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9年,门德尔松作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在柏林指挥上演了被人遗忘了 百多年的巴赫的伟大作品清唱剧《马太受难乐》。 ·1829-1832年门德尔松多次出国旅行演出,领略了苏格兰、意大利、巴黎、瑞士等 国各具特色的风光。1835年,他应邀访问莱比锡,他的到来为莱比锡音乐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835-1840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担任格万豪斯乐队的指挥, 并获得了美满的婚姻。 1843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创办德国的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任第一任院长。经他组织的音乐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教学体系,很快成 为欧洲著名的音乐学院。 门德尔松虽然担任了当时的音乐社会工作,但他没有停息 创作。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创作出了自己最成熟的 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交响曲》等。 长年繁重的社会工作和紧张的创作使门德尔松积劳成疾。 1847年,和门德尔松感情深厚并有着音乐才华的他的姐姐芬 妮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5个月后,门德尔松逝世,年 仅38岁。 ---------------------1---
• 1829年,门德尔松作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他在柏林指挥上演了被人遗忘了一 百多年的巴赫的伟大作品清唱剧《马太受难乐》。 • 1829-1832年门德尔松多次出国旅行演出,领略了苏格兰、意大利、巴黎、瑞士等 国各具特色的风光。1835年,他应邀访问莱比锡,他的到来为莱比锡音乐事业的 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1835-1840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担任格万豪斯乐队的指挥, 并获得了美满的婚姻。 • 1843年,门德尔松在莱比锡创办德国的第一所音乐学院——“莱比锡音乐学院” , 任第一任院长。经他组织的音乐学院,建立了一套完整严格的教学体系,很快成 为欧洲著名的音乐学院。 • 门德尔松虽然担任了当时的音乐社会工作,但他没有停息 创作。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里,他创作出了自己最成熟的 作品《e小调小提琴协奏曲》、《苏格兰交响曲》等。 • 长年繁重的社会工作和紧张的创作使门德尔松积劳成疾。 1847年,和门德尔松感情深厚并有着音乐才华的他的姐姐芬 妮的去世给了他沉重的打击。5个月后,门德尔松逝世,年 仅38岁。 返 回
门德尔松的创作 令门德尔松很崇拜巴赫、贝多芬,自己也具备古典艺术的深厚修养,这使他在创作时 尊重传统,力求严谨协调、清新典雅的古典风格,讲求安详、节制、严整、适度、高雅。 令同时,浪漫主义时代的生活环境仍然影响着门德尔松的创作,他用音乐来抒发自己对 大自然、文学、诗歌、历史的内心体验,擅长借用文学、美术等音乐之外的灵感,这正 是浪漫主义的艺术观 门德尔松的创作目录也很丰富: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部清唱剧及赞美诗 经文歌等宗教作品,为钢琴而作的《无言歌》8集,为钢琴、小提琴而作的数篇协奏曲 以及许多奏鸣曲及室内乐等。 (一)交响曲 (二)标题性序曲 (三)《无言歌》和其它器乐作品 返回
返 回 门德尔松的创作 ❖ 门德尔松很崇拜巴赫、贝多芬,自己也具备古典艺术的深厚修养,这使他在创作时 尊重传统,力求严谨协调、清新典雅的古典风格,讲求安详、节制、严整、适度、高雅。 ❖ 同时,浪漫主义时代的生活环境仍然影响着门德尔松的创作,他用音乐来抒发自己对 大自然、文学、诗歌、历史的内心体验,擅长借用文学、美术等音乐之外的灵感,这正 是浪漫主义的艺术观。 ❖ 门德尔松的创作目录也很丰富:5部交响曲、7部管弦乐序曲、3部清唱剧及赞美诗、 经文歌等宗教作品,为钢琴而作的《无言歌》8集,为钢琴、小提琴而作的数篇协奏曲、 以及许多奏鸣曲及室内乐等。 (一)交响曲 (二)标题性序曲 (三)《无言歌》和其它器乐作品
(一)交响曲 门德尔松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写交响曲了,发表了5部,还有12部未发表。 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交响曲》和《苏格兰交响曲》,门德尔松用典型的音乐素 材来描述他在游历苏格兰和意大利时的不同印象。这两部作品都是传统的4个乐章的 结构。 ·《苏格兰交响曲》基于暗淡的色调,仿佛望见北方灰蒙蒙的天空,感受到了凛冽的 寒风、荒凉而庄严的城堡、英雄史诗的回响等。要求乐章不间断地演奏。这首作品将 谐谑曲与慢板乐章倒换,(类似《贝九》),主题采用了苏格兰特有的风笛与五声调 式 《意大利交响曲》写出了美丽南国的自然风光、教堂画廊、狂欢节、文明历史带给 他的印象,阳光、耀眼的白云、古罗马的废墟、欢快热烈的民间舞蹭萨尔塔列罗. 第一乐章简洁而富有动力性,充满了青年人的自信和热情,第二乐章宁静典雅,第三 乐章是18世纪的小步舞曲乐章,第四乐章以那波里的萨尔塔列罗舞曲为基础,写成了 欢快热烈的急板,表现罗马狂欢节的场面。 听赏,《苏格兰交响曲》第一乐章、《意大利交响曲》第一乐章 返回
返 回 (一)交响曲 ▪门德尔松从少年时期就开始写交响曲了,发表了5部,还有12部未发表。 ▪ 其中最著名的是《意大利交响曲》和《苏格兰交响曲》,门德尔松用典型的音乐素 材来描述他在游历苏格兰和意大利时的不同印象。这两部作品都是传统的4个乐章的 结构。 •《苏格兰交响曲》基于暗淡的色调,仿佛望见北方灰蒙蒙的天空,感受到了凛冽的 寒风、荒凉而庄严的城堡、英雄史诗的回响等。要求乐章不间断地演奏。这首作品将 谐谑曲与慢板乐章倒换,(类似《贝九》 ),主题采用了苏格兰特有的风笛与五声调 式。 •《意大利交响曲》写出了美丽南国的自然风光、教堂画廊、狂欢节、文明历史带给 他的印象,阳光、耀眼的白云、古罗马的废墟、欢快热烈的民间舞蹈萨尔塔列罗…… 第一乐章简洁而富有动力性,充满了青年人的自信和热情,第二乐章宁静典雅,第三 乐章是18世纪的小步舞曲乐章,第四乐章以那波里的萨尔塔列罗舞曲为基础,写成了 欢快热烈的急板,表现罗马狂欢节的场面。 • 听赏:《苏格兰交响曲》第一乐章、 《意大利交响曲》第一乐章
听赏:《苏格兰交响曲》第一乐章 Andante con moto 引子主题 生部主题 菲舞蝶 听赏:《意大利交响曲》第一乐章 Allegro vivace 部主恧 生千年 「返回
听赏: 《苏格兰交响曲》第一乐章 听赏: 《意大利交响曲》第一乐章 引子主题 主部主题 主部主题 返 回
(二)标题性序曲 浪漫风格的标题性“序曲”是门德尔松最富创造性的体裁,与贝多芬为戏剧配乐所写 的序曲不同。门德尔松所作的序曲与舞台艺术无关,是专门为音乐会独立演奏而创作 的管弦乐曲,也叫音乐会序曲,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 门德尔松共创作了7首标题性序曲,多数作品与文学名著相联系,代表性的作品有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的喜剧)、《赫布里群岛》(芬格尔山洞)、《平静的海 洋和幸福的航船》(歌德的两首诗歌)、《美丽的梅露辛娜》(格里尔帕采为贝多芬 写的一个戏剧脚本)、《路易布拉斯》(雨果的戏剧)。相关图片 ·《仲夏夜之梦》是门德尔松17岁时创作的。当时门德尔松读了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 夜之梦》,剧中的神话幻想色彩、大自然的诗趣、喜剧的情调深深吸引了他,他将剧 中所有吸引他的形象都在作品中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标题性序曲《赫布里群岛》(芬格尔山洞),写岀了门德尔松在苏格兰游历赫布里群 岛时的印象,作品象一幅音乐风景画一般,描绘出芬格尔山洞的风光,音乐中透出海 风呼啸、巨浪拍岸、飞鸟鸣叫般的声响,对大海的波涛、岩石、山洞等自然景观都表 现得淋漓尽致。 听赏:标题性序曲《赫布里群岛》
(二)标题性序曲 ▪ 浪漫风格的标题性“序曲”是门德尔松最富创造性的体裁,与贝多芬为戏剧配乐所写 的序曲不同。门德尔松所作的序曲与舞台艺术无关,是专门为音乐会独立演奏而创作 的管弦乐曲,也叫音乐会序曲,采用单乐章的奏鸣曲式。 ▪ 门德尔松共创作了7首标题性序曲,多数作品与文学名著相联系,代表性的作品有: 《仲夏夜之梦》(莎士比亚的喜剧)、 《赫布里群岛》 (芬格尔山洞)、 《平静的海 洋和幸福的航船》(歌德的两首诗歌)、 《美丽的梅露辛娜》(格里尔帕采为贝多芬 写的一个戏剧脚本)、 《路易.布拉斯》(雨果的戏剧)。 相关图片 •《仲夏夜之梦》是门德尔松17岁时创作的。当时门德尔松读了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 夜之梦》,剧中的神话幻想色彩、大自然的诗趣、喜剧的情调深深吸引了他,他将剧 中所有吸引他的形象都在作品中进行了形象生动的描绘。 • 标题性序曲《赫布里群岛》(芬格尔山洞),写出了门德尔松在苏格兰游历赫布里群 岛时的印象,作品象一幅音乐风景画一般,描绘出芬格尔山洞的风光,音乐中透出海 风呼啸、巨浪拍岸、飞鸟鸣叫般的声响,对大海的波涛、岩石、山洞等自然景观都表 现得淋漓尽致。 • 听赏: 标题性序曲《赫布里群岛》 返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