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峰小学2011-2012年度秋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120分钟完卷) 说明:1.本试卷共三大题,35个小题。2.考生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卷 、积累与运用(30分) 如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根据问题回答。(7分)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是川东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著 型名的“银耳之乡”、“黄羊之乡”。除了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也丰富。南龛摩崖造像被yu ()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诺水河溶洞则是闻名遐迩,光雾山更是人间仙境。这 程里人杰地灵,yin()育了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和“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 通过上面的介绍,一定使你感到自豪吧!每个巴中人都应该关爱自己的家乡。有机 会的时候,别忘了向外地朋友推荐巴中哦! ①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上汉字。(4分) 南麓()遐迩()y为 育 ②为宣传巴中特色经济,请把下面这幅对联补充完整。(2分) 上联:平昌白酒名扬四海 下联 ③第2段文字中有一个病句,请改正。(1分) 改正后的句子为: 2.你一定读过不少古诗词,请用原文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①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浓浓的乡愁的诗句是 ②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与其表达 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③《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 8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⑤在《长歌行》当中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3.名著导读。(5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一一这样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 苏联小说 。该小说的作者 。小说的 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语文试题 第 1 页 共 10 页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文峰小学 2011—2012 年度秋期期中测试 八年级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 150 分,120 分钟完卷) 说明:1.本试卷共三大题,35 个小题。 2.考生用蓝、黑墨水钢笔或圆珠笔答卷。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然后根据问题回答。(7 分) 巴中市位于四川东北部、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是川东北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著 名的“银耳之乡”、“黄羊之乡”。除了物产丰富,旅游资源也丰富。南龛摩崖造像被 yù ( )为“盛唐彩雕全国第一”,诺水河溶洞则是闻名遐.迩,光雾山更是人间仙境。这 里人杰地灵,yùn( )育了宋代天文学家张思训和“世界十大革命性伟人”晏阳初。 通过上面的介绍,一定使你感到自豪吧!每个巴中人都应该关爱自己的家乡。有机 会的时候,别忘了向外地朋友推荐巴中哦! ①给短文中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上汉字。(4 分) 南麓.( ) 遐.迩( ) yù为 yùn 育 ②为宣传巴中特色经济,请把下面这幅对联补充完整。(2 分) 上联:平昌白酒名扬四海 下联: ③第 2 段文字中有一个病句,请改正..。(1 分) 改正后的句子为: 2.你一定读过不少古诗词,请用原文填空。(每空 1 分,共 10 分) ①孟浩然在《早寒江上有怀》中抒发浓浓的乡愁的诗句是: , 。 ②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与其表达 的意思相近的一句是: , 。 ③《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④《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 敦颐《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 。 ⑤在《长歌行》当中揭示人生哲理的句子是: , 。 3.名著导读。(5 分)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 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激动人心、被千万万青年人引以为座右铭的文字,出自原 苏联小说 。该小说的作者是 。小说的
主人公_是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 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一一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的意志和 的高贵品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 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 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 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D.凭着雄健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看肯 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①对偶②排比③拟人 ①排比②夸张③拟人 C.①排比②对偶③反问 D.①夸张②对偶③反问 6.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 在1946年。 B.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 的空前劫难 C.新闻又称消息,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大部分,其中前三者是新 闻中必不可少的:它有着和记叙文相同的六要素。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7.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华西都市报26日报道)作为四川唯一代表,被誉为“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 的自贡昨日起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最后考察。25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位 特派专家莅临盐都,开始了为期3天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任务。规划建设中的自贡世界 地质公园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等三大园区,面积达566 平方公里 据悉,两名专家在三天时间里考察包括自贡彩灯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 物馆在内的8个盐都著名景区景点,并悉心听取自贡市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详细汇 报 A.自贡为四川“申世”唯一代表。 B.自贡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最后考察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莅临盐都考察 D.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面积达566平方公里。 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语文试题 第 2 页 共 10 页 主人公 是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他的身上凝聚着那个 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 的意志和 的高贵品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他心高气傲,目空一切,总喜欢妄自菲薄 ....他人,结果可想而知,没有人愿意同他 打交道,他成了大海里的一叶孤舟。 B.从太空回眸我们生存的这颗星球,在变幻莫测 ....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 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 C.林昭曾说:“我们的血是再鲜艳不过,而且是再灿烂不过的墨水,人世间其他一 切墨水在这样的墨水面前统统都不免黯然失色 ....。 D.凭着雄健的体魄,你可以支撑起一方蔚蓝的天空;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看肯 出一片神奇的土地;凭着巨大的潜力,你可以变得出类拔萃,令人刮目相看 ....。 5.对下面的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①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②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A.①对偶 ②排比 ③ 拟人 B.①排比 ②夸张 ③拟人 C.①排比 ②对偶 ③ 反问 D.①夸张 ②对偶 ③反问 6.下面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小说《芦花荡》的作者是孙犁,其中主人公是一位干瘦的老头,叙述的故事发生 在 1946 年。 B.雨果是法国著名作家,他愤怒谴责了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深切同情中国所遭受 的空前劫难。 C.新闻又称消息,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大部分,其中前三者是新 闻中必不可少的;它有着和记叙文相同的六要素。 D.《背影》是朱自清写的一篇表现父子之爱的抒情散文,语言生动流畅。 7.给下面这则消息拟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华西都市报 26 日报道)作为四川唯一代表,被誉为“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 的自贡昨日起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最后考察。25 日下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两位 特派专家莅临盐都,开始了为期 3 天的世界地质公园考察任务。规划建设中的自贡世界 地质公园包括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迹园区、自贡盐业科技园区等三大园区,面积达 56.6 平方公里。 据悉,两名专家在三天时间里考察包括自贡彩灯博物馆、恐龙博物馆、盐业历史博 物馆在内的 8 个盐都著名景区景点,并悉心听取自贡市关于申报世界地质公园的详细汇 报。 A.自贡为四川“申世”唯一代表。 B.自贡接受申报世界地质公园最后考察。 C.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派专家莅临盐都考察。 D.自贡世界地质公园面积达 56.6 平方公里
二、阅读理解(70分) (一)阅读《芦花荡》片段,完成8-14题。(15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 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 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钴,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 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a (A.尖锐B.敏锐C.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 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b(A.划B.飘C.飞)回来, 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 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 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 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 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c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 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 d他按照早岀晩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髙兴的事 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 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8.给文章的空白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9.第①段景物描写交代了那些内容?(2分) 10.第③④段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老头子是怎样的人?(2分) 11.画线句c句是老头子的豪言壮语,其中的“什么”指代的内容有哪些?(用原文回 答)(2分) 1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中的过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3.画线句d句中“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2分) 14.“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能不能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3分) (二)阅读《背影》片段与《父亲的眼神》一文,完成15-23题。(24分) 语文试题第3页共10页
语文试题 第 3 页 共 10 页 二、阅读理解(70 分) (一)阅读《芦花荡》片段,完成 8—14 题。(15 分) ①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 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 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窠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②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 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 a (A.尖锐 B.敏锐 C.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 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 b (A.划 B.飘 C.飞)回来, 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 ③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件蓝色 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 ④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 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 非是在白洋淀上。 ⑤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 干部;而且不带一支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c 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 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⑥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 d 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 情。 ⑦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⑧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 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 8.给文章的空白处选择一个恰当的词语。(只填序号)(2分) a. b. 9.第①段景物描写交代了那些内容?(2 分) 10.第③④段的外貌描写,表现出老头子是怎样的人?(2 分) 11.画线句 c 句是老头子的豪言壮语,其中的“什么”指代的内容有哪些?(用原文回 答)(2 分) 1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中的过于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 分) 13.画线句 d 句中“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指的是什么事情?(2 分) 14.“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能不能换成“干瘦得像老了的枯树”?为什么?(3 分) (二)阅读《背影》片段与《父亲的眼神》一文,完成 15—23 题。(24 分)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 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 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 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 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 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 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 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 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 15.本文共4次描写作者流泪,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作者4次 流泪的原因。(2分) 第一次是 之泪 第二次是 之泪 第三次是 之泪 第四次是 之泪 16.“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17.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在现 实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回头” 中感受到了什么。(3分) 父亲的眼神 (1)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2)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 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 到家里 (3)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 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 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4)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 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 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 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 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5)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 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 让我忐忑不安 (6)吃过饭,父亲冷冷地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 语文试题第4页共10页
语文试题 第 4 页 共 10 页 ……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桔子去。你就在此地, 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 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 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 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 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 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 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 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儿说:“我 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 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 了。 15.本文共 4 次描写作者流泪,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入一个恰当的词语,概括作者 4 次 流泪的原因。(2 分) 第一次是 之泪 第二次是 之泪 第三次是 之泪 第四次是 之泪 16.“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 分) 17.文中父子分别时,“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在现 实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经历过类似的情景?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说说你从这“回头” 中感受到了什么。(3 分) 父亲的眼神 (1)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 (2)那是在我上中学时,尽管我的语文、英语成绩居班里前几名,但是数理化成绩 却出奇地差。这样的情况下,肯定高考无望。因此,高一期末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 到家里。 (3)因自觉惭愧,回到家听说父亲正在田里拔草,我赶紧戴上草帽,到田里帮忙。 学都上不好,再不勤快一点,会被人骂为“二流子”的。顶着烈日,到了田里,我告诉 父亲,不想再上学,反正学不好了,还不如回家种田。 (4)我以为父亲会勃然大怒,他对我寄予很大的希望,当了一辈子的“睁眼瞎”, 他不想我走他的老路。但是,父亲始终埋着头,并不理会我,好像并没有听进去我的话。 我不怕父亲发火,却怕父亲的沉默。我不敢再说话了,只好随着他卖力地拔草。近晌午 的太阳很毒,汗水在身上像虫一样爬,衣服贴在身上,抬起头,父亲仍然在埋头拔草, 我怎好意思停下来…… (5)中午,回家吃过饭,父亲仍然没有就我退学的事发表意见。让我说什么好?情 况很不妙,我知道,越是在闷热干燥的夏日午后,越会有突如其来的狂风暴雨。这沉默, 让我忐忑不安。 (6)吃过饭,父亲冷冷地说:“走吧,去地里把瓜秧翻一下,要不然今年地瓜就收
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7)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得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 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一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 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8)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 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当 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 如 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1 (9)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背早己经有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10)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巳经晒脱了皮的地 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1)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 温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12)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 上了一名记者。 (13)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父亲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 就让我不安。时至今日,想起父亲的眼神我就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18.“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 话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2分) 19.“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这句话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 ◆什么心理?(2分) 20.“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文中“父亲”用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 活哲理,从中你感悟到什么?(2分) 21.“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父亲 的眼神”包含了哪些内容?“我”回想起来为什么会感到不安?(3分) 22.“我的心乱成了一锅粥”,这句话表现了“我”复杂的内心情感。请揣摩“我”当时 的心理,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宇。(字数在30字左右)(3分) 高/23.请将下文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8)段作一下比较,谈谈两段文字 写法和内容的异同点,并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父亲。(5分)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 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 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三)阅读《桃花源记》译文,完成24-30题。(19分) 文试题第5页共10页
语文试题 第 5 页 共 10 页 学校 班级 考号 姓名 密 封 线 内 不 能 答 题 ———————————— ◆ ◆ 装 ◆ ◆—————————— ◆ ◆ 订 ◆ ◆—————————— ◆ ◆ 线 ◆ ◆—————————— 不到了。”我拿起锄头就走。我就不信,父亲能干,我就不行。 (7)夏日午后的太阳实在太厉害,汗水把我弄得睁不开眼晴,要在学校,现在正是 午睡的时侯,我早已经呵欠连天了——看父亲,光着黑黝黝的脊梁,仍在埋头翻秧—— 趁着父亲不注意,我跑到树阴底下枕着锄头就睡着了。 (8)好像没过多大一会儿,我就被父亲推醒。睁开眼,我看到父亲冷冷的眼神,那 眼神很复杂,既有不屑、鄙夷,也有悲哀、绝望,还有许多我一下子说不出的内容。“当 庄稼人你也不够格,躺在地头睡觉庄稼就会长出来?你那个样,二流子也比你强。你哄 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赶快起来!” (9)父亲的眼神让我受不了,我的后脊背早已经有汗流下来了,不是热汗,是冷汗。 (10)当天晚上,回到家,我觉得浑身骨头都散了。摸着胳膊上巳经晒脱了皮的地 方,我的心乱成一锅粥。 (11)第二天早上,天刚蒙蒙亮,父亲又把我推起来。一睁眼,又是那眼神……我 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 (12)后来的事情变得很简单。高考后,我上了大学中文系。再后来,到电视台当 上了一名记者。 (13)尽管远离家乡,远离了父亲,但父亲的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 就让我不安。时至今日,想起父亲的眼神我就抑制不住自己汹涌的感情。 18.“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一个眼神,让我终身悚然汗下。”从全文看,这句 话在结构和内容上起什么作用?(2 分) 19.“我坐起来,恶狠狠地说了一句:‘我要上学’”,这句话中的“恶狠狠”体现了“我” 什么心理?(2 分) 20.“你哄庄稼一天,庄稼就哄你一年。”文中“父亲”用这句朴素的话道出了深刻的生 活哲理,从中你感悟到什么?(2 分) 21.“那眼神始终占据了我的记忆,回想起来就让我不安。”根据文章的内容说说“父亲 的眼神”包含了哪些内容?“我”回想起来为什么会感到不安?(3 分) 22.“我的心乱成了一锅粥”,这句话表现了“我”复杂的内心情感。请揣摩“我”当时 的心理,写一段表示心理活动的文宇。(字数在 30 字左右)(3 分) 23.请将下文朱自清《背影》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8)段作一下比较,谈谈两段文字 写法和内容的异同点,并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父亲。(5 分)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 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 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三)阅读《桃花源记》译文,完成 24—30 题。(19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