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备课稿纸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案 任课教师:许信旺 授课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教育、各专业共选课 2004年9月10日 1页
池 州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备 课 稿 纸 第 1 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教 案 任课教师: 许信旺 授课专业: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 地理教育、各专业共选课 2004 年 9 月 10 日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备课稿纸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进程 章节 计划 教学手段教学环境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生态系统 课堂讲授 教室 22|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 情况(1840年-2003年)的资料 课外 课外 33第三章人口与资源 第四章资源短缺 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 44第五章环境污染 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 55|第六章生态破坏 课堂讲授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2 看VCD 电教室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2) 66第七章全球性环境问题 CAL 多功能教 第八章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课堂讲授 2 教室 88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9-1 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3) 课堂讲授 教室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 99第九章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9-2,§9-3,§9-4,§94 资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4) 课堂讲授 教室 1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绩考核标准 2池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1010第十章环境伦理观 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 第十一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1111第十二章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课堂讲授 教室 第十三章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1212 讲座生态系统经济损失估算方法与应用2 讲座 报告厅 1313|第十四章环境污染防治§14-1 VCD:为了地球的明天(3、4) 2看VCD、讨论电教室 1414第十四章环境污染防治 §4-2:§4-3 2课堂讲授、讨论教室 1515第十五章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六章国际环境公约 课堂讲授 教室 1616第十七章清洁生产原理和评估方法 课堂讲授 教室 1717第十八章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课堂讲授 教室 1818第十九章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课堂讲授 教室 VCD:为了地球的明天(5) 1919讲座:安徽生态省建设发展进程 讲授、交流十报告厅 第2页
池 州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备 课 稿 纸 第 2 页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教学进程 周 次 课 次 章 节 计划 学时 教学手段 教学环境 1 1 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二章 生态系统 2 课堂讲授 教室 2 2 查阅、收集有关中国、自己家乡人口变迁 情况(1840 年-2003 年)的资料 2 课外 课外 3 3 第三章 人口与资源 第四章 资源短缺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4 4 第五章 环境污染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5 5 第六章 生态破坏;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1) 环境教育系列片:为了地球的明天(2) 2 课堂讲授 看 VCD 电教室 6 6 第七章 全球性环境问题 2 CAI 多功能教 室 7 7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论 2 课堂讲授 教室 8 8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9-1 资 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3)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 2 课堂讲授 教室 9 9 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途径 §9-2,§9-3,§9-4,§9-4 资 料: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4) 1 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绩考核标准 2 池州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分析 2 课堂讲授 教室 10 10 第十章 环境伦理观 第十一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11 11 第十二章 环境管理的法律手段 第十三章 环境管理的经济手段 2 课堂讲授 教室 12 12 讲座:生态系统经济损失估算方法与应用 2 讲座 报告厅 13 13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14-1 VCD:为了地球的明天(3、4) 2 看 VCD、讨论 电教室 14 14 第十四章 环境污染防治 §4-2 ;§4-3 2 课堂讲授、讨论 教室 15 15 第十五章 生态环境保护 第十六章 国际环境公约 2 课堂讲授 教室 16 16 第十七章 清洁生产原理和评估方法 2 课堂讲授 教室 17 17 第十八章 实施清洁生产的主要途径 2 课堂讲授 教室 18 18 第十九章 工业产品的生命周期评估 VCD:为了地球的明天(5) 2 课堂讲授 教室 19 19 讲座:安徽生态省建设发展进程 2 讲授、交流 报告厅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备课稿纸 2020考试 教室 成绩评定:1、平时作业30%,2、期末考试70% 第3页
池 州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备 课 稿 纸 第 3 页 20 20 考试 2 教室 成绩评定:1、平时作业 30%,2、期末考试 70%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备课稿纸 第1次课1-2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 法进行自学。(2)利用学习小组开展讨论互帮互学,以提高学习效果。(3)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4)学理论与环保行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意识 计划学时:40 主要参考书: 1、何强等编著环境学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左玉辉编著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年—2004年) 、姚志勇等环境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 相关网站:1、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ww. sdinfo.net.cr 2、中国环保网(w.ep.net.Cn 3、绿色中华环境保护网(www.grchina,net) 4、生态安徽(www.ecoa.gov.cn) 本次课题:第一篇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1-1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第二章生态系统 §2-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教学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环境科学中“环境”以及“地球环境”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地球 环境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在环境科学中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应用 重点:人类与各圈层的关系,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组成、功能、结构以及生态平衡原理 难点:生态平衡原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电子教案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1-1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1-2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1学时 第二章生态系统 §2-1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2-2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1学时。 1、什么叫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2、环境问题又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 课后作业 3、何谓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 的例子。 参考资料|1、环境学导论何强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4页
池 州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备 课 稿 纸 第 4 页 第 1 次课 1-2 学时 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利用多种教学媒体进行学习,运用“发现法”、“探究法”等学习方 法进行自学。(2)利用学习小组开展讨论互帮互学,以提高学习效果。(3)及时认真地完成作业。 (4)学理论与环保行动相结合,在实践中培养意识。 计划学时:40 主要参考书: 1、何强等 编著 环境学导论 《清华大学出版社》 2、左玉辉 编著 环境学 《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2000 年—2004 年) 4、姚志勇等 环境经济学 《中国发展出版社》 相关网站: 1、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网(www.sdinfo.net.cn) 2、中国环保网(www.ep.net.cn) 3、绿色中华环境保护网(www.grchina.net) 4、生态安徽(www.ecoah.gov.cn) 本次课题: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1-1 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1-2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第二章 生态系统 §2-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教学要求:目的是使学生建立环境科学中“环境”以及“地球环境”的基本概念,初步了解地球 环境的基本特征。使学生了解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及在环境科学中对生态学基本原理的应用。 重 点:人类与各圈层的关系,生态系统基本概念、组成、功能、结构以及生态平衡原理 难 点:生态平衡原理 教学手段及教具:课堂讲授,采用电子教案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1-1 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1-2 人类与地球各圈层的关系, ——1 学时。 第二章 生态系统 §2-1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2 生态平衡及其破坏 ——1 学时。 课后作业 1、 什么叫环境问题?它是如何产生的?又是如何发展的? 2、 环境问题又哪些分类方法?分几类? 3、 何谓生态平衡?破坏生态平衡的因素有哪些?试列举你熟知的破坏生态平衡 的例子。 参考资料 1、环境学导论 何强等 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备课稿纸 课程介绍: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先人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人类在20世纪中叶开始了 场新的觉醒,那就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 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 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 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 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当其基本思想 和概念为人类都了解和掌握时,人类才能保护好环境,并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根本作用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全人类的觉醒和一致行动。 从高层的决策人物到普通的老百姓,从各行业到社会各界,无一例外地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并对环 境保护起重要作用。尤其是青年的下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 念,都将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 第一篇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一章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二)、环境的分类 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组成见图1-1。 物质:空气、水、岩石、土壤、动物、植物、微生物 主体 量:阳光、引力、地磁力、地热、气温 自然现象:太阳稳定性、地壳稳定性(地质构造、地震、 火山活动、海啸)、全球水循环、大气流动、 水土演变等。 环综合生产力 境科学技术 人人工构筑物 境 人工产品和能量 环政治体制 境社会活动 宗教信仰 文化和地域因素 图1-1环境及组成要素 (三)、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1、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 第页
池 州 师 范 专 科 学 校 备 课 稿 纸 第 5 页 课程介绍: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许多先人的梦想已经或正在逐步变成现实。这是很令人欢欣鼓舞的。但人类在 20 世纪中叶开始了一 场新的觉醒,那就是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残酷的现实告诉人们,人类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物质享受的增 加,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环境与资源换取得来。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酸雨蔓延、全球 气候变化、臭氧层出现空洞等,正是由于人类在发展中对自然环境采取了不公正、不友好的态度和做 法的结果。而环境与资源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障,正通过上述种种问题对人类进行着报复。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人类正遭受着严重环境问题的威胁和危害。这种威胁和危害关系到当今人类的健 康、生存与发展,更危及地球的命运和人类的前途。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中国的基本国策。只有当其基本思想 和概念为人类都了解和掌握时,人类才能保护好环境,并保证自身的持续发展。 为了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起根本作用也是最迫切需要的,是全人类的觉醒和一致行动。 从高层的决策人物到普通的老百姓,从各行业到社会各界,无一例外地与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并对环 境保护起重要作用。尤其是青年的下一代,他们将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他们的意识、伦理、知识、信 念,都将极大程度地决定世界的未来。 第一篇 地球环境与生态系统 第一章 地球环境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地球环境的圈层构造 一、地球环境及其组成 (一)、什么是环境? 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 环境科学研究的环境,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的综合体。 (二)、环境的分类 (三)、环境问题与环境科学的发展 1、环境问题的分类 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过程中,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和 主 体 环 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