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2005年春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团风县实验中学周顺zhoushunshiyan@163.com 亲爱的八年级同学 一年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 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 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仔细审题,冷静 作答。我们期待着和你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学们,动笔吧! 你们的语文老师 2005年6月 、积累与运用(26分) 1.将下列拼音写出汉字,并将两个词语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2分) 风华正(mao) 精神(jue)铄 2.根据下面画线部分的意思,改为相应的成语。(4分) (1)小陈这几年像在顺风中行船,干得很不错。( (2)这伙歹徒是一群临时凑杂走 无组织纪律的人,不堪一击。( 3.辨析词义,选词填空。(2分) (1)为躲避边检人员的检查,她(化装、化妆)成一个外国人,走贵宾通道 (2)国企的改革任务 (不只、不止)是“减员”,更要“增效 4.修改下面的病句。(4分) (1)参加这次竞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我来修改 (2)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 我来修改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2分)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2)例如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
团风县 2005 年春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20 分) 团风县实验中学 周顺 zhoushunshiyan@163.com 亲爱的八年级同学: 一年来,你的许多方面在学校里得到了发展,请你将自己的收获,记录在这张试 卷上吧!你会惊奇地发现自己很棒:学习自信,视野开阔,见解独特,想像丰富…… 提起笔,行动起来吧,把你学习的快乐也传给老师,让我们一同分享。仔细审题,冷静 作答。我们期待着和你们一起体验成功的喜悦。同学们,动笔吧! 你们的语文老师 2005 年 6 月 一、积累与运用(26 分) 1.将下列拼音写出汉字,并将两个词语写在相应的田字格中。(2 分) 风 华 正 (mào) 精 神(jué)铄 2.根据下面画线部分的意思,改为相应的成语。(4 分) (1)小陈这几年像在顺风中行船,干得很不错。( ) (2)这伙歹徒是一群临时凑杂起来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人,不堪一击。( ) 3.辨析词义,选词填空。(2 分) (1)为躲避边检人员的检查,她 (化装、化妆)成一个外国人,走贵宾通道。 (2)国企的改革任务, (不只、不止)是“减员”,更要“增效”。 4.修改下面的病句。(4 分) (1)参加这次竞赛的都是共青团员和中学生。 我来修改: (2)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的班级管理制度。 我来修改: 5.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2 分)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象虹。( ) (2)例如金鱼草,它的花平时闭合着,等到它所喜爱的一种小蜂飞来的时候,花就立
刻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 (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 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4)为什么武士的脸会被雕刻在蟹壳上呢?答案似乎是这种脸型是人造成的,蟹壳上 的模样是遗传下来的。( 6.根据要求默写。(5分) 禅房花木深 (2)云横秦岭家何在? (3)无限河山泪, (4)莫道不消魂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像中 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 7.当今已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相信 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你一定会更加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请你完成下列题 目:(1)假如你是科技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怎样设计开场白。(2分 我来说一说 (2)假如你上这次科技新闻发布会的组织者,你设计的活动步骤有哪些?(用小标题的 形式表述)(2分) 我的设想 8.下面是一首小诗,依据2、5小节,补写出另外两小节诗。(3分) 四季是什么? 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 春,是翠绿的诗, 萌动着活力和生机。 冬,是雪白的诗, 夏 袒露着纯洁和无私。 、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韩愈的文章《马说》,完成9-13题。(13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干里马。干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刻开放了,别的小昆虫来“叩门”,它理也不理。( ) (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 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 (4)为什么武士的脸会被雕刻在蟹壳上呢?答案似乎是这种脸型是人造成的,蟹壳上 的模样是遗传下来的。( ) 6.根据要求默写。(5 分) (1) ,禅房花木深。 (2)云横秦岭家何在? 。 (3)无限河山泪, 。 (4)莫道不消魂, 。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像中 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 , 。 7.当今已是信息时代,科技时代。本学期我们组织了一次“模拟科技新闻发布会”,相信 你一定会有不少收获,你一定会更加关注科学,热爱科学,追求科学。请你完成下列题 目:(1)假如你是科技新闻发布会的主持人,怎样设计开场白。(2 分) 我来说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2)假如你上这次科技新闻发布会的组织者,你设计的活动步骤有哪些?(用小标题的 形式表述)(2 分) 我的设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下面是一首小诗,依据 2、5 小节,补写出另外两小节诗。(3 分) 四季是什么? 四季是一首多彩的诗。 春,是翠绿的诗, 萌动着活力和生机。 夏,______ ______, ____________ ____。 秋,_______ _____, _________ _______。 冬,是雪白的诗, 袒露着纯洁和无私。 二、阅读理解(44 分) (一)阅读韩愈的文章《马说》,完成 9-13 题。(13 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 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干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作者 之一。(2分)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执策而临之( 策之不以其道 食不饱,力不足( 食之不能尽其材 11.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见”字的古诗名句,其中的“见”与文段画线句中的“见” 用法相同。(2分) 我的意见:① ② 12.从全文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2分) 我的理解 13.你对本文的观点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请你谈一谈。(3分) 我的理由 (二)阅读张晓风的文章《我在》,完成14-17题。(8分) 我在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春 山、迟迟春日,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 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为什么痛呢?现在才懂,只因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 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 么呢?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一起挨骂挨打都是好的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 没有汗湿,老师说: xxX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 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 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9.《马说》是通篇借物比喻的杂文,作者 , 之一。(2 分) 10.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 分) 执策.而临之( ) 策.之不以其道( ) 食.不饱,力不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11.写出两句初中课内学过的含“见”字的古诗名句,其中的“见”与文段画线句中的“见” 用法相同。(2 分) 我的意见:①_____ ________________; ②___ ________________。 12. 从全文看,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2 分) 我的理解: 13.你对本文的观点有没有不同的看法?如果有,请你谈一谈。(3 分) 我的理由: (二)阅读张晓风的文章《我在》,完成 14-17 题。(8 分) 我 在 记得是小学三年级,偶然生病,不能去上学。于是抱膝坐在床上,望着窗外寂寂春 山、迟迟春日,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当时因为小,无法对自己 说清楚那番因由,但那份痛,却是记得的。 为什么痛呢?现在才懂,只因你知道,你的好朋友都在那里,而你偏不在,于是 你痴痴地想,他们此刻在操场上追追打打吗?他们在教室里挨骂吗?他们到底在干什 么呢?不管是好是歹,我想跟他们在一起啊!一起挨骂挨打都是好的啊! 于是,开始喜欢点名,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 没有汗湿,老师说: “×××” “在!
正经而凊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 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14.文中说,“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这份凄凉具体指什么?(2 分) 我的理解: 15.作者说,“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原因是什么?(2分) 我的品析 16.文题中的“在”字有什么深刻含义?(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2分) 我的概括: 17.“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没有汗湿”,这句描写有 什么作用?(2分) 我的看法: (三)阅读文章《朋友和书》,完成18-21题。(9分) 朋友和书 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 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 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 书是从不疏远我们的朋友,它却可能把我们和朋友疏远。 世界上确实还有比书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实践、友情、现实和行动。 人类在写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无字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 书,才能写好有字书。有字的书不好写,无字的书写好更难。 朋友可以带给你一本好书,也可以带给你—本坏书。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可 能害你。但是不用怕,因为更多的情况是: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 坏人
正经而清脆,仿佛不是回答老师,而是回答宇宙乾坤,告诉天地,告诉历史,说, 有一个孩子“在”这里。 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 14.文中说,“心里竟有一份巨大幽沉至今犹不能忘的凄凉”,这份凄凉具体指什么?(2 分) 我的理解: 15.作者说,“回答‘在’字,对我而言总是一种饱满的幸福”,原因是什么?(2 分) 我的品析: 16.文题中的“在”字有什么深刻含义?(请根据文意概括回答)。(2 分) 我的概括: 17.“大清早,大家都坐得好好的,小脸还没有开始脏,小手还没有汗湿”,这句描写有 什么作用?(2 分) 我的看法: (三)阅读文章《朋友和书》,完成 18-21 题。 (9 分) 朋友和书 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 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 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 书是从不疏远我们的朋友,它却可能把我们和朋友疏远。 世界上确实还有比书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实践、友情、现实和行动。 人类在写两种书,一种是有字书,一种是无字书。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 书,才能写好有字书。有字的书不好写,无字的书写好更难。 朋友可以带给你一本好书,也可以带给你一本坏书。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可 能害你。但是不用怕,因为更多的情况是:好人读了坏书仍是好人,坏人读了好书仍是 坏人
(A)对待书,要在无疑处有疑;(B)对待朋友,要在有疑处不疑。书,是生活中 最好的调味酒;朋友,是闲暇中最好的依托。 读好书很难,交朋友一样难 唉,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 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 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 18.请找出能体现中心观点的一句话。(2分) 我的理解: 19.试分别补写一个事例,使A、B两句更有说服力。(3分) 我来补写: 20.“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书,才能写好有字书”,这里的“有字书”和“无 字书”分别指什么?(2分) 我的理解: 21.本文开首和结尾的三句话几乎一模一样,请说说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2分) 我的看法: (四)阅读文章《鹿和狼的故事》,完成22-27题。(14分) 鹿和狼的故事 ①20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 有四干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天敌。 ②美国总统西交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中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 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③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岀惨叫,一命呜呼。经过25 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
(A)对待书,要在无疑处有疑;(B)对待朋友,要在有疑处不疑。书,是生活中 最好的调味酒;朋友,是闲暇中最好的依托。 读好书很难,交朋友一样难。 唉,朋友不是书;书,却是朋友。 朋友可能背叛你,书却永远忠实。 怎么办呢?像选择书一样去选择朋友,像爱朋友一样去爱书。 18.请找出能体现中心观点的一句话。(2 分) 我的理解: 19.试分别补写一个事例,使 A、B 两句更有说服力。(3 分) 我来补写: 20.“对于一个人来说,只有写好无字书,才能写好有字书”,这里的“有字书”和“无 字书”分别指什么?(2 分) 我的理解: 21.本文开首和结尾的三句话几乎一模一样,请说说这样写好不好,为什么?(2 分) 我的看法: (四)阅读文章《鹿和狼的故事》,完成 22-27 题。(14 分) 鹿和狼的故事 ①20 世纪初叶,美国亚里桑那州北部的凯巴伯森林还是松杉葱郁,生机勃勃。大约 有四千只左右的鹿在林间出没,凶恶残忍的狼是鹿的天敌。 ②美国总统西交多·罗斯福很想让凯巴伯森林中的鹿得到有效的保护,繁殖得更多一 些。他宣布凯巴伯森林为全国狩猎保护区,并决定由政府雇请猎人到那里去消灭狼。 ③枪声在森林中震荡。在猎人冰冷的枪口下,狼接连发出惨叫,一命呜呼。经过 25 年的猎捕,有六千多只狼先后毙命。森林中其他以鹿为捕食对象的野兽(如豹子)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