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画法:轴承和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本章的难点:螺栓、螺钉和双头螺柱连接的画法,齿轮啮合的画法。 (九)零件图(12学时) 掌握零件图的基本内容;了解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 法:掌握零件图尺寸标注的方法:掌握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表面粗随度、尺寸公差)和读 零件图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典型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尺寸标注、零件图中表面结构的表示和极限与 配合。 本章的难点:典型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 四、建议教学进度 内容 讲课习题尺规作图讨论其他小计 理论教学 1绪论 0.5 0.5 2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15 35 3投影基础 12 18 4立体 12 5组合体 6 2 2 10 6轴测图 4 4 7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12 8标准件和常用件 6 8 9零件图 2 12 共计 4720 12 80 五、教学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方法,将投影基本原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 制图的基本知识、图样画法、标准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要求阐述清楚,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 依据所讲授的内容不同采取不同教学方式,例如案例式教学方法:大量提炼机械工程领域常 见典型零件,通过教学模型和视频资料形成本课程教学案例:项目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 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并指定机械零件模型,完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完整正确的零件图样:讨论 式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讨论。课堂上,在教师的主导下, 各组同学针对同一零件的不同表达方案的优劣展开讨论。 作业的数量按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与听课时间之比为2:1安排,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习题的选择以自编的习题集为主,对各章节中的重点、难点 内容以安排习题课的形式,通过讲解和学生的分组讨论。 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制图的基本要求、规 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条件具备情况 下,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工程案例教学等创新手段教学
12 连接画法;轴承和压缩弹簧的规定画法。 本章的难点:螺栓、螺钉和双头螺柱连接的画法,齿轮啮合的画法。 (九)零件图(12 学时) 掌握零件图的基本内容;了解零件的常见工艺结构;掌握零件图的视图选择和表达方 法;掌握零件图尺寸标注的方法;掌握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和读 零件图的方法。 本章的重点:典型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尺寸标注、零件图中表面结构的表示和极限与 配合。 本章的难点:典型零件图的表达方法和尺寸标注。 四、建议教学进度 内容 讲课 习题 尺规作图 讨论 其他 小计 理论教学 1 绪论 0.5 0.5 2 机械制图基本知识 1.5 2 3.5 3 投影基础 12 6 18 4 立体 6 6 12 5 组合体 6 2 2 10 6 轴测图 4 4 7 机件常用表达方法 6 4 2 12 8 标准件和常用件 6 2 8 9 零件图 5 2 4 1 12 共计 47 20 12 1 80 五、教学方式 主要通过课堂讲授的方法,将投影基本原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 制图的基本知识、图样画法、标准件的规定画法和标注要求阐述清楚,具体教学过程中还应 依据所讲授的内容不同采取不同教学方式,例如案例式教学方法:大量提炼机械工程领域常 见典型零件,通过教学模型和视频资料形成本课程教学案例;项目式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 学习情况进行分组并指定机械零件模型,完成符合国家标准的、完整正确的零件图样;讨论 式教学方法: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大讨论。课堂上,在教师的主导下, 各组同学针对同一零件的不同表达方案的优劣展开讨论。 作业的数量按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与听课时间之比为 2:1 安排,作业题内容必须包括基 本概念、基本理论方面的内容,习题的选择以自编的习题集为主,对各章节中的重点、难点 内容以安排习题课的形式,通过讲解和学生的分组讨论。 注意培养学生提高利用《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对制图的基本要求、规 范及手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条件具备情况 下,鼓励教师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工程案例教学等创新手段教学
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建议教材: [山王建华,郝育新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第三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 社.2016. 2王建华邦育新主编.机域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习题集(第三板).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2016 参考书: (1)王建华,杨莉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学习指导(第二版)M)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2009. (2)万静,许纪倩主编机械制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周荔明,缪临平,顾文速机械制图(第四版)M1.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 (4)Frederick E.Giesecke,Alva E.Mitchell.Henry C.Spencer.Engineering Graphics 八版)M.Pearson.2003. 七、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工程制图(1) 期末闭卷考试(60%)+平时习题集作业(15%)+尺规作图练习(15%)+课堂表现(10% 工程生制图(2) 期末闭卷考试(60%)+平时习题集作业(15%)+尺规作图练习(15%)+课堂表现(10%) 工程制图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工程制图(1)为第一学期共56学时,工程制图(2) 为第二学期共24学时。 工程制图课程的考核(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 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重要内容。能力目标达成评价与考核总成绩中,书面考 试成绩占60%:不同的课时,实践表现(含习题集作业、尺规作图练习)考查分别占305% 与25%:课堂表现成绩占10%与15%。 八、半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毕业要求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指标点 (①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10%、 1-3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 作业15% 尺规作图大作业15%),总分100分 堂表现、作业、尺规作图) (2)期末考式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10% 作业15%、尺规作图大作业15%),总分100分 1)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10%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 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15%、尺规作图大作业15%,总分100分 作业、尺却作图) 2)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10% 作业15%、尺规作图大作业15%,总分100分
13 六、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建议教材: [1]王建华,郝育新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第三版)[M]. 北京: 国防工业出版 社.2016. [2]王建华,郝育新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习题集(第三版)[M]. 北京:国防工业出 版社.2016. 参考书: (1)王建华,杨莉主编.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学习指导(第二版)[M]. 北京:国防工业 出版社.2009. (2)万静,许纪倩主编.机械制图[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 (3)周霭明,缪临平,顾文逵.机械制图(第四版)[M].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2. (4)Frederick E. Giesecke,Alva E. Mitchell. Henry C. Spencer. Engineering Graphics(第 八版)[M]. Pearson. 2003. 七、学生成绩评定方法 工程制图(1) 期末闭卷考试(60%)+平时习题集作业(15%)+尺规作图练习(15%)+课堂表现(10%) 工程制图(2) 期末闭卷考试(60%)+平时习题集作业(15%)+尺规作图练习(15%)+课堂表现(10%) 工程制图课程分两个学期完成,工程制图(1)为第一学期共 56 学时,工程制图(2) 为第二学期共 24 学时。 工程制图课程的考核(考试与考查相结合)以考核学生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为主要目的, 以检查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重要内容。能力目标达成评价与考核总成绩中,书面考 试成绩占 60%;不同的课时,实践表现(含习题集作业、尺规作图练习)考查分别占 305% 与 25%;课堂表现成绩占 10%与 15%。 八、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依据与方法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1-3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课 堂表现、作业、尺规作图) (1)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 10%、 作业 15%、尺规作图大作业 15%),总分 100 分 (2)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 10%、 作业 15%、尺规作图大作业 15%),总分 100 分 5-1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 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尺规作图) (1)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 10%、 作业 15%、尺规作图大作业 15%,总分 100 分 (2)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 10%、 作业 15%、尺规作图大作业 15%,总分 100 分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1)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109%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 6-1 作业15%、尺规作图大作业15%,总分100分 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尺规作图) (2)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10%、 作业15%、尺规作图大作业15%,总分100分 九、课程中英文简介 工程制图是研究如何用平面作图的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正确阅读、表达和绘制工程 图样与技术交流的学科。本课程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国家 标准《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正投影与视图基 本知识,能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地表达机械零部件,并能熟练准确地绘制符合国家标准 的工程图样,熟练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能查阅有关国家标准读懂并正确理解零 件图。 其基本内容包含有:正投影法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几何要素的投影特性及简单的图解法: 平面基本形体、曲面基本形体及其切割体与相关提的投影:组合体的三视图与尺寸标注、正 等轴测图与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与尺寸标注:图样表达中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规定画 法与简化画法,以及第三角画法:标准件中的螺纹连接件、键与销链接、轴承和齿轮的画法」 以及弹簧的画法: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构形设计及结构的工艺性、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的绘制和阅读以及零件的测绘。 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原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 有关规定、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零件的表达方法,具有正确阅读工程图样和制定机件最优 表达方案的能力。 2、掌握和熟练应用正投影原理、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和《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 家标准,掌握典型零件和常用零件的视图选择方法和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掌握 零件测绘方法和过程。 3、通过学习本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培养投影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徒手绘图、 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对增强工程意识和锻炼 独立工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本课程还能培养耐心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另外,将为学好金工实习、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 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Engineering drawing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drawing.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drawing.This course mainly studies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drawing and reading engineering drawings,and studies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chanical Drawing"and"Technical Drawing"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and view through leaming this ourse and express mechanical parts correctly,completely,clearly and reasonably,and also one can draw engineering drawings which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 skillfully and accurately.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specified 4
14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评价依据 评价方法 6-1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上 课中的回答问题、课堂练习、 作业、尺规作图) (1)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 10%、 作业 15%、尺规作图大作业 15%,总分 100 分 (2) 期末考试成绩占 60%、平时成绩(课堂表现 10%、 作业 15%、尺规作图大作业 15%,总分 100 分 九、课程中英文简介 工程制图是研究如何用平面作图的方法解决空间几何问题,正确阅读、表达和绘制工程 图样与技术交流的学科。本课程主要研究绘制和阅读工程图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国家 标准《机械制图》、《技术制图》的相关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掌握正投影与视图基 本知识,能正确、完整、清晰和合理地表达机械零部件,并能熟练准确地绘制符合国家标准 的工程图样,熟练掌握标准件和常用件的规定画法,能查阅有关国家标准读懂并正确理解零 件图。 其基本内容包含有:正投影法基本理论中的基本几何要素的投影特性及简单的图解法; 平面基本形体、曲面基本形体及其切割体与相关提的投影;组合体的三视图与尺寸标注、正 等轴测图与斜二等轴测图的画法与尺寸标注;图样表达中的视图、剖视图、断面图、规定画 法与简化画法,以及第三角画法;标准件中的螺纹连接件、键与销链接、轴承和齿轮的画法、 以及弹簧的画法;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零件构形设计及结构的工艺性、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零件图的绘制和阅读以及零件的测绘。 课程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正投影法原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 有关规定、机件的表达方法、常用零件的表达方法,具有正确阅读工程图样和制定机件最优 表达方案的能力。 2、掌握和熟练应用正投影原理、机件常用表达方法和《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国 家标准,掌握典型零件和常用零件的视图选择方法和零件图中的尺寸标注和技术要求,掌握 零件测绘方法和过程。 3、通过学习本课程,逐步培养学生的培养投影和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徒手绘图、 尺规绘图和计算机绘图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阅读工程图样的能力,对增强工程意识和锻炼 独立工作能力有重要作用;同时通过本课程还能培养耐心细致、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培养 贯彻、执行国家标准的意识。另外,将为学好金工实习、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机械制造等 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相关的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 Engineering drawing is a subject that studies the drawing, expression and application of engineering drawing. This course mainly studies the basic theory and method of drawing and reading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studies the relevant contents of the national standard "Mechanical Drawing" and "Technical Drawing".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basic knowledge of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and view through learning this course, and express mechanical parts correctly, completely, clearly and reasonably, and also one can draw engineering drawings which meet the national standard skillfully and accurately. Th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specified
representaion of the standard parts and common parts,and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par drawing correctly refer to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basic theory of orthographic projection,the projection of solids and their intersections,the projection and dimension marking of the composite solids.axonometric projection,the method of view,sectionl view and cut view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drawings.the 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threaded fasteners,keys and pins,bearings and gears,and springs in the standard and common parts,the drawing and reading of parts drawing and the mapping of the parts. The teaching obiectives: 1.Through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master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the projection principle,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Technical Drawing"and"Mechanical Drawing" ,the expression methods of mechanica partsand ommn parts,and have the ability to read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make parts optimal expression scheme correctly. 2.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is course.students can master the method of views selection of typical parts and common parts,the dimension marking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art drawings and the method and proces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3.The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can develop the students'spatial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ability gradually,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freehand drawing.ruler drawing and computer drawing and develop the ability to read engineering drawings.It plays an important roe in enhancing the engineering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At the same time,it can also cultivate patience and meticulous,rigorous style of work,and develop and implement national standards of consciousness.In addition,it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principl and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other follow-up courses and related curriculum design and graduation project 《专业导论》 课程编号 0BL.01115 学分 0.3 总学时 8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0学时,上机:0学时 课程名称 专业导论 英文名称 Major Introduction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执第人 陈晓 审核人 王红军 先修课程
15 representation of the standard parts and common parts, and can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part drawing correctly refer to the relevant national standard. The main content of this course include the following: the basic theory of orthographic projection, the projection of solids and their intersections, the projection and dimension marking of the composite solids, axonometric projection, the method of view, sectional view and cut view in the representation of drawings, the conven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threaded fasteners, keys and pins, bearings and gears, and springs in the standard and common parts, the drawing and reading of parts drawing and the mapping of the parts.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1. Through the teach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expression method of the projection principle, the relevant provisions of "Technical Drawing" and "Mechanical Drawing" national standards, the expression methods of mechanical parts and common parts, and have the ability to read engineering drawings and make parts optimal expression scheme correctly. 2. Through the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method of views selection of typical parts and common parts, the dimension marking and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part drawings and the method and process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3. The learning of this course can develop the students' spatial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ability gradually,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freehand drawing, ruler drawing and computer drawing and develop the ability to read engineering drawings.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hancing the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independently.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also cultivate patience and meticulous, rigorous style of work, and develop and implement national standards of consciousness. In addition, it can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metalworking, mechanical principle and mechanical design, machinery manufacturing and other follow-up courses and related curriculum design and graduation project. 《专业导论》 课程编号 0BL01115 学分 0.5 总学时 8 实验/上机学时 实验:0 学时,上机: 0 学时 课程名称 专业导论 英文名称 Major Introduction 课程类别 必修 适用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执笔人 陈晓 审核人 王红军 先修课程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专业导论》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介绍本专业发展历程、培养方 案与发展趋势等,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大学的学习任务与具体标准,科学规 划自己的学业和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对机械行业的认识。 《专业导论》有侧重地介绍涉及本专业领域知识体系。依据本科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及 毕业要求,使学生深入了解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逐层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专业导论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学科背景与培养目标,加强 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了解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要求等:了解所学专业 学术科研情况,包括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放性实验等活动:了解所学专业在 机械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2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具体标准,能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科学规划自己的 学业和发展。明确了学习目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积极投入专业学 习和科技竞赛。 3认知:通过了解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学业规划打好基础: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提高对机械工程技术的认知,加深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认知,开 阔视野。 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学科背景 与培养目标,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了解所 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要求 13: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等了解所学专业学术科研情识,句括学科老 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 、开放性实验等活动 力,并了解机械行业的前沿发 了解所学专业在机械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 讲座 展现状和趋势: 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 和发展。明确学习目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 提高对机械工程技术的认知 加深机械设计 造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认知,开阔视野 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学科背景 与培养目标,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了解所 学专业培装方案、课得体系、实践环节的要求 新技术 新工艺 等 了解所学专业学术科研情况,包括学科竞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客观 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放性实验等活动: 讲座 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了解所学专业在机械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 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 和发展。明确学习目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
16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专业导论》是机械类专业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介绍本专业发展历程、培养方 案与发展趋势等,加强学生对专业的理解,使学生明确大学的学习任务与具体标准,科学规 划自己的学业和发展,以及提高学生对机械行业的认识。 《专业导论》有侧重地介绍涉及本专业领域知识体系。依据本科培养计划、培养目标及 毕业要求,使学生深入了解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关系,帮助学生逐层构建专业知识体系。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达成途径 1.知识:通过专业导论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学科背景与培养目标,加强 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了解所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要求等;了解所学专业 学术科研情况,包括学科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放性实验等活动;了解所学专业在 机械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2.能力: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与具体标准,能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科学规划自己的 学业和发展。明确了学习目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积极投入专业学 习和科技竞赛。 3.认知:通过了解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为学业规划打好基础;了解所学专业发展现状 与趋势,提高对机械工程技术的认知,加深机械设计制造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认知,开 阔视野。 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 课程教学目标 达成途径 1-3:具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 动化专业基础知识及其应用能 力,并了解机械行业的前沿发 展现状和趋势; 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学科背景 与培养目标,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了解所 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要求 等;了解所学专业学术科研情况,包括学科竞 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放性实验等活动; 了解所学专业在机械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 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 和发展。明确学习目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 提高对机械工程技术的认知,加深机械设计制 造技术在工业各领域应用的认知,开阔视野。 讲座 6-3:能够正确认识机械工程领 域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 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对于客观 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了解所学专业发展历程、专业特色、学科背景 与培养目标,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了解所 学专业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实践环节的要求 等;了解所学专业学术科研情况,包括学科竞 赛、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开放性实验等活动; 了解所学专业在机械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地 位、作用和发展趋势。 加强对所学专业的理解,科学规划自己的学业 和发展。明确学习目的、努力方向和成长目标, 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