③①⑥⑤④② B.⑥③①⑤②④ C.③⑥①⑤④② D.⑥①③⑤②④ 3.(4 分)【答案】C 【解析】考点:句序排列 思路:句序排列要特别注意一些句首的关键词(由于、这、而)所揭示的句子之间的关系(包含这三个词 的句子肯定不能放在第一位,剩下的就是③和⑥,而它们之间是⑥解说③的,所以③和⑥排在最前面), 围绕这一组句子的中心(下一代网络)然后按照“排列同类项”的方法(①和⑤是一类;②和④是一类)
由近到远的进行排列(“①和”与“②和④”之间是“①⑤④②”的关系),再进行个别微调,最后的 顺序是“③⑥①⑤④② 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共6分) 本报讯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 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10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 第11至第20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 “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 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 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答 4.(6分) 【答案】(1)示例:门户网站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结构(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新闻概括(拟标题 思路:这类题基本上按照“人或物(门户网站)+事情(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20个汉字”调查 结构)”的方法拟标题,关键词一般都在新闻材料的开头的“导语”部分。 (2)示例: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时代“孝”这一美德仍然需要发扬光大。(3分,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内容的主观看法”+“仿写” 思路:考查对“孝”这个字看法,其实也是变相的考查“仿写”。材料第二段中对“德”与“信”的 看法,已经给我们提示的答题的思路与句式,就是先从“历史传统”再从“当代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表达 自己对“孝”的看法 5、请找出下面这则应用文中两处不恰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4分) 病假条 任老师: 作天晚上,我得了急性肠胃炎,现正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不能到校学习,请假两天,请您 原谅 此致 礼 学生 张丹 5.(4分)【答案】“请您原谅”改为“请您批准”:署名下面应标明请假日期。(改对一处给2分 意思对即可,共4分) 【解析】考点:应用文 思路:应用文首先要做到格式正确(这个“病假条”中最后漏掉了“请假日期”),其次内容要符合 该应用的要求(“请假条”的正文最后一般是“请××予以批准”等) 第二部分(6-22题4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6-8题。(6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自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分) (1分)【答案】龚自珍(有错不给分)
由近到远的进行排列(“①和⑤”与“②和④”之间是“①⑤④②”的关系),再进行个别微调,最后的 顺序是“③⑥①⑤④②” 4、阅读下面这则新闻,回答后面的问题。(共 6 分) 本报讯 人民网联合搜狐网、新浪网等门户网站近日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 20 个汉字”调查结 果。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最具价值的前 10 个汉字分别为:德、信、孝、诚、善、仁、和、礼、义、道。 第 11 至第 20 个汉字分别为:爱、正、公、法、廉、智、理、忠、学、敬。 在征集过程中,受访者围绕“德”字发表了很多看法。大家普遍认为“德”是做人的根本,古人强调 “为政以德”“以德服人”,现在我们仍讲“德才兼备”“立德树人”。同时,受访者对当前社会道德现 状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如何加强道德教育、提高国民道德水平,值得我们思考、探索。“信”字排在第二 位,表明公众对当前社会上“诚信危机”的关注与忧虑,以及对建立新信用体系的期待。 (1)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 分) 答: 。 (2)请你就排在第三位的“孝”字谈谈自己的看法。(3 分) 答: 4.(6 分) 【答案】(1)示例:门户网站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 20 个汉字”调查结构(3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新闻概括(拟标题) 思路:这类题基本上按照“人或物(门户网站)+事情(联合发布当前“最具价值的 20 个汉字”调查 结构)”的方法拟标题,关键词一般都在新闻材料的开头的“导语”部分。 (2)示例:孝敬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时代“孝”这一美德仍然需要发扬光大。(3 分, 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内容的主观看法”+“仿写” 思路:考查对“孝”这个字看法,其实也是变相的考查“仿写”。材料第二段中对“德”与“信”的 看法,已经给我们提示的答题的思路与句式,就是先从“历史传统”再从“当代社会意义”两个方面表达 自己对“孝”的看法。 5、请找出下面这则应用文中两处不恰当的地方,并提出修改意见。(4 分) 病 假 条 王老师: 昨天晚上,我得了急性肠胃炎,现正在人民医院接受治疗,不能到校学习,请假两天,请您 原谅。 此致 敬礼 学生 张丹 答: 5.(4 分)【答案】“请您原谅”改为“请您批准”;署名下面应标明请假日期。(改对一处给 2 分, 意思对即可,共 4 分) 【解析】考点:应用文 思路:应用文首先要做到格式正确(这个“病假条”中最后漏掉了“请假日期”),其次内容要符合 该应用的要求(“请假条”的正文最后一般是“请××予以批准”等) 第二部分(6-22 题 47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 6-8 题。(6 分)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1 分) 6.(1 分)【答案】龚自珍 (有错不给分)
【解析】考点:文学常识一一作者 思路:这种题一定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龚”不要写错) 7、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分) 答 7.(2分)【答案】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答出一点给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中的词语分析 思路:画线句子的中心词是“离愁”,但是要注意前面的“浩荡”表现出来的“宽阔无边”,后面的 白日斜”则是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离愁”心情 8、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8.(3分)【答案】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 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 法给1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1分,答出总体评价给1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诗文名句赏析 思路:名句赏析题一般要从“方法(比喻)、情感(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 情)、评价(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晢理,格调昂扬向上)”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评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9-13题。(15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 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之。”使者 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 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 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分) 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 9.(2分)【答案】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标对三处给2分;在“情”与“欺”之间 标出给1分) 【解析】考点:文言文断句 思路:文言文首先要结合原文的语境,弄清基本意思(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欺君确实做大臣的犯的 大罪),再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主谓宾及其附属成分之间的关系,“饮酒”是“人之常情”的主 语,“欺君”是“臣子之大罪”的主语,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划分句子的断句之处,同时注意一些句首 句尾(也)的虚词。 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对之 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帝诘之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3分)【答案】B 【解析】考点:虚词用法 思路:对“之”的几种常用用法必须掌握。A中都是“助词,的”;B中前者是“助词,的”,后者 是“代词,它,指这件事”;C中都是“代词他(皇帝)或它(这件事)”:D中都是“代词他(鲁宗道 徐公)
【解析】考点:文学常识——作者 思路:这种题一定注意不要出现错别字(“龚”不要写错) 7、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2 分) 答: 7.(2 分)【答案】用“浩荡”表现“离愁”的广阔无边,用“白日斜”的特定情境烘托“离愁”。 (答出一点给 1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中的词语分析 思路:画线句子的中心词是“离愁”,但是要注意前面的“浩荡”表现出来的“宽阔无边”,后面的 “白日斜”则是运用“景物描写”烘托人物的“离愁”心情。 8、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3 分) 答: 8.(3 分)【答案】示例:这两句话以“落红”和“春泥”为喻,表达了作者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 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情;这两句诗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答出比喻修辞方 法给 1 分,答出表达的思想感情给 1 分,答出总体评价给 1 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考点:诗文名句赏析 思路:名句赏析题一般要从“方法(比喻)、情感(虽辞官离京,仍然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想感 情)、评价(语言生动形象,内容蕴涵哲理,格调昂扬向上)”三个方面进行赏析评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 9-13 题。(15 分)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 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 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乙】鲁宗道为谕德①时,居近酒肆②,尝微行就饮肆中③,偶真宗亟④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 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⑤上⑥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⑦以实言对之。”使者 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 ⑧之。宗道谢⑨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 ①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②酒肆:酒馆。③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 ④亟:急迫地。⑤即:如果。⑥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⑦第:只。⑧诘:责问。⑨谢:道歉。 9、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2 分)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 9.(2 分)【答案】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标对三处给 2 分;在“情”与“欺”之间 标出给 1 分) 【解析】考点:文言文断句 思路:文言文首先要结合原文的语境,弄清基本意思(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欺君确实做大臣的犯的 大罪),再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主谓宾及其附属成分之间的关系,“饮酒”是“人之常情”的主 语,“欺君”是“臣子之大罪”的主语,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划分句子的断句之处,同时注意一些句首、 句尾(也)的虚词。 10、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3 分)( ) A.①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②醉翁之意不在酒 B.①盖追先帝之殊遇 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①第以实言对之 ②闻之,欣然规往 D.①帝诘之 ②孰视之,自以为不如 10.(3 分)【答案】B 【解析】考点:虚词用法 思路:对“之”的几种常用用法必须掌握。A 中都是“助词,的”;B 中前者是“助词,的”,后者 是“代词,它,指这件事”;C 中都是“代词他(皇帝)或它(这件事)”;D 中都是“代词他(鲁宗道、 徐公)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以光先帝遗德 (2)尝微行就饮肆中 (3)使者及门 11.(3分)【答案】(1)发扬光大(2)曾经(3)到(至)(每小题1分) 【解析】考点:实词解释 思路:课内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课外词语要结合语境和联想学过的课文是否出现过该词语(如“尝 与《伤仲永》中的“未尝识书具”是相同的,是“曾经”的意思;“及”与《孙权劝学》中的“及鲁肃过 寻阳”是相同的,是“到(至)”的意思)。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翻 12.(4分) 【答案】(1)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 (2)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拿什么来回答?(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翻译 思路:句子翻译最主要的方法是“留(保留法,人名、地名、官职等,以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词语< 如“来”冫)、组(组词法,如“皇上、责怪、对答<回答〉、换(根据语境替换法,如用“如果”替换“即” 用“您”替换“公”;用“晚”替换“迟”;用“什么”替换“何”:用“拿”替换“以”)”要注意不 要出现错译、漏译(“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情况,再有注意省略、特殊句式(“何以为对”是 倒装句式,翻译时按照“以何为对”句序)。 3、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3分) 3.(3分)【答案】忠实(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人物分析 思路:人物分析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同时注意文中概括性的词语(“帝以为忠实可大用”中的“忠实”)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鲁宗道做人刚正,正直,嫉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谨。作教 育太子的官时,家住得离酒店很近,有一次穿着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宫,使者到了门 过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 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使者说:“你这样是会有罪的。”(鲁宗道)说:“喝酒,人之常情 欺騙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阿!”真宗果真问了,使者详细地把鲁宗道所说的告诉了皇上。皇帝问鲁宗道, 他道歉说:“有老朋友从乡里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因为他忠诚诚实认为可 以重用。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14-17题。(12分)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 ②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 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一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 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 ③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常以生病为 由推辞。他每天呆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④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 的文章,想登门拜访。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 的母鸡呢?”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 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 ⑤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 做自己的事情
1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 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 (2)尝微行就饮肆中 尝: (3)使者及门 及: 11.(3 分)【答案】(1)发扬光大 (2)曾经 (3)到(至) (每小题 1 分) 【解析】考点:实词解释 思路:课内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课外词语要结合语境和联想学过的课文是否出现过该词语(如“尝” 与《伤仲永》中的“未尝识书具”是相同的,是“曾经”的意思;“及”与《孙权劝学》中的“及鲁肃过 寻阳”是相同的,是“到(至)”的意思)。 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翻 译: 。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翻 译: 。 12.(4 分) 【答案】(1)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 (2)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拿什么来回答?(每句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翻译 思路:句子翻译最主要的方法是“留(保留法,人名、地名、官职等,以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词语< 如“来”>)、组(组词法,如“皇上、责怪、对答<回答>、换(根据语境替换法,如用“如果”替换“即”; 用“您”替换“公”;用“晚”替换“迟”;用“什么”替换“何”;用“拿”替换“以”)”要注意不 要出现错译、漏译(“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情况,再有注意省略、特殊句式(“何以为对”是 倒装句式,翻译时按照“以何为对”句序)。 13、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3 分) 答: 。 13.(3 分)【答案】忠实(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人物分析 思路:人物分析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同时注意文中概括性的词语(“帝以为忠实可大用”中的“忠实”)。 附课外文言文翻译:鲁宗道做人刚正,正直,嫉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谨。作教 育太子的官时,家住得离酒店很近,有一次穿着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宫,使者到了门, 过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 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使者说:“你这样是会有罪的。”(鲁宗道)说:“喝酒,人之常情。 欺骗君王是做臣子的大罪阿!”真宗果真问了,使者详细地把鲁宗道所说的告诉了皇上。皇帝问鲁宗道, 他道歉说:“有老朋友从乡里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因为他忠诚诚实认为可 以重用。 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回答 14-17 题。(12 分) ①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 ②唐玄奘的寂寞成就了西天取经的事业,徐霞客的寂寞成就了旅行天下的壮举,司马迁的寂寞成就了 史家绝唱《史记》,曹雪芹的寂寞成就了鸿篇巨制《红楼梦》……寂寞是— 首歌,是只有一个人的吟唱;: 寂寞是一首诗,是来自内心深处的独白。 ③著名学者钱钟书先生甘于寂寞,潜心读书做学问。他不喜欢应酬,也反感客人来访, 常以生病为 由推辞。他每天呆在书房里做着自己喜欢的事,真可谓“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 ④钱钟书声名远播,时常会有世界各地的人慕名造访。有一位外国女士打电话给他,表示非常喜欢他 的文章,想登门拜访。钱先生听后,赶紧说道:“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不错,又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 的母鸡呢? ”那位女士深为钱先生的幽默婉拒所折服,只好作罢。也许,正是有了这种闭门读书做研究 的态度,钱先生才写出了《谈艺录》《管锥编》等不朽的学术巨著。 ⑤其实,像钱先生这样的人还有很多。他们既能洞悉这个社会,又能远离这个社会的喧嚣,专心致志 做自己的事情
⑥“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一一许多作家都因获此 奖而名噪一时。最近一届的“齐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 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 电脑。但他却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从他身上,人们 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 ⑦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 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 ⑧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忙碌”。若 迮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二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昵?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14.(3分)【答案】寂寞出学问(唯有寂寞出学问)(答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给 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论点的概括 思路:论点的概括,要特别注意题目、开头、结尾的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要注意要准确,不要照 搬原句,有时要能够从其中筛选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即论点。如本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只有 耐得住寂寞,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才能岀学问”,所以如果答上“古来圣贤皆寂寞”就有点画蛇添足 15、选文第⑦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2分) 15.(2分)【答案】能耐得住寂寞(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含义理解 思路:这种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看文中最能表达这句话的含义的句子。文中是在分析“田中慎 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的基础上引用这句诗的,所以“坐得了冷板 凳”的含义就是指“能耐得住寂寞” 16、选文第⑧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16.(3分)【答案】运用反问修辞方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寂寞出学问的论点。(答出反 修辞方法给1分,答出作用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赏析 思路:句子赏析要注意首先指出句子使用的方法(反问的修辞方法),然后再使用规范的阅读术语(加 强了语气,突出(强调)),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寂寞出学问的论点) 17、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4分) 17.(4分)【答案】所用事实论据选自古今中外,典型丰富: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答 出一个方面给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论据的分析 思路:论据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典型性,本文中则是选择了古今中外的众多典型事例,可谓丰富典型 同时在使用上做到了详略得当,第②的事例运用简略,主体部分钱钟书和田中慎弥的事例运用则较为详细。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18-22题。(14分) 五猖会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 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 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
⑥“芥川奖”是日本最重要、最有影响的文学奖项。获奖者有“登龙门”之称——许多作家都因获此 奖而名噪一时。最近一届的“齐川奖”获得者田中慎弥却是个“普通人”,他年纪轻轻,也没有什么高学 历,为什么能获得如此级别的文学奖呢?媒体对他的描述可能给出了答案:“田中慎弥没有手机,也不用 电脑。但他却很执著,甚至有些固执,躲在自己世界里,与寂寞相伴,专心读书和写作。从他身上,人们 看到了日本文学新的希望。” ⑦田中慎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板凳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 半句空。”能坐得了冷板凳,自然能静得了心、做得了学问。 ⑧我们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平静,只是因为内心浮躁,无法平静,所以常常觉得自己很 “忙碌”。若 能守住寂寞,不为外界所干扰,一心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又怎能做不了学问呢?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 分) 答: 。 14.(3 分)【答案】寂寞出学问(唯有寂寞出学问)(答成“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寂寞出学问”给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论点的概括 思路:论点的概括,要特别注意题目、开头、结尾的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要注意要准确,不要照 搬原句,有时要能够从其中筛选出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即论点。如本文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只有 耐得住寂寞,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才能出学问”,所以如果答上“古来圣贤皆寂寞”就有点画蛇添足 了。 15、选文第⑦段中,“坐得了冷板凳”的意思是什么?(2 分) 答: 。 15.(2 分)【答案】能耐得住寂寞(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含义理解 思路:这种题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看文中最能表达这句话的含义的句子。文中是在分析“田中慎 弥能够排除外界的干扰,耐得住寂寞,埋头写作,终成正果”的基础上引用这句诗的,所以“坐得了冷板 凳”的含义就是指“能耐得住寂寞”。 16、选文第⑧段加横线句子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答: 。 16.(3 分)【答案】运用反问修辞方法,加强了语气,突出(强调)了寂寞出学问的论点。(答出反 问修辞方法给 1 分,答出作用给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句子赏析 思路:句子赏析要注意首先指出句子使用的方法(反问的修辞方法),然后再使用规范的阅读术语(加 强了语气,突出(强调)),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表达的作用(寂寞出学问的论点)。 17、选文在事实论据的选择和使用上各有什么特点?(4 分) 答: 。 17.(4 分)【答案】所用事实论据选自古今中外,典型丰富;在事实论据的使用上,详略得当。(答 出一个方面给 2 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考点:论据的分析 思路:论据选择的基本要求是典型性,本文中则是选择了古今中外的众多典型事例,可谓丰富典型; 同时在使用上做到了详略得当,第②的事例运用简略,主体部分钱钟书和田中慎弥的事例运用则较为详细。 四、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 18-22 题。(14 分) 五猖会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 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 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