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组蛋白的特征 ·进化上极端保守性 特别是H3和H4,表明他们对染色体结构起重要作用。 H2A、H2B次之,H1变化最大。 ·无组织特异性 鸟类、鱼类和两栖类带有H5;精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是 鱼精蛋白。 ·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 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端,大部分疏水集团都分布在 C端。N端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另半条链与其他组 蛋白和非组蛋白结合。 11
11 3、组蛋白的特征 • 进化上极端保守性 特别是H3和H4,表明他们对染色体结构起重要作用。 H2A、H2B次之,H1变化最大。 • 无组织特异性 鸟类、鱼类和两栖类带有H5;精细胞染色体的组蛋白是 鱼精蛋白。 • 肽链上氨基酸分布的不对称性 碱性氨基酸集中分布在N端,大部分疏水集团都分布在 C端。N端与DNA的负电荷区结合,另半条链与其他组 蛋白和非组蛋白结合
组蛋白的特征 ·组蛋白的修饰作用 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磷酸化和ADP核糖基化。修 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 点上。 ·富含赖氨酸的H5 富含Lys,丙氨酸、Ser和Arg 与H1无明显的血缘关系。H5的磷酸化与染色质失活有 关。 12
12 组蛋白的特征 • 组蛋白的修饰作用 甲基化、乙酰化、泛素化、磷酸化和ADP核糖基化。修 饰作用只发生在细胞周期的特定时间和组蛋白的特定位 点上。 • 富含赖氨酸的H5 富含Lys,丙氨酸、Ser和Arg 与H1无明显的血缘关系。H5的磷酸化与染色质失活有 关
4、核小体的组成 核小体 (nucleos omes) Electron micrograph of unraveled chromatin showing the nucleosomes in a "beads on a string"morphology
4、核小体的组成
(B) linker DNA core histones of nucleosome 4、核小体的组成 “beads-on-a-string form of chromotin NUCLEASE DIGESTS LINKER DNA ·核小体的性质及结构要点示意图 repeat unit of 200 ·在用微球菌核酸酶降解染色质时, nucleotide pairs 反应早期可得到166bp的片段,但 released nucleosome bead 不稳定;进一步降解测得到146bp DISSOCIATION WITH A HIGH CONCENTRATION 片段,比较稳定。推测可能原因是 octameric OF SALT histone core cR 失去H1后,DNA两端各有10bp的 146-nucleotide-pair DNA double helix DISSOCIATION DNA,易被核酸酶作用而降解。 4N△9 879 H2A H2B H3 H4
14 4、核小体的组成 • 核小体的性质及结构要点示意图 • 在用微球菌核酸酶降解染色质时, 反应早期可得到166bp的片段,但 不稳定;进一步降解则得到146bp 片段,比较稳定。推测可能原因是 失去H1后,DNA两端各有10bp的 DNA,易被核酸酶作用而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