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纤维素纤维 纤维素纤维的种类 种籽(籽毛)纤维:棉 麻类:苎麻,亚麻,黄麻,大麻等 韧皮纤维 树皮类:桑皮,檀皮棉干皮等 叶脉纤维剑麻,龙舌兰麻龙须草,菠萝叶,凤梨麻,焦麻等 天然纤维素纤维 果实纤维:揶椰壳纤维 禾本科纤维:稻秸秆,麦秸秆等 纤维素纤维{ 竹纤维 木材纤维:针叶材和阔叶材等 粘胶纤维 再生纤维素纤维{铜氨纤维 醋酯纤维
第四章 纤维素纤维 纤维素纤维的种类
第一节纤维素纤维的形态结构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1.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棉花晾晒(或烘干)籽棉轧花(除棉籽及杂质)皮棉 棉纤维在显微镜下,纵向呈扁平带状,有天 然扭曲;截面呈腰子形耳形,中间有胞腔。 棉纤维的横截面 棉纤维表面
第一节 纤维素纤维的形态结构 一.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1.棉纤维的形态结构 棉花 晾晒(或烘干) 籽棉 轧花(除棉籽及杂质)皮棉 • 棉纤维:在显微镜下,纵向呈扁平带状,有天 然扭曲;截面呈腰子形或耳形,中间有胞腔。 棉纤维表面 棉纤维的横截面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模型 (1)表皮层: 腔 组成:蜡质、脂肪和果胶 第三J (2)初生胞壁(初生层) P层,在表皮层内侧,由网状 S2层 原纤组成组成:纤维素、杂质(果 次生层 胶、油蜡) (3)次生胞壁 S层,在初生胞壁的里侧, S 棉纤维主体部分,每日生长一层, 有25~40层。与纤维轴有20~30° 的螺旋倾角,有的左旋,有的右旋, 初生1 相邻两层相反,由外到里,S1、 S2.. 棉纤维的断面结构 (4)胞腔: 组成:蛋白质、矿物盐以及色素
•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模型 (1)表皮层: 组成:蜡质、脂肪和果胶 (2)初生胞壁(初生层): P层,在表皮层内侧,由网状 原纤组成,组成:纤维素、杂质(果 胶、油蜡) (3)次生胞壁: S层,在初生胞壁的里侧, 棉纤维主体部分,每日生长一层, 有25~40层。与纤维轴有20~30º 的螺旋倾角,有的左旋,有的右旋, 相邻两层相反,由外到里,S1、 S2… (4)胞腔: 组成:蛋白质、矿物盐以及色素
2棉纤维的组成 纤维素94.0%;蜡状物0.6%;果胶0.9%. 蜡状物和果胶:(1)保护作用,减轻外界条件对次生胞壁的 损害;(2)润滑作用,是棉纤维具有良好纺纱性能的原因之一 (3)影响棉纤维的润湿性和染色性,染整加工时去除。 3棉纤维的形态、尺寸 (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 宽度12-20m,长度13-70mm(多数25-35mm) 密度1.54-1.56; 线密度1.1~22dtex;
2.棉纤维的组成 纤维素94.0%;蜡状物0.6%;果胶0.9%...... • 蜡状物和果胶:(1)保护作用,减轻外界条件对次生胞壁的 损害;(2)润滑作用,是棉纤维具有良好纺纱性能的原因之一; (3)影响棉纤维的润湿性和染色性,染整加工时去除。 3.棉纤维的形态、尺寸 (陆地棉、海岛棉、亚洲棉) 宽度12-20μm ,长度13-70mm(多数25-35mm); • 密度1.54~1.56; • 线密度1.1~2.2dtex;
彩色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及性能 (基因工程) 形态结构:与本色棉纤维相似 性能 彩棉的色彩主要分布在纤维次生胞壁内 品种:褐色棉、棕棉、绿棉 目前存在问题:变色、褪色、掉色、沾色; 日晒牢度差; 加工时颜色受损,难以补救 加工条件苛刻; 彩色棉与白棉主要物理性能比较 指标 棕色棉绿色棉白棉 细度(mg) 5950 6750 5700 「长度(m) 2991 264 2858 断裂强度(gD)4.17 2.44 4.03 成熟度系数 1.64 1.17 1.57
二.彩色棉纤维的形态结构及性能 (基因工程) • 形态结构:与本色棉纤维相似 • 性能: 彩棉的色彩主要分布在纤维次生胞壁内 品种:褐色棉、棕棉、绿棉 目前存在问题:变色、褪色、掉色、沾色; 日晒牢度差; 加工时颜色受损,难以补救; 加工条件苛刻; 彩色棉与白棉主要物理性能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