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9年2月5日 授课题目颅脑、纵隔超声检查 授课教师王荞 授课对象2005级影像系 学时 3学时 目的要求掌握颅脑超声检查范围、正常脑组织结构断层解剖、颅内出血声像 图特征 了解脑脑积水声像图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及局限性。 重点颅内脑组织结构正常声像图、颅内出血声像图特征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 测。 难点颅内出血声像图特征及超声鉴别诊断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采用教具及电化教材 教学采用电脑多媒体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课颅脑超声检查 40 min 一、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5min 二、颅内正常组织结构声像图特征 10 min 三、颅内病变声像图特征 25 min 第二节课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40 min 一、脑梗塞 10 min 二、脑动静脉畸形 10 min 三、烟雾病 10 min 四、脑动脉瘤 10 min 第三节课纵隔超声检查 40 min 、纵隔解剖概要 10 min 二、纵隔超声探测方法 10 min
重庆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教案 2009 年 2 月 5 日 授课题目 颅脑、纵隔超声检查 授课教师 王荞 授课对象 2005 级影像系 学时 3 学时 目的要求 掌握颅脑超声检查范围、正常脑组织结构断层解剖、颅内出血声像 图特征。了解脑脑积水声像图改变、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及局限性。 重点 颅内脑组织结构正常声像图、颅内出血声像图特征及经颅多普勒超声检 测。 难点 颅内出血声像图特征及超声鉴别诊断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采用教具及电化教材 教学采用电脑多媒体 教学内容、方法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课颅脑超声检查 40 min 一、颅脑超声检查方法 5min 二、颅内正常组织结构声像图特征 10 min 三、颅内病变声像图特征 2 5 min 第二节课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40 min 一、脑梗塞 10 min 二、脑动静脉畸形 10 min 三、烟雾病 10 min 四、脑动脉瘤 10 min 第三节课 纵隔超声检查 40 min 一、纵隔解剖概要 10 min 二、纵隔超声探测方法 10 min
三、纵隔病变声像图 20 min 颅脑、纵隔超声检查 颅脑超声检查 检直感垫,超声探头和导线可用酒精擦试消海 时注 常规切面前肉冠状切面: 2前囟矢状切面:③水平切面:④脑室测量:⑤第三脑室冠 状切面:©显示侧脑室体部和丘脑时进行测量】 颅内病变声像图 1.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可在脑室内、脑实质内。 硬踏膜下出血多见于产伤、分娩过快等原因。新生儿颅内出血易继发脑积水,脑实质内出血 亦可后遗脑穿通性囊肿,形成的囊壁为强回声,中央部分形成囊腔,内为无回声区。可与侧 脑室相通。成人脑出血多见于高血压性,主要由于脑内微动脉瘤破裂,多发生在纹状体的壳 部或外囊,可扩延到内囊 包括外伤性脑内血肿、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下血 等。外伤性脑内 器贳 化后叫 现液性暗区,血肿体积大时可致脑室及脑中线受压变形及移位,位于预后窝时可引起脑室 2.脑积水(hydrocephalus)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积聚过多,脑室扩大.常伴 有颅内压增高,称为脑积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脑积水两大类型。颅内出血和感染是产生 脑积水的常见病因,脑积水亦可伴发于脊髓脊膜膨出病儿。晏幼儿脑积水多表现为头颅的快 速、进行性异常增大。前额向前突出,成人脑积水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X线颅骨片 见颅骨变薄,骨缝分离,成人颅内压增高表现。 3.脑脊膜膨出(meningocele)脑脊膜膨出是中抠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脊柱或颅骨闭 水益备哭和限限欢件持各组织形成奏性彭出。此病死亡本高、存话心 摊换 ©)分为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和继发性蛛网膜囊肿两大类, 儿童及青年 好发于外侧裂、枕大池、大脑及小脑表面等处。 由子波高资无无, .水脑症(hvdr 膜,部分枕叶、基底节、视丘下部及脑干存在,大脑镰亦存在。 四、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多普勒超声检查周围血管的病变已有多年的经验,以往对脑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是依靠 多普勒检测外血管(颈内政动脉、椎动脉及眼动脉)血流的变化来推测颅内血管有无狭窄 或闭塞 且狭窄程度 少还 30 才能表现 管纤细 直物神经 尚不健全 脑外伤 致脑血管 闭塞表现 心端管内为高速血流, 侧支环供直良女时可使直城管完空: 部分血管先天 性发有异常,声像图标血管走向不正常,脑血管管腔狭窄或者增粗,脑血流速度增快或减修 脑动静脉撞时可测及湍流频谱。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可见病变血管附近出现异常团块,亦 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3.烟雾病(moyamoya)此病多见于儿童,先天性或获得性脑血管疾病引起颅底动脉异常 血管网形成。声像图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终末端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前动脉终末段狭窄,病 变多数累及双侧倾底动脉环形成大量新生毛细血管,须内动脉段亦可发生病变
三、纵隔病变声像图 20 min 颅脑、纵隔超声检查 颅脑超声检查 一、检查方法 1.新生儿或未成熟儿超声检查宜在新生儿病房进行,危重婴儿应请儿科医师陪同检查; 2.检查时应注意保暧; 3.检查时注意预防交叉感染,超声探头和导线可用酒精擦拭消毒.。 二、颅内组织结构正常声像图 常规切面①前囟冠状切面;②前囟矢状切面;③水平切面;④脑室测量;⑤第三脑室冠 状切面;⑥显示侧脑室体部和丘脑时进行测量.。 三、颅内病变声像图 1.颅内出血(i ntr a cr a ni a l h e mor rh a g e) 最常见的出血部位可在脑室内、脑实质内。 硬脑膜下出血多见于产伤、分娩过快等原因。新生儿颅内出血易继发脑积水,脑实质内出血 亦可后遗脑穿通性囊肿,形成的囊壁为强回声,中央部分形成囊腔,内为无回声区.可与侧 脑室相通。成人脑出血多见于高血压性,主要由于脑内微动脉瘤破裂,多发生在纹状体的壳 部或外囊,可扩延到内囊。 外伤性颅内血肿 包括外伤性脑内血肿、硬脑膜外血肿和硬脑膜下血肿等。外伤性脑内 血肿较少见,多因对冲性脑挫裂伤或骨片、异物刺入脑组织及火器贯通伤引起。 高血压性脑出血及外伤性颅内血肿出血凝成血块后呈密集高回声光团,血肿液化后则出 现液性暗区,血肿体积大时可致脑室及脑中线受压变形及移位,位于颅后窝时可引起脑室扩 大。 2.脑积水(hydrocephalus)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隙内脑脊液积聚过多,脑室扩大.常伴 有颅内压增高,称为脑积水。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脑积水两大类型。颅内出血和感染是产生 脑积水的常见病因,脑积水亦可伴发于脊髓脊膜膨出病儿。婴幼儿脑积水多表现为头颅的快 速、进行性异常增大。前额向前突出,成人脑积水主要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X 线颅骨片 见颅骨变薄,骨缝分离,成人颅内压增高表现。 3.脑脊膜膨出(meningocele)脑脊膜膨出是中抠神经系统的先天性畸形.脊柱或颅骨闭 合不全脑组织、脊膜、脑膜或伴神经组织形成囊性膨出。此病死亡率高,存活病儿常有脑积 水性痴呆和下肢瘫痪。 4.蛛网膜囊肿(arachnoid cyst) 分为先天性蛛网膜囊肿和继发性蛛网膜囊肿两大类。 一般为先天性,为发生学的异常,由蛛网膜形成的囊腔,内含脑脊液。脑脊液被包裹在蛛网 膜袋状结构内而形成囊肿。有的囊胜有窄小的通路与蛛网膜下隙相通。多见于儿童及青年, 好发于外侧裂、枕大池、大脑及小脑表面等处。 5.水脑症(hydrocephalus)亦称积水性无脑畸形,为一种少见的先天性无大脑畸形。 由于胎儿早期双侧颈内动脉闭塞等原因,大脑未能发育,双大脑半球缺如,残余的脑为一薄 膜,部分枕叶、基底节、视丘下部及脑干存在,大脑镰亦存在。 四、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 多普勒超声检查周围血管的病变已有多年的经验,以往对脑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是依靠 多普勒检测颅外血管(颈内政动脉、椎动脉及眼动脉)血流的变化来推测颅内血管有无狭窄 或闭塞,且狭窄程度至少达到 30%以上才能表现出来。 1.脑梗塞 小儿脑血管纤细,加之植物神经发育尚不健全,脑外伤所致脑血管闭塞表现较 为突出,脑病变区声像图呈不均质低回声,病变段血管内膜增厚且毛糙不平,内膜上亦可见 斑块强回突向血管腔内,狭窄处可见绕过斑块的多彩湍流或方向逆转的血流信号。栓塞段近 心端管内为高速血流,侧支循环供血良好时可使血流减慢,血管完全闭塞后无彩色信号显示。 2.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s,AVM)系脑内任何一部分血管先天 性发育异常,声像图标血管走向不正常,脑血管管腔狭窄或者增粗,脑血流速度增快或减修 脑动静脉撞时可测及湍流频谱。若畸形血管破裂出血,可见病变血管附近出现异常团块,亦 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 3.烟雾病(moyamoya)此病多见于儿童,先天性或获得性脑血管疾病引起颅底动脉异常 血管网形成。声像图显示颈内动脉虹吸部、终末端大脑中动脉或大脑前动脉终末段狭窄,病 变多数累及双侧颅底动脉环形成大量新生毛细血管,颈内动脉段亦可发生病变
4,脑动脉瘤彩色多普勒:显示圆球形或椭圆形彩色血流影,边缘清楚,与正常动脉相 连,表现为红蓝共存的异常彩色血流影,轻微转动探头其血流影的颜色便显示时边缘更清晰。 多切面可见到不同大小球形或椭圆形的彩色血流影。 纵隔超声检查 一、纵隔解剖概要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间的脏器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为为胸骨,后为脊柱,两侧为纵隔 胸膜,上起胸腔入口,下至横膈。以胸骨角和第4胸椎下缘为界,分上纵隔和下纵隔。前纵隔 位于胸骨与前侧心包间,后纵隔位于后侧心包与脊柱之间。上纵隔包含胸腺、大血管、迷走 神经、膈神经、气管、食管及胸导管。前纵隔包含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中纵隔包含心脏 及大血管。后纵隔包含胸主动脉、奇静脉、胸交感干、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及淋巴结。 二、探测方法:①经胸骨上窝扫查:②经锁骨上窝扫查:③经助间扫查:④胸骨旁纵向 扫查:⑤胸骨旁横向扫查:⑤剑下纵向扫查:⑦剑下横向扫查:⑧肋缘下扫查。 三、纵隔病变声像图 纵隔常见肿瘤来自胸腺、淋巴结、神经组织和纵隔间叶组织。常见于胸腺瘤、畸胎瘤、 神经源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胸内甲状腺瘤及支气管囊肿。纵隔肿瘤中25%~30%为恶性, 胸腺瘤有45%向周围浸润。好发部位:上纵隔:甲状腺肿瘤、胸腺瘤、畸胎瘤及神经源性 肿瘤。前纵隔:胸腺瘤、胸腺囊肿、畸胎瘤、恶性淋巴瘤及胸内甲状腺肿。中纵隔:恶性淋 巴瘤、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及肠原性囊肿。 1.畸胎瘤纵隔是生殖腺外最易发生畸胎瘤的部位,隔畸胎瘤占纵隔肿瘤第二位(20%), 好发生于上纵纵隔及前纵隔,分为囊性、实质性及混合性三种,80%为良性。良性囊性畸 胎瘤:壁光滑清楚,囊肿内稀薄液体与皮脂液同时存在,称为脂液分层征(fluid-fluid level with floating material sign)。部分油脂液物充满囊腔,为较均匀类实质回声,周边部可有高回声团。 肿瘤后部回声不减弱或增强。多因重症肌无力及库欣氏征就医。含有胸腺上皮细胞和胸腺淋 巴细胞。 2胸腺瘤为实质性,切面多呈分叶状,可发生囊性变、出血、坏死及钙化。恶性者常发生 胸膜转移种植。胸腺瘤的声像图表现:多呈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边缘清晰光整,常有明 显的包膜回声,肿瘤内部多呈较均匀弱回声囊性变有小无回声区,完全囊变呈囊肿样改变。 有钙化灶时出现斑点状强回声。 3胸内甲状腺肿,多数为颈部甲状腺肿向下的延伸,一般位于中上纵隔,与气管紧密相关。 边界清楚,内部为多结节状,呈低一强回声不等,可见钙化和囊性变。 参考书 1.小儿超声诊断学夏焙吴瑛人民卫生出版社 2.颅脑与外周血管超声诊断学简文豪科学技术出版社 3.超声诊断手册PE.SPalmer编著张青萍主译人民卫生出版社
4,脑动脉瘤 彩色多普勒:显示圆球形或椭圆形彩色血流影,边缘清楚,与正常动脉相 连,表现为红蓝共存的异常彩色血流影,轻微转动探头其血流影的颜色便显示时边缘更清晰。 多切面可见到不同大小球形或椭圆形的彩色血流影。胸腺瘤的 声像图表现: 多呈 纵隔超声检查 一、纵隔解剖概要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间的脏器与结缔组织的总称。前为为胸骨,后为脊柱,两侧为纵隔 胸膜,上起胸腔入口,下至横膈。以胸骨角和第 4 胸椎下缘为界,分上纵隔和下纵隔。前纵隔 位于胸骨与前侧心包间,后纵隔位于后侧心包与脊柱之间。上纵隔包含胸腺、大血管、迷走 神经、膈神经、气管、食管及胸导管。前纵隔包含淋巴结和疏松结缔组织,中纵隔包含心脏 及大血管。后纵隔包含胸主动脉、奇静脉、胸交感干、支气管、食管、胸导管及淋巴结。 二、探测方法:①经胸骨上窝扫查;②经锁骨上窝扫查;③经助间扫查;④胸骨旁纵向 扫查;⑤胸骨旁横向扫查;⑤剑下纵向扫查;⑦剑下横向扫查;⑧肋缘下扫查。 三、纵隔病变声像图 纵隔常见肿瘤来自胸腺、淋巴结、神经组织和纵隔间叶组织。常见于胸腺瘤、畸胎瘤、 神经源性肿瘤、恶性淋巴瘤、胸内甲状腺瘤及支气管囊肿。纵隔肿瘤中 25 %~30%为恶性, 胸腺瘤有 45%向周围浸润。好发部位 :上纵隔:甲状腺肿瘤、胸腺瘤、畸胎瘤及神经源性 肿瘤。前纵隔:胸腺瘤、胸腺囊肿、畸胎瘤、恶性淋巴瘤及胸内甲状腺肿。中纵隔:恶性淋 巴瘤、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后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及肠原性囊肿。 1.畸胎瘤 纵隔是生殖腺外最易发生畸胎瘤的部位,隔畸胎瘤占纵隔肿瘤第二位(20%) , 好发生于上纵纵隔及前纵隔,分为囊性、实质性及混合性三种, 80%为良性。良性囊性畸 胎瘤:壁光滑清楚,囊肿内稀薄液体与皮脂液同时存在,称为脂液分层征(f luid-fluid level with floating material sign)。部分油脂液物充满囊腔,为较均匀类实质回声,周边部可有高回声团。 肿瘤后部回声不减弱或增强。多因重症肌无力及库欣氏征就医。含有胸腺上皮细胞和胸腺淋 巴细胞。 2.胸腺瘤为实质性,切面多呈分叶状,可发生囊性变、出血、坏死及钙化。恶性者常发生 胸膜转移种植。胸腺瘤的声像图表现:多呈圆形、椭圆形及分叶状,边缘清晰光整,常有明 显的包膜回声,肿瘤内部多呈较均匀弱回声囊性变有小无回声区,完全囊变呈囊肿样改变。 有钙化灶时出现斑点状强回声。 3.胸内甲状腺肿,多数为颈部甲状腺肿向下的延伸,一般位于中上纵隔,与气管紧密相关。 边界清楚,内部为多结节状,呈低一强回声不等,可见钙化和囊性变。 参考书 1.小儿超声诊断学 夏焙 吴瑛 人民卫生出版社 2.颅脑与外周血管超声诊断学 简文豪 科学技术出版社 3.超声诊断手册 P.E.SPalmer 编著 张青萍主译 人民卫生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