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滨湖区2005年秋学期初中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2005.11 注意事项: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 序号不要搞错。 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150分钟,满分为130分。 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9分) 1、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分) (1)足蒸暑土气, (2) 人迹板桥霜。 (3)今夜偏知春气暖, (4) 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5)日暮乡关何处是? (6) ,草色遥看近却无。 (7)晴空一鹤排云上, (8) 愁云惨淡万里凝。 (9)野芳发而幽香 (10) 化作春泥更护花。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1)佝16u(2)xie渎(3)方rui圆凿(4)旁w 3、解释加点词语。(4分) (1)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将军被坚执锐 (3)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4)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4、翻译。(2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caaebf9f138f4896b2 e6056bba40bd34 doc
caaebf9f138f4896b2e6056bba40bd34.doc - 1 - 无锡市滨湖区 2005 年秋学期初中期中考试试卷 初三语文 2005.11 注意事项:1、本卷分试题和答卷两部分,所有答案一律写在答卷上,试题 序号不要搞错。 2、本学科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满分为 130 分。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29 分) 1、 根据课文内容默写。(10 分) (1)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3)今夜偏知春气暖,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5)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 (7)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愁云惨淡万里凝。 (9)野芳发而幽香, 。 (10) ,化作春泥更护花。 2、 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佝 lóu (2)xiè 渎(3)方 ruì 圆凿(4)旁 wù 3、 解释加点词语。(4 分) (1)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2) 将军被.坚执锐 (3) 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 (4)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4、翻译。(2 分)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浊酒一杯家万里。 衡阳雁去无留意。 燕然未勒归无计。 四面边声连角起 羌管悠悠霜满地 千嶂里。 人不寐 长烟落日孤城闭 将军白发征夫泪 A、两首诗都写边塞特有的风光。范词“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既写时令和 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岑参诗中“胡天八月即飞 雪”只是点出时令和边塞气候变化之快。 B、范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可以使人想见充满肃杀之气的塞外景象。下阕中 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写夜景,从时间上来看,是“长烟落日”景象的 延续。 C、岑参诗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一个典型场面,宴会中 的音乐表演皆边地之声,其中寄寓了诗人久别故土的感慨 两首诗都写了西北边塞将士的生活环境的艰苦,都表达了边关将士思乡 和为国献身、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表现了悲壮激越的风格。 6、仿写句子,注意关联词的作用。(4分) (1)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如果历 史是 ,那么时间就是 如果历史是 ,那么时间就是 7、请你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精美的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词写在美文推荐卡 上。(3分) 美文推荐卡 美文篇名、作者 推荐词 、阅读分析(38分) )(11分) caaebf9f138f4896b2 e6056bba40bd34 doc
caaebf9f138f4896b2e6056bba40bd34.doc - 2 - 5、对《渔家傲·秋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赏析有误的一项___(2 分) 渔家傲 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A、 两首诗都写边塞特有的风光。范词“衡阳雁去无留意”一句既写时令和 环境,又映衬出边关将士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岑参诗中“胡天八月即飞 雪”只是点出时令和边塞气候变化之快。 B、范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可以使人想见充满肃杀之气的塞外景象。下阕中 “羌管悠悠霜满地”是写夜景,从时间上来看,是“长烟落日”景象的 延续。 C、岑参诗中“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一个典型场面,宴会中 的音乐表演皆边地之声,其中寄寓了诗人久别故土的感慨。 D、 两首诗都写了西北边塞将士的生活环境的艰苦,都表达了边关将士思乡 和为国献身、壮志未酬的惆怅之情,表现了悲壮激越的风格。 6、仿写句子,注意关联词的作用。(4 分) (1)如果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时间就是这条长河上涌起的波涛;如果历 史 是 __________________ , 那么 时 间就 是 ___________; 如 果历 史 是 _________,那么时间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你向你的同学推荐一篇精美的散文,并把你的推荐词写在美文推荐卡 上。(3 分) 美文推荐卡 美文篇名、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荐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分析(38 分) (一)(11 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 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 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 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 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 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 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干:岸边。②圮(pi):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ao):船桨,这里作 动词用。⑤柿(fe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2分)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2分) A.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caaebf9f138f4896b2 e6056bba40bd34 doc
caaebf9f138f4896b2e6056bba40bd34.doc - 3 -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①,山门圮②。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③十岁,僧 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④数小舟,曳铁 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柿⑤,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 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⑥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⑦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 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 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 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 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注:①干:岸边。②圮(pí):倒塌。③阅:经历。④棹(zhào):船桨,这里作 动词用。⑤柿(fèi):木片。⑥颠:颠倒、荒唐。⑦河兵:治河的士兵。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______(2 分 )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 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毕竟)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_________(2 分 ) A.二石兽于.水中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B.以为..顺流下矣 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 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所指代的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2 分 ) ①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 ②沿河求之,不亦颠乎 ③一老河兵闻之 ④果得之于数里外 A.①和②句相同,③和④句不同 B.①和③句相同,②和④句相同 C.①和③句不同,②和④句相同 D.①和④句相同,②和③句不同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 分) 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分) (二)(11分) 谈读书 朱光潜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扪心自问 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 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 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 没有时间的问题,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 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弗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 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位奔 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 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 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 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是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 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 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 事,说不定要被恶习引诱。你看不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指打麻将)抽鸦片的 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 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 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 的。凡人都越来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 味淋漓了。你长一岁你感觉兴味的敏锐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 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 caaebf9f138f4896b2 e6056bba40bd34 doc
caaebf9f138f4896b2e6056bba40bd34.doc - 4 - 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根据文意, 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1 分) 谈 读 书 朱光潜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扪心自问: 你每天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工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 天至少可以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 何况你在假期中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 没有时间的问题,是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世间有许多人比你忙得多。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国有一 位文学家、科学家和革命家弗兰克林,幼时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书都是 在做工时抽暇读的。不必远说,你应该还记得孙中山先生,难道你比那位奔 走革命席不暇暖的老人家还要忙些么?他生平无论到什么地步,没有一天不 偷暇读几页书。你只要看他的《建国方略》和《孙文学说》,你便知道他不 仅是一位政治家,而且还是一位学者。不读书而讲革命,不知道“光”的所 在只是窜头乱撞,终难成功。这个道理,孙先生是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 学说特别重“知”。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 尤其要紧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 正当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 事,说不定要被恶习引诱。你看不见现在许多叉麻雀(指打麻将)抽鸦片的 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鄙视他们,临 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 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 的。凡人都越来越麻木,你现在已比不上三五岁的小孩子们那样好奇那样兴 味淋漓了。你长一岁你感觉兴味的敏锐力便须迟钝一分,达尔文在《自传》 里曾经说过,他幼时颇好文学和音乐,壮时因为研究生物学,把文学和音乐
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 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 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自愿去学,比登天还 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 2、从文章开头可看出,作者含蓄地批评了当时中学生中存在的哪种不良倾 向?(2分) 3、第3段中举达尔文的例子是要证明什么?(2分) 4、本文除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3分) 5、“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请你为这一观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 据。(2分) (三)(16分) 那一束伴地莲 (1)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 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2)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齐谢了,大地又 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大 的小花儿开在山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丛丛灿烂 片,随风散发一种沁人的苦香 (3)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 秋前后,也还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 也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 caaebf9f138f4896b2 e6056bba40bd34 doc
caaebf9f138f4896b2e6056bba40bd34.doc - 5 - 都丢开了,到老来他再想拿诗歌来消遣,便寻不出趣味来了。兴味要在青年 时设法培养,过了正当时节,便会萎谢。比方打网球,你在中学时喜欢打, 你到老都喜欢打。假如你在中学时代错过机会,后来要自愿去学,比登天还 难十倍。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样。 1、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文章开头可看出,作者含蓄地批评了当时中学生中存在的哪种不良倾 向?(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 3 段中举达尔文的例子是要证明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除举例论证外,还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许多人的学问都是在忙中做成的”,请你为这一观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 据。(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6 分) 那一束伴地莲 (1)在我的故乡,每年春天,都遍生一种野草,或许因为多,平常至 极,很少有人能叫出它的名字来。尽管一眼就能认出它高高的枝,苍绿的叶。 (2)早春它是不开花的,到了春末夏始,桃花李花都一齐谢了,大地又 显单调的时候.它才绽开一粒粒小骨朵,雪白的瓣,乳黄的蕊,不足指甲大 的小花儿开在山坡上、荒地头、野沟边,如夜空里的繁星,簇簇丛丛灿烂一 片,随风散发一种沁人的苦香。 (3)在我的印象中,它的花期很长,要过一整个酷烈的夏季,似乎在仲 秋前后,也还会有两三朵小花稀疏散杂在日渐寂寞的景色里,而那枝叶,却 也褪了绿,转入翠黄,尔后再无可逃避地被季节洗蚀了色彩,被干燥的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