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月考预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21道小题。其中,第1~5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6~20小题为“阅 读”;第21小题为“写作”。所有题目均在试卷上作答。 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25分) (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13分) 根据提示默写。(10分) ①霜落熊升树, 《鲁山山行》梅尧臣) ② ,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刘桢) ③行到水穷处, 《终南别业》王维)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 《月夜》刘方平) ⑤⑥ 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温庭筠) 弟兄鞯旅各西东 《望月有感》白居易) ⑦欲问行人去那边?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⑧⑨⑩ 今日又南冠 《别云间》夏完淳) 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龚自珍)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秋天》何其芳) 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 A.古人对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有着无限的遐想追问,诗人苏轼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句 子,寄托着自己的无限情怀 B.《秋词》一诗中刘禹锡在秋高气爽、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中直陈现实,“诗情”随着凌空的白鹤而 飞到了“碧霄”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视觉、听觉写岀潼关地势险要,以“聚”和“怒” 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观刈麦》中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包含的是白居易 不能忍受天热而为了缴税又不得不拾穗的无奈心情。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12分) 3.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2分) 跑班制”不是形式上的变化,而该是实质性的飞跃,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跑”起来,让学 生的心“跑”起来,更要让学生的身体跑起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老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班级,从而让 求学之路变得欢畅,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修改后的句子: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分) 《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评论透露,截至2015年10月前,共发生149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其 中诬陷扶人者84例。因此,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原本十分简单的一个问题, 在当下却变得尤为复杂,其中透出的无奈与尴尬更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针对以上现象,你的建议是什么?(含标点符号不超过60字) 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一我的灵魂跟你的 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 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 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一因为我们是平等
语文月考预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 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欢迎你参加本次考试,祝你答题成功! 本试题共三道大题,含 21 道小题。其中,第 1~5 小题为“语言积累及运用”;第 6~20 小题为“阅 读”;第 21 小题为“写作”。所有题目均在试卷上作答。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本题满分 25 分) (一)诗文默写与理解(本题满分 13 分) 1.根据提示默写。(10 分) ①霜落熊升树, 。 (《鲁山山行》梅尧臣) ② ,松柏有本性。 (《赠从弟》刘 桢) ③行到水穷处, 。 (《终南别业》王维) ④今夜偏知春气暖, 。 (《月夜》刘方平) ⑤ ,凫雁满回塘。 (《商山早行》温庭筠) ⑥ ,弟兄羇旅各西东。 (《望月有感》白居易) ⑦欲问行人去那边? 。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王观) ⑧ ,今日又南冠。 (《别云间》夏完淳) ⑨ ,吟鞭东指即天涯。 (《己亥杂诗》龚自珍) ⑩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秋天》何其芳) 2.下列选项中,对诗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古人对夜空中的一轮明月,有着无限的遐想追问,诗人苏轼写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句 子,寄托着自己的无限情怀。 B.《秋词》一诗中刘禹锡在秋高气爽、白云飘浮的开阔景象中直陈现实,“诗情”随着凌空的白鹤而 飞到了“碧霄”。 C.“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从视觉、听觉写出潼关地势险要,以“聚”和“怒” 暗示了潼关是历来兵家必争之地。 D.《观刈麦》中的诗句“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包含的是白居易 不能忍受天热而为了缴税又不得不拾穗的无奈心情。 (二)语言运用与名著阅读(本题满分 12 分) 3.下面画线的语句在表达上存在问题,请加以修改。(2 分) “跑班制”不是形式上的变化,而该是实质性的飞跃,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的兴趣点“跑”起来,让学 生的心“跑”起来,更要让学生的身体跑起来,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老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班级,从而让 求学之路变得欢畅,这才是真正的目的。 修改后的句子: 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答题。(4 分) 《人民日报》刊发的一篇评论透露,截至 2015 年 10 月前,共发生 149 起因扶人引发争议的案件,其 中诬陷扶人者 84 例。因此,遇到老人摔倒扶不扶就成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原本十分简单的一个问题, 在当下却变得尤为复杂,其中透出的无奈与尴尬更成为公众热议的焦点。 针对以上现象,你的建议是什么?(含标点符号不超过 60 字) 5.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6 分) “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 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美和一点财富,我就要让你感到难以离开我,就像 我现在难以离开你一样,我现在跟你说话,并不是通过习俗、惯例,甚至不是通过凡人的肉体——而是我 的精神在同你的精神说话:就像两个都经过了坟墓,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是平等
的!”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文段中“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 完全一样”一句中,“ 也…”两个分句是 关系,其中“一点”的词性是 现在跟你说话”一句中,“现在”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是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一句中“站 在上帝脚跟前”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二、阅读(本题满分45分) (一)文言文阅读(12分) 吾乡吕徽之先生,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币诣富家易谷种, 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众人作咏雪诗,一人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 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 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吟诵诗句,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 间?”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 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遭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4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 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四璧。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 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真为先生矣。 【注释】①逃:逃避,躲避。②诘:诘责。责问。③露顶:指光头。④刺船:撑船。⑤晴:停止。⑥ 始知:才知道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诣富家易谷种 易:交换,买 B.值大雪 值:恰逢,遇到 C.遗之谷 遗:丢失 D.我岂取不义之财 岂:难道,怎么 7.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2分) 例句:乃吟诵诗句 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C.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D.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8.下列句子中,与“人弗之顾”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B.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C.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 D.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的同乡吕徽之先生,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问他问题,没有不知道的。 B.一天,正逢大雪之际,吕徽之出门去富人家买谷种,他一直默默地站在门口,是因为他很高傲, 期望有人能够主动与他说话。 C.众多富家子弟嘲笑吕徽之是因为他穿光着头穿着粗布短衣,脚穿布袜草鞋。 D.据文章所述,可以看出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品质高洁的人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2分)
的!” 这段文字选自名著 ,作者是 。文段中“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 完全一样”一句中,“……,也……”两个分句是 关系,其中“一点”的词性是 。“我 现在跟你说话”一句中,“现在”在句中充当的句子成分是 。“我们站在上帝脚跟前”一句中“站 在上帝脚跟前”的短语结构类型是 。 二、阅读(本题满分 45 分) (一)文言文阅读(12 分) 吾乡吕徽之先生,博学能诗文,问无不知者,而常逃①其名,耕渔以自给。一日,携币诣富家易.谷种, 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徐至庭前,闻东阁中众人作咏雪诗,一人苦吟弗就,先生不觉失笑。阁中诸 贵游子弟辈闻得,遣左右诘②之。先生初不言,众愈疑,亲自出,见先生露顶短褐,布袜草屦,辄侮之,询 其见笑之由。先生不得已,乃.吟诵诗句,众始叹伏,邀先生入坐。先生曰:“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 间?”问其姓字,亦不答,皆惊讶曰:“尝闻吕处士名,欲一见而不能,先生岂其人邪?”曰:“我农家, 安知吕处士为何如人?”遗.之谷。怒曰:“我岂.取不义之财?”必易之。刺船④而去,遣人遥尾其后。路甚 僻远,识其所而返。雪晴⑤,往访焉,惟草屋一间,家徒四壁。忽米桶中有人,乃先生妻也。因天寒,故坐 其中。试问徽之先生何在,答曰:“在溪上捕鱼。”始知⑥真为先生矣。 【注释】①逃:逃避,躲避。②诘:诘责。责问。③露顶:指光头。④刺船:撑船。⑤晴:停止。⑥ 始知:才知道。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诣富家易.谷种 易:交换,买 B.值.大雪 值:恰逢,遇到 C.遗.之谷 遗:丢失 D.我岂.取不义之财 岂:难道,怎么 7.下列句子中,“乃”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例句:乃.吟诵诗句 A.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B.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C.乃.不知有汉 (《桃花源记》) D.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8.下列句子中,与“人弗之顾”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2 分) A.相与步于中庭 (《记承天寺夜游》) B.与坐谈 (《邹忌讽齐王纳谏》) C.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 D.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9.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我的同乡吕徽之先生,他博学多才,能诗善文,问他问题,没有不知道的。 B.一天,正逢大雪之际,吕徽之出门去富人家买谷种,他一直默默地站在门口,是因为他很高傲, 期望有人能够主动与他说话。 C.众多富家子弟嘲笑吕徽之是因为他穿光着头穿着粗布短衣,脚穿布袜草鞋。 D.据文章所述,可以看出吕徽之是一位博学多才、安贫乐道、品质高洁的人。 10.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值大雪,立门下,人弗之顾。(2 分)
(2)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2分) (二)现代文阅读(15分) 无人机为何飞不过天安门 ①首都北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现场,当飞机的轰鸣声响起,整齐划一而又变化多姿的 空中梯队的精彩表演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不容小 (q山)的空中力量,让每一个国人油然而生一份 自豪。但让人不解的是:作为飞机的一种,我军现役的三种国产无人机没有加入空中梯队,却混编在其他 地面装备的方队中,以卡车搭載的方式通过夭安门广场。无人机为何不能以编队形式加入空中梯队?无人 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到底有多难?中国无人机研发生产和编队飞行的技术又发展到什么水准了呢? ②无人机是“无人驾欤飞机”的简称,英文缩写为“UAN”,是利用无线电谧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 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它最早在20世纪20年代出现,当时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是许多国家用 于描述最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 ③为何中国无人机不能飞着受阅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表示,世界范围内,无人机参 加阅兵都是以车载方式,拖着进行检阅,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无人机以编队形式从空中参加阅兵,编队 技术尚处于验证和试验阶段,即使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在控制无人机技术上也没有取得突破。 ④早在上世纪如0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无人机编队技术。但目前,尚未运用于服役的无人机上。相对 于单架无人机飞行,无人机编队飞行复杂得多,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首先是编队飞行控制技术,这 涉及比较复杂的控制理论。其次,无人机之间的位置检测与防撞技术。针对密集编队队形,需要更精确的 导航定位信息。目前无人机 与惯性导航结合的组合导航技术,使得无亼机的飞行精度大约控 制在10米左右,而密集编队则需要达到分米级的技术。如果进一步提高精度,就要采用差分GPS、雷达 视觉传感器等技术。当无人机受到扰动或处于转弯机动过程中,特别是高速无人机,有发生碰撞的危险, 如何做好防撞,也是无人机编队飞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第三,无人机编队需要解决信息交互问题,编队飞 行中既有无人机之间的通信,也有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如何协调好这之间的交互也是一个大问题。 退一步说,即使技术达到,如果让无人机一架一架飞过,由于体型较小,其观赏效果也不好。 ⑤所以,无人机以编队形式飞过天安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不太可能。不过,中国在无人机研发 制造和编队技术方面并不落后。 ⑥2014年11月举行的首届军事训练器村和先进技术展上展出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能够实现三机编队飞 行。在编队飞行中,各无人直升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使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也可以利用飞行技术精确 操纵无人机编队飞行或实现队形自由变换。 ⑦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有可能用有人机来控制无人机,甚至用卫星信号及其他指挥控制手段控制无 人机。 (摘自《文摘周报》2015年9月1日第67期,有删改) 1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并解释这个词语。(2分) q u 不 解释: 12.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2)我如此形状,安可厕诸君子间?(2 分) (二)现代文阅读(15 分) 无人机为何飞不过天安门 ①首都北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大阅兵现场,当飞机的轰鸣声响起,整齐划一而又变化多姿的 空中梯队的精彩表演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国不容小 ... (qù)的空中力量,让每一个国人油然而生一份 自豪。但让人不解的是:作为飞机的一种,我军现役的三种国产无人机没有加入空中梯队,却混编在其他 地面装备的方队中,以卡车搭载的方式通过天安门广场。无人机为何不能以编队形式加入空中梯队?无人 机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到底有多难?中国无人机研发生产和编队飞行的技术又发展到什么水准了呢? ②无人机是“无人驾驶飞机”的简称,英文缩写为“UAV”,是利用无线电遥控设备和自备的程序控制 装置操纵的不载人飞机。它最早在 20 世纪 20 年代出现,当时是作为训练用的靶机使用的,是许多国家用 于描述最新一代无人驾驶飞机的术语。 ③为何中国无人机不能飞着受阅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军事专家表示,世界范围内,无人机参 加阅兵都是以车载方式,拖着进行检阅,目前还没有哪个国家的无人机以编队形式从空中参加阅兵,编队 技术尚处于验证和试验阶段,即使美国这样的先进国家,在控制无人机技术上也没有取得突破。 ④早在上世纪 60 年代,国外就开始研究无人机编队技术。但目前,尚未运用于服役的无人机上。相对 于单架无人机飞行,无人机编队飞行复杂得多,需要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首先是编队飞行控制技术,这 涉及比较复杂的控制理论。其次,无人机之间的位置检测与防撞技术。针对密集编队队形,需要更精确的 导航定位信息。目前无人机广泛采用 GPS 与惯性导航结合的组合导航技术,使得无人机的飞行精度大约..控 制在 10 米左右,而密集编队则需要达到分米级的技术。如果进一步提高精度,就要采用差分 GPS、雷达、 视觉传感器等技术。当无人机受到扰动或处于转弯机动过程中,特别是高速无人机,有发生碰撞的危险, 如何做好防撞,也是无人机编队飞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第三,无人机编队需要解决信息交互问题,编队飞 行中既有无人机之间的通信,也有无人机与地面站之间的通信,如何协调好这之间的交互也是一个大问题。 退一步说,即使技术达到,如果让无人机一架一架飞过,由于体型较小,其观赏效果也不好。 ⑤所以,无人机以编队形式飞过天安门,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不太可能。不过,中国在无人机研发 制造和编队技术方面并不落后。 ⑥2014 年 11 月举行的首届军事训练器材和先进技术展上展出的一种无人直升机,能够实现三机编队飞 行。在编队飞行中,各无人直升机具有一定的自主性,即使在受到外界干扰时,也可以利用飞行技术精确 操纵无人机编队飞行或实现队形自由变换。 ⑦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有可能用有人机来控制无人机,甚至用卫星信号及其他指挥控制手段控制无 人机。 (摘自《文摘周报》 2015 年 9 月 1 日第 67 期,有删改) 11.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并解释这个词语。(2 分) (qù) 不 容 小 解释: 12. 文中第②段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13.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中“大约”一词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4分) 14.选文④⑥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3分) 15.结合选文第④自然段内容,说说无人机无法以编队形式加入空中梯队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什么 (3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父亲就在人群中 古保样 (1)约瑟夫的小手冻的通红,他在接近那家汉堡店门口时,被一帮保安打了个体无完肤,他们将他当 成了乞丐,约瑟夫紧绷着脸,一声不吭毫无反抗地忍受着他们的暴打,他似乎在等待着另一种失落过后的 爆发 (2)晚上,他没有回家,家不是最温暖的,他不愿意见到继母,他想自己可以到孤儿院去,那里可以 寄宿无家可归的孤儿,但约瑟夫在预谋另一种阴谋,他从小对社会充满了报复感和仇恨,父母的离异,父 亲与继母的再婚,而父亲无缘无故的离家出走,使他将所有的罪过横加到继母与社会身上,父亲一直对他 很疼爱,他也最听他的话,他喜欢坐在他的怀里听他讲旧时代的故事,但这一切都成wang然。 (3)他曾经与继母横眉冷对,还发誓会给她点颜色看看,所以,家对于他来说就 着寄人篱下的脓血。 (4)漫漫长夜的寒冷,加剧了他的冻伤,终于在半夜里,他撑不住了,支撑着跑向家里,屋门没关 里面炭火燃烧传出一阵阵“毕拨”声,他蛰进自己的小屋里,和衣睡下。 (5)接下来几天,他开始在本子上策划自己的行动计划,草纸上写满了地址与符号,他并不聪明,为 了自己不忽视任何环节,所以,他索性一笔一划地将整个方案写在纸上,然后他便穿梭在自己的理想里 (6)约瑟夫的具体计划是:去某家零用品店里,抢出一部分钱,大吃一顿,然后买上一大堆的雷管 跑到那家汉堡门前,点燃它们,然后自己便飞逃在人群中 (7)一周后的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信,信是继母送给他的,邮戳上盖着费城的字样,打开信时,他 下子惊呆了,信居然是父亲从费城写来的,他说他正打算回家,并且想考验一下约瑟夫在家里是否淘气 他说他会混在人群中,査看约瑟夫的行动是否异常,然后等到他发现父亲时,他会送他一份最大的惊喜 8)父亲年轻时做过演员,喜欢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小时候,他经常将自己化妆成理发师,生意人 等等混在人群中让约瑟夫猜,约瑟夫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9)父亲要回来了,约瑟夫突然感到一种恐惧与担心,父亲是绝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非分之想的,但 无论如何,他必须要为自己的策划付出一定的心血与劳动 (10)他开始走在人群中,戴着草帽,接近那些零用品店,正当他掏出匕首准备行动时,他忽然看到 个理发师模样的人在冲他微笑,他不知所措地收回了匕首,大气不敢出地跑向远方,一定是父亲,他在
13. 文章第④自然段画线句中“大约”一词不能去掉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4.选文④⑥两段的位置能否调换?请简要分析理由。(3 分) 15. 结合选文第④自然段内容,说说无人机无法以编队形式加入空中梯队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是什么。 (3 分) (二)现代文阅读(18 分) 父亲就在人群中 古保祥 (1)约瑟夫的小手冻的通红,他在接近那家汉堡店门口时,被一帮保安打了个体无完肤,他们将他当 成了乞丐,约瑟夫紧绷着脸,一声不吭毫无反抗地忍受着他们的暴打,他似乎在等待着另一种失落过后的 爆发。 (2)晚上,他没有回家,家不是最温暖的,他不愿意见到继母,他想自己可以到孤儿院去,那里可以 寄宿无家可归的孤儿,但约瑟夫在预谋另一种阴谋,他从小对社会充满了报复感和仇恨,父母的离异,父 亲与继母的再婚,而父亲无缘无故的离家出走,使他将所有的罪过横加到继母与社会身上,父亲一直对他 很疼爱,他也最听他的话,他喜欢坐在他的怀里听他讲旧时代的故事,但这一切都成 wǎng 然。 (3)他曾经与继母横眉冷对,还发誓会给她点颜色看看,所以,家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手上的冻伤,流 着寄人篱下的脓血。 (4)漫漫长夜的寒冷,加剧了他的冻伤,终于在半夜里,他撑不住了,支撑着跑向家里,屋门没关, 里面炭火燃烧传出一阵阵“毕拨”声,他蛰进自己的小屋里,和衣睡下。 (5)接下来几天,他开始在本子上策划自己的行动计划,草纸上写满了地址与符号,他并不聪明,为 了自己不忽视任何环节,所以,他索性一笔一划地将整个方案写在纸上,然后他便穿梭在自己的理想里。 (6)约瑟夫的具体计划是:去某家零用品店里,抢出一部分钱,大吃一顿,然后买上一大堆的雷管, 跑到那家汉堡门前,点燃它们,然后自己便飞逃在人群中。 (7)一周后的一天,他突然收到一封信,信是继母送给他的,邮戳上盖着费城的字样,打开信时,他 一下子惊呆了,信居然是父亲从费城写来的,他说他正打算回家,并且想考验一下约瑟夫在家里是否淘气, 他说他会混在人群中,查看约瑟夫的行动是否异常,然后等到他发现父亲时,他会送他一份最大的惊喜。 (8)父亲年轻时做过演员,喜欢扮演各式各样的角色,小时候,他经常将自己化妆成理发师,生意人 等等混在人群中让约瑟夫猜,约瑟夫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 (9)父亲要回来了,约瑟夫突然感到一种恐惧与担心,父亲是绝不允许自己有这样的非分之想的,但 无论如何,他必须要为自己的策划付出一定的心血与劳动。 (10)他开始走在人群中,戴着草帽,接近那些零用品店,正当他掏出匕首准备行动时,他忽然看到 一个理发师模样的人在冲他微笑,他不知所措地收回了匕首,大气不敢出地跑向远方,一定是父亲,他在
考验我,他就在人群中,我得赶紧离开,否则他会对我大打出手,父亲说过打也是一种爱 (11)约瑟夫第二天换了家,他想着,父亲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动,他看见一位姑娘在门口叫卖着食 品,便上前接近她,忽然有人拍了他的肩膀,小兄弟,把路让一下,我的马可有人烦人,他会踢着你的。 (12)一位生意人赶着马车从自己身边经过,那人回过头来看他时,约瑟夫突然感觉到一种父亲的威 慑力,是父亲,他怎么跑到这来啦,并且,他换了装東,差点让我认不出来 (13)就这样,约瑟夫在成长中,始终感觉到父亲就在人群中,他开始变换一种目光凝望着整个社会 慢慢地,他感觉到,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自己使坏心眼,有许多人在帮助他,有些人甚至在他最困难时 送给他一块汉堡,他高兴地兴奋不已 (14)18岁那年冬天,继母溘然离世,在整理继母的物品时,他找到了一份死亡通知书,是父亲的 在十年前,父亲在南方的城市因公xun职 (15)另外找到的,是无数张草稿纸,是继母模仿父亲的笔迹留下来的,上面的草稿与父亲的那封信 一般无二,约瑟夫忽然明白了,是继母发现了他的那些草稿,她为了挽救他,背着他起草了父亲的信,那 是多少心血凝结成的信呀,约瑟夫居然没有查出不是父亲的笔迹 (16)约瑟夫一直相信继母所编织的谎言:其实,父亲就在人群中望着自己,他和继母都相信他能够 长大成人,坚强自信,永远充满朝气与活力 16.在括号内给相应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3分) 溘()然离世因公xn wa ng 17.写出文中若瑟夫在收到父亲来信前后心理上的变化。(4分) 来信前: 来信后: 18.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家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手上的冻伤,流着寄人篱下的脓血。 ②)终于在半夜里,他撑不住了,支撑着跑向家里,屋门没关,里面炭火燃烧传出一阵阵“毕拨”声 答 19.继母模仿父亲的笔迹给若瑟夫写信的良苦用心是什么(3分) 20.写出本文题目“父亲就在人群中”的含义。(4分) 三、写作(共50分) 21.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1)命题作文 生活中,目光千姿百态,富有意味。有的人,目光如炬:有的人,目光似火:有的人,目光像锋利的 剑……当你帮助他人时,人们投来感激的目光:当你尊重他人时,人们投来尊敬的目光:当你宽容他人时, 人们投来欣赏的目光… 关于“目光”,你有哪些经历、见闻或者感悟?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写作中最好用上恰当的描写手法或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校名和姓名
考验我,他就在人群中,我得赶紧离开,否则他会对我大打出手,父亲说过打也是一种爱。 (11)约瑟夫第二天换了家,他想着,父亲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动,他看见一位姑娘在门口叫卖着食 品,便上前接近她,忽然有人拍了他的肩膀,小兄弟,把路让一下,我的马可有人烦人,他会踢着你的。 (12)一位生意人赶着马车从自己身边经过,那人回过头来看他时,约瑟夫突然感觉到一种父亲的威 慑力,是父亲,他怎么跑到这来啦,并且,他换了装束,差点让我认不出来。 (13)就这样,约瑟夫在成长中,始终感觉到父亲就在人群中,他开始变换一种目光凝望着整个社会, 慢慢地,他感觉到,其实不是所有的人都对自己使坏心眼,有许多人在帮助他,有些人甚至在他最困难时 送给他一块汉堡,他高兴地兴奋不已。 (14)18岁那年冬天,继母溘然离世,在整理继母的物品时,他找到了一份死亡通知书,是父亲的, 在十年前,父亲在南方的城市因公 xùn 职。 (15)另外找到的,是无数张草稿纸,是继母模仿父亲的笔迹留下来的,上面的草稿与父亲的那封信 一般无二,约瑟夫忽然明白了,是继母发现了他的那些草稿,她为了挽救他,背着他起草了父亲的信,那 是多少心血凝结成的信呀,约瑟夫居然没有查出不是父亲的笔迹。 (16)约瑟夫一直相信继母所编织的谎言:其实,父亲就在人群中望着自己,他和继母都相信他能够 长大成人,坚强自信,永远充满朝气与活力。 16.在括号内给相应汉字注音;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正确、规范、美观地填写汉字。(3分) 溘.( )然离世 因公 xùn 职 w ǎ ng 然 17.写出文中若瑟夫在收到父亲来信前后心理上的变化。(4 分) 来信前: 来信后: 18.结合上下文,品味文中划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 分) (1)家对于他来说就好像手上的冻伤,流着寄人篱下的脓血。 答: (2)终于在半夜里,他撑不住了,支撑着跑向家里,屋门没关,里面炭火燃烧传出一阵阵“毕拨”声。 答: 19.继母模仿父亲的笔迹给若瑟夫写信的良苦用心是什么(3 分) 20.写出本文题目“父亲就在人群中”的含义。(4 分) 答: 三、写作(共 50 分) 21.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完成作文。 ⑴命题作文 生活中,目光千姿百态,富有意味。有的人,目光如炬;有的人,目光似火;有的人,目光像锋利的 剑……当你帮助他人时,人们投来感激的目光;当你尊重他人时,人们投来尊敬的目光;当你宽容他人时, 人们投来欣赏的目光…… 关于“目光”,你有哪些经历、见闻或者感悟?请以“目光”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记叙文, 写作中最好用上恰当的描写手法或修辞手法,以表达自己真切的体验与独特的感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 校名和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