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事诉讼的目的和基本价值目标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两大法系国家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观点 ■1、私权保护说 2、私法秩序维护说 3、纠纷解决说 4、程序保障说 5、多元说
◼ 三、民事诉讼的目的和基本价值目标 ◼ (一)民事诉讼的目的 两大法系国家学者关于民事诉讼目的的主要观点: ◼ 1、 私权保护说 ◼ 2、私法秩序维护说 ◼ 3、纠纷解决说 ◼ 4、程序保障说 ◼ 5、多元说
■我国学者对民事诉讼目的问题的主要观点: 1、解决纠纷和保护民事权益 相关论文:陈刚、翁晓斌《论民事诉讼的目 的》,载《南京大学法学评论》1997年第1期。 2、解决民事纠纷 相关论文:刘荣军《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 《政法论坛》1997年第5期。 3、程序保障 相关论文: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 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4、利益保障 相关论文:李祖军、田毅平《民事诉讼目的论 纲》,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5期
◼ 我国学者对民事诉讼目的问题的主要观点: ◼ 1、解决纠纷和保护民事权益 相关论文:陈刚、翁晓斌《论民事诉讼的目 的》,载《南京大学法学评论》1997年第1期。 ◼ 2、解决民事纠纷 相关论文:刘荣军《论民事诉讼的目的》,载 《政法论坛》1997年第5期。 ◼ 3、程序保障 相关论文:章武生、吴泽勇《论民事诉讼的目 的》,载《中国法学》1998年第6期。 ◼ 4、利益保障 相关论文:李祖军、田毅平《民事诉讼目的论 纲》,载《现代法学》1998年第5期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 ■公正: 是指社会主流对利益分配关系公认合理的价值 标准。诉讼的公正包括诉讼过程的公正和诉讼 结果的公正。 效益 是指纠纷当事人和国家在民事诉讼中,以比较 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
◼ (二)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 ◼公正: 是指社会主流对利益分配关系公认合理的价值 标准。诉讼的公正包括诉讼过程的公正和诉讼 结果的公正。 ◼效益: 是指纠纷当事人和国家在民事诉讼中,以比较 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获得较好的效果
四、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涵义、成因及意义 民事诉讼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 诉讼中的关系问题。 (二)民事诉讼模式的划分及其根据 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模式 划分根据:在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继续、裁判的对象、 证据资料的来源等三个方面,是尊重和强调当事人的 作用还是尊重和强调法院的职权作用。 (三)对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评价与完善 1991年民事诉讼法典的修改:当事人主义的强化 和职权主义的弱化
◼ 四、民事诉讼的基本模式 ◼ (一)民事诉讼模式的涵义、成因及意义 民事诉讼模式的核心问题是当事人与法院在民事 诉讼中的关系问题。 ◼ (二)民事诉讼模式的划分及其根据 ◼ 当事人主义模式和职权主义模式 ◼ 划分根据:在诉讼程序的启动和继续、裁判的对象、 证据资料的来源等三个方面,是尊重和强调当事人的 作用还是尊重和强调法院的职权作用。 ◼ (三)对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评价与完善 1991年民事诉讼法典的修改:当事人主义的强化 和职权主义的弱化
五、民事诉讼的程序体系 (一)民事诉讼程序的涵义和特点 所谓民事诉讼程序,是指国家制定的,司法机关解 决民事争议的操作规程。 (二)民事诉讼程序体系的结构
◼ 五、民事诉讼的程序体系 ◼ (一)民事诉讼程序的涵义和特点 ◼ 所谓民事诉讼程序,是指国家制定的,司法机关解 决民事争议的操作规程。 ◼ (二)民事诉讼程序体系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