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1.胶体表面电荷的来源 2.双电层模型 3.电势 10.4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1.溶胶的经典稳定理论一DLVO理论 2.溶胶的聚沉 3.溶胶的稳定性一空间稳定机制 10.5乳状液与凝胶 1.乳状液的分类及鉴别 2.乳状液的稳定 3.乳状液的去乳化 学时分配:4学时 四、考核方式 1、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 2、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为占50%,平时成绩为50%,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核与平时考试两部分,平时考 核包括作业情况,出勤,讨论课表现,学习资料,自学笔记,听课笔记,研究性学习报告和平时教师对学生学习 状态的印象,平时考试包括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综合成绩(百分制)=25%平时考试分+25%平时考核分+50% 期末考试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1、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孙德坤等编,《物理化学习题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3、物理化学学科编,《精编物理化学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参考书: 1、天津大学编,《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彭笑刚著.《物理化学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3、韩德刚等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4.P.Atkins,J.Paula.Physical Chemistry,7th e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2002 六、授课手段 (一)课堂讲授 25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5 1. 胶体表面电荷的来源 2. 双电层模型 3. 电势 10. 4 溶胶的稳定性与聚沉 1. 溶胶的经典稳定理论—DLVO 理论 2. 溶胶的聚沉 3. 溶胶的稳定性-空间稳定机制 10. 5 乳状液与凝胶 1. 乳状液的分类及鉴别 2. 乳状液的稳定 3. 乳状液的去乳化 学时分配:4 学时 四、考核方式 1、本课程为考试课程,期末考试形式为闭卷。 2、总评成绩以期末考试为占 50 %,平时成绩为 50 %,平时成绩包括平时考核与平时考试两部分,平时考 核包括作业情况,出勤,讨论课表现,学习资料,自学笔记,听课笔记,研究性学习报告和平时教师对学生学习 状态的印象,平时考试包括单元考试和期中考试。综合成绩(百分制)=25%平时考试分+25%平时考核分+50% 期末考试分。 五、教材及参考书 教 材: 1、傅献彩等编,《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孙德坤等编,《物理化学习题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 3、物理化学学科编,《精编物理化学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 参考书: 1、天津大学编,《物理化学》(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5 2、彭笑刚著. 《物理化学讲义》,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0 3、韩德刚等编,《物理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 4、P .A tk in s, J.P a ul a. P hy si ca l Ch em i str y, 7 th e d. N e w Yo rk, Oxf or d U ni ve r si ty Pr e ss I nc. , 2002 六、授课手段 (一)课堂讲授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1、讲课:采用传统结合现代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上课,对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进行系统讲授。注意讲授内容 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做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板书清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并能承前启后,适当介 绍实际应用的科研与工程实例。 2、习题讨论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增强基础理论的应用能力。精选习题课的例题、 全面训练重点内容的掌握。采用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辅导: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困难,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每章安排答疑时间,答疑的具体 形式可以采用:(a)通过网络答疑;(b)课后答疑。 4、教学方法:采用CAI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重视教书育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结合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风教育。 (二)作业要求和作业量 能否学好物理化学,必须让学生去实践,要求学生独立地按时完成作业是学好物理化学课程的最有效的方法。 必须教育和督促学生重视这一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复习,消化讲课内容后再做习题,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 目的。 1、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对迟交、不交作业和抄袭作业的学生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 育。 2、对教师的要求:每次作业全部批改,批改作业应有记录,作为期末评分中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3、作业量与题型:作业量要适宜,平均每章课布置3-5题。习题题型一般为思考题、计算题、问答题、 证明题等。 (三)课外学习 本课程要建立物理化学课程网站与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本课程为学生 提供一套本校自编的《精编物理化学讲义》及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并提供与南大教材配套的《物理化学习题指导》 书,同时也提供了国内优秀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使学生可以在课外练习和自学有辅导材料。本课程要求学生 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term paper)。 26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6 1、讲课:采用传统结合现代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上课,对课程的基本理论部分进行系统讲授。注意讲授内容 的系统性和逻辑的严密性,做到概念准确,重点突出,板书清楚,层次清晰,条理分明,并能承前启后,适当介 绍实际应用的科研与工程实例。 2、习题讨论课:目的是提高学生对基本概念的深刻理解和增强基础理论的应用能力。精选习题课的例题、 全面训练重点内容的掌握。采用引导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多思考,多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3、辅导:针对目前学生学习困难,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为他们排忧解难,每章安排答疑时间,答疑的具体 形式可以采用:(a)通过网络答疑; (b)课后答疑。 4、教学方法: 采用 CAI 课件与黑板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合理运用问题教学或项目教学的教学方法 。 重视教书育人,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要结合课程的学习,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学风教育。 (二)作业要求和作业量 能否学好物理化学,必须让学生去实践,要求学生独立地按时完成作业是学好物理化学课程的最有效的方法。 必须教育和督促学生重视这一教学环节。要求学生通过复习,消化讲课内容后再做习题,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的 目的。 1、对学生的要求:要求学生按时交作业。对迟交、不交作业和抄袭作业的学生要用适当的方式进行批评教 育。 2、对教师的要求: 每次作业全部批改,批改作业应有记录,作为期末评分中平时成绩的依据之一。 3、作业量与题型:作业量要适宜,平均每章课布置 3 -5 题。 习题题型一般为思考题、计算题、问答题、 证明题等。 (三)课外学习 本课程要建立物理化学课程网站与物理化学网络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外进行自主学习。 本课程为学生 提供一套本校自编的《精编物理化学讲义》及相应的学习指导书,并提供与南大教材配套的《物理化学习题指导》 书,同时也提供了国内优秀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使学生可以在课外练习和自学有辅导材料。 本课程要求学生 进行研究性学习,并完成研究性学习报告(term paper)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无机化学A》教学大纲 一、 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 课程代码 ES04001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A 英文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A 课程性质 学类核心 学分 4 总学时 80=64理论+16课程指导 先修课程 中学物理、化学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适应专业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二、课程描述 中文: “无机化学”是化工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面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 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首先讲授化学学科基本的宏观和微观的基础理论,如物质存在的形态、原 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知识:其次,在基础理论 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乃至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并能 运用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对物质的重要性质和变化规律加以解释。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 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重点讲述化学学科基本的宏观和 微观的基础理论:重点讲述与生产实践联系较为密切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讲述符合宏观和微观理 论基础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变化规律:重点讲述具有特殊意义的各种化学反应。 英文: Inorganic chemistry B is a basic cor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e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he theories of chemistry and chemistry of elements.Firstly,this course intends to provide fundamental macro and micro theories of chemistry, such as the states of matter,atomic structure,periodic law,chemical bond theory and molecular structure,chemical thermodynamics,chemical kinetics,chemical equilibrium,and so on;Secondly,on the base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the course will explore each group of elements in the periodic table,covering natural states of elements,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imple substances,and preparation,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related compounds.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chemical reaction fundamentals,the basic theorie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matter,and basic knowledge about chemical elements.On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between material structure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develop the cap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common inorganic chemistry problems,and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Emphasizes include the 27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7 《无机化学 A》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 化学化工学院 课程代码 ES04001 课程名称 无机化学 A 英文名称 Inorganic Chemistry A 课程性质 学类核心 学 分 4 总 学 时 80=64 理论+16 课程指导 先修课程 中学物理、化学 开课学期 第一学期 适应专业 环境科学、环境工程 二、课程描述 中文: “无机化学”是化工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同时面向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等专业的学生进行教学。 本课程分为理论和元素化学两大部分,首先讲授化学学科基本的宏观和微观的基础理论,如物质存在的形态、原 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与分子结构、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化学平衡等知识;其次,在基础理论 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乃至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物质结构的基础理论,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并能 运用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物质结构的基本理论对物质的重要性质和变化规律加以解释。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 决一般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重点讲述化学学科基本的宏观和 微观的基础理论;重点讲述与生产实践联系较为密切的各种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重点讲述符合宏观和微观理 论基础的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变化规律;重点讲述具有特殊意义的各种化学反应。 英文: Inorganic chemistry B is a basic core course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majored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The content of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he theories of chemistry and chemistry of elements. Firstly, this course intends to provide fundamental macro and micro theories of chemistry, such as the states of matter, atomic structure, periodic law, chemical bond theory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chemical thermodynamics, chemical kinetics, chemical equilibrium, and so on; Secondly, on the base of the fundamental theories, the course will explore each group of elements in the periodic table, covering natural states of elements,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simple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of related compounds. The objective of this course is to help students master the chemical reaction fundamentals, the basic theories about the structure of matter, and basic knowledge about chemical elements. On completion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of between material structures and material properties, develop the cap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common inorganic chemistry problems, and establish a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further studies. Emphasizes include the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followings:the macro and micro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chemistry;properties of elements and compounds closely related to practice and production;properties and variations of elements and compounds consistent with the basic macro and micro theories;and those chemical reactions featuring special significance.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无机化学”是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第一门化学基础课。本课程首先要深入浅出地讲授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 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热力学、动力学四大平衡的知识,为后继课程及化学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然后,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 质及制备乃至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础理 论,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物质结构的理论对物质的某些性质加以解释。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 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基本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高中化学的基础上,主要讲授无机化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与计算,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 化学平衡、电化学、原子理论和分子结构理论:配位化学及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 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乃至应用:最后,传授现代无机化学领域的新知识,并根据无机化学的新进 展,突出无机化学的新兴领域。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状况。 3.明确对无机化学的课程学习。 教学重点: 无机化学学科的进展和方向 教学难点: 无机化学课程的主动式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介绍化学研究与无机化学的发展、课程学习方法及内容 学时分配:2学时 第二章化学热力学初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2.掌握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吉布斯自由能。 教学重点: 28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8 followings: the macro and micro fundamental theories of chemistry; properties of elements and compounds closely related to practice and production; properties and variations of elements and compounds consistent with the basic macro and micro theories; and those chemical reactions featuring special significance. 三、课程内容 (一)课程教学目标 “无机化学”是化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第一门化学基础课。本课程首先要深入浅出地讲授化学学科的基础理论, 如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理论、热力学、动力学四大平衡的知识,为后继课程及化学实验打下理论基础; 然后,在基础理论的指导下讲授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 质及制备乃至应用;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熟练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原子结构和分子结构的基础理 论,元素化学的基本知识,并能运用物质结构的理论对物质的某些性质加以解释。培养学生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 无机化学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奠定不可或缺的基础。 (二)基本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高中化学的基础上,主要讲授无机化学中的基本理论、概念与计算,包括化学热力学、化学动力学、 化学平衡、电化学、原子理论和分子结构理论;配位化学及周期表中各族元素,包括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单 质的性质制备,化合物的性质及制备乃至应用;最后,传授现代无机化学领域的新知识,并根据无机化学的新进 展,突出无机化学的新兴领域。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 2. 了解无机化学的发展状况。 3. 明确对无机化学的课程学习。 教学重点: 无机化学学科的进展和方向 教学难点: 无机化学课程的主动式学习方法 教学内容: 介绍化学研究与无机化学的发展、课程学习方法及内容 学时分配:2 学时 第二章 化学热力学初步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 2. 掌握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因素,吉布斯自由能。 教学重点: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版)课程教学大纲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教学难点: 热力学定律以及热、功、热力学能、熵、焓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1.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3.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学时分配:6学时 第三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反应速率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掌握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3.掌握化学平衡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学重点: 反应速率方程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教学难点: 从热力学分析理解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 1.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变 2.化学反应速率 3.化学反应的限度 4.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时分配:6学时 第四章、酸碱解离平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反应,以及相关的各种概念和平衡计算: 2.理解多元弱酸的解离反应以及相关概念和计算: 3.掌握缓冲溶液概念、缓冲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平衡计算。 4.盐的水解:掌握盐的水解反应以及相关的各种概念和平衡计算。 5.电解质溶液理论: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的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教学难点:多元弱酸弱碱(盐)的解离(水解)平衡及相关计算 教学内容: 1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2盐的水解 29
湖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本科专业(2018 版)课程教学大纲 29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教学难点: 热力学定律以及热、功、热力学能、熵、焓等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内容: 1. 化学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 反应热和反应焓变 3. 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学时分配:6 学时 第三章 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反应速率定义及其影响因素。 2. 掌握碰撞理论和过渡态理论。 3. 掌握化学平衡的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教学重点: 反应速率方程和平衡常数表达式 教学难点: 从热力学分析理解浓度、压力和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教学内容: 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吉布斯自由能变 2. 化学反应速率 3. 化学反应的限度 4. 化学平衡的移动 学时分配:6 学时 第四章、酸碱解离平衡 教学目的与要求: 1. 掌握一元弱酸、弱碱的解离反应,以及相关的各种概念和平衡计算; 2. 理解多元弱酸的解离反应以及相关概念和计算; 3. 掌握缓冲溶液概念、缓冲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平衡计算。 4. 盐的水解:掌握盐的水解反应以及相关的各种概念和平衡计算。 5. 电解质溶液理论:理解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的相关概念。 教学重点:弱电解质的解离平衡 教学难点:多元弱酸弱碱(盐)的解离(水解)平衡及相关计算 教学内容: 1 弱酸和弱碱的解离平衡 2 盐的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