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2页,第Ⅱ卷3至12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 间共120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15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 (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谄媚(xian)地壳(qiao)发酵(xiao)苦心孤诣(zhi) B悼念(dao)纤维(qian)恣睢(j)莘莘学子(xn) C.刹那(cha)眺望(tiao)慑服(she)岿然不动(kun D歼灭(jian)酗酒( xiong)龟裂(gu)义愤填膺(yng) 2.下面语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 A滑稽剧中的演员总是笑得那么切意,那么开心。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底,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C我在朦笼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兰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园月。 D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澈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遐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 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问:“何以战?”/是以谓之“文”也
2009 年四川省资阳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全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2 页,第Ⅱ卷 3 至 12 页。全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 间共 120 分钟。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自己的姓名、考号和考试科目,并将试卷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考试结束, 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15 分) 注意事项: 每小题选出的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须用铅笔在答题卡上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净后,再选 涂其它答案。 一、(15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谄媚(xiàn) 地壳(qiào) 发酵(xiào) 苦心孤诣(zhǐ) B.悼念(dào) 纤维(qiān) 恣睢(jū) 莘莘学子(xīn) C.刹那(chà) 眺望(tiào) 慑服(shè) 岿然不动(kuī) D.歼灭(jiān) 酗酒(xiōnɡ) 龟裂(ɡuī) 义愤填膺(yīnɡ) 2.下面语句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 分) A.滑稽剧中的演员总是笑得那么切意,那么开心。 B.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底,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 C.我在朦笼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兰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园月。 D.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澈的鱼盼等着雨水,我急不遐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我以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 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3.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问:“何以战?” / 是以谓之“文”也
B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夫大国,难测也 D.安求其能千里也/安能辨我是雄雌
B.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 C.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 夫大国,难测也 D.安求其能千里也 / 安能辨我是雄雌
阅读下边一段议论文,回答4-6题。 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在普通教育阶段,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并不要求人 人,也不要求很多人成为文学作家,但是应当要求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_文学,文学,具有文学的能力,接受优秀文 学作品在道德情操方面以及敏锐深入的观察社会生活方面的感染、熏陶和启迪,从而具备必要的文学素养。文学教育同时又是一 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对于儿 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它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和他们的事业。二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很难说 莎十比亚和牛顿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点。”这就是说,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莎士比亚塑造人物形象固然需要想象 力, 总而言之,从教育的角度考虑,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太重大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方框内的句号应该应该放在引号外 B将“鉴别"、“欣赏”、“理解"三个词准确填入空格内,其顺序应是“理解、欣赏、鉴别"。 C.“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一句运用双重否定句,更加强调了文学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D“并不要求人人,也不要求很多人成为文学作家,但是应当要求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_文学 文学,具有文学的_能力,接受优秀文学作品在道德情操方面以及敏锐深入的观察社会生活方面的感染、熏陶和启迪,从而 具备必要的文学素养。”这是一个“前偏后正”的偏正关系的复句,作者强调的是后部分的内容。 5根据文意,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一句话,衔接恰切的一项是(2分) A牛顿进行科学研究同样也需要想象力 B牛顿进行科学研究更需要想象力 C.牛顿进行科学研究难道就不需要想象力吗? D牛顿进行科学研究不一定就不需要想象力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这里的“关系”,指的是文学和科学都需要想象力 B.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理论论据,用以证明“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C选文从两方面阐述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一种是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一种是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
阅读下边一段议论文,回答 4—6 题。 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在普通教育阶段,应当向儿童、少年、青年进行文学教育。并不要求人 人,也不要求很多人成为文学作家,但是应当要求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 文学, 文学,具有文学的 能力,接受优秀文 学作品在道德情操方面以及敏锐深入的观察社会生活方面的感染、熏陶和启迪,从而具备必要的文学素养。文学教育同时又是一 种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的教育。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教育对于儿 童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大的,它关系到他们的未来和他们的事业。一位思想家和教育家说过这样的话:“很难说 莎士比亚和牛顿谁需要的想象力更多一点。”这就是说,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莎士比亚塑造人物形象固然需要想象 力, 总而言之,从教育的角度考虑,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是太重大了。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 A.方框内的句号应该应该放在引号外。 B.将“鉴别”、“欣赏”、“理解”三个词准确填入空格内,其顺序应是“理解、欣赏、鉴别”。 C.“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一句运用双重否定句,更加强调了文学和科学的密切关系。 D.“并不要求人人,也不要求很多人成为文学作家,但是应当要求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能 文学, 文学,具有文学的 能力,接受优秀文学作品在道德情操方面以及敏锐深入的观察社会生活方面的感染、熏陶和启迪,从而 具备必要的文学素养。”这是一个“前偏后正”的偏正关系的复句,作者强调的是后部分的内容。 5.根据文意,在文中的横线上写一句话,衔接恰切的一项是(2 分) A.牛顿进行科学研究同样也需要想象力。 B.牛顿进行科学研究更需要想象力。 C.牛顿进行科学研究难道就不需要想象力吗? D.牛顿进行科学研究不一定就不需要想象力。 6.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文学和科学绝不是没有关系的。”这里的“关系”,指的是文学和科学都需要想象力。 B.文中加横线的句子使用了理论论据,用以证明“学文学有助于发展联想能力、想象能力、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C.选文从两方面阐述了文学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一种是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一种是非常有利于智力开发
D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
D.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文学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思想教育、美学教育
得分评卷人 资阳市2009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题号 总 总分人 得分 意事项: 本卷共10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18分) 7古诗文默写。(6分)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2)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六则) (3)《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4)残酷的地震摧毁了灾区人民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 的“土地平旷,,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地震灾区。 (5)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这些节日的诗句,请你从这三个节 日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诗:“ (6)《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句是 8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4分)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 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
资阳市 2009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 105 分) 题号 二 三 四 总 分 总分人 得分 注意事项 : 本卷共 10 页,用黑色或蓝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二、(18 分) 7.古诗文默写。(6 分) ⑴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⑵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论语》六则) ⑶《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的句子是:“ , 。” ⑷残酷的地震摧毁了灾区人民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在党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一个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 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地震灾区。 ⑸从去年开始,国务院将传统节日清明、端午和中秋纳入国家法定节日。古诗词中有许多吟咏这些节日的诗句,请你从这三个节 日中任选一个,写出连续的两句诗:“ , 。” 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诗人以春花喻冬雪,构想奇特美妙,比喻新颖动人,其名句是: “ , 。” 8.请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4 分)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ɑ)只能站在车 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到?车厢内有人想过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