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务 实哈须知*+.*.**. 第一部分农药的基本知识. 实验一 波尔多液的西配活制***+.2 实验二 石硫合剂的配制 第二部分农药室内生物测定技术. 实验三孢子萌发试验法 实验四抑制菌圈法6 实验五 生长速率测定法 .8 实验六抑制菌丝产生孢子囊及释放游动孢子试验.10 实验七杀菌剂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测定(离体叶片法) .0 实验八新杀菌剂防治橡胶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13 实验九 杀虫剂触杀作用毒力测定.6 实验十杀虫剂离蒸作用的测定.*.17 实验十 杀虫剂胃毒作用毒力测定.8 实验十一 杀电剂内吸作用的测定.21 实验十三 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 22 实验十四 杀虫剂对螨类的毒力测定. *25 实验十五 杀虫剂对植物的药害试验(植株施药法). 26 实验十六 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 .28 实验十七 几种有机农药的鉴定方法. .28 第三部分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 参考文献 录
目 录 实验须知.1 第一部分 农药的基本知识. 实验一 波尔多液的配制.2 实验二 石硫合剂的配制.3 第二部分 农药室内生物测定技术. 实验三 孢子萌发试验法.4 实验四 抑制菌圈法.6 实验五 生长速率测定法.8 实验六 抑制菌丝产生孢子囊及释放游动孢子试验.10 实验七 杀菌剂保护作用和治疗作用的测定(离体叶片法).10 实验八 新杀菌剂防治橡胶炭疽病的田间药效试验.13 实验九 杀虫剂触杀作用毒力测定.16 实验十 杀虫剂熏蒸作用的测定.17 实验十一 杀虫剂胃毒作用毒力测定.18 实验十二 杀虫剂内吸作用的测定.21 实验十三 有机磷杀虫剂对胆碱酯酶活性的抑制.22 实验十四 杀虫剂对螨类的毒力测定.25 实验十五 杀虫剂对植物的药害试验(植株施药法).26 实验十六 杀虫剂的田间药效试验—.28 实验十七 几种有机农药的鉴定方法.28 第三部分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 参考文献. 附 录
实验须知 本实验课程是以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杂草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为 基础,以昆虫、病菌、杂草、农药等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课程。本书主 要以《农药学》、《植物化学保护》为理论基础,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在 实验中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掌握基本操作技术,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 的理解,并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凡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 凡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生实验手册》。 2、 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及相关专业教材,了解每次实验的原理 实验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 3、 学生在实验时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操作,不许大声喧哗 4、 要爱护仪器,节省药品、试剂等。 5、 损坏仪器设备,必须登记,并按照情节轻重的情赔偿。 6 实验室内不准放置食物、吃东西或吸烟。 7、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农药对高等动物均有毒性,许多试剂也有一定的毒性。 且未经允许不准任意携出实验室外,用过的废物一律倒入指定的缸内,不准随便乱丢。 实验中,如发现药物中毒现象席报告教师,以便急救。 8、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完成后,按教师要求48或72小时来检查结果, 按时交实验报告,实验成绩以5分制计
实验须知 本实验课程是以化学、植物病理学、昆虫学、杂草学、生物统计学等学科为 基础,以昆虫、病菌、杂草、农药等为研究对象,是一门试验性很强的课程。本书主 要以《农药学》、《植物化学保护》为理论基础,是植物保护专业的必修课程。学生在 实验中必须努力培养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掌握基本操作技术,通过实验加深对理论 的理解,并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服务。 凡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则: 1、 凡参加实验的学生必须严格遵守《学生实验手册》。 2、 实验前,学生必须预习实验指导书及相关专业教材,了解每次实验的原理、 实验方法和具体操作步骤。 3、 学生在实验时应该独立思考,认真操作,不许大声喧哗。 4、 要爱护仪器,节省药品、试剂等。 5、 损坏仪器设备,必须登记,并按照情节轻重酌情赔偿。 6、 实验室内不准放置食物、吃东西或吸烟。 7、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农药对高等动物均有毒性,许多试剂也有—定的毒性。 且未经允许不准任意携出实验室外,用过的废物一律倒入指定的缸内,不准随便乱丢。 实验中,如发现药物中毒现象席报告教师,以便急救。 8、 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完成后,按教师要求 48 或 72 小时来检查结果, 按时交实验报告,实验成绩以 5 分制计
实验四常见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 [实验目的]:掌握常见农药质量的荷易鉴别方法。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移液管、滴管、药勺 [实验药品]:敌敌畏EC、乐果EC、马拉硫磷EC、功夫EC、保得EC、乙草胺EC、百菌清WP、 多茵灵即、硫磺粉、特克多悬浮剂等 [鉴别方法]: 一、粉剂的鉴别 1、外观粉剂的外观应为疏松的细粉、无团块。凡是流动性差,结成快状物,或手捏成团, 不易散开,说明这些粉剂大多是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造成减效或者失效 2、吸湿性取药粉前,先查看粉剂包装袋外面有没有潮湿的情况,如果有,是吸湿性大的 表现。然后从袋里取出一点药粉倒在一张白纸上,拿起白纸,用拇指和食指在纸外面捏一下,如 果粘成一片,表明这种药粉已吸潮:如果仍旧是松散的细粉,表明是好的喷粉药剂。 3、悬浮法取1g农药加入到100ml水中,搅拌10min后,静置片刻,然后慢慢倒去上层 90%左右的溶液,将剩下的溶液用己知重量的滤纸过滤,再将纸和沉淀物晒干或烘干,称其重量, 求出悬浮率。 是浮率(%)=(样品重.沉淀物重)样品重*100 悬浮率在30%以上为良好,证明可以使用。 二、可湿性粉剂的鉴别 !、外观可湿性粉剂应为很细的疏松粉末,无团块。 2、湿润法称取被检验的农药样品1g,轻轻撒在200ml水面上,如果在1min内农药能够 全部分散进入水中,即为有效农药。如果长时间不能润湿而漂浮在水面上,则证明农药己经失效。 3、悬浮法取清水1杯,加入1g被检验的农药样品,充分摇匀,静置2030min,观察药品 悬浮情况。未变质农药,粉粒极细,沉淀慢而少,整个药液浊而不清:如果杯中少部分水清澈, 大部分浑浊,则还可使用:如果样品沉淀快,而杯中大部分药液呈现半透明状,则不能使用。 4、沉淀法取5g药剂,倒入杯中,加入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未变质的农药粉 粒细,悬浮性好,沉淀慢而少,已变质农药悬浮性不好,沉淀快而多。 三、乳油的鉴别 1、振荡法首先看清瓶子内有无分层现象,如有分层现象,说明乳化性能己经降低,可用 力振荡均匀,静置一小时,如果仍然分层,说明农药已经变质。 2、兑水法取清水200ml放在玻璃瓶中,轻轻加入1ml待检验的乳油农药,乳化性能好的 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静置后,水面无浮油,水底无沉淀,呈乳白色液体,且均匀一致,则为正 常乳油。如果表面有乳油或瓶底有沉淀,则说明药剂已变质。 3、加热法先把有沉淀的乳剂农药,连瓶放在5055C的热水中,水浴1h后,沉淀能慢慢 溶解,溶液均匀一致,药效一般不减,表明农药可以使用:如果农药的沉淀物不溶解,则表明农 药己经变质失效。 四、悬浮剂的鉴别 悬浮剂应为略带粘稠的、可流动的悬浮液,其粘度非常小,均匀。若因长时间存放出现分层, 经手摇动可恢复均匀状态的,仍可视为合格产品。如果不能重新变成均匀的悬浮液,底部沉淀物
实验四 常见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 [实验目的]:掌握常见农药质量的简易鉴别方法。 [实验器材]:量筒、烧杯、移液管、滴管、药勺。 [实验药品]:敌敌畏 EC、乐果 EC、马拉硫磷 EC、功夫 EC、保得 EC、乙草胺 EC、百菌清 WP、 多菌灵 WP、硫磺粉、特克多悬浮剂等 [鉴别方法]: 一、粉剂的鉴别 1、 外观 粉剂的外观应为疏松的细粉、无团块。凡是流动性差,结成快状物,或手捏成团, 不易散开,说明这些粉剂大多是存放时间过长或存放不当,造成减效或者失效。 2、 吸湿性 取药粉前,先查看粉剂包装袋外面有没有潮湿的情况,如果有,是吸湿性大的 表现。然后从袋里取出一点药粉倒在一张白纸上,拿起白纸,用拇指和食指在纸外面捏一下,如 果粘成一片,表明这种药粉已吸潮;如果仍旧是松散的细粉,表明是好的喷粉药剂。 3、 悬浮法 取 1g 农药加入到 100ml 水中,搅拌 10min 后,静置片刻,然后慢慢倒去上层 90%左右的溶液,将剩下的溶液用已知重量的滤纸过滤,再将纸和沉淀物晒干或烘干,称其重量, 求出悬浮率。 悬浮率(%)=(样品重-沉淀物重)/样品重*100 悬浮率在 30%以上为良好,证明可以使用。 二、可湿性粉剂的鉴别 1、 外观 可湿性粉剂应为很细的疏松粉末,无团块。 2、 湿润法 称取被检验的农药样品 1g,轻轻撒在 200ml 水面上,如果在 1min 内农药能够 全部分散进入水中,即为有效农药。如果长时间不能润湿而漂浮在水面上,则证明农药已经失效。 3、 悬浮法 取清水 1 杯,加入 1g 被检验的农药样品,充分摇匀,静置 20-30min,观察药品 悬浮情况。未变质农药,粉粒极细,沉淀慢而少,整个药液浊而不清;如果杯中少部分水清澈, 大部分浑浊,则还可使用;如果样品沉淀快,而杯中大部分药液呈现半透明状,则不能使用。 4、 沉淀法 取 5g 药剂,倒入杯中,加入少量水,调成糊状,再加水搅拌,未变质的农药粉 粒细,悬浮性好,沉淀慢而少,已变质农药悬浮性不好,沉淀快而多。 三、乳油的鉴别 1、 振荡法 首先看清瓶子内有无分层现象,如有分层现象,说明乳化性能已经降低,可用 力振荡均匀,静置一小时,如果仍然分层,说明农药已经变质。 2、 兑水法 取清水 200ml 放在玻璃瓶中,轻轻加入 1ml 待检验的乳油农药,乳化性能好的 呈放射状向四周扩散,静置后,水面无浮油,水底无沉淀,呈乳白色液体,且均匀一致,则为正 常乳油。如果表面有乳油或瓶底有沉淀,则说明药剂已变质。 3、 加热法 先把有沉淀的乳剂农药,连瓶放在 50-55℃的热水中,水浴 1h 后,沉淀能慢慢 溶解,溶液均匀一致,药效一般不减,表明农药可以使用;如果农药的沉淀物不溶解,则表明农 药已经变质失效。 四、悬浮剂的鉴别 悬浮剂应为略带粘稠的、可流动的悬浮液,其粘度非常小,均匀。若因长时间存放出现分层, 经手摇动可恢复均匀状态的,仍可视为合格产品。如果不能重新变成均匀的悬浮液,底部沉淀物
摇不起来,悬浮性能就不好。 上述各种方法可简便地鉴别各农药剂型是否变质失效,如要进一步了解各农药制剂的真 实含量(有效成份)则需将样品送到农药专门研究机构或农药检测机构进行分析鉴定。 此外,用上述简易法鉴别农药的时候,千万注意农药的毒性,不要把农药养到手上,如果弄 到手上或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对于粉剂农药,先用水冲洗后,再用肥皂洗净,对于乳油农 药要特别小心,赶快用清水冲洗,再用碱水洗,最后用肥皂洗净。如果碰到农药,不久后感觉恶 心,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检查。盛过农药的器具要妥善处理,不要再做其他用途。 五、实验作业 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农药鉴别任务,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的现象。判断哪些剂型是合格 的
摇不起来,悬浮性能就不好。 上述各种方法可简便地鉴别各农药剂型是否变质失效,如要进一步了解各农药制剂的真 实含量(有效成份)则需将样品送到农药专门研究机构或农药检测机构进行分析鉴定。 此外,用上述简易法鉴别农药的时候,千万注意农药的毒性,不要把农药弄到手上,如果弄 到手上或皮肤上,要立即用水冲洗,对于粉剂农药,先用水冲洗后,再用肥皂洗净,对于乳油农 药要特别小心,赶快用清水冲洗,再用碱水洗,最后用肥皂洗净。如果碰到农药,不久后感觉恶 心,要及时去医院请医生检查。盛过农药的器具要妥善处理,不要再做其他用途。 五、实验作业 按要求完成老师布置的农药鉴别任务,记录实验过程中所观察的现象。判断哪些剂型是合格 的
第二部分杀虫剂生物测定 实验六杀虫剂触杀作用(contact action)毒力测定 基本原理是将一定浓度(或剂量)的杀虫剂施于虫体的全部或局部(合适部位),使其虫 体充分接触药剂而发挥触杀作用。根据试虫及药剂剂特点,己被公认而普通应用的方法有:(1) 喷雾法及喷粉法:(2)点滴法:(3)浸渍法:(4)药膜法等。 一、喷粉及喷雾法 测试方法:将盛有目标昆虫的喷射盒,喷射笼或垫 有湿滤纸的培养皿,置于液体喷布器底部或喷粉罩底盘 上,定量的药液或粉剂均匀地直接喷撒到目标昆虫体 上,待药液稍干或虫体粘粉较稳定后,将喷过药的目标 昆虫移入干净的容器内或培养皿内,用通气盖盖好,置 于适合于目标昆虫生育的温湿度及通气良好的环境中 恢复,1-2h后,放入无药的新鲜饲料,在规定时间内(12 喷雾 24、48h),观察日标昆虫中毒和死亡情况。常见装置有 pottert喷雾器 Potter喷雾器,真空喷粉器等。 1.通气管,2.药液管 一、点滴法, 基本原理]:将一定量的药液点滴到供试目标昆虫 体壁的一定部位,来测定杀虫剂穿透表皮而引起昆虫中毒致死的触杀毒力。每个试虫的某一部位 都接受相同容积的药液,因而同一处理的每个试虫实际接受的剂量相同。此法是杀虫剂触杀毒力 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测试技术。 [试虫范围:除了螨类等小型昆虫外,可应用于大多数目标昆虫的触杀毒力测定,如蚜虫、叶 蜂、二化螟、玉米螟、菜青虫、粘虫等。 [实验材料]:微量注射1支、培养皿15cm6个、剪刀1把、棉花、蜡笔等、无水乙醚 [供试药剂]:95%敌百虫结晶 [使用浓度]:10:2.5:0.625:0.156:0.039ug/ml丙酮液 [供试方法]:荔枝蝽蟓成虫,24头 [实验方法]:用无水乙醇将试虫麻醉4mi,使试虫处于麻醉状态,每头虫称重,并放在培养 皿中编号(培养皿用厚纸皮十字交叉格开,每皿放4头),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吸丙酮药液点滴于试 虫触角上,5微升/头虫,(从低一高,对照用丙酮),4头虫/浓度,自然干燥后,经1小时10mi, 观察每头的死活情况(用真实死亡表示)或正常饲养24小时后观察实际死亡情况。 结果的计算:先按ug/g体重大小顺序排列(5个小组合并计算)然后区分: 生存 致毒反应 中月生存部分 死亡死亡部分 ∑仲间组活虫剂量) ∑仲间组死活虫剂量) A=中间组活虫总数 =中间组活中总数 LD=(A+B)2(单位:mg/g体重或ug/g体重)
第二部分 杀虫剂生物测定 实验六 杀虫剂触杀作用(contact action)毒力测定 基本原理是将一定浓度(或剂量)的杀虫剂施于虫体的全部或局部(合适部位),使其虫 体充分接触药剂而发挥触杀作用。根据试虫及药剂剂特点,已被公认而普通应用的方法有:(1) 喷雾法及喷粉法;(2)点滴法;(3)浸渍法;(4)药膜法等。 一、喷粉及喷雾法 测试方法:将盛有目标昆虫的喷射盒,喷射笼或垫 有湿滤纸的培养皿,置于液体喷布器底部或喷粉罩底盘 上,定量的药液或粉剂均匀地直接喷撒到目标昆虫体 上,待药液稍干或虫体粘粉较稳定后,将喷过药的目标 昆虫移入干净的容器内或培养皿内,用通气盖盖好,置 于适合于目标昆虫生育的温湿度及通气良好的环境中 恢复,1-2h 后,放入无药的新鲜饲料,在规定时间内(12、 24、48h),观察目标昆虫中毒和死亡情况。常见装置有 Potter 喷雾器,真空喷粉器等。 二、点滴法: [基本原理]:将一定量的药液点滴到供试目标昆虫 体壁的一定部位,来测定杀虫剂穿透表皮而引起昆虫中毒致死的触杀毒力。每个试虫的某一部位 都接受相同容积的药液,因而同一处理的每个试虫实际接受的剂量相同。此法是杀虫剂触杀毒力 测定中最准确的方法。也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测试技术。 [试虫范围]:除了螨类等小型昆虫外,可应用于大多数目标昆虫的触杀毒力测定,如蚜虫、叶 蜂、二化螟、玉米螟、菜青虫、粘虫等。 [实验材料]:微量注射 1 支、培养皿 15cm6 个、剪刀 1 把、棉花、蜡笔等、无水乙醚 [供试药剂];95%敌百虫结晶 [使用浓度]:10;2.5;0.625;0.156;0.039ug/μl 丙酮液 [供试方法]:荔枝蝽蟓成虫,24 头 [实验方法]:用无水乙醇将试虫麻醉 4min,使试虫处于麻醉状态,每头虫称重,并放在培养 皿中编号(培养皿用厚纸皮十字交叉格开,每皿放 4 头),然后用微量注射器吸丙酮药液点滴于试 虫触角上,5 微升/头虫,(从低→高,对照用丙酮),4 头虫/浓度,自然干燥后,经 1 小时 10min, 观察每头的死活情况(用真实死亡表示)或正常饲养 24 小时后观察实际死亡情况。 结果的计算:先按 ug/g 体重大小顺序排列(5 个小组合并计算)然后区分: 生存组 致毒反应 中间组 死亡组 A= ( ) 中间组活虫总数 中间组活虫剂量 B= ( ) 中间组活中总数 中间组死活虫剂量 LD50=(A+B)/2(单位:mg/g 体重或 ug/g 体重) 生存部分 死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