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禅城区中考调研测试题(二) 语文 说明: 1.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满分120分,答卷时间120分 钟 2.第Ⅱ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试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 能超过120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I卷选择题(23分) 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10分)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腆着(tian) 洗濯(di) 重蹈覆辙(dao) B.中轴(zhu) 剽悍 养精蓄锐(x山) C.嗔视(chen) 重荷(he) 猝然长逝(ci) D.炽痛(zhi) 暗哑(yin) 义愤填膺(ying)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2分) A.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气。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D.绿色的蝈蚓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踌的歌手了 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2分) ①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②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己习惯于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③黄士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的捶击! A.响亮污浊惊心动魄 B.晴朗污秽惊慌失措 C.响亮污秽惊慌失措D.晴朗污浊惊心动魄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分) A.能不能认真学习,关键在于对学习目的要有正确的认识。 B.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 C.我并没有否认他对这次学习的发言没有教育意义 D.通过大家的努力,使佛山以前的雾霾现状得到了一些改善。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最恰当的一项。()(2分)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一个,是不可小觑 个,是不可低估的:一个,是不可等闲的。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霄的 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 ①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 ②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 ③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 A.①②③B.②③①C.③②①D.③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6、7题每题2分,8、9、10每题3分,共13分)
2014 年禅城区中考调研测试题(二) 语文 说明: 1.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五大题,满分 120 分,答卷时间 120 分 钟。 2.第 Il 卷设有附加题,共 10 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试题得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 能超过 120 分。 3.本试卷的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在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试卷上。 第 I 卷 选择题(23 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2 分) A.腆着(tiǎn) 洗濯(dí) 重蹈覆辙(dǎo) B.中轴 ( zhú) 剽悍(piāo) 养精蓄锐(xù) C.嗔视(chēn) 重荷(hè) 猝然长逝(cù) D.炽痛 ( zhì) 喑哑(yīn) 义愤填膺(yīng) 2.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 )(2 分) A.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不屑置辨的神气。 B.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拙。 C.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泻万里。 D.绿色的蝈蚓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更胜一踌的歌手了。 3.选出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 )(2 分) ①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_____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 ②是的,或许所有的人早己习惯于____了,但我们仍然固执地制造着不被珍惜的清新。 ③黄士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的捶击! A.响亮 污浊 惊心动魄 B.晴朗 污秽 惊慌失措 C.响亮 污秽 惊慌失措 D.晴朗 污浊 惊心动魄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2 分) A.能不能认真学习,关键在于对学习目的要有正确的认识。 B.他虽然在跑最后一圈时摔了一跤,但还是坚持跑完全程。 C.我并没有否认他对这次学习的发言没有教育意义。 D.通过大家的努力,使佛山以前的雾霾现状得到了一些改善。 5.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最恰当的一项。 ( )(2 分) 站起来,是一种超然的境界、凛然的气概、昂然的精神、嫣然的美丽。一个_____,是不可小觑 的;一个_____,是不可低估的;一个____,是不可等闲的。诚然,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直插云霄的 擎天柱,并非每个人都能站成叱咤万里的风雷。 ①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 ②有志气从屈辱里站起来的人 ③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二、文言文阅读(6、7 题每题 2 分,8、9、10 每题 3 分,共 13 分)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第6至10题。 A文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干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內莫不 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闺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文段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苍头②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③。 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③。帝 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日“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 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 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⑥为白衣时,藏亡匿死, 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令乎!帝笑日:“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下文又称“主”。②苍头:奴仆。③骖乘:在车右 边陪乘。④帝:即汉光武帝。⑤黄门:指太监。⑥文叔:刘秀的字。 6.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而纵奴杀人纵:放纵 B.使宣叩头谢主谢:感谢 C.强使顿之顿:指磕头 D.宣悉以班诸吏班:分发 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与“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2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第 6 至 10 题。 A 文段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 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 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B 文段 陈留董宣为洛阳令。湖阳公主①苍头②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以奴骖乘③。 宣于夏门亭侯之,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④。帝 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 而纵奴杀人,将何以治天下乎?臣不须捶,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披面。帝令小黄门⑤持之, 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⑥为白衣时,藏亡匿死, 吏不敢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 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能搏击豪强,京师莫不震粟。 (《后汉书·董宣传》) 注:①湖阳公主: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下文又称“主”。②苍头:奴仆。③骖乘:在车右 边陪乘。④帝:即汉光武帝。⑤黄门:指太监。⑥文叔:刘秀的字。 6.选出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而纵.奴杀人 纵:放纵 B.使宣叩头谢.主 谢:感谢 C.强使顿.之 顿:指磕头 D.宣悉以班.诸吏 班:分发 7.选出下列句子中的“以”字与“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 )(2 分)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3分) A.愿乞一言而死(希望能得到一句话再死) B.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发出一个命令吗?) C.藏亡匿死(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D.强项令出(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9.对“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翻译正确一项((3分) A.几个月后,还经常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B.几个月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C.几个月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期待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但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D.几个月后,还经常有人来进谏;期待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可以进去的人了。 10.对B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列举公主过失并打死了杀人犯,公主告诉皇帝,皇帝大怒 欲棰杀董宣 B.面临被棰杀,董宣没有畏惧,借允许说话之机,阐明应严明法律才能治国之理 C.董宣的一番话使皇帝醒悟,以头击楹流血披面的自杀之举更是使皇帝感动,而释放董宣并 赐钱给他 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为她出气,不能放过董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7分) 古诗文与名著积累(共15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2分,共10分)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②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 ,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杜牧《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对国事怀抱隐忧心境的两句诗是: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12.名著阅读。(5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料一:“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 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 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囻圆的,闪岀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岀坚固雪 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材料二: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
C.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D.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8.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3 分) A.愿乞一言而死(希望能得到一句话再死) B.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现在你是天子,你的威力还不能发出一个命令吗?) C.藏亡匿死 (藏匿逃跑犯死罪的人) D.强项令出 (这是他的强项命令他出来) 9.对“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翻译正确一项( )(3 分) A.几个月后,还经常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B.几个月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C.几个月后,还偶尔有人来进谏;期待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但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D.几个月后,还经常有人来进谏;期待一年以后,就是想进谏,也没有可以进去的人了。 10.对 B 段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董宣在湖阳公主出行时,查堵列举公主过失并打死了杀人犯,公主告诉皇帝,皇帝大怒, 欲棰杀董宣。 B.面临被棰杀,董宣没有畏惧,借允许说话之机,阐明应严明法律才能治国之理。 C.董宣的一番话使皇帝醒悟,以头击楹流血披面的自杀之举更是使皇帝感动,而释放董宣并 赐钱给他。 D.湖阳公主对皇帝所说的话,是要皇帝想想她的恩德,而为她出气,不能放过董宣。 第 II 卷 非选择题(共 97 分) 三、古诗文与名著积累(共 15 分) 11.默写或按要求填空。(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① ___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②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⑧ __________________,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 ④杜牧《泊秦淮》中表达了作者对国事怀抱隐忧心境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⑤ 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 12.名著阅读。(5 分) 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料一:“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 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 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的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雪 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材料二: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
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 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一—而且要 背出来。 (1)材料一中的“她”是谁?(1分) (2)材料二是出自哪部文学作品集(书名)?(1分) (3)两则材料中都有“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请你根据作品的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32分) 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13至23题 (一)流浪的扁担(15分) 王清铭 1)总会在不经意间在城市某个偏僻角落碰见几把流浪的扁担。这座城市的年纪很大,但近几 年来发展很快,原先长庄稼的城郊农田被鲸吞,现在纷纷长岀钢筋水泥的丛林。城市的灯红瓷白和 震耳的轰鸣,让单调而宁静的农田自惭形秽,缩在越来越远的地方。 (2)这是一些失去土地和根基的扁担。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随意喊一个乳名,他们中间肯 定有人应声而答,尽管我们不认识。但现在扁担们竖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飞驰的车辆和风驰电 掣般的变化使他们手足无措,慌乱的眼神从攒动的人群扫过,如无处落脚的候乌。他们低着头,手 绞着衣角,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尽管他们也不懂错在哪里。 3)零星的,有人在扁担们面前站定,寥寥数语,然后伸出几个指头,就有一把或数把扁担尾 随他们消失在高楼间,若即若离的。其他的扁担用羡慕的表情目送着,也极少说话。扁担是木讷的
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 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 背出来。 (1)材料一中的“她”是谁? (1 分) (2)材料二是出自哪部文学作品集(书名)?(1 分) (3)两则材料中都有“我”的心理活动的描写,请你根据作品的内容做简要分析(3 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 32 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第 13 至 23 题。 (一)流浪的扁担(15 分) 王清铭 (1)总会在不经意间在城市某个偏僻角落碰见几把流浪的扁担。这座城市的年纪很大,但近几 年来发展很快,原先长庄稼的城郊农田被鲸吞,现在纷纷长出钢筋水泥的丛林。城市的灯红瓷白和 震耳的轰鸣,让单调而宁静的农田自惭形秽,缩在越来越远的地方。 (2)这是一些失去土地和根基的扁担。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随意喊一个乳名,他们中间肯 定有人应声而答,尽管我们不认识。但现在扁担们竖在这个城市的某个角落,飞驰的车辆和风驰电 掣般的变化使他们手足无措,慌乱的眼神从攒动的人群扫过,如无处落脚的候乌。他们低着头,手 绞着衣角,像一个做错事的孩子,尽管他们也不懂错在哪里。 (3)零星的,有人在扁担们面前站定,寥寥数语,然后伸出几个指头,就有一把或数把扁担尾 随他们消失在高楼间,若即若离的。其他的扁担用羡慕的表情目送着,也极少说话。扁担是木讷的
他们只知道埋头干活。 4)扁担的身份也是尴尬的。扎根乡村的时候是农民,进入城市,就什么也不是了。什么活都 可以找他们干,扛水泥、运行李、搬家具,粗活重活,城里人细皮嫩肉干不了的,都找扁担。扁担 的身份是临时的,因事而定,按力气取酬。唯一不变的是,汗水砸在地上.也是摔成八瓣。 (5)扁担现身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城市的建筑工地,那里活多,挑砖头挑水泥挑他们也叫不出名 字的装潢材料,挑起太阳挑落月亮,让城市明亮的霓虹灯将他们黝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孤单,像 另一把瘦硬的扁担 (6)更多的扁担没有这样的幸运。他们必须孤零零或旁逸斜出地站在街头,等活千。这些扁担 过着不知饱暖的日子。渴了,到水龙头接一点冷水:饿了,往肚里填一些发硬的馒头;泠了,将发 红的双手往袖管一拢,跺跺脚.将寒气踩跑。热,是扁担们最不怯的,看他们古铜色的皮肤,黧 黑的脸色,炎热的太阳也怯几分。 (7)扁担舍得下力气,干的活主人满意。但城市总是很吝啬,给他们很少的工钱。没活干的扁 担必须四处流浪,或者往某个角落一撮,抬头看被城市切割得越来越细碎的天空。天空偶尔落下几 只燕子,在电线杆上。城市的楼越来越高,乡下常见的麻雀来不了,只有那几只燕子替他们排解等 待时的烦闷。 (8)这绝对是奇特的人群。拿起扁担能扛最重的活,扁担一横,他们庞大的身躯就能倚在扁担 酣睡。窄窄的扁担高高低低的搭在水泥花圃上,挑起一阵阵高高低低的鼾声。此刻城市离他们很远 灼热的阳光在他们额头拧岀汘,他们浑然不觉,还在睡梦中露岀一抹浅浅的微笑,也许他们梦见了 自己的庄稼? (9)深夜扁担还在城市流浪。城市安静下来的时候,扁担拖着自己的影子踩在回家的路上。他 们的家在城市的脚跟,他们的房屋一例的矮小。扁担吃一碗妻子留下的冷饭后倒头便睡,睡前还记 得给闹钟上紧发条。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得先唤醒在城里念书的孩子
他们只知道埋头干活。 (4)扁担的身份也是尴尬的。扎根乡村的时候是农民,进入城市,就什么也不是了。什么活都 可以找他们干,扛水泥、运行李、搬家具,粗活重活,城里人细皮嫩肉干不了的,都找扁担。扁担 的身份是临时的,因事而定,按力气取酬。唯一不变的是,汗水砸在地上.也是摔成八瓣。 (5)扁担现身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城市的建筑工地,那里活多,挑砖头挑水泥挑他们也叫不出名 字的装潢材料,挑起太阳挑落月亮,让城市明亮的霓虹灯将他们黝黑的身影拉得很长,很孤单,像 另一把瘦硬的扁担。 (6)更多的扁担没有这样的幸运。他们必须孤零零或旁逸斜出地站在街头,等活干。这些扁担 过着不知饱暖的日子。渴了,到水龙头接一点冷水:饿了,往肚里填一些发硬的馒头;冷了,将发 红的双手往袖管一拢,跺一跺脚.将寒气踩跑。热,是扁担们最不怯的,看他们古铜色的皮肤,黧 黑的脸色,炎热的太阳也怯几分。 (7)扁担舍得下力气,干的活主人满意。但城市总是很吝啬,给他们很少的工钱。没活干的扁 担必须四处流浪,或者往某个角落一撮,抬头看被城市切割得越来越细碎的天空。天空偶尔落下几 只燕子,在电线杆上。城市的楼越来越高,乡下常见的麻雀来不了,只有那几只燕子替他们排解等 待时的烦闷。 (8)这绝对是奇特的人群。拿起扁担能扛最重的活,扁担一横,他们庞大的身躯就能倚在扁担 酣睡。窄窄的扁担高高低低的搭在水泥花圃上,挑起一阵阵高高低低的鼾声。此刻城市离他们很远, 灼热的阳光在他们额头拧出汗,他们浑然不觉,还在睡梦中露出一抹浅浅的微笑,也许他们梦见了 自己的庄稼? (9)深夜扁担还在城市流浪。城市安静下来的时候,扁担拖着自己的影子踩在回家的路上。他 们的家在城市的脚跟,他们的房屋一例的矮小。扁担吃一碗妻子留下的冷饭后倒头便睡,睡前还记 得给闹钟上紧发条。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他得先唤醒在城里念书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