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 【国学诵读】请同学认真背诵下列语句,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 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国学诵读》第5页)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国学诵读》第11页) 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国学诵读》第8 页) 【学习目标】1、知识积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人物刻画:对话描写、动作描写; 3、孔子思想:理想世界、处世态度 4、读读背背:理解文本、课文背诵。 【自学导引】 导入 199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前551年—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 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自汉代以后, 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孔子思想 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 修身:“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4、教育:主张雫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对学生喜欢“循循善诱” 5、品德:‘温、良、恭、俭、让” 【积累整合】 、注音 论语 饥馑 曾皙 舞雩 铿尔 小相 冠者 喟 俟毋 哂沂撰冉 摄 比及 、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解释) (1)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学案 【国学诵读】请同学认真背诵下列语句,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1、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 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国学诵读》第 5 页) 2、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国学诵读》第 11 页) 3、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国学诵读》第 8 页)” 【学习目标】1、知识积累: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2、人物刻画:对话描写、动作描写; 3、孔子思想:理想世界、处世态度; 4、读读背背:理解文本、课文背诵。 【自学导引】 一、导入: 1998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共同作过一个宣言:“如果人类要在 21 世纪继续生 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现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孔子以及有关文学常识。 孔子:(前 551 年—前 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山东曲阜) 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自汉代以后, 孔子学说成为我国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孔子思想: 1、政治:反对暴政,主张仁政,“礼治” 2、修身:“克己复礼”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3、伦理思想:“仁”,“仁者爱人”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 4、教育:主张“因材施教”,“学而不厌诲人不 倦”,对学生喜欢“循循善诱” 5、品德:“温、良、恭、俭、让” 【积累整合】 一、注音: 论语 饥馑 曾皙 哂 舞雩 铿尔 小相 沂 冠者 喟 俟 撰 摄 比及 毋 冉 二、知识归纳: 1、一词多义(解释) (1)如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乎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3)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2、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冠者五六人 5)、浴乎沂,风乎舞雩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3、特殊句式——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2)介宾状语后置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异乎三子者之撰 3)、以吾一日长乎尔 (4)、省略句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毋吾以也 【感受鉴赏】 、阅读《孔子世家》分析: 1、对“郑人”描画的孔子形象,孔子为何“欣然笑之”?(处世态度):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3)、宗庙之事,如会同。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2)乎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摄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3)尔 1)、以吾一日长乎尔 2)、子路率尔而对曰 3)、鼓瑟希,铿尔 4)、尔何如 2、词类活用 (1)名词活用为动词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 2)、鼓瑟希,铿尔 3)、三子者出,曾皙后 4)、冠者五六人 5)、浴乎沂,风乎舞雩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赤也为之小, 孰能为之大?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1)、子路率尔而对曰 2)、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3、特殊句式——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 (2)介宾状语后置 1)、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2)、异乎三子者之撰。 3)、以吾一日长乎尔 (4)、省略句 1)、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2)、毋吾以也 【感受鉴赏】 一、阅读《孔子世家》分析: 1、对“郑人”描画的孔子形象,孔子为何“欣然笑之”?(处世态度):
2、孔子为何被称为“丧家之狗”? 【思考领悟】 、诵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语气,把握文本结构。请注意本文共分三层:孔子 问志、四子述志、孔子评志 二、诵读“四子述志”一节,根据对话描写把握人物性格(以同学分角色读、 说为主) 1、子路: 2、冉有: 3、公西华 4、曾皙: 、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中,动作描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文本找出不同人 物相关动作加以分析分析(请同学注意模仿): 【发现创新】 孔子为何要“与”点呢?(理想世界) 【相信自我】同学,现在,你应该能够背过课文了 【巩固练习】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 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2、孔子为何被称为“丧家之狗”? 【思考领悟】 一、诵读课文,体会文中人物语气,把握文本结构。请注意本文共分三层:孔子 问志、四子述志、孔子评志。 二、诵读“四子述志”一节,根据对话描写把握人物性格(以同学分角色读、 说为主 ) 1、子路: 2、冉有: 3、公西华: 4、曾皙: 三、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中,动作描写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文本找出不同人 物相关动作加以分析分析(请同学注意模仿): 【发现创新】 孔子为何要“与”点呢?(理想世界) 【相信自我】同学,现在,你应该能够背过课文了。 【巩固练习】 孔子世家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 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曰:“孔子贤者,所刺讥皆中诸侯之疾。 今者久留陈、蔡之间,诸大夫所设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国也,来聘孔子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 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日:“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日:“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日:“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日:“然非与? 孔子日:“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⑨彼旷野′。 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 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日:“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 非 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日:“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 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⑨,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 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 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 非 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 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 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 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不得行, 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孔子讲诵弦歌不衰。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 孔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子贡色作。孔子曰:“赐,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曰:“然。非与①?” 孔子曰:“非也。予一以贯之②”。 孔子知弟子有愠心,乃召子路而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③彼旷野’。 吾 道非耶?吾何为于此?”子路曰:“意者吾未仁耶?人之不我信也。意者吾未知 耶?人之不我行也。”孔子曰:“有是乎!由,譬使仁者而必信,安有伯夷、叔齐? 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子路出,子贡入见。孔子曰:“赐,《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 非 耶?吾何为于此?”子贡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盖少 贬焉?”孔子曰:“赐,良农能稼而不能为穑④,良工能巧而不能为顺。君子能 修其道,纲而纪之,统而理之,而不能为容。今尔不修尔道而求为容。赐,而志 不远矣!”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 非 耶?吾何为于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 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 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 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⑤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⑤宰:家臣,总管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乃亡赵走燕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A.予一以贯之 B.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C.吾何为于此 D.人之不我行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 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孔子 围困在野外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注释:①非与:难道不是吗? ②一以贯这之:意思是做人坚守一个根本的原则。 ③率:行走。 ④稼:种庄稼。穑:收庄稼。 ⑤宰:家臣,总管。 (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节) 4.对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楚救陈,军于城父 军:驻扎 B.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用事:当权 C.君子亦有穷乎 穷:困厄 D.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 病:痛苦 5.下列各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孔子用于楚,则.陈、蔡用事大夫危矣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于是乃.相与发徒役围孔子于野 今君乃.亡赵走燕 C.赐,而.志不远矣 某所,而.母立于兹 D.人之.不我信也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6.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类的一项是( ) A. 予一以贯之 B. 使智者而必行,安有王子比干 C. 吾何为于此 D. 人之不我行也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国、蔡国的大夫所作所为都违反孔子的心意且孔子又是贤人,因而当得知 楚昭王要派人聘请孔子时,他们考虑到孔子入楚对已不利,就共同调发役徒孔子 围困在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