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O九年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题 (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①遮天bi日②通o达旦弄巧成拙_ 2、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3分)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 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①_;说年老雄心在称为②_; 祝事业有成,则言O 3、按要求填空。(5分) ①登斯楼也,则有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 记》)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四个字成了后来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的美学 追求,蕴含这一美学追求的两句诗是:“ ④神舟七号发射成功,翟志刚太空漫步,让全世界再次感受到了中华民族 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 句) ⑤“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 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4、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句①②有语病,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改正。(在答案卷 上写明改法即可)(3分) 近年来,我校①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②还经常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 ◎2008年我校获得了德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改正:①
二○○九年初中毕业考试 语文试题 (请将所有试题的答案写在答案卷上)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 分) ①遮天 bì 日 ②通 xiāo 达旦 ③弄巧成拙. 2、根据语境,在划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3 分) 马是古代重要的交通工具,也是建功立业的战具,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 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① ;说年老雄心在,称为② ; 祝事业有成,则言③ 。 3、按要求填空。(5 分) ①登斯楼也,则有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岳阳楼 记》) ②几处早莺争暖树, 。(《钱塘湖春行》) ③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一诗中有四个字成了后来中国园林艺术、文学艺术的美学 追求,蕴含这一美学追求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神 舟七 号发 射成 功, 翟志 刚太 空漫 步, 让全 世界 再次 感受 到了 中华 民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填写杜甫《望岳》中的诗 句) ⑤“愁”虽然是一种负面的心理情绪,但中国古诗词中却不乏以各种方式写愁的名篇佳 作,且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愁文化”。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文字,画线句①②有语病,③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改正。(在答案卷 上写明改法即可)(3 分) 近年来,我校①多次邀请法官、律师、公安干警和法律工作者来校举办法律知识讲座, 采用以案说法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②还经常组织学生慰问孤寡老人等公益性活动。 ③2008 年我校获得了德州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先进单位的光荣称号。 改正:① ②
5、填空:(2分) ①《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 的女性 ②“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的科幻小说《 》主要讲述 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6、语言运用:(4分) ①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祝恳或真诚的希望。在这即将毕业离别之际,请你给在你心 中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某位同学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赠言(3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分) 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项,写一两句赞美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分) 农民 农民工解放军 赞语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分) 阅读理解(46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日:“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③ 5、填空:(2 分) ①《简·爱》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 的女性。 ②“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的科幻小说《 》主要讲述 了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6、语言运用:(4 分) ①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祝愿或真诚的希望。在这即将毕业离别之际,请你给在你心 中留下过深刻印象的某位同学 ....拟写一条富有文采的赠言(30字左右,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 (2 分)。 ②从以下选项中任选一项,写一两句赞美的话。要求使用一种修辞方法。(2 分) 农民 农民工 解放军 选 赞语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4 分) 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①春日里诗人被什么景色所感染?(2 分) ②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怎样的心境?从哪句诗可以看出来?(2 分)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巨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巨,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筼。″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着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 ②期年之后: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 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l、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①未尝苟且 ②或答人简札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 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 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 慰你呢?人一辈孑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 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 廷。 《邹忌讽齐王纳谏》(节选)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 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 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 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 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 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 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 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 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没有谁可诉苦。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 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庸碌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
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 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 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 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 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 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 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翟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 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 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 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 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 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选自《傅雷家 书》) 1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段主要内容(20字左右)。(2分) 15、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2分) 16、文中加线句有什么作用?(2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12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 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
要有极高的修养,才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 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对 平衡,不至于受伤害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在国外这几年,对你整 个的人生也有很大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的;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 鼓舞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地 你会养成另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以客观的现实分析 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唯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理智分析, 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 中和你提过感情的,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 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 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免不了会再来的), 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 ( 选 自 《 傅 雷 家 书》) 14、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文段主要内容(20 字左右)。(2 分) 15、傅雷告诫儿子如何面对情绪上的起伏?(2 分) 16、文中加线句有什么作用?(2 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12 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是最敢于使用色彩也最善于使用色彩。这个特点是和中国建筑 的木结构体系分不开的。因为木料不能经久,所以,中国建筑很早就采用在木材上涂漆和桐
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 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 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 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 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 上的采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 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 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 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 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树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 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聯样,在山明水秀、四季 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 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 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 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 也有一些差别。 17、阅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3分) 18、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分)
油的办法,以保护木质和加固木构件,同时增加美感,达到实用、坚固与美观相结合的效果。 以后又用丹红装饰柱子、梁架,或在斗拱、梁、枋等处绘制彩画。经过长期的实践,中国建 筑在运用色彩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风格。 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与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房屋的主体部分, 也即可以经常照到阳光的部分,一般用暖色,特别是用朱红色;房檐下的阴影部分,则用蓝 绿相配的冷色。这样就更强调了阳光的温暖和阴影的阴凉,形成一种悦目的对比。朱红色的 门窗部分和蓝绿色的檐下部分往往还加上金线和金点,蓝绿之间也间以少数红点,使得建筑 上的彩画图案显得更加活泼,增强了装饰效果。这种色彩风格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与北方的 自然环境有关。因为在平坦广阔的华北平原地区,冬季景色的色彩是很单调的。在那样的自 然环境中,这种色彩就使建筑物变得活泼,富有生趣。例如北京的故宫、天坛等建筑,红色 的门窗,蓝绿色的房檐,再配以黄色、绿色或蓝色的琉璃瓦,如同京剧舞台上的戏装,华丽 而生动。而它们的下面又往往衬以一层乃至好几层雪白的汉白玉台基和栏杆,秋冬之际,在 华北平原万里无云的蔚蓝天空下,这样的色彩效果显得无比动人。同样,在山明水秀、四季 常青的南方,建筑的色彩一方面为封建社会的建筑等级制度所局限,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南方 终年青绿、四季花开,为了使建筑的色彩与南方的自然环境相调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 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这种色调在比较炎热的 南方的夏天里使人产生一种清凉感,不像强烈的颜色容易令人烦躁。 当然,我国古建筑的色彩的运用,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种格调外,随着民族和地区的不同, 也有一些差别。 17、阅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3 分) 18、文章举北京故宫和天坛的例子有什么作用?(3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