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榅桲一样苦酸。 所以,人们都管他叫“"怪人″。他那毛茸茸的狮子般的大头,他那被头发遮掩着的可憎的面 孔,他那目光凶狠的小眼睛,他那嘶哑的嗓音和他那把总是插在腰问的长刀子,令人不禁感 到几分敬畏。 他是从何处来的呢?没人知道。可能是从地狱里来的,也可能是从某个狮子洞里来的。 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但是大家都猜想:他准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 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他经常冲着大家抱怨,而不对着某个人。 场地上忽然响起一阵可怕的叫喊。只见一头肢体伤残、秉性暴烈的四岁大公牛从地上爬 起来,怒气冲冲地用蹄刨了刨地,接着痛苦而狂怒地向众人发起了攻击。加乌乔们大惊失色, 恐惧地四处奔逃。那公牛三蹦两跳地蹿到火堆边。马乌罗还来得及躲开,他噌地一下爬到了 畜栏的围墙上。 但是,当他回头看时,发现下面有一个男童,一个六岁的男童,一只手提着一只吐绶鸡, 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南瓜,吓得脸色铁青,呆若木鸡。马乌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伸手把他抓 住,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公牛的犄角。 在场的二十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恐怖的叫喊冒着红色火焰的木柴四处飞溅烟雾弥漫, 尘土飞扬,眼前的一切顿时变得模糊不清。 当公牛被两条绳索套着犄角从烟雾中拖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看清这幅惨景,都惊呆了 那男童站在被公牛冲毁的火堆旁,面色如土,但是安然无恙。有着不幸经历的怪人马乌罗却 直挺挺地躺在地上,—动也不动;他的头枕着灰烬,结实的胸膛已经被公牛的凶恶犄角挑开 [注]①比亚纳(1868~1925):著名作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加乌乔的口头传说。②加乌乔 南美潘帕斯草原牧民的统称,意思是“孤儿"、“流浪者″,性格强悍而狂放。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由于即将被拖出去烙印,那群囚禁在用横木和立柱建造的畜栏里的小牛神色愤怒,眼冒
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榅桲一样苦酸。 所以,人们都管他叫“怪人”。他那毛茸茸的狮子般的大头,他那被头发遮掩着的可憎的面 孔,他那目光凶狠的小眼睛,他那嘶哑的嗓音和他那把总是插在腰问的长刀子,令人不禁感 到几分敬畏。 他是从何处来的呢?没人知道。可能是从地狱里来的,也可能是从某个狮子洞里来的。 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但是大家都猜想:他准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 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他经常冲着大家抱怨,而不对着某个人。 场地上忽然响起一阵可怕的叫喊。只见一头肢体伤残、秉性暴烈的四岁大公牛从地上爬 起来,怒气冲冲地用蹄刨了刨地,接着痛苦而狂怒地向众人发起了攻击。加乌乔们大惊失色, 恐惧地四处奔逃。那公牛三蹦两跳地蹿到火堆边。马乌罗还来得及躲开,他噌地一下爬到了 畜栏的围墙上。 但是,当他回头看时,发现下面有一个男童,一个六岁的男童,一只手提着一只吐绶鸡, 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南瓜,吓得脸色铁青,呆若木鸡。马乌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伸手把他抓 住,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公牛的犄角。. 在场的二十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恐怖的叫喊,冒着红色火焰的木柴四处飞溅,烟雾弥漫, 尘土飞扬,眼前的一切顿时变得模糊不清。 当公牛被两条绳索套着犄角从烟雾中拖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看清这幅惨景,都惊呆了。 那男童站在被公牛冲毁的火堆旁,面色如土,但是安然无恙。有着不幸经历的怪人马乌罗却 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的头枕着灰烬,结实的胸膛已经被公牛的凶恶犄角挑开。 [注]①比亚纳(1868~1925):著名作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加乌乔的口头传说。②加乌乔: 南美潘帕斯草原牧民的统称,意思是“孤儿”、“流浪者”,性格强悍而狂放。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由于即将被拖出去烙印,那群囚禁在用横木和立柱建造的畜栏里的小牛神色愤怒,眼冒
火光,无法忍受。 B.加乌乔们打心眼儿里喜爱烙牛,是因为这项粗野危险的活计既紧张又刺激,事后他们还 能畅饮美酒。 C.马乌罗的强盗经历、丑陋容貌和暴戾性格,使他受到加乌乔们的歧视,他被看成一个冷 酷无情、心灵干枯和心似铁石的人 D.作者一面同情被烙的小牛,一面也以欣赏的笔触描写了加乌乔们在烙牛中所表现出来的 强悍、狂放品格 E.大公牛狂怒地向人群进攻,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作者通过这段传奇,热情讴歌了 主人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2)“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6分) (3)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干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生倾其全力捐资兴学;抗 战时期,倡导南洋华侨为抗日捐赠,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嘉庚,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民国14年(1925 年),他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百万富翁。他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 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以尽国民天职。故积资干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 遗子孙财产。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 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他办学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 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 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 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70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 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 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年陈嘉庚认捐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华侨创办的唯—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 资创办的大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16年,后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陈嘉庚面对艰
火光,无法忍受。 B.加乌乔们打心眼儿里喜爱烙牛,是因为这项粗野危险的活计既紧张又刺激,事后他们还 能畅饮美酒。 C.马乌罗的强盗经历、丑陋容貌和暴戾性格,使他受到加乌乔们的歧视,他被看成一个冷 酷无情、心灵干枯和心似铁石的人。 D.作者一面同情被烙的小牛,一面也以欣赏的笔触描写了加乌乔们在烙牛中所表现出来的 强悍、狂放品格。 E.大公牛狂怒地向人群进攻,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作者通过这段传奇,热情讴歌了 主人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2)“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6 分) (3)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 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8 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 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 陈嘉庚——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华侨史上有一个光辉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千百万华侨心中,受到祖国人民的尊敬和怀念。 这个人,便是毛主席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他一生倾其全力捐资兴学;抗 战时期,倡导南洋华侨为抗日捐赠,他“为中国人民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陈嘉庚,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出生于福建同安县仁德里集美村。民国 14 年(1925 年),他成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百万富翁。他身居异邦,心怀乡国,经营实业,不谋私 利,立志竞争义务,报效祖国,以尽国民天职。故积资千万,全部用于兴学等公益事业,不 遗子孙财产。陈嘉庚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者,著名的实业家,也是一位毕生热诚办教育的教育 事业家、名副其实的教育家。他一生生活俭朴,但兴学育才则竭尽全力,十分热心。他办学 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毅力之坚,为中国及世界所罕见。 陈嘉庚说:“民智不开,民心不齐,启迪民智,有助于革命,有助于救国,其理甚明。 教育是千秋万代的事业,是提高国民文化水平的根本措施,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本着上 述办学目的和动机,他不惜倾资办学。 1913 年,陈嘉庚在家乡集美创办小学,以后陆续办起师范、中学、水产、航海、商业、 农林等校共十所;另设幼稚园、医院、图书馆、科学馆、教育推广部,统称“集美学校”; 此外,资助闽省各地中小学 70 余所,并提供办学方面的指导。1923 年孙中山大元帅大本 营批准“承认集美为中国永久和平学村”,“集美学村”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规模这样宏大, 体系这样完整的“学校”,全国还找不到第二个。 1921 年陈嘉庚认捐创办了厦门大学,这是华侨创办的唯一一所大学,也是全国唯一独 资创办的大学。陈嘉庚独力维持了 16 年,后来受世界经济不景气严重打击,陈嘉庚面对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