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所以,只要商品是按它的价值买卖的,资本这一在流通中 并通过流通增殖的即增大的价值,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就不可 能产生。 第二,但如果商品不是按它们的价值买卖的,那么,这只有在 这个时候才有可能—— 非等价物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交 换:一方欺骗另一方,即一方在交换中比他投入的价值多得到的, 正好是另一方比他投入的价值少得到的。因此,所交换的价值总额 仍然不变,从而交换的结果并没有产生任何新的价值。A 有100磅 棉花价值100先令,B用50先令买了这些棉花。B所以得到50先 令的好处,是因为A 损失了50先令。价值额在交换以前是150先 令。在交换以后它还是这么多。只是B在交换前占有这个总额的 1 3,在交换后占有 2 3,而A 在交换前占有 2 3,交换后却只占 1 3 了。 可见,只是在150先令价值额的分配上发生了变化。价值额本身仍 然不变。 照这样看来,资本这个自行增殖的价值,作为财富的一般形 式,如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一样,仍然不可能产生。因为,一方的价值 增大,另一方的价值相应地减少了,因此价值本身并没有增大。一 方的价值所以在流通中增大,只是因为另一方的价值在流通中减 少了,也就是说,在流通中连自身都没有保存下来。 因此,很明显,交换本身无论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形式还是流通 形式,都没有使投入流通的价值发生变化,没有添加任何价值。 “交换不会给产品以任何价值。”(弗·威兰德《政治经济学原理》1843年 波士顿版第169页) 然而,甚至在某些著名的现代经济学家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 剩余价值竟被荒谬地解释成是由贵卖贱买产生的。例如托伦斯先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23
影响。所以,只要商品是按它的价值买卖的,资本这一在流通中 并通过流通增殖的即增大的价值,创造剩余价值的价值,就不可 能产生。 第二,但如果商品不是按它们的价值买卖的,那么,这只有在 这个时候才有可能—— 非等价物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才能进行交 换:一方欺骗另一方,即一方在交换中比他投入的价值多得到的, 正好是另一方比他投入的价值少得到的。因此,所交换的价值总额 仍然不变,从而交换的结果并没有产生任何新的价值。A 有100磅 棉花价值100先令,B用50先令买了这些棉花。B所以得到50先 令的好处,是因为A 损失了50先令。价值额在交换以前是150先 令。在交换以后它还是这么多。只是B在交换前占有这个总额的 1 3,在交换后占有 2 3,而A 在交换前占有 2 3,交换后却只占 1 3 了。 可见,只是在150先令价值额的分配上发生了变化。价值额本身仍 然不变。 照这样看来,资本这个自行增殖的价值,作为财富的一般形 式,如同在第一种情况下一样,仍然不可能产生。因为,一方的价值 增大,另一方的价值相应地减少了,因此价值本身并没有增大。一 方的价值所以在流通中增大,只是因为另一方的价值在流通中减 少了,也就是说,在流通中连自身都没有保存下来。 因此,很明显,交换本身无论是直接的物物交换形式还是流通 形式,都没有使投入流通的价值发生变化,没有添加任何价值。 “交换不会给产品以任何价值。”(弗·威兰德《政治经济学原理》1843年 波士顿版第169页) 然而,甚至在某些著名的现代经济学家的著作中也可以看到, 剩余价值竟被荒谬地解释成是由贵卖贱买产生的。例如托伦斯先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23
生说: “有效的需求在于,消费者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交换能够和愿意付给商 品的部分,大于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资本的一切组成部分。”(托伦斯《论财富 的生产》1821年伦敦版第349页) 这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卖者和买者。至于说只有商品所 有者(卖者)生产商品,而另一个人即买者(可是他的货币也必然是 通过出售商品而取得的,是商品的转化形式)是为了消费而取得商 品的,是作为消费者取得商品的,这也丝毫不会改变这样的关系。 买者总是代表使用价值。如果把这句话归结到它的本质的内容,抛 开它的偶然的外衣,那么,它无非是说,所有的买者都高于商品的 价值购买商品,因而所有的卖者都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商品,而买 者总是低于他的货币的价值购买的。把生产者和消费者扯进来也 不会改变问题的本质,因为,在交换行为中他们不是作为消费者和 生产者互相对立,而是作为卖者和买者互相对立。但是,在各个人 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进行交换时,每一个人必须既是生产者,又是 消费者,只有当彼者时,才能当此者,每一个人作为买者都会失去 他作为卖者所赢得的东西。 由此可见,一方面如果说剩余价值(这里我们还可以把任何一 种形式的盈利都称为剩余价值)应该来自交换,那么,另一方面,剩 余价值必定是通过某种行为在交换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虽然,这种 行为在G—W—G 公式中不可能看到,不可能了解。 “在通常的市场条件下,利润〈这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不是由交 换产生的。如果利润不是先前就已存在,那么,在这种交易以后也不会有。” (乔·拉姆赛《论财富的分配》1836年爱丁堡版第184页) 拉姆赛还说: 24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生说: “有效的需求在于,消费者通过直接的或间接的交换能够和愿意付给商 品的部分,大于生产它们时所耗费的资本的一切组成部分。”(托伦斯《论财富 的生产》1821年伦敦版第349页) 这里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只有卖者和买者。至于说只有商品所 有者(卖者)生产商品,而另一个人即买者(可是他的货币也必然是 通过出售商品而取得的,是商品的转化形式)是为了消费而取得商 品的,是作为消费者取得商品的,这也丝毫不会改变这样的关系。 买者总是代表使用价值。如果把这句话归结到它的本质的内容,抛 开它的偶然的外衣,那么,它无非是说,所有的买者都高于商品的 价值购买商品,因而所有的卖者都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商品,而买 者总是低于他的货币的价值购买的。把生产者和消费者扯进来也 不会改变问题的本质,因为,在交换行为中他们不是作为消费者和 生产者互相对立,而是作为卖者和买者互相对立。但是,在各个人 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进行交换时,每一个人必须既是生产者,又是 消费者,只有当彼者时,才能当此者,每一个人作为买者都会失去 他作为卖者所赢得的东西。 由此可见,一方面如果说剩余价值(这里我们还可以把任何一 种形式的盈利都称为剩余价值)应该来自交换,那么,另一方面,剩 余价值必定是通过某种行为在交换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虽然,这种 行为在G—W—G 公式中不可能看到,不可能了解。 “在通常的市场条件下,利润〈这是剩余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不是由交 换产生的。如果利润不是先前就已存在,那么,在这种交易以后也不会有。” (乔·拉姆赛《论财富的分配》1836年爱丁堡版第184页) 拉姆赛还说: 24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利润由消费者支付这种想法显然是十分荒谬的。消费者又是谁呢?”等 等。(第183页) 这里互相对立的只有商品所有者,其中每一个人既是消费者, 又是生产者,只有当彼者时,才能当此者。但是,如果我们先设想有 这样一些阶级,他们只消费[Ⅰ—11]而不生产,那么,他们的财富 只能是生产者的一部分商品。因此,价值所以增大的原因不可能 是:有白白地得到价值的阶级,他们在这些价值的再交换中受了骗 (见马尔萨斯的论述)9。剩余价值或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会从交换 中、从流通中产生。另一方面,本身产生价值的价值只能是交换的 产物,流通的产物,因为,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起交换价值的作 用。如果价值本身被孤立起来,那么,它就成了贮藏货币,而它作为 贮藏货币,既没有充当使用价值,同样也没有增殖。 或者也许有人会说,货币所有者购买商品,但对它进行了加 工,即生产地应用它,从而在它上面追加了价值,然后重新把它出 售,所以,剩余价值完全是由他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似乎本身并没 有发挥作用,没有增殖。货币所有者所以获得更大的价值,并不是 因为他有价值;而是由于他追加了劳动,使价值增加了。 因此,研究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问题,从重农学派直到现代都 是政治经济学上的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货币(或 者商品,因为货币就是商品的转化形式)即某一价值额是怎样转化 为资本的,资本是怎样产生的。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资本是财富的特殊形式,是价值的指数, 那么,这种形式就必须在等价物相交换,也就是说商品按其价值即 按其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出售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这看来 是不可能的。如果在G—W—G 过程中,G—W 的行为和W—G 都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25
“利润由消费者支付这种想法显然是十分荒谬的。消费者又是谁呢?”等 等。(第183页) 这里互相对立的只有商品所有者,其中每一个人既是消费者, 又是生产者,只有当彼者时,才能当此者。但是,如果我们先设想有 这样一些阶级,他们只消费[Ⅰ—11]而不生产,那么,他们的财富 只能是生产者的一部分商品。因此,价值所以增大的原因不可能 是:有白白地得到价值的阶级,他们在这些价值的再交换中受了骗 (见马尔萨斯的论述)9。剩余价值或自行增殖的价值不会从交换 中、从流通中产生。另一方面,本身产生价值的价值只能是交换的 产物,流通的产物,因为,价值只有在交换中才能起交换价值的作 用。如果价值本身被孤立起来,那么,它就成了贮藏货币,而它作为 贮藏货币,既没有充当使用价值,同样也没有增殖。 或者也许有人会说,货币所有者购买商品,但对它进行了加 工,即生产地应用它,从而在它上面追加了价值,然后重新把它出 售,所以,剩余价值完全是由他的劳动产生的。价值似乎本身并没 有发挥作用,没有增殖。货币所有者所以获得更大的价值,并不是 因为他有价值;而是由于他追加了劳动,使价值增加了。 因此,研究剩余价值如何产生的问题,从重农学派直到现代都 是政治经济学上的最重要的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就是:货币(或 者商品,因为货币就是商品的转化形式)即某一价值额是怎样转化 为资本的,资本是怎样产生的。 在任何情况下,如果资本是财富的特殊形式,是价值的指数, 那么,这种形式就必须在等价物相交换,也就是说商品按其价值即 按其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出售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另一方面,这看来 是不可能的。如果在G—W—G 过程中,G—W 的行为和W—G 都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25
是等价物相交换,那么,从交换过程中出来的货币怎么会多于进入 这个过程的货币呢? 这个问题即问题的条件中所包含的显而易见的矛盾促使富兰 克林这样说道: “只有三种方法可使国家财富增长。第一种是通过战争,这是掠夺;第二 种是通过商业,这是欺骗;而第三种是通过农业,这才是唯一正当体面的方 法。”(斯巴克斯编《富兰克林全集》1836年波士顿版第2卷《关于国民财富的 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第376页)10 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为什么在这里谈到资本本身时根本没有 考虑到资本的两种形式①,—— 两种职能的资本,根据它在这种或 那种形式中执行职能,它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资本,—— 这两种形 式虽然最符合于资本的普通观念,而且也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资本 存在形式,但相反地却必须放到以后作为资本的派生形式来加以 阐述。 G—W—G 的运动在真正的商业资本中表现得最明显。因此, 很早以来,人们就注意到,投入流通的价值或货币的增殖是这种资 本的目的,而“为了再卖而买”是这种资本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形 式。 “所有的商人都具有普遍的特性:他们为转卖而买。”(《关于财富的形成 和分配的考察》,载于1766年欧·德尔新编《杜尔哥全集》1844年巴黎版第1 卷第43页) 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在这里似乎纯粹是在流通中产生的,因为 商人卖的价钱比买的价钱贵,或者他买的价钱比卖的价钱便宜(他 26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① 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 编者注
是等价物相交换,那么,从交换过程中出来的货币怎么会多于进入 这个过程的货币呢? 这个问题即问题的条件中所包含的显而易见的矛盾促使富兰 克林这样说道: “只有三种方法可使国家财富增长。第一种是通过战争,这是掠夺;第二 种是通过商业,这是欺骗;而第三种是通过农业,这才是唯一正当体面的方 法。”(斯巴克斯编《富兰克林全集》1836年波士顿版第2卷《关于国民财富的 有待研究的几个问题》第376页)10 这里已经可以看出,为什么在这里谈到资本本身时根本没有 考虑到资本的两种形式①,—— 两种职能的资本,根据它在这种或 那种形式中执行职能,它就表现为一种特殊的资本,—— 这两种形 式虽然最符合于资本的普通观念,而且也是历史上最古老的资本 存在形式,但相反地却必须放到以后作为资本的派生形式来加以 阐述。 G—W—G 的运动在真正的商业资本中表现得最明显。因此, 很早以来,人们就注意到,投入流通的价值或货币的增殖是这种资 本的目的,而“为了再卖而买”是这种资本用以达到这一目的的形 式。 “所有的商人都具有普遍的特性:他们为转卖而买。”(《关于财富的形成 和分配的考察》,载于1766年欧·德尔新编《杜尔哥全集》1844年巴黎版第1 卷第43页) 另一方面,剩余价值在这里似乎纯粹是在流通中产生的,因为 商人卖的价钱比买的价钱贵,或者他买的价钱比卖的价钱便宜(他 26 第一篇 资本的生产过程 ① 商业资本和生息资本。—— 编者注
低于商品的价值购买,并按商品的价值或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或 者是他按商品的价值购买,但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买者向某一 个人购买商品,再把它卖给另一个人,对于这一个人来说他代表货 币,对于另一个人来说他代表商品,并且,当他重新开始运动时,他 同样是为买而卖,但是他购买商品,从来不是把商品本身作为他的 目的,所以后一个运动只替他充当[Ⅰ—12]前一个运动的中介。他 在买者和卖者面前交替地代表着流通的不同方面(阶段),他的全 部运动是在流通中进行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是运动的承担者, 是货币的代表,就象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完全一样,全部运动似乎是 从流通手段即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出发的。商人只是商品在流通 中必须经过的各不同阶段之间的中介人,因而也只在现有的两端 之间,即代表现有商品和货币的现有卖者和买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其他的过程加入流通过程,所以,商人交替地通 过卖和买(因为他的全部活动都可归结为卖和买)得到的剩余价值 (利润),即他投入流通的货币或价值的增殖,似乎纯然是由于欺骗 了轮流同他打交道的对方,是由于非等价物的交换,因此,他从流 通中取出的价值总是大于他投入的价值。可见,他的利润,即他投 入交换的价值为他生产的剩余价值,似乎纯然来自流通,因而只是 由与他打交道的当事人所受的损失构成的。 实际上商人财产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在工业不发达 国家之间从事转运贸易的商业民族,大多是通过这种方法发财致 富的。商人资本能够在那些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极不 相同阶段上的国家之间起作用。这就是说,它能在没有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国家之间起作用,可见,在资本的主要形式得到发展以 前,商业资本早就已经发生作用了。但是,如果商人获得的利润,或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27
低于商品的价值购买,并按商品的价值或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或 者是他按商品的价值购买,但高于商品的价值出售)。买者向某一 个人购买商品,再把它卖给另一个人,对于这一个人来说他代表货 币,对于另一个人来说他代表商品,并且,当他重新开始运动时,他 同样是为买而卖,但是他购买商品,从来不是把商品本身作为他的 目的,所以后一个运动只替他充当[Ⅰ—12]前一个运动的中介。他 在买者和卖者面前交替地代表着流通的不同方面(阶段),他的全 部运动是在流通中进行的,或者更确切地说,他是运动的承担者, 是货币的代表,就象在简单商品流通中完全一样,全部运动似乎是 从流通手段即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出发的。商人只是商品在流通 中必须经过的各不同阶段之间的中介人,因而也只在现有的两端 之间,即代表现有商品和货币的现有卖者和买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因为这里没有任何其他的过程加入流通过程,所以,商人交替地通 过卖和买(因为他的全部活动都可归结为卖和买)得到的剩余价值 (利润),即他投入流通的货币或价值的增殖,似乎纯然是由于欺骗 了轮流同他打交道的对方,是由于非等价物的交换,因此,他从流 通中取出的价值总是大于他投入的价值。可见,他的利润,即他投 入交换的价值为他生产的剩余价值,似乎纯然来自流通,因而只是 由与他打交道的当事人所受的损失构成的。 实际上商人财产完全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产生,在工业不发达 国家之间从事转运贸易的商业民族,大多是通过这种方法发财致 富的。商人资本能够在那些处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极不 相同阶段上的国家之间起作用。这就是说,它能在没有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国家之间起作用,可见,在资本的主要形式得到发展以 前,商业资本早就已经发生作用了。但是,如果商人获得的利润,或 第一章 货币转化为资本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