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零、接地保护、绝缘防护、避雷针等,进而产生防爆电气设备,安全仪器仪表,防护装 置得到广泛应用 安全科学是现代化生产与现代科技发展的需要与结果。安全的实质是能量控制问题,事 故的发生多为能量失控所致。现代化生产中高能给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高能能源(如核能、 高能火箭燃料、高压系统等)的发展,使事故的灾害程度大为增加。与高能的发展相适应 安全科学日益重要。现代化生产为安全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新的保障手段和技术措施。现 代化生产具有髙能量、系统化、连续作业的特点,一旦发生事故,较之传统工业,其规模、 危害程度、经济损失更大、更严重。如,印度博帕尔农药厂毒气泄漏事故,美国三浬岛核 电站放射性物质外泄事故,航天飞机“挑战者”升空点火爆炸,墨西哥液化石油气爆炸,秘 鲁首都利马商业中心大夏发生的重大火灾事故如图1-1所示,我国的淮南煤矿特大瓦斯爆 炸、广西南丹“七·一七”特大透水事故,江西省万载县潘达烟花爆竹厂特大连锁爆炸事 故如图1-2所示,以及世界不断发生的重大的空难、海运、交通、火灾爆炸等事故,都向安 全科学技术提出∫严肃的研究课题。专业的安全技术向高层次发展,安全科学技术从纵向 分科,逐步向系统的高层次横向综合发展。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为现代安全科学奠定 了基础,由于导弹系统和核武器系统要绝对保证安全,为适应其安全要求而采取的控制措 施,导致了系统安全在20世纪50年代末涎生。40多年来,系统安全科学也得到了迅速的 发展 DA99o. com 图1-1税鲁首都利马商业中心大厦的火灾事故 现代生产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密不可分。自动化技术就是生产技术 和安全技术统一发展的例证。如果说事故是由物的因素、人的因素和环境构成的,那末自 动化则恰恰大量减少了事故的人为失误因素。20世纪50年代,自动化形成热潮,自动化技 术广泛用于汽车工业,飞机制造业,可以在许多方面代替体力劳动,从事危险和危害的作 业,例如高速自动描准,高温或放射性环境下操作等,这种自动化技术的丿泛应用、提高 了安全生产水平 信息论的发展,使得火害和事故的数据库产生,灾害与事故的预测与预防技术获得发
XINHUA 图1-2潘达烟花爆竹厂特大连锁爆炸事效 展。同时,安全科学的理论研究也发展很快,1973年,美国出版了《安全科学文摘》,1979 年英国哈克顿和多滨斯发表了《技术人员的安全科学》,1981年德国库尔曼发表《安全科学 导论》 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安全科学是从应用技术发展到理论研究,逐步形成自已的理论 体系 安全科学的发展 我国安全科学技术,主要是在建国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目前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 段,既初步建立阶段、迅猛发展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 1.初步建立阶段 建国初期至20世纪70年代末期,国家把劳动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实施,安全技术 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而得到发展。这一阶段,为了满足我国上业发展的需要,国家成立 了劳动部劳动保护研究所、卫生部劳动卫生研究所、冶金部安全技术研究所、煤炭部煤炭 科学技术研究所等安全技术专业研究机构,开展了矿山安全技术、工业防尘技术、机电安 全技术、安全检测技术、毒物危险控制技术等的研究工作。我国安全技术主要在两个方面 发展,一是作为劳动保护的一部分开展的劳动安全技术研究,包括机电安全、工业防毒、工 业防尘和个体防护技术等;二是随着产业生产技术发展起来的产业安全技术,如矿业安全 技术(包括防瓦斯突出、防瓦斯煤尘爆炸、顶板支护、爆破安全、防水工程、防火工程、提 升运输安全、矿山救护及矿山安全设备与装置等)是随着采矿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而提 高。冶金、建筑、化工、军工、航空、航天、核工业、铁路、交通等产业安全技术都是紧 密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随着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2.迅猛发展阶段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发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安全科学技 术得到迅猛的发展。在此期间,建立了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所、中心等50多家,拥有专 业科技人员5000余名。1983年,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正式成立;1984年,教育部 将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列入《高等学校工科专业目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刘潜
等提出了建立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和安全科学技术体系结构的设想;1986年,中国矿业大学 首次获得了安仝技术及⊥程学科硕士、博上学位授予杈,使我国在安仝科学领域形成了从 本科到博七的完整的学位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安全科学技术教育体系形成;此外,在企 业、数以万计的科技人员工作在安全生产第一线,从事安全科技与管理工作。可以说,已 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和水平的安全科技队伍和科学研究体系 3.新的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囤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有了突破性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安仝 科学体系和专业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纳∧国家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划,安 全科学技术研究机构形成网络,取得一大批科研成果,近几年米,已有数百项安全科技成 果获得国家、省(市)和鄗门的奖励,“煤层瓦斯流动理论”、“矿井瓦斯突出预测预报 防静电危害技术硏究”、“高效旋风除尘器”等多项成果获得了国家级奖,并相继建立了國 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如“爆炸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在北京理工大学建 立,“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中倒科大建立,“矿业安全工程部级重魚实验室”在中 国矿大建立。产业安全技术正向新水平发展,传统产业如冶金、煤炭、化「、机电等都成 立了自己的安全技术研究院(所),并开展产业安全技术研究,高科技产业如核能、航空航 天、电时智能机器入等都随着产业技术的发展而发展。国家把安全科学技术发展的重点放 在产业安全上、核安全、矿业安仝、航空航天安全、冶金安仝等产业安仝的重点科技攻关 功目已列入国家计划。特别是我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随着产业成套设备和技术的引 进,同时引进∫国外先进的安全技术并加以消化,如冶金行业对宝钠安全技术的消化,核 能产业对大亚湾核电站安全技术的引进与消化等,均取得显著成绩 综合性的安全科学技术研究已有初步基础,·方面为劳动保护服务的职业安全卫生 程技术继续发展,另一方面更髙层次的安仝科学理论已初步形成。在系统安全程、安全 人机工程等软科学研究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T作,对事故致因理论、伤亡事故模型的 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安全检查表、事件树、事故树、管理疏忽和危险树等系统安全分析方 法正在匚矿企业安全生产中推广应用,事故因果理论和伤亡事故迫踪系统的应用,克服了 片面追查操作人员责任的观点,树立了从产品和设备安全性能、管理失误和人为失误全面 分析事故原因的新概念。在防止人为失误的同时,把安全技术的重点放在通过技术进步、技 术改造,提高设备的叮靠性,增设安全装置,建立防护系统。在研究改进机械设备、设施、 环境条件的同时,研究预防事故的物质技术措施和防止人为失误的管理和教育措施,并且 随着命业管理的现代化、安全管理也逐步走上现代化,现代管理科学的预测、决策科学和 行为科学以及系统原理、反馈原理、封闭原理、能级原理、人本原理、动力原理正逐步应 用于现代安全管理…。 4.安全科学的发展趋势 几十年来,尽管我国安全科学的研究和应用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但还存在着许多 不足之处。例如:安全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友现为分散状态·安全科学技术专家、医学家 心理学豕、管理学家、行为学家、社会学家和T程技术专业人员等从各自的研究立场出发 进行着分散研究工作,在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基本概念等方面缺乏一致性;工伤事故和 职业危害还未得到有效控制:企业的安仝管琿体系还不够完善等。今后,安全科学的研究 将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向宏观和微观两方而发展,向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方发展,逐步
形成安全科学理论体系、并在吸纳其他学科分析方法的同时形成自已的方法休系。安全科 学技术研究內容将继续深化和扩展,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将继续发展和完茜事故致因理论 事故控制埋论、安全⊥程技术方法,并在更人程度上吸收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方汯 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会深人研究信总安全、生态安全籌问题。安全 箐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将以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我国安全生产监察和管理 体系为中心·形成完整的安全管理学、安全法学、安全经济学、安全人机工程学理论和方 法。安仝工程技术研究将以预防和控制工份事故与职业危害为中心,一…方面产业安全技术 将继续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将会大力发展安全叔术产业·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们生 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的需要 第四节安全科学的研究对象 全国芳功保护科学技术学会自1981年成立筹备委员会以来,曾分别多次专门组织召开 过芳动保护和安全科学学科体系学术研讨会,在1985年的研讨会上,部分学者初次提出安 仝科学的学科概念和安仓科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得到了中学术界的关注、在近几年的有 关综合性学术交流活动屮、常有专门的安全科学学科的学术交流。经过广泛、深人的学术 研讨,在中国的学术界.对安全科学这一新兴学科主要有如下初步认识,即:安全科学应 该研究人类在生存与发展的活动中,外界对其危害的产生、传播、作用机理以及控制危害 的玊论和广法,以达到保护人类的身心安仑与健康、财产免遭损失、环境免受破坏,也就 是说,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应当包括:生产领域(安全生产及劳劢保护方面)、生活领域 (交通安全、消防与家庭安全等)、生存领域(匚业污染控制与洽理、灾变的控制和预防) 虽然中国的安全科学研究与应用取得了可的进展,但与先进的工业国家相比,尤其 在工程技术和技术科学上,仍有较大的差距,并且对安全科学的定义、目的、「段以及它 所研究的领域尚有待进一步明确。我国工业企业灾害事故仍然十分严重,据统计,“九五” 期间每牛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100余起,每年因伤亡事故和联业危害造成的 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约为800~2000亿元。丙此,为∫发展现代安全科学技术,解决安全 生产車大科技间题,家科委委托原劳动部组织有关专家编制《安全生产屮长期科技发 展纲要(190-200—2020年)》,提出了我国亡业安仝科学技术的发展酸略、奛斗臼标、支 撑条件和技术政策,确定了如下重点任务 .工业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着重研究重大恶性事欯及多次重复发兰的事故预防 和控制技术 研究防止及挖制矿井瓦斯、煤尘爆炸、煤炭自燃、煤与瓦斯突出灾害预测、预报及挖 制技木矿山顶板、冲击地压、透水郜故的预测及控制技术; 硏究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如工业粉尘燃炸性能、粉尘烬炸控制技术; 锅妒压力容器爆炸预防、失效分析和安个评估:危险品生卢、运输和储存中的火灾和爆炸 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 研究剧毒物质、放射性物质生产与储运过程中,大规模外泄引起的恶性事故的预防及 控制技卡 研究建、构筑物破坏及倒埚事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
研究提高防灾能力,防止事故扩大救护技术,事故快速勘查和紧急救援技术 研究重大危险源(危险区域或大型联合装置)安全监控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 2.职业卫生工程的研究与应用,着重研究危害职工的尘肺病等职业病的预防及控制技术 研究粉尘控制技术,新型高效除尘技术及装备、移动尘源的除尘技术等; 研究毒物和致癌物控制技术,重点是有毒物质的净化吸收、集中回收处理技术,无毒 低毒代用技术和各种密闭防护技术等; 研究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控制技术; 研究粉尘理化性质和检测标定技术,研究与开发新型、多功能安全防护用品(材料)。 3.安全管理的研究和应用 研究工矿生产事故致因及其预防对策,研究以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为重点的安全管理 技术; 开展系统安全工程、安全经济学和安全人机工程学等的研究,应用系统安全分析技术 风险分析技术等; 建立和完善事故信息采集、分析和安全科技情报系统,重(特)大事故应急指挥与救 援信息系统,伤亡事故数据库 4.高技术应用及特殊环境中的安全技术 研究开发设备运行中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技术和事故追忆装置」 研究能在有毒、有害、易燃易爆场所正常作业的经济型視器人和在紧急危险情况下排 险的智能人; 研究核电站、核燃料和放射性同位素安全生产和管理技术等。 □思考题 1.何谓安全?人们对安全的认识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2.何谓安全指标、本质安全化、危险物质、安全评价和固有危险度? 3.安全有哪些基本特征?了解安全的基本特征有何作用? 4.何谓安全三要素?安全科学体系应当包括哪些方面? 5.安全科学技术何时列为一级学科?其下属有几个二级学科和三级学科?这种划分方 法是否合理? 6.安全科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 7.安全科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从中可以得到何种启示? 8.安全科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哪些方面? 9.我国《安全生产中长期科技发展纲要(1990-2000-2020年)》中提出准备重点研 究和解决的安全问题是什么? 参考文献 [1]何学秋等编著,安全工程学·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0年 [2]金磊,徐得蜀,罗云主编,中园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郑州:河南大学出欤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