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迎香 ■定位: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 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口 眼歪斜,面痒,面肿。现多用于嗅觉减退,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胆道蛔虫等。 刺灸法:斜刺或横刺0.3-0.5寸
◼ 迎香 ◼ 定位: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 主治: 鼻塞,不闻香臭,鼻衄,鼻渊,口 眼歪斜,面痒,面肿。现多用于嗅觉减退, 面神经麻痹,面肌痉挛,胆道蛔虫等。 ◼ 刺灸法: 斜刺或横刺0.3-o.5寸。 手阳明大肠经腧穴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两侧,上行到鼻根部,与 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 地仓 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 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 下容 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领大 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 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 与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 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 外侧前线,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 趾外侧端;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 足阳明用经 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 相接
足阳明胃经 起于鼻翼两侧,上行到鼻根部,与 旁侧足太阳经交会,向下沿着鼻的 外侧,进入上齿龈内,回出环绕口 唇,向下交会于颏唇沟承浆处,再 向后沿着口腮后下方,出于下颌大 迎处,沿着下颌角颊车,上行耳前, 经过上关,沿着发际,到达前额; 胃下口部支脉:沿着腹里向下 与气冲会合,再由此下行至髀关, 直抵伏兔部,下至膝盖,沿着胫骨 外侧前线,下经足跗,进入第二足 趾外侧端; 足跗部支脉:从跗上分出,进 入足大趾内侧端,与足太阴脾经 相接
足阳明胃经腧穴 颊车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 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颊肿,面肿,痄腮, 牙关紧闭。现多用于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 咬肌痉挛,腮腺炎,面神经麻痹等。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横刺。可灸
足阳明胃经腧穴 ◼ 颊车 ◼ 定位:在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 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 主治:口眼歪斜,齿痛,颊肿,面肿,痄腮, 牙关紧闭。现多用于三叉神经痛,颞颌关节炎, 咬肌痉挛,腮腺炎,面神经麻痹等。 ◼ 刺灸法:直刺0.3-0.5寸,或向地仓横刺。可灸
足阳明胃经腧穴 中天枢 (大肠募穴)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 泄泻,痢疾,月经不调,水肿。现多用于 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 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刺灸法:直刺0.7-1.2寸。可灸
◼ 天枢 (大肠募穴) ◼ 定位:在腹中部,距脐中2寸。 ◼ 主治:腹痛,腹胀,肠鸣,绕脐痛,便秘, 泄泻,痢疾,月经不调,水肿。现多用于 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 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等。 ◼ 刺灸法:直刺0.7-1.2寸。可灸。 足阳明胃经腧穴
足阳明胃经腧穴 梁丘(都穴)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 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主治:膝胫痹痛,胃痛,乳痈,下肢不 遂。现多用于急性胃炎,胃痉挛,乳腺 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 梁丘 (郄穴) ◼ 定位:在大腿前面,当髂前上棘与髌底 外侧端的连线上,髌底上2寸。 ◼ 主治:膝胫痹痛,胃痛,乳痈,下肢不 遂。现多用于急性胃炎,胃痉挛,乳腺 炎,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 刺灸法:直刺0.5-1.0寸。可灸。 足阳明胃经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