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教学建议: 结合案例教学与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回归分析的原理、学习用SPSS进行回归分析(上机).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其中 课外箱 教学内容 总学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课外实 1 绪论 2- 计指标与指数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抽样分布 6假设检验 方差分利 相天分刊 但归行行 10聚类分析 五导中的 42 资科分析的方法要与各专业实际情况相结合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管理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实践大纲。 七、考核方式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试卷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比例为4:6,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 (5%)、课堂表现(5%)、作业(5%)+上机实验(25%)。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材《管理统计学》,胡培、王建琼编著,高等教有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SPSS应用》,马庆国编,科学出版社,2005《统 计学(修订版)》,李金昌、苏为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管理统计学》,刘金兰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管理统计学》,李金林,赵中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商务统计》,(美)格罗布纳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黎赔肆系室审核人:欧燕群 21
21 4.教学建议: 结合案例教学与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回归分析的原理、学习用 SPSS 进行回归分析(上机)。 四、教学环节与学时分配 序 号 教学内容 总学 时 其中 课外辅 导/ 课外实 践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机 其他 1 绪论 2 2 2 SPSS 入门 4 0 4 3 统计指标与指数 6 2 4 4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8 4 4 5 抽样分布 4 4 6 假设检验 8 4 4 7 方差分析 8 4 4 8 相关分析 8 4 4 9 回归分析 8 4 4 10 聚类分析 4 2 2 11 上机考试复习 4 2 2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资料分析的方法要与各专业实际情况相结合 六、实验/实践内容 见《管理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实践大纲。 七、考核方式 学生最后总成绩由平时成绩和试卷考试成绩两部分构成,比例为 4:6,其中平时成绩包括考勤 (5%)、课堂表现(5%)、作业(5%)+上机实验(25%)。 八、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管理统计学》,胡培、王建琼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 SPSS 应用》,马庆国编,科学出版社,2005《统 计学(修订版)》,李金昌、苏为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管理统计学》,刘金兰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管理统计学》,李金林,赵中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 月。 《商务统计》,(美)格罗布纳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九、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黎赔肆 系室审核人:欧燕群
《管理统计与SPSS应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and SPSS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131504009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32学分:2 适用对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市场调查与分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管理统计与SPSS应用》可以支撑培养方案能力要求的③④条,素质要求的第②条,该课程 是市场营销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本课程的上机环节主要任务是帮助学 生将所学理论和调查实践通过SPSS统计分析软件子以实现。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践 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运用计软件SPSS来科学分析管理统计数据 并能正确解释SPSS的运行结果。要求: (1)以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刻体会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并以 统计软件SPSS作为一种实现手段,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的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完成统计 分析和统计计算过程。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者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课程 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 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 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本环节作为管理统计与SSS应用课程的一部分,占期末考核成绩的20%。每个学生上机要提 交相应的上机分析的结果,教师应抽样检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具体成绩由上机考勤(5%)、上机 作业(5%)和上机考试(10%)3小部分构成,。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上机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必开或实验分组 分配 洗开 类型人数 1 SPSS软件入门 4 必开 上机单独 22
22 《管理统计与 SPSS 应用》课程实践教学大纲 Statistics for Management and SPSS Application 课程编号:131504009 课程类别:非独立开设实验课程 学时:32 学分:2 适用对象:市场营销、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等专业 先修课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市场调查与分析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管理统计与 SPSS 应用》可以支撑培养方案能力要求的③④条,素质要求的第②条,该课程 是市场营销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必修课。本课程的上机环节主要任务是帮助学 生将所学理论和调查实践通过 SPSS 统计分析软件予以实现。 二、教学的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从加强基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出发。使学生通过本课程实践 教学,不只是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理论知识,而且能运用计软件 SPSS 来科学分析管理统计数据, 并能正确解释 SPSS 的运行结果。要求: (1)以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理论为基础,深刻体会各种统计分析方法的基本思想,并以 统计软件 SPSS 作为一种实现手段,熟悉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在其中的操作步骤,指导学生完成统计 分析和统计计算过程。建立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课程 体系。 (2)在切实培养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 推理判断的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 协作的团队精神。 三、考核方式及办法 本环节作为管理统计与 SPSS 应用课程的一部分,占期末考核成绩的 20%。每个学生上机要提 交相应的上机分析的结果,教师应抽样检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具体成绩由上机考勤(5%)、上机 作业(5%)和上机考试(10%)3 小部分构成,。 四、实验项目名称与学时分配: 上机安排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分配 必开或 选开 实验 类型 分组 人数 1 SPSS 软件入门 4 必开 上机 单独
2 信度和效度分析 4 。必开 上机单独 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 必开 上机单到 4 假设检验 必开 上机单雅 5 方差分析 4 必开 上机单独 6 相关分析 4 必开 上机单独 7 回归分析 必开 上机单独 8 聚类分析 2 必开 上机单独 9 综合考试 2必开上机单独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类容: 实验一SPSS的软件入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熟悉SPSS主要菜单的含义,变量的定义 2.实践内容或原理:数据文件的建立与数据录入和数据文件的编辑整理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软件、调查问卷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一一学生代表示范一一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将调查问卷转变为SPSS文件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问卷及与之配套的SPSS文件电子版 实验二SPSS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SPSS可靠性和因子分析菜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做出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数据文件的建立与数据录入和数据文件的编辑整理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软件、调查问卷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 一学生代表示范 一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将调查问卷转变为SPSS文件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问卷及与之配套的SPSS文件电子版 实验三描述性统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SPSS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频数分析(Frequencies过程、入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s过程)、探索分 析(Explore过程、交叉列联表分析(Crosstabs过程)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一一学生代表示范一一学生各自独立操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23
23 2 信度和效度分析 4 必开 上机 单独 3 描述性统计分析 4 必开 上机 单独 4 假设检验 4 必开 上机 单独 5 方差分析 4 必开 上机 单独 6 相关分析 4 必开 上机 单独 7 回归分析 4 必开 上机 单独 8 聚类分析 2 必开 上机 单独 9 综合考试 2 必开 上机 单独 五、实验项目的具体类容: 实验一 SPSS 的软件入门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熟悉 SPSS 主要菜单的含义,变量的定义 2.实践内容或原理:数据文件的建立与数据录入和数据文件的编辑整理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 软件、调查问卷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代表示范——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将调查问卷转变为 SPSS 文件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问卷及与之配套的 SPSS 文件电子版 实验二 SPSS 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 SPSS 可靠性和因子分析菜单对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做出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数据文件的建立与数据录入和数据文件的编辑整理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 软件、调查问卷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代表示范——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将调查问卷转变为 SPSS 文件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问卷及与之配套的 SPSS 文件电子版 实验三描述性统计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 SPSS 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频数分析(Frequencies 过程)、描述性分析(Descriptives 过程)、 探索分 析(Explore 过程、交叉列联表分析(Crosstabs 过程)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 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代表示范——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进行单变量的统计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四假设检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SPSS进行均值假设检验和卡方假设检验。 2.实践内容或原理:单样本T检验(One-Sample TTest过程)、入两独立样本T检验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过程)、成对样本T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过程):卡方一致性 和独立性检验。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一一学生代表示范一 一学生名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进行两样本均值的比较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五方差分析 I.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SPSS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方差分析基本原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或环节:教师讲解一一学生代表示范一一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六相关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SPSS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交叉列表和Bivariate过程)、偏相关分析Partial过程):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隳或环节:教师讲解一 一学生代表示范一一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进行任意两变量的相关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七回归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SPSS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线性回归分析Linear过程)和曲线回归(Curve Estimation过程) 3.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 一学生代表示范一一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24
24 6.考核要求:能进行单变量的统计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四假设检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 SPSS 进行均值假设检验和卡方假设检验。 2.实践内容或原理:单样本 T 检验(One-Sample T Test 过程)、 两独立样本 T 检验 (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 过程)、 成对样本 T 检验(Paired-Samples T Test 过程);卡方一致性 和独立性检验。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 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代表示范——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进行两样本均值的比较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五 方差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 SPSS 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方差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方差分析基本原理,单因素方差分析和一般线性模型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 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代表示范——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六相关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 SPSS 进行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两变量的相关分析(交叉列表和 Bivariate 过程)、偏相关分析(Partial 过程)。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 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代表示范——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能进行任意两变量的相关分析,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析 实验七回归分析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利用 SPSS 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和曲线回归分析 2.实践内容或原理:线性回归分析(Linear 过程)和曲线回归(Curve Estimation 过程) 3. 需用的仪器、试剂或材料等:电脑、SPSS 软件、调查数据 4.实践步骤或环节:教师讲解——学生代表示范——学生各自独立操作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掌握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曲线估计莱单,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 根据理论课的进度制定教学计划,在开课学期第二周安排上机课表。 2.对教师的要求:准备授课的一切资料,学生独立上机期间教师不得离开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准备好上机的必要材料,如问卷、数据等:记录和保存上机实践的结果, 准备实习报告: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机房按时上下班、保持和维护电脑和软件的正常运 行、实验管理员能随叫随到。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村 《管理统计学》,胡培、王建琼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SPSS应用》,马庆国编,科学出版社,2005《统 计学(修订版)》,李金吕、苏为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管理统计学》,刘金兰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管理统计学》,李金林,赵中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商务统计》,(美)格罗布纳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SPSS统计分析教程》,张文形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八、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黎赔肆系室审核人:欧燕群 25
25 5.教学方式:实践示范讲解、实践独立操作 6.考核要求:掌握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和曲线估计菜单,并准确解读分析的报表的含义 7.实践教学报告要求:提交纸质的分析报考,并进行解读和分 六、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组织管理的要求 根据理论课的进度制定教学计划,在开课学期第二周安排上机课表。 2.对教师的要求:准备授课的一切资料,学生独立上机期间教师不得离开机房。 3.对学生的要求:准备好上机的必要材料,如问卷、数据等;记录和保存上机实践的结果, 准备实习报告;遵守实验室各项规章制度。 4.对教学基地、实验室和实验员的要求:机房按时上下班、保持和维护电脑和软件的正常运 行、实验管理员能随叫随到。 七、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 《管理统计学》,胡培、王建琼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主要参考书 《应用统计学:数理统计方法、数据获取与 SPSS 应用》,马庆国编,科学出版社,2005《统 计学(修订版)》,李金昌、苏为华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管理统计学》,刘金兰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7 《管理统计学》,李金林,赵中秋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年 10 月。 《商务统计》,(美)格罗布纳等,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SPSS统计分析教程》,张文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八、教改说明及其他:无 执笔人:黎赔肆 系室审核人:欧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