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二O一七年初中学业水平测试 语文试题 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以及填写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 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qie 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 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契 X10 期期艾艾 挈 唯唯连声 受宠若惊 锲 XIang 豁然贯通 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中国古典诗中含蓄的诗, 不作铺陈直叙 通过淡墨 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 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 朦胧性和多义性。含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 A.由于 因而 擦‖边 所以 C.虽然 但是 不过 D.不 但 而且 甚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阅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全社会当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创造更便利的阅读 环境,让“全民阅读”蔚为大观。 B.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使得爱书人目不暇接,一批书榜、微信阅读公号等应运而生。 C.2017年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让 看腻了歌手选秀、明星综艺等娱乐节目的观众们耳目,新 D.古诗短小精悍,字不虚设但确是言简义丰,一首诗就是一个人的文思在喷涌,想象 在飞越,情感在翱翔。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二○一七年初中学业 水 平测 试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24 分) 1.下面语段中,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以及填写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胡屠户道:“我自倒运,把个女儿嫁与你这现世宝,历年以来,不知累了我多少。如今 不知因我积了甚么德,带 qiè 你中了个相公,我所以带个酒来贺你。”范 进 ,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 A. 契 xiānɡ 期 期 艾 艾 B. 挈 xiànɡ 唯唯连声 C. 携 xiànɡ 受 宠 若 惊 D. 锲 xiānɡ 豁然贯通 2.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中国古典诗中含蓄的诗, 不作铺陈直叙, 通过淡墨 勾勒之笔和曲折比兴之词,追求言外的意趣风神, 其意象常常带有某种 朦胧性和多义性。含蓄的艺术魅力即在于此。 A. 由 于 而 因 而 B. 一 边 一边 所以 C. 虽 然 但 是 不 过 D. 不 但 而且 甚至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阅读,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全社会当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创造更便利的阅读 环境,让“全民阅读”蔚为大观 ....。 B.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使得爱书人目不暇接 ....,一批书榜、微信阅读公号等应运而生。 C.2017 年春节期间,以古诗词为主题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红遍大江南北,让 看腻了歌手选秀、明星综艺等娱乐节目的观众们耳目一新 ....。 D.古诗短小精悍 ....,字不虚设但确是言简义丰,一首诗就是一个人的文思在喷涌,想象 在飞越,情感在翱翔。 4.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
A.今年全国两会,“全民阅读”又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表述上也由去年政府工 作报告中的“倡导”变为了“大力推动”。 B.如今的工匠,不再只是“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的木工,当代匠人是 技能人才,更是我们全体劳动者应具备的精神。 C.在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文化命题和精神命题的今天, 图书馆被更多的人视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有媒体报道,最近上海一些中小学校将吟诵经典、学民俗、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与社 团活动相结合,以此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属(通“嘱”,嘱咐)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目光短浅),猥自枉屈(《出师表》)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感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D.黄发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仅少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B.《水浒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如同为侠肝义胆,鲁智深侠义中透着率真,常 以假见真;李逵则侠义中显出粗鲁,却粗中有细 C.《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以富有童话色彩的奇幻故事讽刺社会现实的小说 D.词到宋代达到艺术顶峰,和唐诗并称双绝,各级其美。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苏 轼、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7.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而这 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①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 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②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 ③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 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 “哎呀,好多鸟 ④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优雅一个人的语言,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A.今年全国两会,“全民阅读”又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表述上也由去年政府工 作报告中的“倡导”变为了 “大力推动”。 B.如今的工匠,不再只是“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的木工,当代匠人是 技能人才,更是我们全体劳动者应具备的精神。 C.在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成为一个重大而紧迫的文化命题和精神命题的今天, 图书馆被更多的人视为城市的精神地标。 D.有媒体报道,最近上海一些中小学校将吟诵经典、学民俗、猜灯谜等传统活动与社 团活动相结合,以此作为“开学第一课”的主要内容。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属.(通“嘱”,嘱咐)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B.先帝不以臣卑鄙..(地位低下,目光短浅),猥自枉屈(《出师表》) C.秦王色挠,长跪而谢.(感谢)之曰。(《唐雎不辱使命》) D.黄发垂髫..(垂下来的头发,用来指小孩),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仅少部分是以神或人为主人公。 B.《水浒传》人物形象鲜明,性格各异。如同为侠肝义胆,鲁智深侠义中透着率真,常 以假见真;李逵则侠义中显出粗鲁,却粗中有细。 C.《格列佛游记》是一部以富有童话色彩的奇幻故事讽刺社会现实的小说。 D.词到宋代达到艺术顶峰,和唐诗并称双绝,各级其美。词有豪放派和婉约派之分,苏 轼、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7.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饱含书卷气,是这几档综艺的另一个显著特征。 而这, 恐怕正是“综艺清流”走红的另一个原因。 ①经典之所以为经典,传统文化之所以能散发恒久魅力,就在于它能滋养心灵,扩展精 神疆域,是我们抵抗庸俗的利器。 ②更重要的是,随气质改变的,还有人的精神生命。 ③曾经有人问道,“为什么要学习古代诗词?”一个得到最多人点赞的答案是这样回答 的:举个例子,当看到天边飞鸟,你会说:“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不是: “哎呀,好多鸟。 ④人们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文化素养能优雅一个人的语言,改变一个人的气质
A.①④③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3分)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 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暮云收尽溢清寒”句中用“溢”字来写月光,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他的《记承天诗 夜游》的一句话 (1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之情。(2分) 9.默写填空。(7分)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乱花渐欲迷人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 (4)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5)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 阐述了学 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死于安乐”告诚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阅读理解(46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4分) 【甲】 水皆缥碧,干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竟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干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 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 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乙】
A.①④③② B.④②③①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8.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3 分) 中秋月 苏 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 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 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暮云收尽溢清寒”句中用“溢”字来写月光,很容易让我们想到他的《记承天诗 夜游》的一句话 。(1 分) (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之情。(2 分) 9.默写填空。(7 分)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最后两句,将诗人因朋友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 抒写到了极致,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5)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阐述了学 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孟子》中的“ ,死于安乐”告诫我们要有忧患意识。 二、阅读理解(46 分) (一)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14 分) 【甲】 水皆缥碧, 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 皆生寒树。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 泠泠作响。 好鸟 相鸣, 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 者, 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 在昼犹昏; 疏条交映, 有时见日。 【乙】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干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1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3分) (1)猛浪若奔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至若春和景明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必先苦其心志 C.其中往来种作 D.其一犬坐于前。 1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三文同是写景,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三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3分) 【甲】 【乙】
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 从口入。 初极狭, 才 通人。 复行数十步, 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 通, 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 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 【丙】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 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 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也矣。 10.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语。(3 分) (1)猛浪若奔.。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3)至若春和景.明。 11.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2 分) A.安陵君其.许寡人。 B.必先苦其.心志。 C.其.中往来种作。 D.其.一犬坐于前。 12.翻译下面的句子。(6 分) (1)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2)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3)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13.三文同是写景,但是写作目的却不一样,根据你的理解说说三文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感情。(3 分) 【甲】 【乙】 【丙】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分)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 魏寅 ①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未必人人都有诗才, 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②为你写诗,写一辈子。媒体报道,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 廉方写了60年情诗。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 羡不已 ③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 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 人,内心却晶莹剔透。在冯端夫妇爱到欲罢不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飞 花令环节,选手须按要求轮流吟咏含关键字的诗句。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 来1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场围绕着倩青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么? ④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 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 式。真情实感一旦与诗歌结合,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不仅让 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更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 元宵佳节还是源自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 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⑤“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 料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平时因为工 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 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4 分) 诗情,咏不完的“飞花令” 魏寅 ①如果生活真的“有毒”,诗歌或许就是一味对抗浮躁的“解毒剂”;未必人人都有诗才, 但至少可以存有一份诗心。 ②为你写诗,写一辈子。媒体报道,94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冯端先生,至今已给妻子陈 廉方写了60年情诗。相知相守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感动了无数网友,也让单身族们艳 羡不已。 ③光阴流转,日久最见真情。也许,写一首情诗并不难,但数十年的坚守与执着殊为不 易,最终书写出沉甸甸的爱。也正因此,在妻子眼中,冯老先生就像一块“璞”,尽管貌不惊 人,内心却晶莹剔透。在冯端夫妇爱到“欲罢不能”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中,有个“飞 花令”环节,选手须按要求轮流吟咏含关键字的诗句。对于两位老人而言,他们既质朴又浪 漫的诗意人生,不正宛若一场围绕着情字、吟咏不尽的飞花令么? ④诗由情而生,情因诗更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曾 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吟咏优美诗句,堪称中国人经典的情感表达方 式。真情实感一旦与诗歌结合,便容易激发奇妙的化学反应。那些饱含真情的诗篇,不仅让 天各一方的两颗心灵相互融通,更流传久远,让更多人感到温暖。如今,无论是风花雪月的 元宵佳节还是源自西方的情人节,当热恋男女已经熟练掌握了互赠鲜花与巧克力的技巧,不 知还会否有人送给对方一首真挚动人的情诗? ⑤“东坡饮酒,秦观夜话;稼轩论剑,清照煮茶”。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有的人因醉心 于古典诗词而从传统文化中得到了滋养,也有不少人罹患了某种“春节综合征”。平时因为工 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家庭成员之间缺乏深度沟通,无形中累积了不满和怨气,假期里相处 时间相对长了,反而容易因琐事而脾气暴躁、触发矛盾。难怪有人直呼,“春节有毒”“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