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2003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山寄张五》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考号末两位)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 语文试卷 供四年制考生使用) (4) 4)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 总分 ”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内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2分) 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迹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公将弛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 ,日:“可矣”遂逐齐师。 得分评卷人 文言诗文(满分25分) 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1.选择题。(6分)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2分)() (1)选文节选自课文《 》,它记述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2)找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3)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写出原句。(2分) 2)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分)() (4)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A.广数自请行(允许) B.五十弦翻塞外声(翻动) 5)把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岸) 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 (3)选出对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2分)() (6)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大意。(2分)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B.今乃得一当单于。如今才得到一个亲自跟单于对敌的机会 得分评卷人了现代诗文阅读(满分5分) ※在下面的选文(-)、(二)、(三)、(四)中,由你任选其中三部分选 C.折芳馨兮遗所思。所采摘的芳香的花草遗忘在我思念的人那里了 文来回答问题,未选部分请在相应的序号前注明“不答此题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4-8題(15分) 2.按要求填空。(7分) (1)晏殊《浣溪沙》词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 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 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ˉ 2)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古人的诗词中有不少吟咏重阳节的句子,孟浩然在《秋登万 四年制语文试卷第1页(共12页)
四年制语文试卷 第1页 (共 12 页) 辽宁省 2003 年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卷 (供四年制考生使用) 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试卷满分 120 分;卷面的文字书写要求工整、清楚,标点正确。 一、文言诗文(满分 25 分) 1.选择题。(6 分) (1)选出诵读时节奏划分不正确 ...的一项。(2 分) ( ) A.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B.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C.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D.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2)选出对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2 分) ( ) A.广数自请行.(允许) B.五十弦翻.塞外声(翻动) C.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河岸) D.此之谓失其本心..(天性) (3)选出对句子翻译不正确 ...的一项。(2 分) ( ) A.乡为身死而不受。 从前为了“礼义”宁愿死也不接受(施舍)。 B.今乃得一当单于。 如今才得到一个亲自跟单于对敌的机会。 C.折芳馨兮遗所思。 所采摘的芳香的花草遗忘在我思念的人那里了。 D.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大官们眼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 2.按要求填空。(7 分) (1)晏殊《浣溪沙》词上片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 的对比,下片构成“来”与“去”对比的词句是: , 。 (2)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古人的诗词中有不少吟咏重阳节的句子,孟浩然在《秋登万 山寄张五》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 。 (3)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从天地落笔,表现出生不逢时的孤独和伤感的诗句 是: , 。 (4)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中,赵朴初先生借用李白的《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诗 句为“冰心馆”题了词。你觉得最有可能的一句是: 。 3.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2 分)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迹。 公将弛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 ,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 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1)选文节选自课文《 》,它记述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之一 ── 。(2 分) (2)找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 分) 改 改 (3)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写出原句。(2 分) (4)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鼓. 靡. (5)把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6)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大意。(2 分) 二、现代诗文阅读(满分 45 分) ※在下面的选文(一)、(二)、(三)、(四)中,由你任选其中三部分选 ........ 文.来回答问题,未选部分请在相应的序号前注明“不答此题”。 (一)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 4—8 题。(15 分) 他永远挟着他的公文皮包。并且永远带着他那根老粗老粗的黑油油的手杖。左手无名指上带着 他的结婚戒指。拿着雪茄的时候就叫这根无名指微微地弯着,而小指翘得高高的,构成一朵兰 座 位 号 (考号末两位)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评卷人
总会的常务理事会,是一切救亡工作的领导机关,应该时时刻刻起领 他的时间很要紧。 导中心作用 他立刻就走:他要到难民救济会去开会 群众是复杂的。工作 我们要是不能起领导作用,那就很危险,很危险。事实上,此 工人抗战工作协会的指导部今天开常会。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议也是今天。伤兵工作团也要 洛方面的工作也非有 中心不可我们的担子真是太重了,但是我们不怕怎样的艰苦 去的,等一下。你们知道我的时间不够支配:只容许我在这里讨论十分钟”他说 也要把这担子担起来 我的意见很简单,只有两点,他舔舔嘴唇。“第一点,就是一每个工作人员不能够怠工 他反复地说明了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这就戴起帽子去赴一个宴会。他每天都这么忙着 而是相反,要加紧工作。这一点不必多说,你们都是很努力的青年,你们都能热心工作。我很 华威太太每次遇到我,总是代替华威先生诉苦。 感谢你们但是还有一点一你们时时刻不能忘记,那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唉,他真苦死了!工作这么多,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 “这第二点呢就是:青年工作人 一个领导中心。你们只有在这一个领导中心的领导之 他不可以少管一点,专门去做某一种工作么?”我问 下,抗战工作才能够展开。青年 是热心的,但是因为理解不够,工作经验不够,常 怎么行呢?许多工作都要他去领导呀 常容易犯错误。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 可是有一次,华威先生简直吃了一大惊妇女界有些人组织了一个战时保婴会,竟没有去找他! 你们工作一有什么困难没有?”他问 他开始打听,调查。他设法把一个负责人找来。 我刚才的报告提到了这一点,我们… 问题是在这一点:你们委员是不是能够真正领导这工作?你能不能够对我担保一你们会内 唔,唔,唔。我知道我知道。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谈这件事。… 没有汉奸,没有不良分子?你能不能担保一你们以后工作不至于错误,不至于怠工?你能不 这就到了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场。 能担保,你能不能?你能够担保的话,那我要请你写个书面的东西,给我们文抗会常务理事会 于是他发表了两点意见:第一,他告诉大家一在座的人都是当地的文化人,文化人的工作是 以后万——如果你们的工作出了毛病,那你就要负责。 很重要的,应当加紧地做去。第二,文化人应当认清一个领导中心,文化人在文抗会的领导中 如果我刚才说的那些你们力不到,那不是就成了非法团体了么? 心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统一起来。 这么谈判了两次,华威先生当了战时保婴会的委员。于是在委员会开会的时候,华威先生挟着 五点三刻他到了文化界抗敌总会的会议室。 皮包去坐这么五分钟,发表了一两点意见就跨上了包车 4.小说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公文皮包”和“手杖”?在对“兰花图样”的指形描写中流露出 四年制语文试卷第2页(共12页)
四年制语文试卷 第2页 (共 12 页) 花的图样。 他的时间很要紧。 他立刻就走:他要到难民救济会去开会。 “工人抗战工作协会的指导部今天开常会。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议也是今天。伤兵工作团也要 去的,等一下。你们知道我的时间不够支配:只容许我在这里讨论十分钟。”他说。 “我的意见很简单,只有两点,”他舔舔嘴唇。“第一点,就是──每个工作人员不能够怠工。 而是相反,要加紧工作。这一点不必多说,你们都是很努力的青年,你们都能热心工作。我很 感谢你们。但是还有一点──你们时时刻刻不能忘记,那就是我要说的第二点。” “这第二点呢就是:青年工作人员要认定一个领导中心。你们只有在这一个领导中心的领导之 下,抗战工作才能够展开。青年是努力的,是热心的,但是因为理解不够,工作经验不够,常 常容易犯错误。要是上面没有一个领导中心,往往要弄得不可收拾。” “你们工作──有什么困难没有?”他问。 “我刚才的报告提到了这一点,我们……” “唔,唔,唔。我知道我知道。我没有多余的时间来谈这件事。……” 这就到了通俗文艺研究会的会场。 于是他发表了两点意见:第一,他告诉大家──在座的人都是当地的文化人,文化人的工作是 很重要的,应当加紧地做去。第二,文化人应当认清一个领导中心,文化人在文抗会的领导中 心的领导之下团结起来,统一起来。 五点三刻他到了文化界抗敌总会的会议室。 他声明──这文化界抗敌总会的常务理事会,是一切救亡工作的领导机关,应该时时刻刻起领 导中心作用。 “群众是复杂的。工作又很多。我们要是不能起领导作用,那就很危险,很危险。事实上,此 地各方面的工作也非有个领导中心不可。我们的担子真是太重了,但是我们不怕怎样的艰苦, 也要把这担子担起来。” 他反复地说明了领导中心作用的重要,这就戴起帽子去赴一个宴会。他每天都这么忙着。 华威太太每次遇到我,总是代替华威先生诉苦。 “唉,他真苦死了!工作这么多,连吃饭的工夫都没有。” “他不可以少管一点,专门去做某一种工作么?”我问。 “怎么行呢?许多工作都要他去领导呀。” 可是有一次,华威先生简直吃了一大惊。妇女界有些人组织了一个战时保婴会,竟没有去找他! 他开始打听,调查。他设法把一个负责人找来。 “问题是在这一点:你们委员是不是能够真正领导这工作?你能不能够对我担保──你们会内 没有汉奸,没有不良分子?你能不能担保──你们以后工作不至于错误,不至于怠工?你能不 能担保,你能不能?你能够担保的话,那我要请你写个书面的东西,给我们文抗会常务理事会。 以后万一──如果你们的工作出了毛病,那你就要负责。” “如果我刚才说的那些你们办不到,那不是就成了非法团体了么?” 这么谈判了两次,华威先生当了战时保婴会的委员。于是在委员会开会的时候,华威先生挟着 皮包去坐这么五分钟,发表了一两点意见就跨上了包车。 4.小说为什么要着意描写“公文皮包”和“手杖”?在对“兰花图样”的指形描写中流露出
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5.小说对于华威先生出席的“工人抗战工作协会指导部会议”、“伤兵工作团会议”和“妇女 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10℃以下,可激发北雁南 战时保婴会委员会议”只是一笔带过。请你推测一下华威先生在这三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写在下面。(2分) 若日照培长, 在3℃C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 于我国冬季最冷的 汽气温0℃等温线以南,8℃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46℃, 6.华威先生认为许多工作都必须由自己亲自去领导,但成立“妇女界战时保婴会”等活动时 冬日平均气退0C的天数10天左有雪日5-10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处于冬 却没有邀请他。对此他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举动?他与负责人谈话的目的是什么?从中看出他 怎样的性格侧面?(4分) 季10℃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 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镜 7.结合选文设想一下,在你参加工作后,如果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为了避免成为华威先生 ,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罗的环塘中 这样的人,在说和做上应注意些什么?(4分) 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 宜。况且几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 8.把选文内容缩写成100字左右的梗概介绍。(3分) 南海之滨,体力难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宫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 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 咩休整,补充宫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 汽气候异常,河湖封冻,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9-15题。(15分 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选自1986年7月20日《长沙晚报》,作者张健鑫,有改动) 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靖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 9.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2分) 0.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分) 时”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 11.选文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四年制语文试卷第3页(共12页)
四年制语文试卷 第3页 (共 12 页) 作者怎样的情感?(2 分) 5.小说对于华威先生出席的“工人抗战工作协会指导部会议”、“伤兵工作团会议”和“妇女 界战时保婴会委员会议”只是一笔带过。请你推测一下华威先生在这三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写在下面。(2 分) 6.华威先生认为许多工作都必须由自己亲自去领导,但成立“妇女界战时保婴会”等活动时 却没有邀请他。对此他做出了怎样的反应和举动?他与负责人谈话的目的是什么?从中看出他 怎样的性格侧面?(4 分) 7.结合选文设想一下,在你参加工作后,如果走上了领导干部岗位,为了避免成为华威先生 这样的人,在说和做上应注意些什么?(4 分) 8.把选文内容缩写成 100 字左右的梗概介绍。(3 分) (二)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 9—15 题。(15 分) 回雁峰,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北雁南飞,到此为止,故而得名。宋之问的《题大庾岭北驿》 中有:“阳月南飞雁,传闻至此归。”柳宗元过衡山时也写下“晴天归路好相逐,正是峰前回雁 时。”至于王勃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流传就更广了。为什么衡阳以南雁声甚少?这 里是有科学道理的。 竺可桢先生在他的《物候学》中说,冬初日照缩短,气温降至 10℃以下,可激发北雁南 飞。若日照增长,气温稳定在 3℃以上,可适于雁的居留。湖南地处亚热带,有趣的是正好处 于我国冬季最冷的一月平均气温 0℃等温线以南,8℃等温线以北,一月份平均气温 4—6℃, 冬季日平均气温 0℃的天数 10 天左右,雪日 5—10 天,日照又比北方长。回雁峰以北处于冬 季 10℃等温线以北,宜于大雁留居。洞庭渔米乡物产丰富,衡阳以北地势低平,不仅有广阔 的洞庭湖面,且沼泽港汊纵横,水库、池塘、水田密布,像明镜, , ,还有它们又极少封冻。雁是水上游禽,在这得天独厚的环境中, 白天在水中有鱼虾可觅,田中有遗谷可寻,夜有湖洲芦苇可栖,或饮或啄,或嬉或栖,实在相 宜。况且几经长途跋涉,体力大耗,再渡南岭,山峦起伏,水面极少,食宿之地难寻,要远翔 南海之滨,体力难持。于是大雁不再南飞,便选择洞庭湖畔安营扎寨,乐度严冬,所以衡阳以 南雁声甚少。 但雁也并非绝对不越南岭,少数雁群体力较好,有时也直飞南海之滨,也有的先在洞庭湖 畔休整,补充营养,待体力恢复后再南飞。如有大量雁群超过南岭,则可能是当年冬季洞庭湖 畔气候异常,河湖封冻,气温太低,食宿之处难寻。为了求得生存,只得继续南飞,寻找适宜 越冬场所。史料中记载我国南海之滨,也有大雁的足迹,它们应是雁群中的佼佼者了。 (选自 1986 年 7 月 20 日《长沙晚报》,作者张健鑫,有改动) 9.仿照文中画直线句子的修辞方法,再写出两个比喻,填在文中空白处。(2 分) 10.作为一篇阐明事理的说明文,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 分) 11.选文第二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 分)
次,成熟一点,理智一分,距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1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分) 英国的笛福一生在事业上败战,忽而发财,忽而破产;一时受到囯王的赏识,一时又被捕 13.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2分) 入狱,但他从末停止奋斗和追求,最后成为著名作家 人不是为了吃苦而生,也不是为了失败而来。人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而幸福、快乐来源于 14.选文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3分) 自身的奋斗,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 都看作是人生中的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fan),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 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变得格外地多彩和生动 15.选文引用了古诗文中对“衡阳雁”描写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句 子,想一想,写在下面。(2分) 活应该是一个个成功的纪录,而决不是一次次失败的连缀;人生也应该是由无数个成功构建 而成的一个整体,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 在更多的时候,成功只是一种感受,它无需别人的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在人生中,不要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 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 把成功的刻度划得太高太高,也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曾获 主观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成功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成功着.我们的每一个进 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战胜的每一次困难都是成功,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感受 我们应该学会品尝成功。认认真貞地品味自己的毎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宫养,汲取动力, 作为一氨学生,他完成了学业,升入了上一级学校,这就是成功一位农民,他下的种子发 汲取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就了底接收了这也是成功。伟人自然有伟人的成功,人同样也有人的成功 (摘自2003年第4期《读者俱乐部》,作者童保纲,有改动)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社举,只有影响历史、载入史册的伟业,才算是成功;也有人认为 6.在文中的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上依据注音填出汉字。(2分) 只有高官、领袖,只有成名成家的人,或者只有拥有百万资产的富翁,才算成功;甚至有人断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将是悲剧一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 18.选文中画线一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19.选文中说“人人都曾获得过成功”。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概括地写出你获得成功的两个 我们说,只要你不停止,不放弃,就没有失败,失败只是暂时的停止和受挫( ),受挫 事例。(2分) 四年制语文试卷第4页(共12页)
四年制语文试卷 第4页 (共 12 页) 12.选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2 分) 13.选文第一段引用古诗文的作用是什么?(2 分) 14.选文第二段从哪几个方面说明衡阳以南雁声甚少的?请分别概括出来。(3 分) 15.选文引用了古诗文中对“衡阳雁”描写的句子。在我们学过的古代诗词中,也有类似的句 子,想一想,写在下面。(2 分) (三)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 16—21 题。(15 分) 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其实,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 主观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成功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成功着。我们的每一个进步, 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战胜的每一次困难都是成功,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感受。 作为一名学生,他完成了学业,升入了上一级学校,这就是成功。一位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 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伟人自然有伟人的成功,但凡人同样也有凡人的成功。 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只有影响历史、载入史册的伟业,才算是成功;也有人认为: 只有高官、领袖,只有成名成家的人,或者只有拥有百万资产的富翁,才算成功;甚至有人断 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将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 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我们说,只要你不停止,不放弃,就没有失败,失败只是暂时的停止和受挫.( ),受挫 一次,成熟一点,理智一分,距离成功就近了一步。 英国的笛福一生在事业上屡败屡战,忽而发财,忽而破产;一时受到国王的赏识,一时又被捕 入狱,但他从未停止奋斗和追求,最后成为著名作家。 人不是为了吃苦而生,也不是为了失败而来。人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而幸福、快乐来源于 自身的奋斗,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 都看作是人生中的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 (fān),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 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变得格外地多彩和生动。 生活应该是一个个成功的纪录,而决不是一次次失败的连缀;人生也应该是由无数个成功构建 而成的一个整体,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 在更多的时候,成功只是一种感受,它无需别人的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在人生中,不要 把成功的刻度划得太高太高,也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曾获 得过成功。 我们应该学会品尝成功。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营养,汲取动力, 汲取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摘自 2003 年第 4 期《读者俱乐部》,作者董保纲,有改动) 16.在文中的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在横线上依据注音填出汉字。(2 分) 17.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 18.选文中画线一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 分) 19.选文中说“人人都曾获得过成功”。请联系你的生活经历,概括地写出你获得成功的两个 事例。(2 分)
我在燕大女校“学生自治会”里任务多得很。那时我们最热心的就是做社会福利工作,而 20.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分别写出有关“成功”、“幸福”、“奋斗”方面的名吉警句,每方面 兴办一项福利工作,都得“自治会”自己筹款,最方便容易的就是演戏卖票。我记得我们演 写出一条即可。(3分) 过许多莎土比亚的戏,如《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等。记得有一次鲁迅先生和俄国盲诗 爱罗先珂来看我们的戏一我忘了是嘟一出,也不知道鲁迅先生是从哪-位同学手里买到戏 21.选文中提到的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一请你用简洁的语 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100字左右)。(4分) 我和鲁迅先生只谈过一次话,还是很短的。因为我负责请名人演讲,所以请过鲁迅先生 胡适先生,我记得还有吴贻芳先生……我主持演讲会,向听众同学介绍了主讲人以后,就只坐 在讲台下听讲了一我和鲁迅先生的接触,就这么一次 这时燕大女校已经和美国威尔士女子大学结成“姐妹学校“威校的女校长来到我们学校 访问,住了几天,忽然提出要看看古老北京的婚礼仪式,女校主任就让学生们表演一次,给她 开开眼。这事自然又落到我们自治会委员身上,除了不坐斩子以外,其他服装如风冠虿帔、靴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22-27题。(15分) 子、马褂之类,也都很容易地借来了,只是在演员的分配上,谁都不肯当新娘。我又是主管这 我是在夏末秋初进了协和女子大学的校门的,在大门前抬头就看见书法家吴芝瑛女士写的 个任务的人,我就急了,我说:“这又不是真的,只是场作戏而已.你们都不当,我也不等 协和女子大学校”的金字蓝底花边的匾额。走进二门,忽然看见长廊下开满了长长的一大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就当了『于是我扮演了新娘。凌淑浩—凌淑华的妺妹,当了新 猩红的玫瑰花!这些玫瑰花第一次闯入了我的眼帘,从此我就一辈子爱上了这我认为是艳冠群 郎。送新太太是陈克俊和谢兰蕙。那夜在女校教职员宿含院里,大大热闹了一阵,又放鞭炮 芳又有风骨的花朵,又似乎是她揭开了我生命中最绚烂的一页。 奏鼓乐,我们还磕了不少的头!演到坐床撒帐的时候,我和淑浩在帐子里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1919年,五四”运动起来了,我因为参加学生运动又开始写些东西。1920年,协和女 急得克俊和兰蕙直捂着我们的嘴 子大学同通州路河大学和北京的协和大学合并成燕京大学,我们协和女子大学就改称“燕大女 1923年8月3日,我离开北京到上海准备去美国 校“ 临行以前,我的弟弟们和他们的小朋友们,再三要求我常给他们写信,我答应了。这就是 四年制语文试卷第5页(共12页)
四年制语文试卷 第5页 (共 12 页) (1) (2) 20.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分别写出有关“成功”、“幸福”、“奋斗”方面的名言警句,每方面 写出一条即可。(3 分) 21.选文中提到的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鲁滨孙飘流记》。──请你用简洁的语 言写出这部小说的内容提要(100 字左右)。(4 分) (四) 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 22—27 题。(15 分) 我是在夏末秋初进了协和女子大学的校门的,在大门前抬头就看见书法家吴芝瑛女士写的 “协和女子大学校”的金字蓝底花边的匾额。走进二门,忽然看见长廊下开满了长长的一大片 猩红的玫瑰花!这些玫瑰花第一次闯入了我的眼帘,从此我就一辈子爱上了这我认为是艳冠群 芳又有风骨的花朵,又似乎是她揭开了我生命中最绚烂的一页。 1919 年,“五四”运动起来了,我因为参加学生运动又开始写些东西。1920 年,协和女 子大学同通州潞河大学和北京的协和大学合并成燕京大学,我们协和女子大学就改称“燕大女 校”。 我在燕大女校“学生自治会”里任务多得很。那时我们最热心的就是做社会福利工作,而 每兴办一项福利工作,都得“自治会”自己筹款,最方便容易的就是演戏卖票。我记得我们演 过许多莎士比亚的戏,如《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等等。记得有一次鲁迅先生和俄国盲诗 人爱罗先珂来看我们的戏──我忘了是哪一出,也不知道鲁迅先生是从哪一位同学手里买到戏 票的。 我和鲁迅先生只谈过一次话,还是很短的。因为我负责请名人演讲,所以请过鲁迅先生、 胡适先生,我记得还有吴贻芳先生……我主持演讲会,向听众同学介绍了主讲人以后,就只坐 在讲台下听讲了──我和鲁迅先生的接触,就这么一次。 这时燕大女校已经和美国威尔士女子大学结成“姐妹学校”。威校的女校长来到我们学校 访问,住了几天,忽然提出要看看古老北京的婚礼仪式,女校主任就让学生们表演一次,给她 开开眼。这事自然又落到我们自治会委员身上,除了不坐轿子以外,其他服装如凤冠霞帔、靴 子、马褂之类,也都很容易地借来了,只是在演员的分配上,谁都不肯当新娘。我又是主管这 个任务的人,我就急了,我说:“这又不是真的,只是逢场作戏而已。你们都不当,我也不等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就当了!”于是我扮演了新娘。凌淑浩──凌淑华的妹妹,当了新 郎。送新太太是陈克俊和谢兰蕙。那夜在女校教职员宿舍院里,大大热闹了一阵,又放鞭炮, 又奏鼓乐,我们还磕了不少的头!演到坐床撒帐的时候,我和淑浩在帐子里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急得克俊和兰蕙直捂着我们的嘴! …… 1923 年 8 月 3 日,我离开北京到上海准备去美国。 临行以前,我的弟弟们和他们的小朋友们,再三要求我常给他们写信,我答应了。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