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ouspectus of marxism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文名称 Basic Principles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执笔人 胡飒 审核人 傅正华 先修课程 无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2005年中宣部、教有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 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本课程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课程把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讲授,有助于大学生 从内在有机联系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有,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 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孔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 复兴和繁荣富强服务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绪论 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 0.1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 和革命性的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居 原理 的过程,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0,2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 0.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性: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 0.4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主义。 理解物质、实俄等概念,堂握唯物辩证法的基 箱一界的物质性及发展却律 11世界的物质性 本规律,理解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 2 1.2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水恒发展 6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1.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及其发展规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律: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4 课程名称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英文名称 The Conspectus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执 笔 人 胡飒 审 核 人 傅正华 先修课程 无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 2005 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 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4 门必修课之一。本课程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课程把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讲授,有助于大学生 从内在有机联系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 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 三、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 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 复兴和繁荣富强服务。 四、课程教学内容提要与基本要求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1 绪论 0.1 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 0.2 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 0.3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0.4 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 和革命性的统一以及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的过程,增强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 性;为什么学习马克思主义,如何学习马克思 主义。 4 2 第一章 世界的物质性及发展规律 1.1 世界的物质性 1.2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 1.3 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理解物质、实践等概念,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基 本规律,理解客观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 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 论;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事物联系及其发展规 律;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 6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第二章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掌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真理及其检验认识真 21认识与实践 理性的标准,理解真理的价值性,了解认识与 3 践的一 2.2真理与价值 6 2.3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教学重点和难 :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理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发展规律 展的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3.1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社会 32社会历中发展的动力 五中发展的决定力量:补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 6 3.3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 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了解资木主义的形成,理解资木主义的木质及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堂握马克 4.1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5 42资本主文经济制度的本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 6 4.3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 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的原理:马克思剩余价值 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 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第五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 5.1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变化,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 6 5.2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 变化 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 5.3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 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及 其原因和实历: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 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及长期性。 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不同方式和途径,把 握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了解马克 第六章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61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7 6.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 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进程:深刻认识社会主义考 2 6.3在实践中探案现实社会主义 本特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发展规律 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 折发展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第七章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 了解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户 终实现 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 7.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 发展的必然,增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主义社会的展望 进程中为实 士 (而有 的自觉性 7,2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
5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3 第二章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2.1 认识与实践 2.2 真理与价值 2.3 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 掌握认识的本质和规律、真理及其检验认识真 理性的标准,理解真理的价值性,了解认识与 实践的统一。 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真 理和价值及其相互关系;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6 4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发展规律 3.1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3.2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3.3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 用 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社会历史发 展的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物质生产及生产方式是社会 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 辩证关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在社会发 展中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6 5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本质及规律 4.1 商品经济和价值规律 4.2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4.3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 态 了解资本主义的形成,理解资本主义的本质及 其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掌握马克 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资本 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的原理;马克思剩余价值 理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资本主 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 6 6 第五章 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 5.1 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发展 5.2 正确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 变化 5.3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 趋势 了解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当代资本主义的新 变化,把握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教学重点和难点: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 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经济全球化 及其后果;当代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及 其原因和实质;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资本主 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及长期性。 4 7 第六章 社会主义的发展及其规律 6.1 社会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6.2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6.3 在实践中探索现实社会主义 的发展规律 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不同方式和途径,把 握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了解马克 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 理论到实践的发展进程;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基 本特征;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 折发展的理论思考;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 2 8 第七章 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及其最 终实现 7.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 主义社会的展望 7.2 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 了解马克思主义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共产 主义的基本特征,认识到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 发展的必然,增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 2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木要求 学时 必然趋势 来社会的科学立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对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预见:共产主义理想 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课内实践部分 序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必开1实验 选开类型 布置实践教学任务,讲解实践教学基 果内实践任务布置 2 本要求及社会调查 调研报告撰写的基本 必开 演示 方法和要求。 实践教学实施。学生洗择下面任意一 项实践项目实施: 1. 社会调查 实践成果展示、实践 2.参观考察: 2 3.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 必开综合 教学总结。 0 4层形视帝赏。 5.世界经典名著阅读 实践项目的实施必须紧密结合课程教 学内容进行。 五、说明 无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期末开卷笔试、平时成绩和实践教学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本课 程总评成绩,其中期末笔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20%,实践教学成绩20%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年版)》,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15. 参考书:1.《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叶敦平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2003年。 2.《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方克立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1998年。 3.《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 4.《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四版)》,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6 理论部分 序号 教学内容提要 基本要求 学时 必然趋势 来社会的科学立场与方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家对共产主义基本特征的预见;共产主义理想 实现的必然性和长期性;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关系。 课内实践部分 序 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内容、要求及时间安排、仪器要求 必开/ 选开 实验 类型 1 课内实践任务布置 2 布置实践教学任务,讲解实践教学基 本要求及社会调查、调研报告撰写的基本 方法和要求。 必开 演示 2 实践成果展示、实践 教学总结。 10 实践教学实施。学生选择下面任意一 项实践项目实施: 1. 社会调查; 2. 参观考察; 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阅读; 4. 影视欣赏; 5. 世界经典名著阅读。 实践项目的实施必须紧密结合课程教 学内容进行。 必开 综合 五、说明 无 六、学生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期末开卷笔试、平时成绩和实践教学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计算本课 程总评成绩,其中期末笔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占 20%,实践教学成绩 20%。 七、建议教材与参考书 建议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5 年版)》,本书编写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参考书: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叶敦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年。 2. 《中国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方克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年。 3.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五版)》,李秀林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社,2006。 4. 《政治经济学教程》,宋涛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5.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第四版)》,高放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2005年中宜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 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4门必修课之一。本课程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课程把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讲授,有助于大学生 从内在有机联系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有,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 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通过对本 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宜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 荣富强服务。 The Conspectus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is one of the f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quired courses that confirmed in views on furthe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lan which released by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05.This course embodies the theoretical haracter of Marxism:keep pace with times and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The course puts three components including Marxist philosophy political economy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as an organic whole to teach.This way could help college students learn the conspectus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from the inherent organ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and therefore they can grasp the stand,viewpoint and method of Marxism.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education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features and fundamental tasks of Chinese socialist universities.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and methodology of the proletriat,and adhere to the Marxism stand,viewpoint and method is the necessarily requirement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 and successors as well as the guide to action of establish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is course aims to propaganda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to help students foster a common ideal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st lofy ideal,to promote patriotism,collectivism and socialism,to develop a scientific world view,life view and value view and to make students' fundamental interests keeping consistent with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to serve better for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strength and prosperity country
7 八、课程中英文简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是 2005 年中宣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 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及实施方案确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4 门必修课之一。本课程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本课程把马克思主 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讲授,有助于大学生 从内在有机联系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育,是中国社会主义高校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任务之 一。树立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培养社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行动指南。通过对本 门课程的学习,向学生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 同理想和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 生观、价值观,使学生跟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一致,更好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 荣富强服务。 The Conspectus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is one of the fou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required courses that confirmed in views on further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the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its implementation plan which released by the 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and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2005. This course embodies the theoretical character of Marxism: keep pace with times and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 The course puts three components including Marxist philosophy, political economy and scientific socialism as an organic whole to teach. This way could help college students learn the conspectus of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from the inherent organic relationship among them and therefore they can grasp the stand, viewpoint and method of Marxism.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education to the 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essential features and fundamental tasks of Chinese socialist universities. Establishing a scientific world outlook and methodology of the proletariat, and adhere to the Marxism stand, viewpoint and method is the necessarily requirement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 and successors as well as the guide to action of establish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is course aims to propaganda Marxism Basic Principles, to help students foster a common ideal for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mmunist lofty ideal, to promote patriotism, collectivism and socialism, to develop a scientific world view, life view and value view and to make students’ fundamental interests keeping consistent with the Party and the people, to serve better for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a strength and prosperity country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编号 1BH07003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内实践 10学时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文名称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执笔人 陈建成 审核人 王欣媛 先修课程 无 一、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门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课程主要讲授中 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着力点是 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状况和基本线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国情,深 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 改革开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研讨和课内实践,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有基本了解,继承和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的 三个历史性选择,具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堂握中国近现代史及其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 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悟历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头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年至1949年的中国近代史和1949年 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 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 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8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课程编号 1BH07003 学分 2 总学时 32 课内实践 10 学时 课程名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英文名称 The Outline of Chinese Modern History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执笔人 陈建成 审核人 王欣媛 先修课程 无 一、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本门课程是国家教委规定的高等院校必修的一门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本课程主要讲授中 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着力点是 帮助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状况和基本线索,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中国国情,深刻 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 改革开放;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发扬中华民族精神,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二、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 通过课堂讲授、研讨和课内实践,对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其发展规律有基本了解,继承和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中国近现代历史及其发展规律,认识中国国情和中国人民的 三个历史性选择,具备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掌握中国近现代史及其发展规律,提高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 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悟历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锻炼其团队合作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主要讲授自从 1840 年鸦片战争至今(1840 年至 1949 年的中国近代史和 1949 年 至今的中国现代史)的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规律。本课程的教学目 的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 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树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