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30道题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积累与运用(满分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踉跄(iang)喑哑(始a)荒谬(mju)迂回(yuj B.愧怍(zU)阴霾(mai)归咎(ju)克扣(ke) C.勾当(gou)拮据(ju)猝然(u)祈祷(q) D.炽痛(ch)毋宁(wu)蝉蜕(如i)涟漪(y)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左右逢源胜气凌人正襟危坐抑扬顿措 B.穷愁潦倒更胜一畴开卷有意通宵达旦 C.险象迭生—泄干里重峦叠嶂 不可明状 D.妇孺皆知寻欢作乐 慷慨淋漓 豁然贯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艺术家们匠心独运,不久就刻成了一座石雕。 B.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 式 C.盘锦建市三十年间,涌现出许多惟妙惟肖的杰出人物。 D.不应低估审美教育对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这种教育往往和伦理教育有异曲同工 之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鮮鲜肥的河蟹与圣洁的丹顶鹤、浩如烟海的芦苇荡、蔚为壮观的红海滩样,成为 盘锦市的靓丽品牌。 B.我们之所以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原因,是因为这 将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旅行也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不是钱,还是真正的深度热爱。 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 11 页) 盘锦市 2015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卷 (本试卷共 30 道题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满分 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踉.跄(liànɡ)喑哑.(yā) 荒谬.(miù) 迂.回(yú) B.愧怍.(zuò) 阴霾.(mái) 归咎.(jiù) 克.扣(kè) C.勾.当(ɡòu) 拮据.(jù) 猝.然(cù) 祈.祷(qǐ) D.炽.痛(chì) 毋.宁(wù) 蝉蜕.(tùi) 涟漪.(yī)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 分) A.左右逢源 胜气凌人 正襟危坐 抑扬顿措 B.穷愁潦倒 更胜一畴 开卷有意 通宵达旦 C.险象迭生 一泄千里 重峦叠嶂 不可明状 D.妇孺皆知 寻欢作乐 慷慨淋漓 豁然贯通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艺术家们匠心独运 ....,不久就刻成了一座石雕。 B.中国的戏曲,有着悠久的历史,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 ....的文艺形 式。 C.盘锦建市三十年间,涌现出许多惟妙惟肖 ....的杰出人物。 D.不应低估审美教育对提升精神境界的作用,这种教育往往和伦理教育有异曲同工 .... 之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鲜肥的河蟹与圣洁的丹顶鹤、浩如烟海的芦苇荡、蔚为壮观的红海滩一样,成为 盘锦市的靓丽品牌。 B.我们之所以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的原因,是因为这 将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C.旅行也是有门槛的,这个门槛不是钱,还是真正的深度热爱
D.“四散”运输与我国传统的袋装运输相比,运输成本将降低倍。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分) 在喧嚣的尘世中,固守一份恬淡与纯真。用清新的文字,荡涤岁月的尘垢;用平 静的心态,驱逐身心的浮躁 6.综合性学习。(2分) 阅读下面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历史、 艺术、智慧以及哲学趣味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其他民族。儒学对于18世纪启蒙运动是有贡 【材料二】俄国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托尔斯泰认为,东方伟大的孔子对自己的成长 有着巨大和难以磨灭的影响。 【材料三】儒学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样式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 儒学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儒家文化圈”。 主要内容 7.走进名著。(3分) 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施耐庵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 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 B.夏洛蒂·勃眀特是19世纪英国文学璀璨群星中非常耀眼的一颗,她因成功地创 作了小说《简·爱》而当之无愧地跨入了世界著名文学家之列。 语文试卷第2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 11 页) D.“四散”运输与我国传统的袋装运输相比,运输成本将降低一倍。 5.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2 分) 在喧嚣的尘世中,固守一份恬淡与纯真。用清新的文字,荡涤岁月的尘垢;用平 静的心态,驱逐身心的浮躁; , 。 6.综合性学习。(2 分) 阅读下面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15 个字) 【材料一】18 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认为,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文化,在历史、 艺术、智慧以及哲学趣味等方面都远远优于其他民族。儒学对于 18 世纪启蒙运动是有贡 献的。 【材料二】俄国文化最杰出的代表之一托尔斯泰认为,东方伟大的孔子对自己的成长 有着巨大和难以磨灭的影响。 【材料三】儒学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文明样式之一。经过两千多年的传播、发展, 儒学传入朝鲜半岛、日本、越南、新加坡等国,形成了人们常说的“儒家文化圈”。 主要内容: 7.走进名著。(3 分) 下面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 A.施耐庵的《水浒》,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生动地描 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鲜明地表现了“替天行道”的主 题。 B.夏洛蒂·勃朗特是 19 世纪英国文学璀璨群星中非常耀眼的一颗,她因成功地创 作了小说《简·爱》而当之无愧地跨入了世界著名文学家之列
C.江姐是《红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 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D.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原是一个野人,在一次野人的人肉大餐中, 星期五将作为食物被吃掉,鲁滨逊救了他。 8.古诗文填空。(15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任重而道远。(《论语》)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9)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2)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浸润心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用新奇的比喻,呈现出边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我们懂得了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社会在前进,前景将无限美好的道理。 语文试卷第3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 11 页) C.江姐是《红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 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D.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星期五原是一个野人,在一次野人的人肉大餐中, 星期五将作为食物被吃掉,鲁滨逊救了他。 8.古诗文填空。(15分) (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3)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5) ,任重而道远。(《论语》) (6)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7)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造化钟神秀, 。(杜甫《望岳》) (9)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10)夕日欲颓,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11) ,坐断东南战未休。(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12)中华诗文,源远流长,漫步其间,浸润心灵: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中“ , ” 用新奇的比喻,呈现出边塞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 ”让 我们懂得了新生的事物必然要发展,社会在前进,前景将无限美好的道理
阅读(满分60分) (一)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9~11题。(10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呜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 逝,桑榆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节选自《滕王阁序》) 【注释】①舛( chuan):不幸。②封:封侯。③屈:这里的意思是“被贬”。④窜:这里 的意思是“隐居”。⑤赊(she):远。⑥东隅:早晨。⑦桑榆:这里指黄昏。⑧效:效法。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或异二者之为 )(2)微斯人,吾谁与归( (3)宁移白首之心( )(4)酌贪泉而觉爽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11.请分别找出【甲】【乙】选文中体现作者有远大志向的句子。(2分) 【甲】 【乙】 语文试卷第4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 11 页) 二.阅读(满分 60 分) (一)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选文,回答 9~11 题。(10 分) 【甲】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 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 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 呜呼!时运不齐,命途多舛①。冯唐易老,李广难封②。屈③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 窜④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 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北海虽赊⑤,扶摇可接;东隅⑥已 逝,桑榆⑦非晚。孟尝高洁,空怀报国之心;阮籍猖狂,岂效⑧穷途之哭! (节选自《滕王阁序》) 【注释】①舛(chuǎn):不幸。②封:封侯。③屈:这里的意思是“被贬”。④窜:这里 的意思是“隐居”。⑤赊(shē):远。⑥东隅:早晨。⑦桑榆:这里指黄昏。⑧效:效法。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 分) (1)或异二者之为. ( ) (2)微斯人,吾谁与归. ( ) (3)宁移.白首之心 ( ) (4)酌.贪泉而觉爽 ( )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 11.请分别找出【甲】【乙】选文中体现作者有远大志向的句子。(2 分) 【甲】 【乙】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2~18题。(21分) 绳子那头 李少龙 (1)大阳佛从来没有这栟近谋,太地仿佛是一热红,被无情地烘横着一幢楼房 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他是我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2)暑假的一天,闷热的天气实在使人感觉无聊,我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 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一瓶 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3)到了雇主家里,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麻袋中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 拴在他的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转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 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 工具就行了。” (4)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 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释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 爬到接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5)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汘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 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特别烫了。 (6)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手套!” ⑦)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 (8)“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着 手黑的绳子、听看绳子那头传来的戴击声眼睛有些混润,以煎我从来不知道父表做的 是这样的作 (9)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10)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11)“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12)“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哭了。 (13)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地把他拉回墙边。 (14)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 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 语文试卷第5页(共11页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 11 页) (二)阅读下面选文,回答 12~18 题。(21 分) 绳子那头 李少龙 (1)太阳仿佛从来没有这样近过,大地仿佛是一块红薯,被无情地烘烤着。一幢楼房 的六楼的窗户外,有一根绳子,下头吊着一个人——他是我父亲,一个空调修理工。 (2)暑假的一天,闷热的天气实在使人感觉无聊,我便要求与父亲、母亲一起出去干 活。父亲原先不同意,但在我的纠缠下,他还是允许了。出发前,父亲专门去买了一瓶 廉价的防晒油,在我身上抹了个遍。这是我第一次与父亲出去干活。 (3)到了雇主家里,了解了空调的问题后,父亲从麻袋中拿出一根粗粗的绳子,一头 拴在他的腰上,另一头在我身上转了几圈后,紧紧地系到屋里的暖气片上。然后,父亲 高兴地对母亲说:“这回不用你了,孩子拉着我就行了。他拉着我,我更踏实..,你只管递 工具就行了。” (4)说完父亲就要从窗户内往外爬。我一把拉住他:“你这是要干啥?多危险啊!”父 亲却只是笑笑,接着他爬出窗户,我照母亲的话,慢慢地释放绳子,父亲就这样一点点 爬到楼外,吊在距地面十几米的墙上。 (5)站在窗户边,一股热气迎面吹来,额头上的汗滴总往眼睛里跑。我的胳膊刚碰到 窗台就猛地缩回,墙已经被晒得特别烫了。 (6)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手套!” (7)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这么热的天还要戴手套?” (8)“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握着 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 是这样的工作。 (9)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子。 (10)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11)“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12)“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哭了。 (13)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地把他拉回墙边。 (14)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他的身体全部 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