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标要求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 历史背景。 教学目标 目标 知识与能力 内容 理解运用 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大萧 经济 什么叫阅读插图 经济的虚假 条”的来临危机的表危机爆发经济危机?探究原因繁荣会导致经济 的原因 的崩溃 危机席卷经济经济危机翻译第122网络查询 经济危机使 全世界 危机的时为什么会页的说明和了解过程|世界局势变得动 间、特点引起政治广告,谈自 荡不安 危机? 己的感想 胡佛的反 胡佛 阅读第分析措施 经济危机是 危机措施经济政策的反危机123页的《历理解本质资本主义制度的 的特点措施 史纵横》,进 固有矛盾造成 步认识胡 的,胡佛的自由 佛的反危机 放任政策只会进 措施 步激化矛盾 三、知识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査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六、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1929~1933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 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 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七、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特 点。在单元引言中涉及到几个概念: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等。在引言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并且三个内容是围绕“资本 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展开的:“1929~1933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是罗斯 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在讲述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 政策的一次调整——从自由放任政策到政府干预政策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是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上世纪末,日本、韩国等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亚洲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而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最为深刻的危机是?1929-1933
第 1 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课标要求 了解 1929~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 历史背景。 二、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大萧 条”的来临 经 济 危机的表 现 经 济 危机爆发 的原因 什么叫 经济危机? 阅读插图 探究原因 经济的虚假 繁荣会导致经济 的崩溃 危机席卷 全世界 经 济 危机的时 间、特点 经济危机 为什么会 引起政治 危机? 翻译第 122 页的说明和 广告,谈自 己的感想 网络查询 了解过程 经济危机使 世界局势变得动 荡不安 胡佛的反 危机措施 胡 佛 经济政策 的特点 胡 佛 的反危机 措施 阅读第 123 页的《历 史纵横》,进 一步认识胡 佛的反危机 措施 分析措施 理解本质 经济危机是 资本主义制度的 固有矛盾造成 的,胡佛的自由 放任政策只会进 一步激化矛盾 三、知识重点难点 重点: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难点: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五、教学准备 教师课前收集好相关资料,完成多媒体课件;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做好预习工作。 六、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是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是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学好这课是理解这一单元的基础。 课文分三个子目,分别讲述 1929~1933 年美国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即贫富差距过大、 股票投机过度、信贷消费过度膨胀。接着概括叙述这次危机的特点:即波及范围广泛、持续 时间长、对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破坏巨大。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使世界局势变得 动荡不安。然后叙述美国胡佛政府对待危机的自由放任政策,使得局势进一步恶化。 七、本课教学过程设计 单元引言分析:本单元的内容主要是二战前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及其作用、特 点。在单元引言中涉及到几个概念:经济危机、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政府干预、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等。在引言中,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并且三个内容是围绕“资本 主义运行机制的调整”展开的:“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是罗斯 福新政的背景;“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是在讲述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资本主义 政策的一次调整──从自由放任政策到政府干预政策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是在讲述罗斯福新政的影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影响。 〔导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上世纪末,日本、韩国等发生了金融危机,这场危机对亚洲经济产 生了深远影响。而迄今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中最为严重和最为深刻的危机是?1929-1933
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它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都产生 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学习有关这场危机的内容 危机的爆发及其特点 危机的爆发: 播放有关经济危机的影像片断 师:请大家概述经济危机爆发标志 生: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师:经济危机有那些具体表现呢? 生: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读图《卖车》、《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师:你如何认识这两幅图反映的现象? 生:这是号称世界首富的美国在1929年经济危机降临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股市繁荣带来 的人们生活上的富足,胡佛政府当时信誓旦旦的承诺都在瞬间化为乌有。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 2.大萧条 师:这场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 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 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本课所讲 的“大萧条”是对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 经济危机 师:我们了解了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情况,那什么是经济危机呢? 学生思考、概括。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 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 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 痪之中。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 经济危机,如1837年、1847年、1857年和1866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 经济危机 危机的特点 师:我们还看到,这场危机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还波及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 极大影响,请大家讨论这场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有那些主要表现,或者说它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场危机有三个特点 它范围特别广: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 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二,它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 三,它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 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伴生现象,但是具有这样特点的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也 并不多见。下面,我们来试着探索这场危机的根源 二、危机的根源: 1.危机前的美国 师: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
年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它对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经济制度和社会体制都产生 了深远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学习有关这场危机的内容。 一、危机的爆发及其特点: 1.危机的爆发: 播放有关经济危机的影像片断 师:请大家概述经济危机爆发标志。 生:1929 年 10 月,纽约股市崩溃,危机爆发。 师:经济危机有那些具体表现呢? 生: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猛跌,失业人数激增。 读图《卖车》、《美国人排起长队领救济》 师:你如何认识这两幅图反映的现象? 生:这是号称世界首富的美国在 1929 年经济危机降临时社会的真实写照。股市繁荣带来 的人们生活上的富足,胡佛政府当时信誓旦旦的承诺都在瞬间化为乌有。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受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冲击和震撼。 2.大萧条: 师:这场经济危机又被称为“大萧条”。“大萧条”即商品实际价格下跌、购买力减弱, 供给大于需求,失业增加,库存扩大,生产萎缩,公众恐慌,以及商业活动的普遍低迷,那 样一种持续时间长、萎缩幅度更大、地理波及面更广、出现频率更高的经济状况。本课所讲 的“大萧条”是对 20 世纪 30 年代大危机的一个特定的称呼。 3.经济危机: 师:我们了解了 1929-1933 年经济危机的情况,那什么是经济危机呢? 学生思考、概括。 师: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社会经济大混乱,其 基本特征是生产过剩。大量商品卖不出去,企业纷纷倒闭,生产大幅度下降,失业工人急剧 增多,信用关系遭到严重破坏,物价下降,现金奇缺,整个社会经济生活陷于极端混乱和瘫 痪之中。1825 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平均大约每隔十年左右,就要发生一次 经济危机,如 1837 年、1847 年、1857 年和 1866 年。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也不同程度地爆发了 经济危机。 4.危机的特点: 师:我们还看到,这场危机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它还波及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产生 极大影响,请大家讨论这场危机在世界范围内有那些主要表现,或者说它的特点有哪些。 学生分析、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这场危机有三个特点: 一、它范围特别广: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 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二,它持续时间特别长,达四年之久; 三,它破坏性特别大: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 1/3 以上,国际贸易 额减少 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伴生现象,但是具有这样特点的危机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也 并不多见。下面,我们来试着探索这场危机的根源。 二、危机的根源: 1.危机前的美国 师:1929 年经济危机爆发前美国经济状况如何?
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 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 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师:20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 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 结合教材分析以下材料 到1929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 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 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入的 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 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 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师:材料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 (1)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 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在20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 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 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2)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 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 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 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请大家阅读分析121页学思之窗 生:在经济虚假繁荣的环境下,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 师:20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 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 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 尖锐。 信贷消费过度:过度膨胀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各部门、各环 节之间失衡。这是第三方面的原因。 师:以上我们分析了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那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两段材料: 1.到1929年,在美国占人口2%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3/5,而全年收入 大约在200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60%,还有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100美元 2.1920年到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 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 师:这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什么问题? 生:贫富分化严重和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 师: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的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 生: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出现持续繁荣。 师:那么,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的原因是什么呢? 生: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技 术革命是繁荣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师:20 年代美国经济虽出现繁荣景象,但由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存在,在经济繁荣的 背后又潜伏着严重的危机,最终引发了 1929-1933 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2.危机首先在美国爆发的原因 结合教材分析以下材料: 到 1929 年,美国政治经济在其他方面也严重脱节。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 为官僚主义企业,并能在萧条开始后一个时期内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规, 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了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 1929 年国民收入的 26%落到 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 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 1929 年 10 月证券市 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 师:材料从哪些方面揭示了美国经济大危机的原因?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小结: (1)贫富差距过大:财富过于集中于少数人和企业,广大劳动人民的日益相对贫 困,是导致供需矛盾扩大的主要原因。美国在 20 年代社会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资本 家为了攫取高额利润,千方百计降低工人的工资,使广大劳动人民的收入增长水平远远 赶不上经济发展水平,这就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造成市场的相对狭小。 (2)股票投机过度,造成经济繁荣的假象:当时美国的股票投机活动异常狂热, 人们不但把自己的积蓄全部投入,甚至向银行贷款购买股票,结果造成这一时期股票价 格被大幅度哄抬,这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为货币和信贷系统的崩溃准备了 条件。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和销售之间本已存在的尖锐矛盾,使矛 盾最后激化,直接导致了经济危机的爆发。 师: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请大家阅读分析 121 页学思之窗。 生:在经济虚假繁荣的环境下,分期付款的过度膨胀是经济危机的重大隐患。 师:20 年代后半期,美国市场日益盛行分期付款,以此来刺激消费,造成市场的虚假繁 荣。这种繁荣不是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是一种提前消费的形式。但随之而来的很可 能是消费的疲软。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盲目扩大生产,使得生产和销售的矛盾日益 尖锐。 信贷消费过度:过度膨胀的信贷消费,打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导致经济各部门、各环 节之间失衡。这是第三方面的原因。 师:以上我们分析了这场经济危机发生的具体原因,那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呢? 我们再来看两段材料: 1.到 1929 年,在美国占人口 2%的富人的收入几乎占全部国民收入的 3/5,而全年收入 大约在 200 美元左右的贫困户占家庭总数的 60%,还有 21%的家庭年收入不到 100 美元。 2.1920 年到 1929 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为 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 55%。农业 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 40%。 师:这两段材料分别反映什么问题? 生:贫富分化严重和购买力低下,消费水平不及生产水平,供过于求 师:人们的消费能力很低,买不起那么多的产品,为什么工厂还在不停的生产? 生: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
教师小结: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 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 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 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 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 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 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 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 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 师:美国引发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 三、危机的影响: 师:那么这场持续多年的危机给各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阅读122页 课文分析。 生: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教师小结:从各国国内看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 激化,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 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整个西方世界出现 了社会大动荡。 从世界范围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 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师:在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各国都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措施,以求摆脱危机带来的 种种困境。由于各国经济条件和政治传统不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尽相同。 四、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的措施 政策 师: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复兴经济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面对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一一胡佛政府采取了何种对策? 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师: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 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18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 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176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 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 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 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 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 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 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 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2.结果 师:胡佛政府的这种措施效果怎样?
教师小结: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个别企业的生产是有计划有组织的,但整个社会生产 却处于无政府状态,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的比例失调;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 一方面盲目扩大生产,另一方面拼命剥削工人,造成生产巨大增长的趋势同劳动群众有限购 买力之间的矛盾。上述矛盾的发展,必然导致生产过剩。这种生产过剩,并不是绝对的过剩, 而是一种相对的过剩,不是说生产出来的东西超过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实际需要,而是同劳动 人民的购买力相比,超过了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所以,在资本主义国家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 一方面,大量商品堆积如山,卖不出去,资本家叫喊生产过剩,把牛奶倒入大海,把棉花、 布匹烧掉;另一方面,日益增多的失业工人家庭正在为得不到必要的食物营养而犯愁。 2.危机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原因 师:美国引发的这场经济危机为什么会迅速波及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生: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又是最大的债权国,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 国家和世界市场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美国的经济状况对资本主义世界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影 响。 三、危机的影响: 师:那么这场持续多年的危机给各国和世界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请大家阅读 122 页 课文分析。 生:经济危机激化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教师小结:从各国国内看经济危机带来了普遍严重的政治危机,资本主义社会各种矛盾 激化,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广大人民强烈要求改善生活状况,示威、游 行和罢工斗争不断;法西斯分子乘机兴风作浪,促使社会更加动荡不安,整个西方世界出现 了社会大动荡。 从世界范围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改善本国经济形势,加紧在国际市场上争夺,使帝国 主义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各国进一步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行掠夺,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 世界局势危机四伏。 师:在危机的打击下,资本主义各国都采取各种经济、政治措施,以求摆脱危机带来的 种种困境。由于各国经济条件和政治传统不同,所采取的应急措施也不尽相同。 四、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的措施: 1.政策 师:面对如此严重的危机,假如你是美国总统,你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复兴经济呢? 学生讨论、回答 师:面对危机,当时的美国政府――胡佛政府采取了何种对策? 生: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师:自由放任主义是古典经济学的政策药方,对美国及整个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有着深刻 的影响。它最早出现于 18 世纪的法国,意为“顺其自然”。英国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是 这一理论的鼓吹者和坚定支持者,他在 1776 年出版的《国富论》中对此进行了详细阐述。理 论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社会经济事务最好由不 受国家权力干预的个人决定,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足矣。对于政府而言,“只 有管得少,才能管得好”,似乎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危机之初,美国胡佛政府信奉自由放 任的思想,对经济采取不干预政策,认为危机很快就会过去。胡佛政府以维护自由放任原则 为前提,倡导地方团体推行“自愿联合政策”。虽然迫不得已他也曾“干预”经济,如提出 了复兴计划大纲,建立了复兴金融公司,扩充了农业信贷银行等,但他坚决反对联邦政府出 面大规模干预经济,强调不能靠立法和行政命令来解决危机中的问题,坚决避免“极权主义”。 2.结果 师:胡佛政府的这种措施效果怎样?
读123页图《胡佛村》 生: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 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 师:那么美国政府最终是如何解决这场危机的呢? 生: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从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 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 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1932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 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 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下节课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学习 八、知识链接 1.美国1921~1929年货币供给的膨胀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看出,美国“大萧条”之前的繁荣时期,美国的货币供给总量增加了 280亿美元,这8年的增幅为618%,平均每年增长7.7%,这样的增幅是非常大的。其间 银行总储蓄上升51.1%,储蓄和借贷股份上升224.3%,人寿保险保单准备金净增长113.8% 主要的增长发生在1922~1923年、1924年后期、1925年后期以及1927年后期。到1929 年前半年,增长达到稳定,此时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给总量则几乎保持不变。而这一时期 在流通领域的货币,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在上表的第一栏,是流通货币的情况,即从1921年 到1929年,这一部分货币的总量是从368~364亿美元之间浮动。货币扩张发生在货币的 代替物上,因此,它是信贷扩张的结果。 图表:美国1921~1929年货币供给的膨胀*(单位:10亿美元) 储蓄 货币 银 整后的定期存整后的 寿保险 日期 外通货 期贷款 存款总和贷款 资本 保单净 供给总 的变动 本 量 幅度(%) (2 (7 8 1921年6 17 16 1.8 5.6 月30日8 1922年6 月30日|5 4.1 16 1923年6 3.7 2.4 6.6 月30日4 79 1923年12 3.7 2.6 月31日3 1924年6 月30日5
读 123 页图《胡佛村》 生:根本无法阻止形势的恶化,危机不但没有克服,反而不断恶化了。胡佛的声望一落 千丈,被人们称为“饥饿总统”。 师:那么美国政府最终是如何解决这场危机的呢? 生:罗斯福新政。 〔课堂小结〕从 1929 年 10 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爆发了资本主义发 展史上最严重的经济危机。面对危机胡佛政府采取了失败的反危机措施,使形势进一步恶化, 由此,胡佛政府失去了民心,在 1932 年的总统选举中败给了罗斯福。罗斯福上任后大胆地进 行了一系列改革,并适时根据形势变化进行政策调整,从而促进生产力的恢复,摆脱危机, 并最终使美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最为深刻的变革,下节课我们将就此展开讨论学习。 八、知识链接 1.美国 1921~1929 年货币供给的膨胀 从下面的表格中可看出,美国“大萧条”之前的繁荣时期,美国的货币供给总量增加了 280 亿美元,这 8 年的增幅为 61.8%,平均每年增长 7.7%,这样的增幅是非常大的。其间, 银行总储蓄上升 51.1%,储蓄和借贷股份上升 224.3%,人寿保险保单准备金净增长 113.8%。 主要的增长发生在 1922~1923 年、1924 年后期、1925 年后期以及 1927 年后期。到 1929 年前半年,增长达到稳定,此时银行存款下降,货币供给总量则几乎保持不变。而这一时期 在流通领域的货币,并没有显著的增加,在上表的第一栏,是流通货币的情况,即从 1921 年 到 1929 年,这一部分货币的总量是从 36.8~36.4 亿美元之间浮动。货币扩张发生在货币的 代替物上,因此,它是信贷扩张的结果。 图表:美国 1921~1929 年货币供给的膨胀*(单位:10 亿美元) 日期 银 行 外通货 调 整后的 活期贷 款 定期存 款 调 整后的 存款总 额 储 蓄 和贷款 资本 人 寿保险 保单净 资本 货 币 供给总 量 每年较 前一年 的变动 幅度(%)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1921 年 6 月 30 日 3.6 8 17. 11 16. 58 37. 79 1.8 5 5.6 6 45. 30 * ** 1922 年 6 月 30 日 3.3 5 18. 04 17. 44 39. 00 2.0 8 6.0 8 47. 16 4.1 1923 年 6 月 30 日 3.7 4 18. 96 19. 72 42. 75 2.4 2 6.6 2 51. 79 9.8 1923年12 月 31 日 3.7 3 19. 14 20. 38 43. 50 2.6 3 6.9 3 53. 06 4.9 1924 年 6 月 30 日 3.6 5 19. 41 21. 26 44. 51 2.8 9 7.2 7 54. 67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