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家总是力图缩短劳动时间以外的那部分生产时间,使生产时间尽可能接近劳动时间。资本的流通时间,是由商品的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构成的。商品的购买时间,是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销售时间,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其中销售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最大。因为在市场竞争环境中,销售商品比购买商品更为困难,而且由W一G的转化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流通时间的长短,一般说来,是由市场供求状况、产销距离远近、交通运输及通信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总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则越快。产业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来加速资本的周转,使一定量资本能带来更多的剩余价值。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同样必须努力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为此,也必须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行合理的生产布局、合理的生产储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减少流通环节。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资本周转速度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可归结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凡是决定和影响资本周转时间的各种因素,实际上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另一方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状况。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其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固定资本是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和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固定资本从物质形态上看,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实物形态,并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从价值形态看,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在生产过程中磨损程度,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多次生产过程,其价值才能转移完毕。流动资本是用来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中用来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的那部分资本,从物质形态看,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原来的物质形态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全部转化为新产品:从价值形态看,流动资本的价值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新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流动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发生价值转移,是由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分来抵偿的。但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这一部分价值,也是一次性加入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全部回到资本家手中。由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同投在原材料上的资本的价值的周转方式是相同的,所以也构成流动资本的一部分。根据以上的分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们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物质磨损程度,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而流动资本的价值是随着物质要素的消耗,一次性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第二,周转时间的长短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的价值周转时间短。当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一次,流动资本的价值可周转多次。第三,价值回收的方式不司,资本家投在流动资本上的价值是一次全部收回的,而投在固定资本上的价值,是在其使用的整个时期内逐步收回的。第四,物质要素的更新方法和时期不同。固定资本在整个使用时期内不需要更新,而流动资本的物质要素需要不断更新,劳动力也需要不断购买。需要指出的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司前面章节中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其价值转移方法不同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生产资本运动的方式,考察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另外,划分的内容也不相同.具
资本家总是力图缩短劳动时间以外的那部分生产时间,使生产时间尽可能接近劳动时间。 资本的流通时间,是由商品的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构成的。商品的购买时间,是由货 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销售时间,是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其中销售 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最大。因为在市场竞争环境中,销售商品比购买商品更为困难, 而且由 w’—G’的转化能否顺利完成,关系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流通时间的长短,一 般说来,是由市场供求状况、产销距离远近、交通运输及通信条件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总之,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越长,资本周转速度就越慢,反之,则越快。产业资本家 总是力图通过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来加速资本的周转,使一定量资本能带来更多的剩 余价值。 这一理论对社会主义建设也是适用的。社会主义企业为了加速资金周转,同样必须努 力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为此,也必须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实行合理的生产布局、 合理的生产储备,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减少流通环节。 三、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资本周转速度受很多因素影响,但可归结为二个方面:一方面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 凡是决定和影响资本周转时间的各种因素,实际上都是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另一方 是生产资本的构成状况。生产资本的各个部分按其价值的周转方式不同,可分为固定资本 和流动资本两个部分。 固定资本是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工具和厂房等劳动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固定资本从 物质形态上看,是一次全部投入生产过程,在每次生产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独立的实物 形态,并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从价值形态看,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在生产过程 中磨损程度,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经过多次生产过程,其价值才能转 移完毕。 流动资本是用来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和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流动资本 中用来购买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的那部分资本,从物质形态看,只参加一次生产过程, 原来的物质形态经过一次生产过程全部转化为新产品;从价值形态看,流动资本的价值在 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新产品的出售以货币形式回到资本家手中。 流动资本中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发生价值转移,是由工人新创造的价值的一部 分来抵偿的。但是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这一部分价值,也是一次 性加入到新产品中去,并随着商品的出售全部回到资本家手中。由于购买劳动力的资本, 同投在原材料上的资本的价值的周转方式是相同的,所以也构成流动资本的一部分。 根据以上的分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他们的价 值周转方式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根据物质磨损程度,逐渐地、一部分一部分地转移到 新产品中去的,而流动资本的价值是随着物质要素的消耗,一次性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的。第二,周转时间的长短不同.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时间长,流动资本的价值周转时间 短。当固定资本的价值周转一次,流动资本的价值可周转多次。第三,价值回收的方式不 同,资本家投在流动资本上的价值是一次全部收回的,而投在固定资本上的价值,是在其 使用的整个时期内逐步收回的。第四,物质要素的更新方法和时期不同。固定资本在整个 使用时期内不需要更新,而流动资本的物质要素需要不断更新,劳动力也需要不断购买。 需要指出的是,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同前面章节中划分为不变资本 和可变资本是两种不同的划分方法。把生产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根据其价值 转移方法不同进行的,目的是为了说明生产资本运动的方式,考察资本的周转速度对剩余 价值生产的影响;划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是根据生产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 中的不同作用进行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另外,划分的内容也不相同.具
体区别可用如下图式表示:按在剩余价值生产生产资本的各部分按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分中的不同作用划分固定资本厂房机器设备工具不变资本原料燃料辅助材料工资可变资本流动资本前面讲过,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其磨损程度,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的磨损(亦称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也称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自然力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引起资本价值上的贬值。具体来讲这种值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响应下降;二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提前报废。固定资本因无形磨损所造成的价值上的损失是不能够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所以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以便尽快收回固定资本的价值,并避免和减少因无形磨损所造成的损失。资本家把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固定资本的价值,从出售的商品中提取并积累起来,以便将来用于固定资本更新,这种方法称为固定资本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从出售的商品中逐步提取的金额,叫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用公式表示就是:固定资本原始价值折旧费=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折旧费折旧率=X100%固定资本原始价值例如,一台机器值6万元,可使用10年,那么这台机器每年就要提取6000元折旧率为10%,10年后,在机器报废时,已提取的6万元,就可重新购买机器。为了保证固定资本的各个物质要素在一个较长的使用期内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必须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修理,因此而追加的劳动和资本,就叫维护费和修理费。维护费是对机器设备进行加油和擦洗等方面的费用。这种费用在性质上既不属于固定资本,也不同于流动资本,但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支出,通常列入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修理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修理费用,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零星支出,也列入流动资本;另一类是大修理费用,它具有固定资本局部更新的性质,属于固定资本。这种费用要平均分摊到有效使用年限内的
体区别可用如下图式表示: 按在剩余价值生产 中的不同作用划分 生产资本的各部分 按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划 分 不变资本 厂房机器设备工具 固定资本 原料燃料辅助材料 可变资本 工资 流动资本 前面讲过,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其磨损程度,逐渐地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 本的磨损(亦称固定资本的损耗)分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也称物质磨损,是指固定资本由于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和自然力 的作用而造成的损耗;无形磨损也称精神磨损,是指固定资本在有效使用期内,由于生产 技术的进步引起资本价值上的贬值。具体来讲这种贬值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因而使原有固定资本的价值响应下 降;二是由于新技术的发明和应用,出现了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因而使原有的机器设备 提前报废。固定资本因无形磨损所造成的价值上的损失是不能够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所 以资本家总是想方设法提高固定资本的利用率,以便尽快收回固定资本的价值,并避免和 减少因无形磨损所造成的损失。 资本家把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固定资本的价值,从出售的商品中提取并积累起 来,以便将来用于固定资本更新,这种方法称为固定资本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从出 售的商品中逐步提取的金额,叫折旧费或折旧基金。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始价值的比率叫 折旧率。用公式表示就是: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折旧费= ———————————— 固定资本平均使用年限 折旧费 折旧率=————————————×100% 固定资本原始价值 例如,一台机器值 6 万元,可使用 10 年,那么这台机器每年就要提取 6 000 元折旧率 为 10%,10 年后,在机器报废时,已提取的 6 万元,就可重新购买机器。 为了保证固定资本的各个物质要素在一个较长的使用期内能够正常地发挥作用,必须 进行日常的维护和修理,因此而追加的劳动和资本,就叫维护费和修理费。维护费是对机 器设备进行加油和擦洗等方面的费用。这种费用在性质上既不属于固定资本,也不同于流 动资本,但作为一种经常性的支出,通常列入流动资本。固定资本的修理分为两类:一类 是小修理费用,作为—项经常性的零星支出,也列入流动资本;另一类是大修理费用,它 具有固定资本局部更新的性质,属于固定资本。这种费用要平均分摊到有效使用年限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