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考试前绝密 云南省2009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卷 、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1~7小题,其中1~6小题,每小题2分,第7小题8分, 共20分) 1、给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花中君子”菊花向来为志q()高洁的 仁人志士所钟爱。诗人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彻彻底底地将菊花作为生命的 汁液啜饮,写岀了菊的极致气yuωn()李商隐的‘暗暗洨淡紫融融冶冶黄"” 点染出菊的婀娜()柔姿 A 趣韵nuo B.ba气蕴nu6 C.pa气蕴 趣韵 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就写作而言,细节来自观察,语感源于积累,能力岀于实践。唯有深λ细致 地观察,日复一日地积累,冥思苦想地实践,才能妙笔生花,用极精炼的语言把 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A.日复一日B.冥思苦想C.妙笔生花D.栩栩如生 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 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的建筑技术熔于一炉,进而 了自己独 特的风格。 (2)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3)不要靠你的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用你 的爱去赢得友谊。 (4)我省山区面积广,气候多样,开展山区物候 非常重要。 A.完成关注诚挚观测 B.完成关照诚实观察 C.形成关照诚实观察 D.形成关注诚挚观测
1 ●7 月 2 日考试前绝密 云南省 2009 年高中(中专)招生统一考试 语 文 试 卷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含 1~7 小题,其中 1~6 小题,每小题 2 分,第 7 小题 8 分, 共 20 分) 1、给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诗有精品,花有奇葩.( )。“花中君子”菊花向来为志 qù( )高洁的 仁人志士所钟爱。诗人屈原“夕餐秋菊之落英”,彻彻底底地将菊花作为生命的 汁液啜饮,写出了菊的极致气 yùn ( );李商隐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点染出菊的婀娜.( )柔姿。 A.pā 趣 韵 nuó B.bā 气 蕴 nuó C.pā 气 蕴 nà D.bā 趣 韵 nà 2.下面这段话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就写作而言,细节来自观察,语感源于积累,能力出于实践。唯有深入细致 地观察,日复一日 ....地积累,冥思苦想 ....地实践,才能妙笔生花 ....,用极精炼的语言把 人物描写得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 A.日复一日 B.冥思苦想 C.妙笔生花 D.栩栩如生 3.在下列句子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贝聿铭不仅是杰出的建筑科学家,更是极其理想化的建筑艺术家,他 把古代传统的建筑艺术和现代最新的建筑技术熔于一炉,进而 了自己独 特的风格。 (2)中学生是祖国的希望,他们的心理健康需要全社会的共同 。 (3)不要靠你的馈赠去获得朋友,你须用你 的爱去赢得友谊。 (4)我省山区面积广,气候多样,开展山区物候 非常重要。 A.完成 关注 诚挚 观测 B.完成 关照 诚实 观察 C.形成 关照 诚实 观察 D.形成 关注 诚挚 观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丽江神奇的东巴文字、浓郁的纳西风情,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B.一辆髙速行驶的货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认真学习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证。 D.通过举办地震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科学防震的方法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需要重读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D.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6.对下列名著中的人物,点评不恰当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干练果断, 有胆有识,嫉恶如仇。 B.《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在取经路上,他义无反顾,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诱惑,其信念从未动摇过。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 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D.《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探险家,他喜欢冒险,为人贪婪、 残忍、野心勃勃。在小人国,他随心所欲地干预政治。 7.根据提示填空。(①⑤题必做,⑥⑦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1分,共8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⑥赵翼在《论诗》中,主张诗歌创作贵在创新并激励后辈的句子是
2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丽江神奇的东巴文字、浓郁的纳西风情,成为中外游客向往的旅游胜地。 B.一辆高速行驶的货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C.认真学习并实践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证。 D.通过举办地震知识讲座,使同学们了解了很多科学防震的方法。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不需要 ...重读的一项是 A.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B.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 ...的一种树。 C.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D.花朵的红色是热情..的色彩,它强烈,奔放,令人精神振奋。 6.对下列名著中的人物,点评不恰当 ...的一项是 A.《水浒传》中的武松是一位打虎英雄,他武艺高强,光明磊落,干练果断, 有胆有识,嫉恶如仇。 B.《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取经队伍的核心人物,在取经路上,他义无反顾,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诱惑,其信念从未动摇过。 C.《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正直善良,吃苦耐劳,有骆驼一样坚韧的精神。 但在接二连三的打击下,他对生活彻底失去了信心。 D.《格列佛游记》中的主人公格列佛是一个探险家,他喜欢冒险,为人贪婪、 残忍、野心勃勃。在小人国,他随心所欲地干预政治。 7.根据提示填空。(①~⑤题必做,⑥⑦两题任选一题作答,每空 1 分,共 8 分。 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字中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① ,不亦君子乎?(《论语》) ②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③谁道人生无再少? (苏轼《浣溪沙》) ④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⑤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的交替,蕴涵自然理趣的句子是 “ , ”。 ⑥赵翼在《论诗 》中,主 张诗歌创作 贵在创新并 激励后辈 的句子是
⑦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爱国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课内外均可) 语文综合运用(6分) 8.毕业前夕,初三(2)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班委会提出以下要求: (1)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2分) 只有起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 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2)请你在自己的“人生目标卡”上,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你为自己设定的具体 目标。(2分) 人生目标卡 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 (3)请你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要求使用 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2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9-24小题,共44分) )(3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3 “ , ”。 ⑦古诗词中有许多表现爱国思想的句子,请写出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 , 。(课内外均可) 二、语文综合运用(6 分) 8.毕业前夕,初三(2)班计划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前,班委会提出以下要求: (1)请你根据下面这段话提炼一个活动主题。(2 分) 只有起程,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地;只有拼搏,才能获得辉煌的成功;只有 播种,才能收获甜美的果实;只有奋斗,才能品味幸福的人生。 (2)请你在自己的“人生目标卡”上,用生动的语言写出你为自己设定的具体 目标。(2 分) 人生目标卡 近期目标 长期目标 (3)请你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词语中,任选一个写一句话。(要求使用 比喻或排比的修辞方法)(2 分) 三、阅读(本大题含 9~24 小题,共 44 分) (一)(3 分) 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 分)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乌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分 (2)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 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分)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
4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1) 请找出诗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1 分) (2)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 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2 分) (二)(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 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 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 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 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忻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
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 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于: (2)同舍生皆被绮绣被 (3)腰白玉之环 腰 (4)媵人持汤沃灌汤 ll、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分) 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分) 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分) (三)(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 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连系两 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
5 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 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任选两个作答,多选不加分)(2 分)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于: (2)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 (3)腰白玉之环 腰: (4)媵人持汤沃灌 汤: 11、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12、第①段中叙述了作者勤苦求学的哪两件事?(2 分) 13、第②段对“同舍生”的穿戴作了详细的描写,其作用是什么?(2 分) 14、阅读文中画线句子,联系实际,谈谈你所得到的启示。(3 分) (三)(11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8 题。 漫话溜索 ①在我国云南、贵州、四川山高谷深、水势险急处,往往可见以铁索、藤索 或篾索联系两岸的桥,这种桥,即所谓“溜索”,因它以铁索、藤索或篾连系两 岸,也称“索桥”。 ②横断山河谷,水流湍急,岸壁陡峭,雨季河水猛涨,船和竹筏都难以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