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二) 语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积累与运用(28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分) 全力以赴 从容淡定 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分) (1)执拗 (2)喧嚷 (3)五彩班斓 (4)相得益张 3.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4分) 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神奇的自然,在生命的筛选中,处心积虑地安排了一场场 波澜壮阔的动物迁徙。②动物们不顾体力的透支和疾病的折磨,无视天敌的威胁,在与时间、 距离甚至灾难的抗争中,描绘岀有关生命存续的精彩画面,一幕幕撼人心魄的图景上演着。 ③它们顺应自然、追寻自然、安享自然,史诗般的迁徙让生命成为一场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 伟大旅行。 (1)第①句中,有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你的修改意见是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言结构不当,使上下语句不够顺畅,应改为: (3)第③句中,有一个四字词语使用有误,它是 可该为: 4.默写填空。(12分)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陶渊明《饮酒》)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孟浩然《过故人庄》) (3)须晴日, (毛泽东《沁园春·雪》)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两章》) (6)生命不是一个数量词,而是一个质量词。从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 在人间”,到龚自珍的 ”(《已亥杂诗》),我们看到了
大连市 2014 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试测(二) 语 文 注意事项: 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本试卷共四大题,23 小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要求书写规范、端正、整洁。(2 分) 全力以赴 从容淡定 2.给加点字注音,改正加横线词语中的别字。(4 分) (1)执拗. (2)喧嚷. (3)五彩班斓 (4)相得益张 3.按要求修改下面这段文字。(4 分) ①“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神奇的自然,在生命的筛选中,处心积虑地安排了一场场 波澜壮阔的动物迁徙。②动物们不顾体力的透支和疾病的折磨,无视天敌的威胁,在与时间、 距离甚至灾难的抗争中,描绘出有关生命存续的精彩画面,一幕幕撼人心魄的图景上演着。 ③它们顺应自然、追寻自然、安享自然,史诗般的迁徙让生命成为一场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的 伟大旅行。 (1)第①句中,有一个词语的感情色彩与语境不符,你的修改意见是: 。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言结构不当,使上下语句不够顺畅,应改为: 。 (3)第③句中,有一个四字词语使用有误,它是: ,可该为: 。 4.默写填空。(12 分) (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 。(陶渊明《饮酒》) (2)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 。(孟浩然《过故人庄》) (3)须晴日, , 。(毛泽东《沁园春·雪》) (4) ,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5)入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 。(《<孟子>两章》) (6)生命不是一个数量词,而是一个质量词。从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从于谦的“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 在人间”,到龚自珍的“ , ”(《已亥杂诗》),我们看到了
志士仁人对生命“质量”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5.名著阅读。(6分) (1)人们依据《水浒》故事情节编写出许多耐人寻味的歇后语,如:王伦当寨主一一不能 容人。请任选下面一条歇后语,概括其相关情节。(3分) 歇后语[1]:张顺浪里斗李逵——以长击短 歇后语[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情节概括: (2)依据《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积累,补写一句话。(3分) 凡尔纳笔下的人物多是品质高尚的人。如勇敢善良的尼摩船长,与大鲨鱼搏斗救出采珠 人并送他珍珠;如 这些人物形象历久而弥新,给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无限正能量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因以为号焉 (2)亲旧知其如此 (3)期在必醉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8.本文主要从_ 等方面塑造了五柳先生的形象。(2分) (二) 晋人谋去故绛①。诸大夫皆日:“必居旬②瑕氏之地,沃饶而近鹽③,国利君乐,不可失 也。”韩献子将新中军,且为仆大夫。公揖而入。献子从。公立于寝庭,谓献子日:“何 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③。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
志士仁人对生命“质量”作出的最简单而又最精辟的诠释。 5.名著阅读。(6 分) (1)人们依据《水浒》故事情节编写出许多耐人寻味的歇后语,如:王伦当寨主——不能 容人。请任选下面一条歇后语,概括其相关情节。(3 分) 歇后语[1]:张顺浪里斗李逵——以长击短 歇后语[2]: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情节概括: (2)依据《海底两万里》的阅读积累,补写一句话。(3 分) 凡尔纳笔下的人物多是品质高尚的人。如勇敢善良的尼摩船长,与大鲨鱼搏斗救出采珠 人并送他珍珠;如 , 。 这些人物形象历久而弥新,给人类的精神世界提供了无限正能量。 二、古诗文阅读(18 分) (一)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 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 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 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 分) (1)因.以为号焉 (2)亲旧知.其如此 (3)期.在必醉 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8.本文主要从 、 等方面塑造了五柳先生的形象。(2 分) (二) 晋人谋去故绛①。诸大夫皆曰:“必居郇②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盬③,国利君乐,不可失 也。”韩献子将.新中军,且为仆大夫。公④揖而入。献子从。公立于寝庭,谓献子曰:“何 如?”对曰:“不可。郇瑕氏土薄水浅,其恶易觏⑤。易觏则民愁,民愁则垫隘,于是乎有
沉溺重脆◎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 利也。夫山、泽、林、鹽,国之宝也。国饶,则民骄佚。近宝,公室乃贫,不可谓乐。”公 说从之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 (节选自《左转》,有改动) 【注释】①绛:绛城,晋国報城。②郇,音Ⅻun。③鹽(gu):盐池。④公:晋景公。⑤觏(gou) 积聚。 ⑥腿(zhu):脚肿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善则善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B.入谓左右曰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公输》) C.君子固谗人乎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D.昔舜巧于使民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12.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分)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③,丛兰洄露似沽巾。独坐亦含颦③。 【注释】①袂(mei):衣袖。②浥:沾湿。③颦:皱眉。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画线句说说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3分) 三、现代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4-17题。(12分) 人生因智慧而美丽 欧诺 ①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还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智慧都是人们以极大的热情 与兴趣予以关注的主题
沉溺重膇⑥之疾。不如.新田,土厚水深,居之不疾,有汾、浍以流其恶,且民从教,十世之 利也。夫山、泽、林、盬,国之宝也。国饶,则民骄佚。近宝,公室乃贫,不可谓乐。”公 说从之夏四月丁丑晋迁于新田。 (节选自《左转》,有改动) 【注释】①绛:绛城,晋国都城。 ②郇,音 xún。 ③盬(gǔ):盐池。 ④公:晋景公。 ⑤觏(gòu): 积聚。 ⑥膇(zhuì):脚肿。 9.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善则善.矣 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十则) B.入谓.左右曰 争而不得,不可谓.强(《公输》) C.君子固.谗人乎 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D.昔舜巧于.使民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伤仲永》) 10.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 分)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 分) 12.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2 分) (三) 忆江南 刘禹锡 春去也,多谢洛城人。弱柳从风疑举袂①,丛兰浥②露似沾巾。独坐亦含颦③。 【注释】①袂(mèi):衣袖。②浥:沾湿。③颦:皱眉。 1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画线句说说作者是如何表达这种情感的。(3 分) 三、现代文阅读(34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 14-17 题。(12 分) 人生因智慧而美丽 欧 诺 ①无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还是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智慧都是人们以极大的热情 与兴趣予以关注的主题
②那么,什么是智慧呢?有人认为,智慧是对一切事物产生的原因的领悟;有人认为智 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我更倾向于哈利法克斯所说的,“智慧仅仅是种 相对的品质,它不可能只有单一定义”。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是一种敏锐的灵气,是 种豁达的气度,还可以说它是一种放达的豪情,是一种仁厚的爱心 ③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整个人类而言人的智慧的起源和发展是同人的进化发 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部人类进化发展史,实际也是人的智慧产生发展的历史。就人的个 体而言,人的智慧无非是来自三个方面:先天的遗传、后天的学习及创新与发现。 ④如此说来,智慧是否就等同于知识了呢?在很多方面,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也多与 智慧重叠,有知识的人一般说来往往更有智慧。因此亚里士多德才定义说:“智慧是知识的 最完美的形式。”但这并不是说,智慧就等同于知识,有知识的人一定就有智慧。智慧就其 本质而言,是人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种能力;智慧相对知识更为可贵,更具 不可替代性。 ⑤因为智慧比知识更具不可替代性,所以智慧在人生过程中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有智 慧的人更懂得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陋,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 微,更懂得追求什么、放弃什么,从而能够把个人的幸福融入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宏大历史潮 流。 ⑥智慧能够赋予人生以快乐。有智慧的人,能够真正把握人生的真谛,仿佛一位先知, 站在高山之巅,俯瞰芸芸众生,人生起伏已了然于胸。智慧与快乐原本是不可分的,没有智 慧就不会有快乐,有了快乐也意识不到。所以托尔斯泰十分明快地说道:“真正的智者一定 永远快乐。 ⑦智慧能够赋予人生以至善。善良特别是以仁爱为本的至善,在所有的美德中,始终是 人们追求美德的最高目标。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长期居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就是以倡导“仁 爱”起家的,也是以“仁爱″为基点去“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能够分辨是非和善恶本来就 是智慧应有的含义,也是智慧应尽的最高使命 ⑧智慧能够赋予人生以美感。人不是神,人不可能完美。然而,理智告诉我们,人不能 没有追求完美的冲动和实现完美的期盼,否则,人生就失去美的价值,人就不能感受到人生 的美感。在不可穷尽中追求穷尽,“智性的美”就是这样引领人们去追寻和感悟人生的美感。 ⑨智慧是人作为人步入真善美人生境界的通行证人生终将因为智慧而美丽而博大而饱 满。 (选文有改动) 14.梳理全文思路,填写空格。(3分
②那么,什么是智慧呢?有人认为,智慧是对一切事物产生的原因的领悟;有人认为智 慧意味着以最佳的方式追求最高的目标。我更倾向于哈利法克斯所说的,“智慧仅仅是一种 相对的品质,它不可能只有单一定义”。在这个意义上,你可以说它是一种敏锐的灵气,是 一种豁达的气度,还可以说它是一种放达的豪情,是一种仁厚的爱心。 ③人的智慧是从哪里来的呢?就整个人类而言,人的智慧的起源和发展是同人的进化发 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部人类进化发展史,实际也是人的智慧产生发展的历史。就人的个 体而言,人的智慧无非是来自三个方面:先天的遗传、后天的学习及创新与发现。 ④如此说来,智慧是否就等同于知识了呢?在很多方面,智慧来源于知识,知识也多与 智慧重叠,有知识的人一般说来往往更有智慧。因此亚里士多德才定义说:“智慧是知识的 最完美的形式。”但这并不是说,智慧就等同于知识,有知识的人一定就有智慧。智慧就其 本质而言,是人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一种能力;智慧相对知识更为可贵,更具 不可替代性。 ⑤因为智慧比知识更具不可替代性,所以智慧在人生过程中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有智 慧的人更懂得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陋,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卑 微,更懂得追求什么、放弃什么,从而能够把个人的幸福融入人类进步与发展的宏大历史潮 流。 ⑥智慧能够赋予人生以快乐。有智慧的人,能够真正把握人生的真谛,仿佛一位先知, 站在高山之巅,俯瞰芸芸众生,人生起伏已了然于胸。智慧与快乐原本是不可分的,没有智 慧就不会有快乐,有了快乐也意识不到。所以托尔斯泰十分明快地说道:“真正的智者一定 永远快乐。” ⑦智慧能够赋予人生以至善。善良特别是以仁爱为本的至善,在所有的美德中,始终是 人们追求美德的最高目标。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长期居主流地位的儒家文化,就是以倡导“仁 爱”起家的,也是以“仁爱”为基点去“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能够分辨是非和善恶本来就 是智慧应有的含义,也是智慧应尽的最高使命。 ⑧智慧能够赋予人生以美感。人不是神,人不可能完美。然而,理智告诉我们,人不能 没有追求完美的冲动和实现完美的期盼,否则,人生就失去美的价值,人就不能感受到人生 的美感。在不可穷尽中追求穷尽,“智性的美”就是这样引领人们去追寻和感悟人生的美感。 ⑨智慧是人作为人步入真善美人生境界的通行证,人生终将因为智慧而美丽而博大而饱 满。 (选文有改动) 14.梳理全文思路,填写空格。(3 分)
智慧是人们关注的主题 (1) (2) —智慧与知识的关系 (3) 15.为什么说“人生因智慧而美丽”?(3分) 16.选文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7.请为第⑤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8-22题。(22分) 哨鹿 张港 秋风起。大豆黄。雅尔斯屯要哨鹿了!哨鹿是老满族的习俗。就是秋高马肥的时节围猎 群鹿 雅尔斯人早看准了一群鹿,二十多头,膘肥体壮,由一头机警强壮的头鹿领着。雅尔斯 人截住它们,让它们只在附近猎区活动,只等哨鹿开始 哨鹿的秘诀全在哨子上,一只人哨,指挥猎人;一只鹿哨,能引导鹿进入预定的地区。 雅尔斯人兵分四路,其中三路人马带着狗,呐喊着驱赶鹿群向南跑。另一路人马埋伏在 河滩附近,只等鹿群被赶到开阔的河滩。 首领萨力布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他有条不紊地用哨子控制着,既不让鹿群突围,也不让 鹿散开乱跑,而是按他的意图进入榛树丛,榛树密密实实,会被枝条缠住,甚至会有雄鹿让 树枝挂着鹿角,这样就可以抓活的了 突然,一个猎手大叫:“不好!″猎人们一看,群鹿并没有让树枝缠住,而是一个接一 个顺利地穿过榛树丛。萨力布大叫:“坏菜,碰上了黠鹿!"这群鹿一定有一头杰出的首领, 也就是猎人所说的黠鹿。 猎人们冲到近前,榛树丛中有一条细细的小道。原来,鹿群早有准备,在榛树丛中踩出 了小道,以备危险时逃脱之用。小道弯弯细细,树枝扫着人脸,萨力布喝令:“放狗! 追了一会儿,前面狗汪汪乱叫,奔到跟前,只见一头体形巨大的雄鹿,长角别在树枝上, 身体横在小道上,四蹄乱蹬乱踢,将小道封得死死的,狗钻不过去,冲着雄鹿乱叫 孟二愣性急,上去就是一刀。他将雄鹿掀到树枝上,人和狗一个接一个顺小路追杀过去。 跑了小半里路。又是一头大角雄鹿,将角挂在树枝上,堵住了去路。孟二愣眼睛红了, 短刀对准那鹿角,雄鹿用力一挣,“"咔嚓”一声,鹿角折断,殷红的血一下子涌出来
智慧是人们关注的主题 智慧与知识的关系 15.为什么说“人生因智慧而美丽”?(3 分) 16.选文第⑦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7.请为第⑤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 18-22 题。(22 分) 哨鹿 张港 秋风起。大豆黄。雅尔斯屯要哨鹿了!哨鹿是老满族的习俗。就是秋高马肥的时节围猎 群鹿。 雅尔斯人早看准了一群鹿,二十多头,膘肥体壮,由一头机警强壮的头鹿领着。雅尔斯 人截住它们,让它们只在附近猎区活动,只等哨鹿开始。 哨鹿的秘诀全在哨子上,一只人哨,指挥猎人;一只鹿哨,能引导鹿进入预定的地区。 雅尔斯人兵分四路,其中三路人马带着狗,呐喊着驱赶鹿群向南跑。另一路人马埋伏在 河滩附近,只等鹿群被赶到开阔的河滩。 首领萨力布是久经..沙场..的老手,他有条不紊 ....地用哨子控制着,既不让鹿群突围,也不让 鹿散开乱跑,而是按他的意图进入榛树丛,榛树密密实实,会被枝条缠住,甚至会有雄鹿让 树枝挂着鹿角,这样就可以抓活的了。 突然,一个猎手大叫:“不好!”猎人们一看,群鹿并没有让树枝缠住,而是一个接一 个顺利地穿过榛树丛。萨力布大叫:“坏菜,碰上了黠鹿!”这群鹿一定有一头杰出的首领, 也就是猎人所说的黠鹿。 猎人们冲到近前,榛树丛中有一条细细的小道。原来,鹿群早有准备,在榛树丛中踩出 了小道,以备危险时逃脱之用。小道弯弯细细,树枝扫着人脸,萨力布喝令:“放狗!” 追了一会儿,前面狗汪汪乱叫,奔到跟前,只见一头体形巨大的雄鹿,长角别在树枝上, 身体横在小道上,四蹄乱蹬乱踢,将小道封得死死的,狗钻不过去,冲着雄鹿乱叫。 孟二愣性急,上去就是一刀。他将雄鹿掀到树枝上,人和狗一个接一个顺小路追杀过去。 跑了小半里路。又是一头大角雄鹿,将角挂在树枝上,堵住了去路。孟二愣眼睛红了, 短刀对准那鹿角,雄鹿用力一挣,“咔嚓”一声,鹿角折断,殷红的血一下子涌出来。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