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先看移动网络,全国性的三张网是合适的,遍观国外各 国移动网也普遍大于三张,至于固网恶性竞争则更不必担心,之所以宽带资费贵, 服务差是因为竞争不足而不是过分恶性竞争。 重组的方案: 1、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 2、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GSM业务合并 3、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通 4、中国卫通则暂时不进行调整 四、评价和思考 政府垄断电信行业,从理论上讲,可以使政府直接掌握生产的信息,并以社 会利益为重心来做出生产决策。但是由于经济、政治、体制、管理及技术等各种 原因,政府垄断不一定比市场竞争更具有效率。 这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市场为基础实现资 源配置,尽量避免政府对于合理竞争的干预和垄断,以减少市场效率的损失。第 二,政府在某些行业中的垄断经营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该行业的自然垄断 特点弱化,甚至消失时,政府应及时放弃垄断经营方式,引入开放竞争的产业模 式
5 其实大可不必过分担忧,先看移动网络,全国性的三张网是合适的,遍观国外各 国移动网也普遍大于三张,至于固网恶性竞争则更不必担心,之所以宽带资费贵, 服务差是因为竞争不足而不是过分恶性竞争。 重组的方案: 1、中国电信收购中国联通的 CDMA 业务 2、中国网通与中国联通 GSM 业务合并 3、中国移动收购中国铁通 4、中国卫通则暂时不进行调整 四、评价和思考 政府垄断电信行业,从理论上讲,可以使政府直接掌握生产的信息,并以社 会利益为重心来做出生产决策。但是由于经济、政治、体制、管理及技术等各种 原因,政府垄断不一定比市场竞争更具有效率。 这可以给我们两点启示:第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以市场为基础实现资 源配置,尽量避免政府对于合理竞争的干预和垄断,以减少市场效率的损失。第 二,政府在某些行业中的垄断经营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当该行业的自然垄断 特点弱化,甚至消失时,政府应及时放弃垄断经营方式,引入开放竞争的产业模 式
案例二 一、案例名称 少子化引起的财政学思考 二、案例内容 1.背景 (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 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人口增长减速 (2)婚育观念变化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价值评判标准以及心理状态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文化转型与观念更新中 中国传统的婚有观受到强烈的冲击,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随着社会文明进步 女性自我权益意识的逐渐觉醒。 (3)经济因素 已婚的社会青年进入职场,过度竞争和过劳的工作环境,还有都市化社会的 疏离与忙碌,城市物价偏高,导致养育成本暴增,对后进的社会青年与己婚夫妇 产生很大影响。有儿不再受人欢迎,反而被认为是经济的负担,以及退出职场发 展的表征。少子化越来越明显,中国成为严重少子化因家。 2.时间与地点 20世纪八十年代到如今 中国大部分城市及农村 3.详情描述 “少子化”从宏观上讲既可以指一个社会少年儿童人口(0-14岁人口)绝对 数的减少,也可以理解为少儿人口相对数、即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下降:从 总合生育率的角度理解,“少子化”指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的状态。日本政 府在2004年版的《少子化社会白皮书》中,将少子化社会定义为“总和生育率 远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少年儿童人口总数比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还少的社 会”。中国的生育率在解放初期高达6左右,8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初期在2.2 到2.8之间,到90年代已经降到更替水平2.1以下。从1998年开始,我国人口 6
6 案例二 一、案例名称 少子化引起的财政学思考 二、案例内容 1.背景 (1)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 经济发展和环境压力,人口增长减速 (2)婚育观念变化 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 价值评判标准以及心理状态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在文化转型与观念更新中, 中国传统的婚育观受到强烈的冲击,逐渐由单一走向多元,随着社会文明进步, 女性自我权益意识的逐渐觉醒。 (3)经济因素 已婚的社会青年进入职场,过度竞争和过劳的工作环境,还有都市化社会的 疏离与忙碌,城市物价偏高,导致养育成本暴增,对后进的社会青年与已婚夫妇 产生很大影响。育儿不再受人欢迎,反而被认为是经济的负担,以及退出职场发 展的表征。少子化越来越明显,中国成为严重少子化国家。 2.时间与地点 20 世纪八十年代到如今 中国大部分城市及农村 3.详情描述 “少子化”从宏观上讲既可以指一个社会少年儿童人口(0-14 岁人口)绝对 数的减少,也可以理解为少儿人口相对数、即少儿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下降;从 总合生育率的角度理解,“少子化”指生育率低于人口更替水平的状态。日本政 府在 2004 年版的《少子化社会白皮书》中,将少子化社会定义为“总和生育率 远远低于人口更替水平,少年儿童人口总数比 65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还少的社 会”。中国的生育率在解放初期高达 6 左右,80 年代实行计划生育初期在 2.2 到 2.8 之间,到 90 年代已经降到更替水平 2.1 以下。从 1998 年开始,我国人口
自然增长率就已经降到10%以下,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进入世界上的低人口增 长国家行列:进入21世纪,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极低的国家之一,2008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到5%,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到 1.8以下,最近的国家统计局估算的生育率仅为1.5左右,已经远远低于更替水 平,属于“少子化”类型国家。 (1)我国的少子化社会形成过程及现状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大幅下降, 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作为生育率下降的后果之一,我 国人口年龄结构却出现了少子老龄化的趋势,少年儿童(0~14岁)比重明显下 降,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则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0年、2001年、2002 年、2005年我国0一14岁人口比例分别为22.9%、22.5%、22.4%、20.27%,而同 期65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7.0%、7.1%、7.3%、7.69%.根据专家预测,到2040 年,我国20~60岁的工作年龄人口将从8亿降到7亿。更严重的是最有活力的 20~40岁的人口,将从现在的4.5亿降到不到3亿,整整将近减少了33%。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T%即为老年 型社会,那么我国己迈入老年社会的门槛。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比重 未来几十年也将一直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经历一个由快速变化到急 剧变化的过程。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占总人口数11.8%,2050年将占 到总人口数的21.8%。彼时每5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以上的老人,人口的少子 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将更加突出。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社会保障不够健全人们声誉观念 财政政策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支出问题 2.涉及哪些财政知识点? 福利经济学一帕累托最优存在资源配置状态,任何调整都不能使其中一个人 变好,而其他人至少不会坏。 社会福利应注重效率和公平 公共产品有效提供
7 自然增长率就已经降到 10‰以下,在发展中国家中率先进入世界上的低人口增 长国家行列;进入 21 世纪,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人口增长率极低的国家之一,2008 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降到 5‰,更重要的是我国的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降至到 1.8 以下,最近的国家统计局估算的生育率仅为 1.5 左右,已经远远低于更替水 平,属于“少子化”类型国家。 (1)我国的少子化社会形成过程及现状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的执行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大幅下降, 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作为生育率下降的后果之一,我 国人口年龄结构却出现了少子老龄化的趋势,少年儿童(0~14 岁)比重明显下 降,老年人口(65 岁以上)比重则呈上升趋势。据统计,2000 年、2001 年、2002 年、2005 年我国 0~14 岁人口比例分别为 22.9%、22.5%、22.4%、20.27%,而同 期 65 岁以上人口比例分别为 7.0%、7.1%、7.3%、7.69%.根据专家预测,到 2040 年,我国 20~60 岁的工作年龄人口将从 8 亿降到 7 亿。更严重的是最有活力的 20~40 岁的人口,将从现在的 4.5 亿降到不到 3 亿,整整将近减少了 33%。 按照国际通行的分类标准,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为老年 型社会,那么我国已迈入老年社会的门槛。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老年人口比重 未来几十年也将一直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经历一个由快速变化到急 剧变化的过程。到 2020 年,我国老年人口数将占总人口数 11.8%,2050 年将占 到总人口数的 21.8%。彼时每 5 个人中就有一个 65 岁以上的老人,人口的少子 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社会、经济问题将更加突出。 三、案例分析 1.案例涉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社会保障不够健全人们声誉观念 财政政策和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支出问题 2.涉及哪些财政知识点? 福利经济学—帕累托最优存在资源配置状态,任何调整都不能使其中一个人 变好,而其他人至少不会坏。 社会福利应注重效率和公平 公共产品有效提供
税收注重效率公平 3.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思路 ◆政策之一:消除年轻人对婚育经济负担之忧 ◆政策之二:提升育儿援助质量 ◆政策之三:以援助鼓励多子女家庭 ◆政策之四:改善育儿职工就业环境 ◆政策之五:协助地方强化应对 方法 政策之一:消除年轻人对婚育经济负担之忧 包括推进生涯教育、职业教育,从小培养和开拓孩子的职业意识和能力:帮 助应届生和历届生实现多渠道就业:推进非正规就业对策,解决非正规就业待遇 不公问题:通过不征收赠与税的方式,促进老一代对年轻一代的经济支援:公营 住宅优先考虑满足育儿家庭需要:形成全国性支援结婚机制等。 如针对年轻人就业率逐年下降现象,从小学起就推行生涯教育、职业教有, 让小学生参与创业体验、初中生参与职场体验、高中生进行短期实习,在高等教 育阶段,所有大学和短期大学都要培养学生具备毕业后提升自我资质、职业自立 的能力。 又如,鼓励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婚育的支援。对祖父母等对孙辈的结婚、育儿 资金一揽子赠与,不征收相关赠与税。为促进以支援育儿为目的的金融资产代际 间流转,对祖父母等对孙辈的教育资金的一揽子赠与,不征收相关赠与税。 再如,运用结婚新生活支援事业费补助金。 日本从2015年起实施“儿童、育儿支援新制度”,创设了对认定儿童园、 幼稚园、保育所共同的财政支援(设施型支出),以及对小规模保育的财政支援 (地域型保育支出)。根据地方实际充实对儿童、育儿的支援,如地域育儿支援 据点建设、托管服务、婴儿家庭访问、养育支援访问、育儿短期支援、育儿援助 活动,延长保有、病儿保育、放学后儿童场所,孕妇保健等。 四、评价和思考 1.运用财政学知识对案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价
8 税收注重效率公平 3.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思路 ◆政策之一:消除年轻人对婚育经济负担之忧 ◆政策之二:提升育儿援助质量 ◆政策之三:以援助鼓励多子女家庭 ◆政策之四:改善育儿职工就业环境 ◆政策之五:协助地方强化应对 方法 政策之一:消除年轻人对婚育经济负担之忧 包括推进生涯教育、职业教育,从小培养和开拓孩子的职业意识和能力;帮 助应届生和历届生实现多渠道就业;推进非正规就业对策,解决非正规就业待遇 不公问题;通过不征收赠与税的方式,促进老一代对年轻一代的经济支援;公营 住宅优先考虑满足育儿家庭需要;形成全国性支援结婚机制等。 如针对年轻人就业率逐年下降现象,从小学起就推行生涯教育、职业教育, 让小学生参与创业体验、初中生参与职场体验、高中生进行短期实习,在高等教 育阶段,所有大学和短期大学都要培养学生具备毕业后提升自我资质、职业自立 的能力。 又如,鼓励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婚育的支援。对祖父母等对孙辈的结婚、育儿 资金一揽子赠与,不征收相关赠与税。为促进以支援育儿为目的的金融资产代际 间流转,对祖父母等对孙辈的教育资金的一揽子赠与,不征收相关赠与税。 再如,运用结婚新生活支援事业费补助金。 日本从 2015 年起实施“儿童、育儿支援新制度”,创设了对认定儿童园、 幼稚园、保育所共同的财政支援(设施型支出),以及对小规模保育的财政支援 (地域型保育支出)。根据地方实际充实对儿童、育儿的支援,如地域育儿支援 据点建设、托管服务、婴儿家庭访问、养育支援访问、育儿短期支援、育儿援助 活动,延长保育、病儿保育、放学后儿童场所,孕妇保健等。 四、评价和思考 1.运用财政学知识对案例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评价
根据帕累托标准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存在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任何调 整都不能使其中一个至少一个变好,其他人变坏。财政上增加对年轻生育公民的 支持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其他人没有受到影响 2.引申思考 首先是对教育的影响,己有的研究中都会就少子化对于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中国场域下,也不例外。这种现象的不断加剧,会对我国各阶段的教育产生影 响,它将导致各阶段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减少,导致这些机构的合并或是倒闭等 后果。同时,它尤其会影响高等教育,在少子化时代背景下,一些非一流大学应 该可能还是会采取降分招生以保证生源数量,到这无法保证生源质量。到了就业 时,这类学生可能会面临失业,无法通过教有实现向上流动。而在在原来的圈子 内,受贫困文化的影响,仍然像生活原来那般生活,因承受不了愈发昂贵的子女 扶养成本,而选择少生子女。这样就形成教育背景下的病态循环。 其次是对养老的影响,少子化现象的加重会导致新一代年轻人的数量减少, 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也加剧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在这一时期,年轻人若是 能够为了维系家庭的赡养功能和抚育功能,而不得不外出谋生,一定程度上又造 成了“空巢老人”现象的增多,这还可以缓解老年人的情绪。如果年轻人顺从了 少子化时代对家庭赡养功能的削弱这一趋势时,可能使得老人们成为新时代的 “边际人”,无法融入子女和社会,从而可能加剧老年人自杀的现象。可见,少 子化对于现代家庭和养老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最后是对创新的影响,这一点的想法是来源于最近所读的《人口创新力》, 之前我从来没有讲人口与创新联系思考过,这本书给出的观点是:人口,才是决 定创新能够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具有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取代的地位。作者 梁建章认为少子化杀死创新力,而丰沛的年轻人口才是驱动创新的最大原动力。 少子化现象的加刷,会使得国家的人才储备、国内市场的缩小,前者对于国家创 新能力的影响是源头型的,没有优秀顶尖的人才,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力就无从 谈起:后者对于国家创新力的影响是拓展型的,一个狭小的市场是无法催动和引 发一个新兴行业的成长或者是传统行业的创新优化的,这就导致创新可能只是县 花一现,无法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9 根据帕累托标准与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存在一种资源配置的状态,任何调 整都不能使其中一个至少一个变好,其他人变坏。财政上增加对年轻生育公民的 支持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其他人没有受到影响 2.引申思考 首先是对教育的影响,已有的研究中都会就少子化对于教育的影响进行分析。 在中国场域下,也不例外。这种现象的不断加剧,会对我国各阶段的教育产生影 响,它将导致各阶段教育机构的招生人数减少,导致这些机构的合并或是倒闭等 后果。同时,它尤其会影响高等教育,在少子化时代背景下,一些非一流大学应 该可能还是会采取降分招生以保证生源数量,到这无法保证生源质量。到了就业 时,这类学生可能会面临失业,无法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而在在原来的圈子 内,受贫困文化的影响,仍然像生活原来那般生活,因承受不了愈发昂贵的子女 扶养成本,而选择少生子女。这样就形成教育背景下的病态循环。 其次是对养老的影响,少子化现象的加重会导致新一代年轻人的数量减少, 老年抚养比的增加也加剧了这一代年轻人的养老压力。在这一时期,年轻人若是 能够为了维系家庭的赡养功能和抚育功能,而不得不外出谋生,一定程度上又造 成了“空巢老人”现象的增多,这还可以缓解老年人的情绪。如果年轻人顺从了 少子化时代对家庭赡养功能的削弱这一趋势时,可能使得老人们成为新时代的 “边际人”,无法融入子女和社会,从而可能加剧老年人自杀的现象。可见,少 子化对于现代家庭和养老的冲击和影响是巨大的。 最后是对创新的影响,这一点的想法是来源于最近所读的《人口创新力》, 之前我从来没有讲人口与创新联系思考过,这本书给出的观点是:人口,才是决 定创新能够获得成功的根本因素,具有任何其他因素都不能取代的地位。作者 梁建章认为少子化杀死创新力,而丰沛的年轻人口才是驱动创新的最大原动力。 少子化现象的加剧,会使得国家的人才储备、国内市场的缩小,前者对于国家创 新能力的影响是源头型的,没有优秀顶尖的人才,一个国家的自主创新力就无从 谈起;后者对于国家创新力的影响是拓展型的,一个狭小的市场是无法催动和引 发一个新兴行业的成长或者是传统行业的创新优化的,这就导致创新可能只是昙 花一现,无法为社会和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