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风县实验中学2006年春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团风县实验中学周顺邮箱: zhoushunshiyan@163cm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轻松 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 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积累运用(27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①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ni( 名信去。 ②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 无限的宇宙 ③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 )首低眉 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⑤其言兹若人之chou( )乎? ⑥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 )也 2.根据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填写四字短语。(4分) ①也有的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这里是说头发上 抹油,梳得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②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跟另一人或事物 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④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 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 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引人注目的可能
1 团风县实验中学 2006 年春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总分:120 分 时间:120 分钟) 团风县实验中学 周顺 邮箱:zhoushunshiyan@163.com 亲爱的同学,又到了展示你才能的时刻了,别匆忙,别慌张,请你轻松 地走进考场,微笑着拿起语文试卷,愉快地接受检验,相信你平日的辛勤耕 耘定会在这里收获到累累硕果。 一、积累运用(27 分)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 ①终于这流言消灭了,干事却又竭力运动,要收回那一封 nì( ) 名信去。 ②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袤.( ) 无限的宇宙。 ③在即将亲眼见到大活人之前,他们对自己所想象的这位文坛泰斗形象 hàn( )首低眉。 ④鸢.( )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⑤其言兹若人之 chóu( )乎? ⑥马之千里者,一食.( )或尽粟一石。食.( )马者不知其能 千里而食.( )也。 2.根据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填写四字短语。(4 分) ①也有的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这里是说头发上 抹油,梳得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 ②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 )[跟另一人或事物 比较起来显得远远不如]。 ③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④带着这么一张脸,你不管从事什么职业,不管穿什么服饰,也不管在俄 国什么地方,都不会有一种( )[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 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引人注目的可能
3.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 角儿。”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 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3分) “诸葛亮、刘备”是 里的人物 ②成语或典故 4.根据要求默写。(6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 调歌头》)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⑤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⑥录毕,走送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节选)) 5.根据例句,仿写一个与其相同格式的句子。(3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仿句: 6.2005年2月20日下午,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在温州打工的商丘青年 李学生救出一名男孩之后,又去抢救另一名女孩时,被火车撞倒,壮烈牺 牲。他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感动了中国。在腾讯网、温州网等网站共话 河南英雄感动中国”网页上,网友评论如潮。新浪网也作了专题报道 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报道,登陆了其中某网站,看到了网友们的留言,请你 对下面选摘的两位网友的留言加以评论并写下你的留言。(4分) 新浪网网友:你不再救另一个不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吗?你真傻! 温州网网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义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诠释 向你致敬 你的评论: 你的留言:
2 3. 胡适《我的母亲》一文中写道:“我做的往往是诸葛亮、刘备一类的文 角儿。”请说说“诸葛亮、刘备”是哪部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写出有关 他们的两个成语或典故。(3 分) ①“诸葛亮、刘备”是 里的人物。 ②成语或典故: 4. 根据要求默写。(6 分) ①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②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 州初逢席上见赠》) ③ ,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 调歌头》) 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 , ” ,与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两句格调截然相反。 ⑤赞曰:黔娄之妻有言:“ , 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⑥录毕,走送之,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 东阳马生序》(节选)) 5.根据例句,仿写一个与其相同格式的句子。(3 分) 人生如一首诗,应该多一些悠扬的抒情,少一些愁苦的叹息。 仿句: 6.2005 年 2 月 20 日下午,面对呼啸而来的列车,在温州打工的商丘青年 李学生救出一名男孩之后,又去抢救另一名女孩时,被火车撞倒,壮烈牺 牲。他的事迹被媒体宣传后,感动了中国。在腾讯网、温州网等网站共话 “河南英雄感动中国”网页上,网友评论如潮。新浪网也作了专题报道。 如果你看到了这个报道,登陆了其中某网站,看到了网友们的留言,请你 对下面选摘的两位网友的留言加以评论并写下你的留言。(4 分) 新浪网网友:你不再救另一个不就可以保住自己的性命了吗? 你真傻! 温州网网友:每一个生命都是偶然,生命的意义何在,你做了最好的诠释。 向你致敬! 你的评论: 你的留言:
7.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献给母亲的歌》。请根据你开展 活动的积累,写出与母亲有关的古诗一句和格言两句。(3分) 古诗 格言:① 二、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1题。(13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干里称也。 马之干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干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 其能干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日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故虽有名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10.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具体表现: 思想感情: 1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3分)
3 7. 综合性学习: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是《献给母亲的歌》。请根据你开展 活动的积累,写出与母亲有关的古诗一句和格言两句。(3 分) 古诗: 格言:① ② 二、阅读理解(43 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8-11 题。(13 分) 马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 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 “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 (1)故虽.有名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3)才美不外见. (4)策.之不以其道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 分)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译文: 10.食马者不识千里马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 分) 具体表现: 思想感情: 11.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必都答)。(3 分)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 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答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14题。(11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 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一—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 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 星期要送给他看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二 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 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 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 到他的硏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 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 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
4 ①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如果没有伯乐,千里马会脱颖而出吗? ②你认为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应具备什么素质,才可能成为“千里马”? 答: (二)阅读下面文段,完成 12-14 题。(11 分) 过了一星期,大约是星期六,他使助手来叫我了。到得研究室,见他 坐在人骨和许多单独的头骨中间,——他其时正在研究着头骨,后来有 一篇论文在本校的杂志上发表出来。 “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他问。 “可以抄一点。” “拿来我看!” 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他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 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 种不安和感激。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 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这样一直继续到教 完了他所担任的功课:骨学、血管学、神经学。 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还记得有一回藤野先生将我叫 到他的研究室里去,翻出我那讲义上的一个图来,是下臂的血管,指着, 向我和蔼的说道: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一移,的 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
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只头簽应着心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考试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回到学校,成绩早 已发表了,同学100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 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 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 看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2.这几段文字写了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 表现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试根据文段内容填写下表。(6分) 思想品质 添改讲义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13.当“我”拿回被藤野先生改过的讲义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 种不安和感激”。“我”为什么会“吃惊”、“不安”和“感激”?请联系文 段内容分别对这三点进行简要分析。(3分) 14.文中与“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 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相照应的句子是: (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20题。(19分)
5 它。现在我给你改好了,以后你要全照着黑板上那样画。” 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 “图还是我画的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 学年考试完毕之后,我便到东京玩了一夏天,秋初回到学校,成绩早 已发表了,同学 100 余人之中,我在中间,不过是没有落第。这回藤野 先生所担任的功课,是解剖实习和局部解剖学。 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 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还叹息道:“总要 看看才知道。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12. 这几段文字写了鲁迅先生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的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 表现藤野先生的什么思想品质?试根据文段内容填写下表。(6 分) 事 例 思想品质 ⑴ 添改讲义 ⑵ ⑶ ⑷ 了解中国女人裹脚 13. 当“我”拿回被藤野先生改过的讲义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 种不安和感激”。“我”为什么会“吃惊”、“不安”和“感激”?请联系文 段内容分别对这三点进行简要分析。(3 分) 答: 14. 文中与“但是我还不服气,口头答应着,心里却想道:‘图还是我画的 不错,至于实在的情形,我心里自然记得的。’”相照应的句子是: 。(2 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5-20 题。(1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