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下呼吸道 1.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 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 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粘液腺发育不良,粘膜纤毛运动差。 易感染,呼吸道狭窄与阻塞。 右侧支气管较直,似由气管直接延伸, 左侧支气管则自气管侧方分出 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右侧
6 (二)下呼吸道 1.气管和支气管 气管和支气管管腔相对狭小 软骨柔软,缺乏弹力组织 粘膜柔嫩,血管丰富, 粘液腺发育不良,粘膜纤毛运动差。 易感染,呼吸道狭窄与阻塞。 右侧支气管较直,似由气管直接延伸, 左侧支气管则自气管侧方分出 支气管异物多见于右侧
2.肺脏 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善 弹力组织发育较差 肺泡数量少,但间质发育旺盛 血管组织丰富 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 造成含气量少而含血多 故易于感染
7 2.肺 脏 小儿肺组织发育尚未完善 弹力组织发育较差 肺泡数量少,但间质发育旺盛 血管组织丰富 毛细血管与淋巴组织间隙较成人为宽, 造成含气量 少而含血多 故易于感染
3.胸廓与纵隔 小儿胸廓较短小,呈圆桶状 肋骨处于水平位 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 胸腔狭小,但肺脏相对较大。 小儿纵隔相对占胸腔的空间较大 肺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纵隔周围组织柔软而疏松,富于弹性,易 引起纵隔的移位
8 3.胸廓与纵隔 小儿胸廓较短小,呈圆桶状 肋骨处于水平位 膈肌位置较高,使心脏呈横位 胸腔狭小,但肺脏相对较大。 小儿纵隔相对占胸腔的空间较大 肺的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纵隔周围组织柔软而疏松,富于弹性,易 引起纵隔的移位
[生理特点] (一)呼吸频率和节律 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间歇呼吸及呼吸暂 停等,尤以新生儿明显。 (二)呼吸型式 婴幼儿呈腹式呼吸 年长儿可表现为胸腹式呼吸
9 [生理特点] (一)呼吸频率和节律 年龄愈小,呼吸频率愈快 易出现呼吸节律不齐、间歇呼吸及呼吸暂 停等,尤以新生儿明显。 (二)呼吸型式 婴幼儿呈腹式呼吸 年长儿可表现为胸腹式呼吸
不同年龄小儿呼吸的平均值(次/分) 年龄 呼吸 ~1月 45≈50 1岁以内 30~40 13岁 25~30 4~7岁 2025 8~14岁 18~20 10
10 不同年龄小儿呼吸的平均值 (次/分 ) 年龄 呼吸 ~ 1 月 45 ~50 1岁以内 30 ~40 1 ~ 3 岁 25 ~30 4 ~ 7 岁 20 ~25 8 ~14 岁 18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