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太阳膀胱经 曲 攒竹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 睛明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颏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 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 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 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胭 秩边 会阳 窝中; 承书 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内缘直下,经 过臀部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 委阳 委中 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胭窝中。从此向 承山 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跟的后面, 飞扬 沿着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 申脉 与足少阴经相接。 至阴-4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起于目内眦,上额交会于巅顶; 巅顶部支脉:从头顶到颞颏部; 巅顶部直行的脉:从头顶入里联络于 脑,回出分开下行项后,沿着肩胛部 内侧,挟着脊柱,到达腰部,从脊旁 肌肉进入体腔,联络肾脏,属于膀胱; 腰部的支脉:向下通过臀部,进入腘 窝中; 后项的支脉:通过肩胛内缘直下,经 过臀部下行,沿着大腿后外侧,与腰 部下来的支脉会合于腘窝中。从此向 下,通过腓肠肌,出于外跟的后面, 沿着第五跖骨粗隆,至小趾外侧端, 与足少阴经相接
睛明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 近视,夜盲,色盲。 刺灸法: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 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 刺0.5一1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 地捻转和提插)。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睛明 ◼ 定位:在面部,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 主治:目赤肿痛,流泪,视物不明,目眩, 近视, 夜盲,色盲。 ◼ 刺灸法:嘱患者闭目,医者左手轻推眼球 向外侧固定,左手缓慢进针,紧靠眶缘直 刺0.5一l寸。不捻转,不提插(或只轻微 地捻转和提插)。 出针后按压针孔片刻, 以防出血。本穴禁灸
肾俞 ■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 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刺灸法:直刺0.51寸
肾俞 ◼ 定位: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 主治:遗尿,遗精,阳萎,月经不调,白 带,水肿,耳鸣,耳聋,腰痛。 ◼ 刺灸法:直刺0.5~l寸
大肠俞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刺灸法:直刺0.8~1.2寸
大肠俞 ◼ 定位: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 主治:腹胀,泄泻,便秘,腰痛。 ◼ 刺灸法:直刺0.8~1.2寸
承扶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主治:腰骶臀股疼痛,下肢痿痹,大便 难,痔疾。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小儿 麻痹后遗症,尿潴留等。 刺灸法:直刺1.0-1.5寸。可灸
承扶 ◼ 定位:在大腿后面,臀下横纹的中点。 ◼ 主治:腰骶臀股疼痛,下肢痿痹,大便 难,痔疾。现多用于坐骨神经痛,小儿 麻痹后遗症,尿潴留等。 ◼ 刺灸法:直刺1.0-1.5寸。可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