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Public)International Law 课程代码:020202211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 适用专业:本科法学专业 总学时数:48(理论课学时:44:实践课学时:4:总学分数:4)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国际法是一门主要旧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冬个领域关系的重要法律邻 域, 它是具有悠久发展历史、主要调整围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国际法学是面 21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法律人才,满足我国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而设置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主流。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交往关系十分发达的 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与其它民族、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发生 联系和交流。国际公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保障国际人权和私人利益,维护世界 和平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法学本科学生学习国际法有助于其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律准 则,在将米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力所能及地推动和促进国际社会的法治。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应在学习基本的法律课程后学习本课程,本课程也是进 步学习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专业目标: ()使学生扎实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总论部分):全面理解并识记国际法的性质与 发展、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国家、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掌握具体领域的专业知识(分论部分):掌握国家领土法、空间法、国际海 洋法、外交与领事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国际法基本理论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的能力,通过模拟法 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司法实务能力。 2、课程有人目标: (1)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部分简称“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国荣誉感、强国意识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1193
1 / 93 《国际法学》(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Public)International Law 课程代码: 020202211 课程性质:专业课(必修) 适用专业:本科法学专业 总学时数: 48(理论课学时:44;实践课学时:4;总学分数:4)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国际法是一门主要调整国家之间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关系的重要法律领 域,它是具有悠久发展历史、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的法律原则和规则。国际法学是面向 21 世纪高等学校法学专业课程之一,是为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专门法律人才,满足我国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需要而设置的。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主流。当今世界是一个国际交往关系十分发达的 世界,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孤立存在,它必然与其它民族、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发生 联系和交流。国际公法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保障国际人权和私人利益,维护世界 和平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法学本科学生学习国际法有助于其掌握国际关系的基本法律准 则,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能够力所能及地推动和促进国际社会的法治。 本课程属于专业必修课程。学生应在学习基本的法律课程后学习本课程,本课程也是进 一步学习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1、课程专业目标: (1)使学生扎实掌握国际法的基本理论(总论部分):全面理解并识记国际法的性质与 发展、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的主体、国际法上的国家、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等基础知识; (2)使学生掌握具体领域的专业知识(分论部分):掌握国家领土法、空间法、国际海 洋法、外交与领事关系法、条约法、国际组织法、国际人权法、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 (3)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国际法基本理论分析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的能力,通过模拟法 庭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一定的司法实务能力。 2、课程育人目标: (1)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部分简称“核心价值观”); (2)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大国荣誉感、强国意识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帮助学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中拨云见日,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代国际法发展中 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4)指导学生树立起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崇高理想,同时以爱国主义精神 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力求使学生在涉外法务中树立起良好的中国形象,怀揣国际主义,维 护中国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 (三)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1、知识要求(熟练撑握、掌握、理解、了解) (1)熟练掌握国际法的的渊源:基本原则:国家的基本权利和相关的制度:国际法律责任: 不同的空间区域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及其所适用的法律制度,尤其是海洋法和领土法:国 际法上与居民相关的主要制度:外交领事关系中的各项法律规则:条约法的基本内容和制度: 解决国际争瑞的法律方法和程序:战争与武装冲突中的主要法律规则。 (2)掌握国际法的概念、特征、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上的承认、国家继承、过 境通行权等。 (3)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编篡、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国际法律责任的 免除和履行、国家领土的变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律制度、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 全的犯罪及其惩治、领事特权与豁免、条约的缔结和效力、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解决国际 争端的法律方法。 (4)了解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罪行、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航空法的历史发展 难民及其法律地位、南极及北极的法律制度、领事及领事馆法律制度、条约的修正与修改、 区域性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和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2、能力要求 会用国际法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国际问题,包括国家完整和领土主权、东 海、南海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以及中国面临的与中国崛起相关联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 的各种间愿。 3、素质要求 具有清醒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头脑:具备客观分析中国面临的各种困苦磨 难,并能容忍暂时的委屈的胸怀。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部分简称“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大国荣誉感、强国意识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 化自信。 (四)课程基本内容概述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必修课。它系统地介绍现代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分析 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新出现的问题。国际公法学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 2193
2 / 93 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3)帮助学生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关系中拨云见日,正确认识中国在当代国际法发展中 面临的种种挑战与机遇; (4)指导学生树立起追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崇高理想,同时以爱国主义精神 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力求使学生在涉外法务中树立起良好的中国形象,怀揣国际主义,维 护中国国家利益和国民利益。 (三)课程教学的总体要求 1、知识要求(熟练掌握、掌握、理解、了解) (1)熟练掌握国际法的的渊源;基本原则;国家的基本权利和相关的制度;国际法律责任; 不同的空间区域在国际法中的法律地位及其所适用的法律制度,尤其是海洋法和领土法;国 际法上与居民相关的主要制度;外交领事关系中的各项法律规则;条约法的基本内容和制度; 解决国际争端的法律方法和程序;战争与武装冲突中的主要法律规则。 (2)掌握国际法的概念、特征、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上的承认、国家继承、过 境通行权等。 (3)理解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的编篡、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国际法律责任的 免除和履行、国家领土的变更、领海及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律制度、危害国际民用航空安 全的犯罪及其惩治、领事特权与豁免、条约的缔结和效力、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和解决国际 争端的法律方法。 (4)了解国际法的历史发展、国际罪行、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航空法的历史发展、 难民及其法律地位、南极及北极的法律制度、领事及领事馆法律制度、条约的修正与修改、 区域性国际组织、解决国际争端的政治方法和战争与武装冲突法。 2、能力要求 会用国际法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中国面临的各种国际问题,包括国家完整和领土主权、东 海、南海的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以及中国面临的与中国崛起相关联的国际政治和经济方面 的各种问题。 3、素质要求 具有清醒认识当前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的头脑;具备客观分析中国面临的各种困苦磨 难,并能容忍暂时的委屈的胸怀。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引导当代大学生牢固树立并积极践行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学内容选择与安排”部分简称“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强烈的 民族自豪感、大国荣誉感、强国意识感,坚定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 化自信。 (四)课程基本内容概述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本科必修课。它系统地介绍现代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分析一 些重要理论问题,包括新出现的问题。国际公法学的内容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总论
在这一部分中,重点讲授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国际法的概念、发展、主体、渊源 效力根据、与国内法的关系、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及政府的承 认和继承制度、国家责任问题以及其他实体或个体在国际法上的地位:第二部分为分论,在 分论部分中,分别讲授国际法的各个领域及其部门法,如国际法上的居民及人权的国际保护, 国家领土,国际海洋法,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外交领事关系法,国际组织法,条约法,和 平解决国际争端及国际司法制度,还有集体安全保障制度,武装冲突法等等。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 诉法。 后续课程: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法、国际货币金融法。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速议表 教学环节 课程内容 讲课习题课实践课程思政 绪论 第一节国际法的重要性与国际法学研究 的对象和方法 二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法的 贡献 第三节中国国际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童国际法的概念、性质及其发展 第一节国际法的定义 国际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国际法的性质与效力 第二意国际法的渊源 第一节国际法的渊源 第二节国际法的编 三章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 2 第二节国际法在国内的话用 第三节国内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第四意园际法其木原耐 2 第二节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第五章国际法的主体 第一节概述 第一节 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第三节 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 3193
3 / 93 在这一部分中,重点讲授国际法的基本原理,其中包括国际法的概念、发展、主体、渊源、 效力根据、与国内法的关系、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国家及政府的承 认和继承制度、国家责任问题以及其他实体或个体在国际法上的地位;第二部分为分论,在 分论部分中,分别讲授国际法的各个领域及其部门法,如国际法上的居民及人权的国际保护, 国家领土,国际海洋法,航空法,外层空间法,外交领事关系法,国际组织法,条约法,和 平解决国际争端及国际司法制度,还有集体安全保障制度,武装冲突法等等。 (五)先修课程及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行政法学、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 诉法。 后续课程:国际经济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投资法、国际税法、国际货币金融法。 二、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一)学时分配建议表 学时分配建议表 课 程 内 容 教 学 环 节 讲 课 习题课 实 践 课程思政 绪论 第一节 国际法的重要性与国际法学研究 的对象和方法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际法的 贡献 第三节 中国国际法学的形成与发展 1 √ 第一章 国际法的概念、性质及其发展 第一节 国际法的定义 第二节 国际法的起源与发展 第三节 国际法的性质与效力 2 √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 第一节 国际法的渊源 第二节 国际法的编纂 2 √ 第三章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一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关系的学说 第二节 国际法在国内的适用 第三节 国内法对国际法的影响 2 √ 第四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主要内容 2 √ 第五章 国际法的主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法主体的种类 第三节 个人的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 2 √
第六章国际法上的国家 一节国家的婴素与类型 节 国家的 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因家豁免 第四节国际法上的承认 第五节国际法上的继承 第十意国际组织法 概述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一般法律制度 第三节联合国及其法律制度 第四节专门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五节风域性围际组织及其法使制府 第六节 中国与国际组织 第八章国际法上的个人 第一节个人的国籍 第二节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与待遇 第一 引渡与庇护 四节 第九章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对象与范围 第三节国际人权保护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与 实我 第十章国家领土法 第一节国家领土的概念与构成 箱二节领十的取得与变雨 第三节 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1 第四节 边界与边境制度 第五节南极和北极 第十一章国际海洋法 第一节国际海洋法的发展 第 领海与毗连区 节 专属经济区 第四节 大陆架制度 4 1 第五带用于航行的海峡及群岛水域 第六节公海 第七节国际海底区域制度 第十二章空间法 第一节概述 第一带空气空间法 第三节外层空间法 第十三章条约法 第一节概述 4 4193
4 / 93 第 六 章 国际法上的国家 第一节 国家的要素与类型 第二节 国家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第三节 国家豁免 第四节 国际法上的承认 第五节 国际法上的继承 4 √ 第 七 章 国际组织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组织的一般法律制度 第三节 联合国及其法律制度 第四节 专门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五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及其法律制度 第六节 中国与国际组织 3 1 √ 第 八 章 国际法上的个人 第一节 个人的国籍 第二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与待遇 第三节 引渡与庇护 第四节 难民 3 √ 第九章 国际人权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人权法保护的对象与范围 第三节 国际人权保护的监督机制 第四节 中国关于人权问题的基本立场与 实践 1 第 十 章 国家领土法 第一节 国家领土的概念与构成 第二节 领土的取得与变更 第三节 领土主权及其限制 第四节 边界与边境制度 第五节 南极和北极 3 1 √ 第 十 一 章 国际海洋法 第一节 国际海洋法的发展 第二节 领海与毗连区 第三节 专属经济区 第四节 大陆架制度 第五节 用于航行的海峡及群岛水域 第六节 公海 第七节 国际海底区域制度 4 1 √ 第 十 二 章 空间 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空气空间法 第三节 外层空间法 1 √ 第十 三 章 条约 法 第一节 概述 4 √
第二节条约的缔结 第三节条约的保留 条约的 第六节 条约与第三方 第七节条约的稀轻 第八节条约的修订、终止与无效 第十四章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概述 第二节外交机关与外交人员 第三节外交特权与豁免 1 第四节领事关系法 第五节中国关于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 的规 第十五章国际责任法 第一节概述 第一节国际不法行为的贵和 第三节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 后果的国际责任 第十大章国际争端解决法 第一节国际争端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第三节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第四节 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与实践 第十七章国际刑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带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 1.5 第三节国际罪行 第四节 国际刑事责任的原见 第十八章国际人道法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与特点 第三节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第四节 对作战手 段和方法的限制 第五节战俘待遇 总计(学时) 44 (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按照编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顺序列出) 1、教材 《国际公法学》编写组,《国际公法学》,高等教有出版社,2018年8月第2版。 5193
5 / 93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第三节 条约的保留 第四节 条约的生效与暂时适用 第五节 条约的遵守与适用 第六节 条约与第三方 第七节 条约的稀释 第八节 条约的修订、终止与无效 第十四章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外交机关与外交人员 第三节 外交特权与豁免 第四节 领事关系法 第五节 中国关于外交和领事特权与豁免 的规定 3 1 √ 第十五章 国际责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第三节 国际法不加禁止行为造成损害性 后果的国际责任 2 √ 第十六章 国际争端解决法 第一节 国际争端的特点与类型 第二节 国际争端的政治解决方法 第三节 国际争端的法律解决方法 第四节 中国解决国际争端的立场与实践 2 √ 第十七章 国际刑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刑法的基本原则 第三节 国际罪行 第四节 国际刑事责任的原则 1.5 √ 第十八章 国际人道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人道法的适用范围与特点 第三节 对战争受难者的保护 第四节 对作战手段和方法的限制 第五节 战俘待遇 1.5 √ 总计(学时) 44 4 (二)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按照编者、书名、出版社、出版日期顺序列出) 1、教材 《国际公法学》编写组,《国际公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年 8 月第 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