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22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22分) 1.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3分) 童年是沾露的花菅(),青春是喷薄的朝阳,它们是人生中最1Δn()漫的 两个时空,人生最诗意的元素和最qI()丽的风光都寄寓其中。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 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C.无锡拥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等一批光怪陆离的传统艺术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3.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3分) ①在第45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某市开展了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 山’”为主题的环保会议。②会上通报了大约10个左右排污超标的企业。③有关部门责令这 些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并停止破坏行为 (1)第句,修改意见: (2)第句,修改意见: (3)第句,修改意见: 4.默写古诗文。(8分) (1)烽火连三月, (2)晓战随金鼓 正是河豚欲上时 (4) 志在千里。 (5)散入珠帘湿罗幕, (6) 下自成 (7)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对年华流逝感伤 的句子是 5.综合性学习。(6分) 学校正在开展“手机悄然影响生活”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 成相关任务
第一学期初三年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第一部分(22 分)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2 分) 1.读语段,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依次填写)。(3 分) 童年是沾露的花蕾.( ),青春是喷薄的朝阳,它们是人生中最 làn( )漫的 两个时空,人生最诗意的元素和最 qǐ( )丽的风光都寄寓其中。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 ...的一项是 ( )(2 分) 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 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 C.无锡拥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等一批光怪陆离 ....的传统艺术。 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 ....。 3.下面一段话中有三处语病,请找出来并写出修改意见。(3 分) ①在第 45 个世界环境日到来之际,某市开展了以“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 山’”为主题的环保会议。②会上通报了大约 10 个左右排污超标的企业。③有关部门责令这 些企业立即进行整改并停止破坏行为。 (1)第 句,修改意见: (2)第 句,修改意见: (3)第 句,修改意见: 4.默写古诗文。(8 分) (1)烽火连三月, 。 (2)晓战随金鼓, 。 (3) 。正是河豚欲上时。 (4) ,志在千里。 (5)散入珠帘湿罗幕, 。 (6) ,下自成 蹊。 (7)晏殊的《浣溪沙》一词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对年华流逝感伤 的句子是 , 。 5.综合性学习。(6 分) 学校正在开展“手机悄然影响生活”的语文实践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 成相关任务
(1)活动一漫画手机 学校组织了一次漫画比赛,要求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手机对生活的影响。右侧漫画是一幅 获奖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说出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2分) (2)活动二他山之石活动中大家就校园手机管理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认为以下两 所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请你分别指出其值得借鉴之处。(每空不超过12字)(2分) ①北京某高校在教室门口放收纳袋,要求学生把手机放进收纳袋之后,再到座位上学 习。此举已取得一定成效,校园里出现了“不做‘低头族,,专心把书读”的新气象。 ②浙江某学院开设了“云班课”,在全校范围内开通免费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 课、答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3)活动三愈辨愈明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 正方认为“有必要”,反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不少于两点)。(2分) 第二部分(53分) 诗歌鉴赏(5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分)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三、四句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写景象。(3分) 答 (2)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分)、 三、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7~10题。(14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 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
(1)活动一 漫画手机 学校组织了一次漫画比赛,要求用漫画的形式表现手机对生活的影响。右侧漫画是一幅 获奖作品。请用简明的语言说出漫画反映的社会现象。(2 分) (2)活动二 他山之石 活动中大家就校园手机管理问题搜集了大量资料,认为以下两 所高校的做法值得借鉴,请你分别指出其值得借鉴之处。(每空不超过 12 字)(2 分) ①北京某高校在教室门口放收纳袋,要求学生把手机放进收纳袋之后,再到座位上学 习。此举已取得一定成效,校园里出现了“不做‘低头族,,专心把书读”的新气象。 ②浙江某学院开设了“云班课”,在全校范围内开通免费 wifi,鼓励学生用手机签到、听 课、答题,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效率大为提高。 ① ② (3)活动三 愈辩愈明 学校组织了一次“中学生有没有必要带手机进校园”的辩论赛, 正方认为“有必要”,反方认为“没必要”。请你选择立场并简述理由(不少于两点)。(2 分) 第二部分(53 分) 二、诗歌鉴赏(5 分)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5 分) 山亭夏日 高骈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1)三、四句在写景方面有何特色?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出这两句诗所写景象。(3 分) 答: (2)全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2 分)、 答: 三、 阅读下面《捕蛇者说》选段,完成 7 ~ 10 题。(14 分) 永州之野产异蛇,……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募有能捕之者,当其租入。永之人 争奔走焉。 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问之,则曰:“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今吾嗣为之十二
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 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 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 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岁赋其二() (2)几死者数矣 (3)更若役()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分)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译文 9.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 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分) 答:蒋氏的两次“戚”: 第一次: 第二次: 作者的两次“悲” 第一次 第二次: 10.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 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 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 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 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四、阅读文章,完成11--14题(13分) 孝乃德之本 谭用发
年,几死者数矣。”言之,貌若甚戚者。 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余将告于莅事者,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 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 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 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 (1)岁.赋其二( ) (2)几.死者数矣 ( ) (3)更.若役 ( ) (4)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 )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2 分) 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译文: 9.蒋氏的两次“戚”,各为了什么而“戚”?作者的两次“悲”,又各是为了什么?用自己 的话加以简要回答。(4 分) 答:蒋氏的两次“戚”: 第一次: 第二次: 作者的两次“悲” 第一次: 第二次: 10.阅读下面短文,结合《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完成文后问题。(4 分)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②问之,曰:“子之哭 也,壹似重有忧者③。”而曰:“然。昔者吾舅④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 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⑤识之, !”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②[子路]孔子的学生。③[壹似重有忧者]意思是好 像有很悲伤的事情。④[吾舅]我的公公。⑤[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文中横线处删去了原文中的一句话,请根据文意把它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答: (2)如果用“为免赋税甘愿冒死捕毒蛇”来概括《捕蛇者说》选段的内容;那么,对上文 的内容应怎样概括?把它写在下面横线上。(不要求对对联,字数相同、结构大致相近即可。) 答: 四、阅读文章,完成 11——14 题(13 分) 孝乃德之本 谭用发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一一色难。意思 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 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 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 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儿女给父母好脸色 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 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 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 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 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 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 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 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 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 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 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 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 美好 11、本文所议论的“孝”,具体到行为上,是指 (2分) 12、第2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 13、第3段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分析作答的?请简要概括。(3分) 14、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4分)
《论语》记载:一天,孔子的学生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只讲了两个字——色难。意思 是说,给父母好脸色是最基本的孝道,也是最难做到的。 父母对于儿女的很多不是,都不会往心里去,唯独最难接受的,就是儿女给脸色看。 有位老太太,中午去儿子房间找报纸,正碰上儿子回来。儿子刚谈砸了一桩业务,心情不太 好,见母亲在他的床上摸索,生硬地说:“妈,你没事在自己房里好好待着,别到处乱串。” 母亲解释说:“我只是找张报纸,顺便在你们床上坐一会儿。”儿子的脸色很难看,出门前扔 下一句:“吃饱没事干。”没想到当天夜里,这位老母亲选择了轻生。 儿女给父母好脸色 难在哪里?难就难在对父母的一些衰老行为,如多愁善感,行动迟缓,说话絮絮叨叨,做事 丢三落四等,要能够始终给予理解、宽容和善待。难就难在对自己的一些不良行为,如任性、 娇气、以自我为中心等,要能够不断进行反省、克服和纠正,特别是在外无论遇到什么不顺 心、不如意的事,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家里来。难就难在给父母好脸色,要能够持之以久。一 时一事给父母好脸色不难做到,难的是处处事事都是如此,尤其是当老人久病在床的时候。 一个人从母亲十月怀胎到呱呱坠地,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从上学、择业到结婚生子, 父母究竟付出了多少精力和心血?山东枣庄“捐肾救母”的田世国说:“母亲生我养我,可 我做的连她给我的万分之一都没有。”常思养育之恩,孝老爱亲才不会为难。 除了感恩之心,恭敬之心对于行孝也极为重要。《礼记·祭义》云:“孝子之有深爱者必 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给父母好脸色,关键是要常思养育之恩, 常怀恭敬之心,常省自身之过,始终对父母怀有深切的爱心和敬意。有了恭敬心,与父母说 话的态度和语气,自会温婉谦和,照顾侍候父母,自会恭谨周到。有了恭敬心,父母的教诲 会认真聆听,父母的责备会虚心悦纳。 国风之本在家风,家风之本在孝道。愿天下儿女,常以发自内心的微笑去慰藉父母的心 灵。当我们树起尊老爱老、孝老护老的现代风尚,孝心汇聚成流一定可以滋润出社会的和谐 美好。 11、本文所议论的“孝”,具体到行为上,是指 (2 分) 12、第 2 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4 分) 13、第 3 段画线句子提出的问题,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分析作答的?请简要概括。(3 分) 14、结合本文观点,联系自身实际 ......,说说子女怎样才能对父母尽孝。(4 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4分) 张丽钧 ①我四岁那年,母亲和舅舅带我去游北京卧佛寺。在放生池前,我说什么也不走了,非 要让母亲逮几条金鱼给我。母亲好劝歹劝,我死活不听,于是母亲赌气拉着舅舅就走。他们 走很远了,我也没有追上去,独自趴在放生池的石栏上,眼巴巴瞅着池中的金鱼 ②那天在单位的传达室前看到了一箱螺蛳,便问门卫师傅:“是食堂买的吗?”师傅答: 不是,是音乐王老师的,要去放生。”我一下愣住了。俯身端详那小指甲盖般的螺蛳- 少说,这箱里也有上万条生命吧?一想到它们的下一站不是锅中而是河中,不能不替它们欢 喜。 ③也曾在南湖亲瞻放生盛举。一大群善男信女,抬着一箱箱鱼虾龟螺,呼啦啦倒进水中。 一时间,祝祷的,拍照的,叫好的,湖畔热闹得赛过 party。_ 但是,就在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人正在张网捕鱼。看得出,那边捕的,正是这边刚刚放 的。我多嘴,悄声跟一个放生者说:“喂,看到那边了吗?”她说:“看到了。我放我的,他 捞他的。”语气平静得让人震惊。 ④朋友曾回忆过这样一件事。外婆的一条红鲤鱼蹦到水沟里了,外婆急得大呼小叫,孩 子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追捕那条鱼。鱼终于被捉到手了,孩子们浑身上下弄了个泥泥水水。 大家都巴望着外婆把这条红鲤鱼烹给他们吃,想不到外婆却说:“这鱼不能吃,这是明天放 生用的。”孩子们一听,气疯了一一你咋不平说啊!早知道是放生用的,不捉它不就是了! 可外婆却说:“那不行,现在放,就没人看到了。”孩子问:“放生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啊?” 外婆坦然应日:“是呢。” ⑤“放生秀”,这是多少人迷恋的一档节目啊!⑥看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中有 幅《生的扶持》。画面上有三只螃蟹,两只在下,一只在上,上面那只螃蟹丢掉了五六个 爪子,是只“残蟹”。只见“残蟹”悠然骑坐在两只“健蟹”身上,三蟹奋然前行。更让人 欢喜的是丰先生的题款:一蟹失足,二蟹扶持。物知慈悲,人何不如!我们在爱“异类”的 同时,怎么可以忘了更为紧切的“爱同类”呢?只要我们愿意,放生、护生的功德是随时可 做的,不一定非要到池边去放生一条鱼,不一定非要到人前去放生一箱螺。功德的加分与减 分,不可能是一件眼眸即可测定的事 ⑦放生池,如你能言,你会不会这样祝福芸芸众生:放手去爱,生的扶持…… 15.本文围绕“放生池”记叙了哪几件事?请分条概述。(4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14 分) 放生池 张丽钧 ①我四岁那年,母亲和舅舅带我去游北京卧佛寺。在放生池前,我说什么也不走了,非 要让母亲逮几条金鱼给我。母亲好劝歹劝,我死活不听,于是母亲赌气拉着舅舅就走。他们 走很远了,我也没有追上去,独自趴在放生池的石栏上,眼巴巴瞅着池中的金鱼…… ②那天在单位的传达室前看到了一箱螺蛳,便问门卫师傅:“是食堂买的吗?”师傅答: “不是,是音乐王老师的,要去放生。”我一下愣住了。俯身端详那小指甲盖般的螺蛳—— 少说,这箱里也有上万条生命吧?一想到它们的下一站不是锅中而是河中,不能不替它们欢 喜。 ③也曾在南湖亲瞻放生盛举。一大群善男信女,抬着一箱箱鱼虾龟螺,呼啦啦倒进水中。 一时间,祝祷的,拍照的,叫好的,湖畔热闹得赛过 party。 但是,就在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人正在张网捕鱼。看得出,那边捕的,正是这边刚刚放 的。我多嘴,悄声跟一个放生者说:“喂,看到那边了吗?”她说:“看到了。我放我的,他 捞他的。”语气平静得让人震惊。 ④朋友曾回忆过这样一件事。外婆的一条红鲤鱼蹦到水沟里了,外婆急得大呼小叫,孩 子们奋不顾身地跳进水中追捕那条鱼。鱼终于被捉到手了,孩子们浑身上下弄了个泥泥水水。 大家都巴望着外婆把这条红鲤鱼烹给他们吃,想不到外婆却说:“这鱼不能吃,这是明天放 生用的。”孩子们一听,气疯了——你咋不平说啊!早知道是放生用的,不捉它不就是了! 可外婆却说:“那不行,现在放,就没人看到了。”孩子问:“放生就是为了让别人看到啊?” 外婆坦然应日:“是呢。” ⑤“放生秀”,这是多少人迷恋的一档节目啊! ⑥看丰子恺先生的《护生画集》,中有 一幅《生的扶持》。画面上有三只螃蟹,两只在下,一只在上,上面那只螃蟹丢掉了五六个 爪子,是只“残蟹”。只见“残蟹”悠然骑坐在两只“健蟹”身上,三蟹奋然前行。更让人 欢喜的是丰先生的题款:一蟹失足,二蟹扶持。物知慈悲,人何不如!我们在爱“异类”的 同时,怎么可以忘了更为紧切的“爱同类”呢?只要我们愿意,放生、护生的功德是随时可 做的,不一定非要到池边去放生一条鱼,不一定非要到人前去放生一箱螺。功德的加分与减 分,不可能是一件眼眸即可测定的事。 ⑦放生池,如你能言,你会不会这样祝福芸芸众生:放手去爱,生的扶持…… 15.本文围绕“放生池”记叙了哪几件事?请分条概述。(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