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 心动过速( AVJRT)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马坚 M
M.J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 心动过速(AVJRT)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临床电生理研究室 马 坚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1) AVRT的临床特点: 除房颤外,最常见的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速:国外>50%,国内:30% 突发突止(开闭“开关”) 首发年龄:30多岁,女性多见。 发作频度、持续时间逐年加重,疗效减弱 发病心率:100~270次/分(220~600ms) 极少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 M
M.J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1) AVJRT的临床特点: 除房颤外,最常见的室上速。 阵发性室上速:国外>50%,国内:30% 突发突止(开闭“开关”) 首发年龄:30多岁,女性多见。 发作频度、持续时间逐年加重,疗效减弱。 发病心率:100~270次/分(220~600ms) 极少合并器质性心脏病。预后良好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2) 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 1956年Moe,房室结内纵向分离,兔心证实 α径路(慢径路,传导慢,不应期短) β径路(快径路,传导快,不应期长) 两径路形成折返环心动过速 窦律时,经快径路心室, 典型AVRT,快径路心房,慢径路心室。 非典型AVRT,快径路心室,慢径路心房 M
M.J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2) AVNRT(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 1956年Moe,房室结内纵向分离,兔心证实 α径路(慢径路,传导慢,不应期短)、 β径路(快径路,传导快,不应期长), 两径路形成折返环 心动过速。 窦律时,经快径路 心室, 典型AVJRT,快径路 心房,慢径路 心室。 非典型AVJRT,快径路 心室,慢径路 心房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3) 房室结交界区的结构: 房室结致密体,长5~7mm,宽2~5mm, Koch氏三角顶部,有自律性 表移行细胞区,房室结前上部,快径路 后移行细胞区,位于冠状窦口,慢径路 深层移行细胞区,连接房室结与左房。 希氏束近端 移行细胞区的邻近心房肌。 M
M.J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3) 房室结交界区的结构: 房室结致密体,长5~7mm,宽2~5mm, Koch氏三角顶部,有自律性。 表移行细胞区,房室结前上部,快径路。 后移行细胞区,位于冠状窦口,慢径路。 深层移行细胞区,连接房室结与左房。 希氏束近端 移行细胞区的邻近心房肌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4 AVJRT折返环的组成: 右房下部的部分心房肌, 位于间隔前上部的快径路, 位于冠状窦口附近的慢径路, 房室结致密体。 折返环路有共同下通道 在房室结下部或希氏束近端处。 有无共同上通道?应该不存在。 M
M.J 射频消融治疗房室交界区折返性心动过速(4) AVJRT折返环的组成: 右房下部的部分心房肌, 位于间隔前上部的快径路, 位于冠状窦口附近的慢径路, 房室结致密体。 折返环路有共同下通道: 在房室结下部或希氏束近端处。 有无共同上通道?应该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