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可靠性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吴立言 wulian(@nwpu.edu.cn
机械可靠性设计 西北工业大学 机电学院 吴立言 wuliyan@nwpu.edu.cn
NWI 机械可靠性设计 第一章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 第二章机械可靠性设计基础 第三章可靠性设计基本方法 第四章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第五章机械系统的故障分析 第六章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可靠度分杬
机械可靠性设计 机械可靠性设计 第一章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 第二章 机械可靠性设计基础 第三章 可靠性设计基本方法 第四章 机械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第五章 机械系统的故障分析 第六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可靠度分析
NWI 可靠性设计概述逾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可靠性长期以来是人们设计制造产品时的一个追求目标。 但是将可靠性作为设计制造中的定量指标的历史却还不长,相关技术也 尚不成熟,工作也不普及。 、可靠性发展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靠性问题突出的时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可靠性研究,主要的工作是由美国军 事部门展开。 1952年,美国军事部门、工业部门和有关学术部门联合成立了“电子设备 可靠性咨询组”一 AGREE小组。( 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1957年提出了《电子设备可靠性报告》( AGREE报告)该报告首次比较完 整地阐述了可靠性的理论与研究方向。从此,可靠性工程研究的方向才大体 确定下来
可靠性设计概述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1 可靠性是衡量产品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可靠性长期以来是人们设计制造产品时的一个追求目标。 但是将可靠性作为设计制造中的定量指标的历史却还不长,相关技术也 尚不成熟,工作也不普及。 一、可靠性发展简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可靠性问题突出的时期; 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系统地进行可靠性研究,主要的工作是由美国军 事部门展开。 1952年,美国军事部门、工业部门和有关学术部门联合成立了“电子设备 可靠性咨询组”—AGREE小组。(Advisory Group on Reliability of Electronic Equipment) 1957年提出了《电子设备可靠性报告》(AGREE报告)该报告首次比较完 整地阐述了可靠性的理论与研究方向。从此,可靠性工程研究的方向才大体 确定下来
NWI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 除美国以外,还有前苏联、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国家,也 相继从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开始了有组织地进行可靠性的研究工作。 本阶段工作的特点: 研究的问题较多集中于针对电器产品; 确定可靠性工作的规范、大纲和标准 组织学术交流等。 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约40%的大学设置了可靠性工程课程。目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可靠性工作比较成熟,其标志性的成果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的成功。 国内的可靠性工作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原电子工 业部的内部期刊有介绍国外可靠性工作的报道。 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版了大量的可靠性工作专著、 国家制定了一批可靠性工作的标准、各学校由大量的人投入可靠性的研究
概述2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 除美国以外,还有前苏联、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国家,也 相继从50年代末或60年代初开始了有组织地进行可靠性的研究工作。 在上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约40%的大学设置了可靠性工程课程。目前 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可靠性工作比较成熟,其标志性的成果是阿波罗登月计划 的成功。 本阶段工作的特点: 研究的问题较多集中于针对电器产品; 确定可靠性工作的规范、大纲和标准; 组织学术交流等。 国内的可靠性工作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初在原电子工 业部的内部期刊有介绍国外可靠性工作的报道。 发展最快的时期是上世纪80年代初期,出版了大量的可靠性工作专著、 国家制定了一批可靠性工作的标准、各学校由大量的人投入可靠性的研究
NWI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 许多工业部门将可靠性工作列在了重要的地位。如原航空工业部明确 规定,凡是新设计的产品或改型的产品,必须提供可靠性评估与分析报告 才能进行验收和坚定 但国内的可靠性工作曾在90年代初落入低谷,在这方面开展工作的人很 少,学术成果也平平。主要的原因是可靠性工作很难做,出成果较慢。 但在近些年,可靠性工作有些升温,这次升温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对 品质量的重视,比较理智。 我认为,目前国内的可靠性工作仍在一个低水平上徘徊,研究的成果多, 实用的方法少;研究力量分散,缺乏长期规划;学术界较混乱,低水平的文 章随处可见,高水平的成果无人过问
概述3 但国内的可靠性工作曾在90年代初落入低谷,在这方面开展工作的人很 少,学术成果也平平。主要的原因是可靠性工作很难做,出成果较慢。 许多工业部门将可靠性工作列在了重要的地位。如原航空工业部明确 规定,凡是新设计的产品或改型的产品,必须提供可靠性评估与分析报告 才能进行验收和坚定。 但在近些年,可靠性工作有些升温,这次升温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对 产品质量的重视,比较理智。 我认为,目前国内的可靠性工作仍在一个低水平上徘徊,研究的成果多, 实用的方法少;研究力量分散,缺乏长期规划;学术界较混乱,低水平的文 章随处可见,高水平的成果无人过问… 机械可靠性设计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