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材料式命题作文 先给出一段材料,也可以说是理解题目的导语,然后再让考 生以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例:(11广东卷) 六、 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 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 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3、材料式命题作文 ▪ 先给出一段材料,也可以说是理解题目的导语,然后再让考 生以什么为题写一篇作文。 ▪ 例:(11广东卷) ▪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 以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 自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 例(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 进行分析和切割, 08江苏】《好奇心》, 08天津】《人之常情》, 08湖北】《举手投足之间》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四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 ▪ 例(山东卷)《这世界需要你》 ▪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 进行分析和切割, 【08江苏】《好奇心》, 【08天津】《人之常情》, 【08湖北】《举手投足之间》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多的是指其中的 比喻、象征等隐含意义, (10湖南卷)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 记叙文。 ()广东卷)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 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 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 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如(10北京卷)题目: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多的是指其中的 比喻、象征等隐含意义, (10湖南卷)请以“早”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 记叙文。 (11广东卷)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大千世界,“原点”无所不在,“原点”可以是道路的起点,可以 是长河的源头,可以是坐标的中心,可以是事物的根本…… 请以“回到原点”为标题,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写一篇文章,自 定文体,不少于800个字(含标点符号)。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 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如(10北京卷)题目:请以“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作为题目,写 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审题策略】 1、从标志性词语中辨明体裁。 议论文:题目中有“谈”、“说 读 论 “议”、“批”、“斥”、“驳”、“反对”、“评” “感”等字眼,或涉及的是抽象的概念、道理、问题、主张 等,大多适合写成议论文, 如【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 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 【09江苏】《品味时尚》等。 记叙文:题目中有“记”、“传”、“忆”“赞” 颂”、“怀念”、“难忘”等字眼,或涉及到的是人、物 事、景、地点、时间或场面等,一般适合写记叙文, 如【08天津】《人之常情》, 09山东】《见证》 09重庆】《我与故事》
【审题策略】 ▪ 1、从标志性词语中辨明体裁。 ▪ 议论文:题目中有“谈”、“说”、“读”、“论”、 “议”、“批”、“斥”、“驳”、“反对”、“评”、 “感”等字眼,或涉及的是抽象的概念、道理、问题、主张 等,大多适合写成议论文, ▪ 如【07上海】《必须跨过这道坎》, ▪ 【08广东】《不要轻易说“不”》, ▪ 【09江苏】《品味时尚》等。 ▪ 记叙文:题目中有“记”、“传”、“忆”“赞”、 “颂”、“怀念”、“难忘”等字眼,或涉及到的是人、物、 事、景、地点、时间或场面等,一般适合写记叙文, ▪ 如【08天津】《人之常情》, ▪ 【09山东】《见证》, ▪ 【09重庆】《我与故事》
抒情散文:还有一些题目,往往使用比喻、象征 等方法,情感性比较浓郁,很适合写成抒情散文。 如【08安徽】《带着感动出发》 【08浙江】《触摸都市》等
▪ 抒情散文:还有一些题目,往往使用比喻、象征 等方法,情感性比较浓郁,很适合写成抒情散文。 如【08安徽】《带着感动出发》, ▪ 【08浙江】《触摸都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