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湿 阻
概述 定义 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减弱, 以全身乏力、肢体困重、胸闷腹满、口淡纳 呆、苔腻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好发于夏令梅 雨季节,尤其以我国东南沿海及气候潮湿的 地区为多见。 病名: 湿证、湿病、伤湿。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一、概述 定义: 是指湿邪阻滞中焦,脾胃运化功能减弱, 以全身乏力、肢体困重、胸闷腹满、口淡纳 呆、苔腻为主要症状的病证。好发于夏令梅 雨季节,尤其以我国东南沿海及气候潮湿的 地区为多见。 病名: 湿证、湿病、伤湿
概述 历史沿革: 《内经》 认识到发病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 皮肉筋脉” 描述临床症状。 《素问·生气通天论》 因于湿,首如裹”, 《素问·六元正纪大 论》:“湿胜则濡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概述 历史沿革: 《内经》 ☻ 认识到发病与外界环境密切相关。《素 问·阴阳应象大论》: “地之湿气,感则害 皮肉筋脉” 。 ☻ 描述临床症状。《素问·生气通天论》 “因于湿,首如裹” ,《素问·六元正纪大 论》: “湿胜则濡泄”
概述 汉代张仲景 专立“痉湿喝病脉症并治”篇论述湿证。 提出病因有内湿和外湿之分。 着重讨论了外湿的临床表现及治法。 ®指出治疗切忌过汗、过下和火攻。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概述 汉代张仲景 ☻ 专立“痉湿暍病脉症并治”篇论述湿证。 ☻ 提出病因有内湿和外湿之分。 ☻ 着重讨论了外湿的临床表现及治法。 ☻ 指出治疗切忌过汗、过下和火攻
概述 明代 ©《景岳全书》提出湿邪的寒化和热化, 并确定辨证。“湿从阴者为寒湿,湿从阳 者为湿热。湿证虽多,而辨治之法,其要 准二,一曰湿热,一曰寒湿。 清代 温病学派对湿邪致病的病因、病理、辨 证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和补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概述 明代 ☻ 《景岳全书》提出湿邪的寒化和热化, 并确定辨证。 “湿从阴者为寒湿,湿从阳 者为湿热。湿证虽多,而辨治之法,其要 惟二,一曰湿热,一曰寒湿。 ” 清代 温病学派对湿邪致病的病因、病理、辨 证治疗都有较大的发展和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