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分为I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基础·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绸缎(chou)亵渎(du)濡养(ru)扭捏作态ωni) 轻觑(qu)恍若( huang)羡慕(xian)心无旁骛(w) C.汲取(j)坍塌(tan)瞥见(pi)抽丝剥茧(bo) D.困厄(e)麾下(hui)广袤(mao)眼花嘹乱(niao)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B.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的故事。 C.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的阳光青年 3.(青岛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深圳中考)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 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 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B.⑤②③④①C.④①②⑤③D.②③④⑤①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人为什么不冬眠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 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 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 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 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 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 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1~5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 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 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1 第二单元测试卷 本试卷分为Ⅰ卷、Ⅱ卷和Ⅲ卷三部分。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30 分) 一、基础·积累(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绸.缎(chǒu) 亵渎.(dú) 濡.养(rú) 扭.捏作态(niǔ) B.轻觑.(qù) 恍.若(huǎng) 羡.慕(xiàn) 心无旁骛.(wù) C.汲.取(jí) 坍.塌(tān) 瞥.见(pī) 抽丝剥.茧(bō) D.困厄.(è) 麾.下(huī) 广袤.(mào) 眼花嘹.乱(niáo)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确保农民增收的不二法门 ....。 B.大型电视连续剧《换了人间》再现了当年人民解放军金戈铁马 ....的故事。 C.演讲完毕,他彬彬有礼 ....地向观众和评委鞠躬,赢得了热烈的掌声。 D.经过多年的锻炼,他变成了一个身强体壮、形销骨立 ....的阳光青年。 3.(青岛中考)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大鱼海棠》在影片质感和人物情节方面突破了一大步的跨越。 B.通过参加这次活动,使我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C.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D.防止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领域齐心协力完成。 4.(深圳中考)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关于它的起源,最初是祛除暑热疫病、禳灾止恶的活动。 ②逐渐形成了缅怀先贤、忠君爱国的传统。 ③经过几千年的文化积累和节俗传承,吃粽子、赛龙舟、纪念屈原已经成为当今流传范 围最广的端午节俗活动,融进了世代中华儿女的生活记忆。 ④端午节,是入夏以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也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 统节日。 ⑤汉魏以后,被附加了纪念屈原、伍子胥等历史人物的内涵。 A.④①⑤②③ B.⑤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⑤③ D.②③④⑤① 二、科技说明文阅读(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人为什么不冬眠 ①我们知道,冬眠是某些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许多动物到了寒冷的冬 天都要冬眠,为什么我们人类不冬眠呢? ②动物冬眠完全是一项对付不利环境的保护性行动。引起动物冬眠的主要..因素,一是环 境温度的降低,二是食物的缺乏。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动物冬眠会引起甲状腺和肾上腺作 用降低,但生殖腺却发育正常。动物冬眠其实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冬眠使得它们的身体机能 减慢,呼吸、体温、新陈代谢和心率都会下降。正在进行冬眠的动物体内温度相当低,有时 甚至与外界温度一样。随着它们体温的降低,它们的新陈代谢也会变慢。这也就降低了它们 对氧的需求,因此呼吸会变慢,有时每分钟仅呼吸 1~5 次,心跳速度也相应变慢。所有这 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能量。 ③科学家指出,动物冬眠可能是它们体内的某种物质调控的结果。他们在某些冬眠动物 的血液里发现,有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对其冬眠起调控作用
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己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 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 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 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 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 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28℃以下的时候 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 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 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 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 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 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A.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 B.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 能量 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 够冬眠。 D.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题目以反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 B.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动物冬眠、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 C.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用在文中是多余的,删去后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D.文章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7.下列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B.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 C.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 D.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 、文言文阅读(孝感中考改编)(每小题3分,共9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 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曰:“有所 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 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2 ④人类为什么无法冬眠呢?首先,我们人类大脑似乎已经失去一些关键性的能力。科学 家发现,能进行冬眠的动物,大脑细胞中含有一种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看起来非常像阿 尔茨海默病患者大脑中的蛋白分子。大脑神经元之间的突触在冬眠期间有不同程度的退化, 当春天来临时,冬眠的动物开始苏醒,退化的神经元会重新自我修复,看不出有任何的创伤。 如果是人类的话,大脑中的神经元会有不可逆转的永久伤害。其次,人类的心脏在太冷的情 况下无法正常工作。它会对钙产生收缩反应,如果钙太多的话,最终结果就是心脏骤停。在 一定的温度下,人的心脏不能去除多余的钙,因此,当中心血液的温度在 28℃以下的时候, 就会停止工作。相比之下,冬眠动物的心脏即使在 1℃的环境下也能继续跳动,因为它们的 心脏可以自动去除多余的钙,这是人类所做不到的。 ⑤那人类为什么没有成为可以冬眠的动物?其实,我们所处地区的天气和食物供应决定 了我们不需要通过冬眠来躲避恶劣的生存环境。而同样重要的一点是,人类是顶级的捕食者, 可以对付比自己大得多的猎物,我们也没有通过冬眠来躲避天敌的需求。但是需要注意的是, 冬眠带来的并非全部都是益处。比如,动物在冬眠时,其免疫系统是不工作的,因此会有被 病毒感染的风险。此外,一项研究显示,冬眠也会影响动物的记忆,经过迷宫训练的睡鼠在 冬眠之后完全忘记了它们曾经学到过什么。 (选自《百科知识》2017.02A,有删改) 5.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受温度降低和食物缺乏的影响,一些动物需要通过冬眠来降低消耗,保护自己。 B.冬眠时,体温下降,呼吸、新陈代谢和心跳也会变慢,这些都能让动物保存更多的 能量。 C.只要人类大脑神经元含有经过修饰的特殊蛋白质,且在退化后能自我修复,人就能 够冬眠。 D.人类生存的外在环境和自身具有的生存能力,决定了人类并不需要成为冬眠的动物。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题目以反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 B.文章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动物冬眠、人类不能冬眠以及不需要冬眠的原因。 C.文章第②段中加点的词语“主要”用在文中是多余的,删去后不影响意思的表达。 D.文章第④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有作比较、分类别、列数字。 7.下列关于“动物冬眠”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动物冬眠是自然界中所有的动物抵御寒冷、维持生命的特有本领。 B.动物冬眠是一个节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动物的身体机能会减慢。 C.动物冬眠可能是动物体内一种叫作“冬眠激素”的物质调控的结果。 D.动物冬眠也有不足的地方,一是有被病毒感染的风险,二是记忆会受影响。 三、文言文阅读(孝感中考改编)(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甲】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 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 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选自《礼记》) 【乙】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十日不进①。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 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 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②,曰:“有所 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③,黑而长,眼如远视,如王天下, 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④也。” (选自《史记》,有删改)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③为人:作曲的人。④《文 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兑命》曰“学学半”(学习)B.不知其旨也(味美) C.可以益矣(增加,加深)D.师襄子辟席再拜(同“避”)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其此之谓乎丘未得其志也B.孔子学琴于师襄子告之于帝 C.可以益矣以顺为正者D.学而不思则罔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10.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 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 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第Ⅱ卷(阅读·感悟共50分) 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12.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3分) 13.诗歌鉴赏。(4分) 【甲】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 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 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 (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
3 【注释】①进:继续学(新内容)。②有间:过了一段时间。③为人:作曲的人。④《文 王操》:周文王谱写的琴曲名。 8.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兑命》曰“学.学半”(学习) B.不知其旨.也(味美) C.可以益.矣(增加,加深) D.师襄子辟.席再拜(同“避”) 9.选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此之谓乎 丘未得其.志也 B.孔子学琴于.师襄子 告之于.帝 C.可以.益矣 以.顺为正者 D.学而.不思则罔 丘得其为人,黑而.长 10.选出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两文都是关于学习的,【甲】文谈了“教学相长”的观点,【乙】文讲述了孔子拜师 学琴的故事。 B.《礼记》,儒家经典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纂。 C.【乙】文中孔子学琴经历了熟悉曲子、掌握技法、领会志向(主旨)、融入曲子(理解 作者)的过程。 D.【乙】文孔子一直不换新内容,是因为他认为《文王操》是最容易学的曲子。 第Ⅱ卷 (阅读·感悟 共 50 分) 四、翻译、感悟,鉴赏、默写(17 分)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 2 分,共 4 分) (1)弗食,不知其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孔子学琴的故事印证了“学然后知不足”的道理,请结合乙文具体分析。(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诗歌鉴赏。(4 分) 【甲】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 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 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
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2分) 14.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第5小题2分,其余1分,共6分) (1)有弟皆分散 寒林空见日斜时。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描写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 (5)(温州中考)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义丰的 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温庭筠 《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 五、现代文阅读(23分) )阅读《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完成15~19题。(长沙中考改编)(12分)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 那车,我才4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 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 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 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5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 ④“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 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 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 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 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 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 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緊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 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 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3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 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 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 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①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
4 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第 5 小题 2 分,其余 1 分,共 6 分) (1)有弟皆分散,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 (3)白居易的《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的艰难处境和复杂心理活动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描写想象雪后美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温州中考)古代诗词中有些句子全由名词组成,用高度浓缩的语言达到言简义丰的 效果,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 《商山早行》中也全用名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3 分) (一)阅读《拴在琴凳上的十年》,完成 15~19 题。(长沙中考改编)(12 分) ①我生长在大西北沙漠边缘的油田小镇。妈妈做出“一定要让女儿学钢琴”这个决定的 那车,我才 4 岁半,坐在小课桌前,脚还踩不到地面。妈妈和爸爸月工资加在一起也就两三 百元。家里存款两三千,而一架钢琴怎么说也要近万元。 ②钢琴搬回家的场景我还记得。正是春夏之交,爸爸和他七八个年轻的朋友把一个巨大 的、沉重的、被严严实实包裹的大家伙抬上三楼。小小的家里围了很多人,包裹层层打开, 黑色的钢琴在阳光下明晃晃的。 ③妈妈像是对着全世界宣布:“贝贝,这是你 5 岁的生日礼物。你以后要好好学,听见 没?” ④“嗯!”我怯弱地答应了。 ⑤后来我明白,永远不要轻易答应自己完全不了解的事情,尤其自己还懵懂无知的时候。 ——即便当时明白又如何,我没有选择的权利。 ⑥随着钢琴搬进家门的,是一些铁律:所有作业必须在下午放学前完成,每晚七点到九 点固定练琴两小时,中途只能上厕所一次,喝水一次…… ⑦从钢琴进门到我初中毕业,妈妈每晚会坐在我的旁边,从开始的音阶,到每一首曲子 的每一个音阶和节拍,全程监督,几乎全年无休。重大考试和比赛前,练琴时间会尽可能延 长。 ⑧“找个好老师,这太重要了!”身为高中老师的妈妈,从来就对此坚信不疑。可是小 镇上会钢琴的成年人几乎没有,只能去银川。从小镇到银川单程近四个小时,道路坑坑洼洼, 路两边是连天的戈壁,沿途几十里路都不见人烟。晴天,尘土翻滚;雨天,泥泞不堪。 ⑨银川的钢琴课一周一次。周日凌晨,瘦小的妈妈常常把我驮在背上追赶去市里的公交 车。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 进的路上。有时为了省钱,妈妈只买一个座位,客满的时候就一路抱着我。中午将近十二点 到银川南门老汽车站,再坐 3 块钱的人力三轮车到文化街的歌舞团大院,下午四点原路返回, 晚上到家早已天黑。路上耗去近八个小时,只为一个小时的“专业课”。 ⑩北方的冬天,滴水成冰,常常开始上课了,我的手仍像冻坏的胡萝卜。连钢琴老师都 有些不忍,倒杯热水让这对寒风里来的母女俩先暖一暖。夏天好闷,母女俩昏昏沉沉地挤在 公交车上,我满身都起了痱子。 ⑪每当拉着妈妈的手走在银川宽阔的马路上,我总是什么都想要,但到头来什么都没
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50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 次100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⑩2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 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 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④3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 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④4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 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⑤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 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一上音乐学院附 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 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⑩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①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 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 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8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 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 磨灭的一部分。 ⑨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 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②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分) 16.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分) 时间 情节 “我”的心 4岁半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如释重负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2分)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緊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 进的路上 18.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2分) 19.细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虎妈狼爸现象”的看法或感悟。(2
5 买。妈妈的理由不容置疑:“学费一次 50 块,还有吃饭、来回车费,我们要把成本控制在一 次 100 块以内。”只有和钢琴相关的,妈妈才会额外通融。 ⑫伴随琴声的欢笑声寥寥无几,似乎这件“高贵”的兴趣爱好无法让任何一个人从中 获得“轻松”与“喜乐”。因为学琴的成本太高,练琴就需要加倍努力。常常伴随着的,是 抽泣声和严厉的训斥声。被撕过琴谱,被打红过手,还有几次被拉下琴凳…… ⑬每次回想拴在琴凳上的十年,辛酸和痛苦溢满全部的记忆。后来经历了很多事情之 后,我才明白哪有什么东西是可以轻松获得的呢? ⑭十年,周而复始,一直到我考完业余十级。忽然有一天,钢琴老师在妈妈数次征询 意见之后,明确地说:“这孩子不适合搞钢琴专业!” ⑮我的手太小,即便付出比正常孩子多达数倍的努力,同样的曲子我依旧弹得非常吃 力,这是我的“硬伤”。妈妈一直忽略了这一点。最终我偏离了她的规划——上音乐学院附 中、考北京或者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系。我在妈妈的失望中“仓皇”地读了高中。我终于 如释重负,好像获得了新生一般。 ⑯后来,每当有人问我“你喜欢弹琴吗?”“喜欢”这个答案就只是说给妈妈听的。 ⑰但是,生活就是这样,很多你认为无法化解的东西,岁月却将它轻易地化解了。在 我意识不到的某一年的某一刻,我忽然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妈妈,学校钢琴比赛,我 进复赛啦。”“妈妈,我在教会当了司琴,有人在教堂结婚,我弹了婚礼进行曲!”…… ⑱我无比感激童年所学习的每一首钢琴曲,这些乐曲和我在往后学习的文学、艺术、 历史等彼此影响和融通;感激童年无数枯燥乏味的练习,这些技巧成了我的肢体与记忆不可 磨灭的一部分。 ⑲我数次想对妈妈说:这么多年过去,我明白,自己最终的收获,远比曾经付出的多。 您虽然是一位“虎妈”,但我却要感谢您,是您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⑳话刚到嘴边,我就哽咽了。 15.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依据文章内容,填写下表。(4 分) 时间 情节 “我”的心 理 4 岁半 ① 怯弱 学琴的十年 往返银川学琴 ② 考完业余十级之后 ③ 如释重负 多年后 我和以前的生活和解了 ④ 1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2 分) 遇到沙尘暴的时候,妈妈侧身护着我,母女俩紧紧相拥,像风中的两片树叶,飘摇在行 进的路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结合文意,说说标题“拴在琴凳上的十年”的含义。(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细读全文,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你对“虎妈狼爸现象”的看法或感悟。(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