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我的叔叔于勒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撬开(qido)拮据(j)栈桥(zh B.于勒(1e)变更(geng)糟蹋(ta) C.煞白(sha)罪恶(e)拖累(lei) D.手帕(pa)无赖(ldi)张皇( hu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铮钱铜子风俗荒唐 恭唯迟疑稳定郑重 C.褴偻哆嗦无赖皱纹 D.清楚遗产女婿塑造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一一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 个姓 B.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 说八道?” 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法国18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莫泊桑的中篇小说集《羊脂球》。 C.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它们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 D.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 键人物
1 15 我的叔叔于勒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撬.开(qiào) 拮据.(jū) 栈.桥(zhàn) B. 于勒.(lè) 变更.(gèng) 糟蹋.(tà) C.煞.白(shà) 罪恶.(è) 拖累.(lěi) D.手帕.(pà) 无赖.(lài) 张皇.(huá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铮钱 铜子 风俗 荒唐 B.恭唯 迟疑 稳定 郑重 C.褴偻 哆嗦 无赖 皱纹 D.清楚 遗产 女婿 塑造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他叫于勒……姓达尔芒司,——也不知还是达尔汪司,总之是跟这差不多的那么一 个姓。 B. 等我把两法郎交给父亲,母亲诧异起来,就问:“吃了三个法郎?这是不可能的。” C.我母亲也怕起来了,吞吞吐吐地说:“你疯了!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 说八道?” D.在有钱的人家,一个人好玩乐无非算作糊涂荒唐,大家笑嘻嘻地称他一声“花花公 子。”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我的叔叔于勒》一文的作者是法国 18 世纪后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 B.《我的叔叔于勒》一文选自莫泊桑的中篇小说集《羊脂球》。 C.小说有长篇、中篇、短篇之分,它们都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生活的。 D.小说的标题是“我的叔叔于勒”,因此于勒是小说的主人公,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 键人物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②所谓的民族价值 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就像一个人 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③ 使一个人 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第①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第②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第③处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 6.“孩子”表现出来的是“纯真的声音”,许多文学作品常常借助“孩子”的形象来 表达作者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请仿照示例,说说你对下题中这一类形象的理解 (示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若瑟夫):他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 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1)鲁迅《故乡》中的水生和宏儿 (2)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子”:
2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有人问价值观到底是什么?我觉得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出来的。②所谓的民族价值 观一定不能有“钱”,一个只为钱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民族必须有精神。就像一个人 一样,使一个人富裕起来是容易的,给一个人一百万就富裕起来了。③________,使一个人 有文化、有气质是很难的。 (1)第①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第②处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3)第③处的横线处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把它写在下面。 6.“孩子”表现出来的是“纯真的声音”,许多文学作品常常借助“孩子”的形象来 表达作者对真理和理想的追求。请仿照示例,说说你对下题中这一类形象的理解。 (示例)莫泊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我”(若瑟夫):他是一个涉世未深、天真单纯、 富有同情心的孩子。作者借这个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期盼。 (1)鲁迅《故乡》中的水生和宏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徒生《皇帝的新装》中的“小孩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玉雕替我“说”爱你 禹艳 ①他4岁了还不会说话,喊他也不搭理。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带他去医院, 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遭此打击。去特殊学校训练是一笔不小的开 销,年轻的妈妈最终不堪重负,在他8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 ②8岁是该上小学的年龄了,父亲却只给他报了语言课,并且辞去了玉器厂的工作。因 为有点儿雕刻的技艺,父亲在朋友开的玉器店里帮忙。此后,他和父亲形影不离,工作、吃 饭、睡觉,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还当起了师父。他站在一旁“听”父亲向顾客介绍各种玉石, 坐在旁边看父亲雕琢,和父亲一起淘采玉料……看得多了,见得广了,渐渐地他真的对那个 硬邦邦的石头产生了兴趣,渐渐地还能分辨出优劣美丑来 ③突然有一天,父亲发现了他的反常。有顾客上门时,他总是躲在里屋或是门后,探出 个头,怯怯的样子。父亲喊他出来,他十分惊恐,连连摇头。再去医院检查,因为聋哑,他 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于是,每当有顾客来,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场,还强迫他帮着接待……父 亲变得很严厉,总是逼迫他做事情,那阵子他委屈极了,觉得父亲不再爱他了 ④在愁闷情绪之下,他拿起了父亲的雕刻刀。因为只有这时,父亲不仅不会打扰他,逼 迫他去招待顾客,还会手把手耐心地教他如何雕刻,怎样雕起来省力,怎样辨别纹理……·就 这样,他爱上了雕刻,疯狂地练了8年。8年里,他依然很少“说话”,每天练习的时间超 过10小时,每一个小时,父亲都陪伴在侧,悉心教导。 ⑤16岁那年,他雕出的第一个成品是父亲的模样……他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父亲 年近五旬的父亲接过时,热泪盈眶。父亲将这座玉雕放在了店里最醒目的位置,取名《父亲》。 顾客前来,一眼便认出了雕刻的是谁,问及出自谁手,得知是又聋又哑的儿子所雕时,无不 惊讶,而后啧啧称赞。这家店因为这个励志的少年声名大噪,生意红火了起来。 ⑥几年后,他的刀法更娴熟了,前来找他定制玉雕的人越来越多,雕刻的图案也越来越 丰富,除了人物,还有风景、属相、吉祥物等,工艺绝对上乘。但人们注意到,再没有一座 玉雕超过那座《父亲》。 ⑦他依然不喜欢与人交流,当地媒体想采访他,他拒绝了。执着的记者等在一旁,问他: “大家都说,你在16岁出的那座玉雕作品,后来很少有超越的,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心 陡然收紧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雕刻刀,指了指发不出声的哑嗓子,又指了指父亲,把手放 在胸前打了个手势,“说”:“因为爱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玉雕替我“说”爱你 禹 艳 ①他 4 岁了还不会说话,喊他也不搭理。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带他去医院, 他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本就不宽裕的家庭,又遭此打击。去特殊学校训练是一笔不小的开 销,年轻的妈妈最终不堪重负,在他 8 岁的时候,离家出走了。 ②8 岁是该上小学的年龄了,父亲却只给他报了语言课,并且辞去了玉器厂的工作。因 为有点儿雕刻的技艺,父亲在朋友开的玉器店里帮忙。此后,他和父亲形影不离,工作、吃 饭、睡觉,父亲既当爹又当妈,还当起了师父。他站在一旁“听”父亲向顾客介绍各种玉石, 坐在旁边看父亲雕琢,和父亲一起淘采玉料……看得多了,见得广了,渐渐地他真的对那个 硬邦邦的石头产生了兴趣,渐渐地还能分辨出优劣美丑来。 ③突然有一天,父亲发现了他的反常。有顾客上门时,他总是躲在里屋或是门后,探出 个头,怯怯的样子。父亲喊他出来,他十分惊恐,连连摇头。再去医院检查,因为聋哑,他 患上了社交恐惧症。于是,每当有顾客来,父亲要求他必须在场,还强迫他帮着接待……父 亲变得很严厉,总是逼迫他做事情,那阵子他委屈极了,觉得父亲不再爱他了。 ④在愁闷情绪之下,他拿起了父亲的雕刻刀。因为只有这时,父亲不仅不会打扰他,逼 迫他去招待顾客,还会手把手耐心地教他如何雕刻,怎样雕起来省力,怎样辨别纹理……就 这样,他爱上了雕刻,疯狂地练了 8 年。8 年里,他依然很少“说话”,每天练习的时间超 过 10 小时,每一个小时,父亲都陪伴在侧,悉心教导。 ⑤16 岁那年,他雕出的第一个成品是父亲的模样……他将其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父亲。 年近五旬的父亲接过时,热泪盈眶。父亲将这座玉雕放在了店里最醒目的位置,取名《父亲》。 顾客前来,一眼便认出了雕刻的是谁,问及出自谁手,得知是又聋又哑的儿子所雕时,无不 惊讶,而后啧啧称赞。这家店因为这个励志的少年声名大噪,生意红火了起来。 ⑥几年后,他的刀法更娴熟了,前来找他定制玉雕的人越来越多,雕刻的图案也越来越 丰富,除了人物,还有风景、属相、吉祥物等,工艺绝对上乘。但人们注意到,再没有一座 玉雕超过那座《父亲》。 ⑦他依然不喜欢与人交流,当地媒体想采访他,他拒绝了。执着的记者等在一旁,问他: “大家都说,你在 16 岁出的那座玉雕作品,后来很少有超越的,这是为什么呢?”他的心 陡然收紧了一下,放下了手中的雕刻刀,指了指发不出声的哑嗓子,又指了指父亲,把手放 在胸前打了个手势,“说”:“因为爱
⑧是啊,任何作品融入至深的爱,都是无法超越的。16岁那年,当他终于如父亲所愿, 能够拿稳雕刻刀时,他依然说不出一句感激的话。于是,他把对父亲的爱融于雕刻之中。那 精雕细琢的不是玉石,分明是想要对父亲说的一字一句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年第5期) 7.仔细阅读选文,以时间为序从“他”的角度梳理情节。(4分) 4岁时 8岁后16岁时 几年后 情节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 “说”出无法超越《父亲》玉雕的 原因 文中的父亲对他疼爱有加,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他雕出的父亲的模样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将第⑤段中省略号 处的内容补写出来。(3分) 10.本文用第三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3分) 11.请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4分)
4 ⑧是啊,任何作品融入至深的爱,都是无法超越的。16 岁那年,当他终于如父亲所愿, 能够拿稳雕刻刀时,他依然说不出一句感激的话。于是,他把对父亲的爱融于雕刻之中。那 精雕细琢的不是玉石,分明是想要对父亲说的一字一句啊。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6 年第 5 期) 7.仔细阅读选文,以时间为序从“他”的角度梳理情节。(4 分) 时间 4 岁时 8 岁后 16 岁时 几年后 情节 被确诊为先天性聋哑 “说”出无法超越《父亲》玉雕的 原因 8.文中的父亲对他疼爱有加,体现在哪些方面?(6 分) 9.他雕出的父亲的模样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将第⑤段中省略号 处的内容补写出来。(3 分) 10.本文用第三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3 分) 11.请说说本文标题的含义。(4 分)
12.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4分) 13.《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 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你运用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描写你 所熟悉的人
5 12.第⑧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回答。(4 分) 13.《我的叔叔于勒》这篇小说的成功之处在于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 写,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请你运用这种写法,写一个片段,描写你 所熟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