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O一六年初三第一次练兵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妖娆(rao)睿智(rui)抽噎(ye) 解元(xie) B.伧俗(cang)隽永(jn)发窘(jing)麾军(hui) C.骈进(pian)拮据(jie)商榷(que) 谮害(zen) D.陨落(yin)枘凿(zo)恁地(ren) 行事(ha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屏障隐秘分水岭通宵达旦 B.荣膺阻遏逻辑学循规蹈距 C.妖饶愧怍管弦乐相得益彰 D.预兆诀别四合院闲情逸志 3.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B.我,一个莘莘学子,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爱学习的心。 C.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穆之谈 D.美国在南海炫耀武力的行径,再次折射出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喜欢你了。” C.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杨峰的学生这样点评她:无事,绝不惹事,有事,绝不怕事 5.下面的课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咏雪登上地球之巅敬畏生命B.愚公移山曹刿论战斑羚飞渡 C.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想和做敬业与乐业D.观沧海黄河颂金色花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官职、谥号、号来称呼人
二〇一六年初三第一次练兵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120 分钟 满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妖娆.(ráo) 睿.智(ruì) 抽噎.(yē) 解.元(xiè) B.伧.俗(cānɡ) 隽.永(jùn) 发窘.(jiǒnɡ) 麾.军(huī) C.骈.进(pián) 拮.据(jié) 商榷.(què) 谮.害(zèn) D.陨.落(yǔn) 枘凿.(záo) 恁.地(rèn) 行.事(hánɡ)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 分) A.屏障 隐秘 分水岭 通宵达旦 B.荣膺 阻遏 逻辑学 循规蹈距 C.妖饶 愧怍 管弦乐 相得益彰 D.预兆 诀别 四合院 闲情逸志 3.下面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百年梦想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还需要亿万中华儿女长期地艰苦奋斗。 B.我,一个莘莘学子,虽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但我有一双巧手和一颗爱学习的心。 C.专家指出,前段时间社会上流传的吃盐补碘能抗核辐射的说法纯属无稽之谈。 D.美国在南海炫耀武力的行径,再次折射出其根深蒂固的冷战思维。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人生在世,是追求纸醉金迷的物质享受?还是追求宁静淡泊的精神境界? B. “听着,朋友,”他说:“你丑得可爱,连我都禁不住喜欢你了。” C. 你参加了“翰墨飘香”主题书法大赛了吗?获得了第几名? D. 杨峰的学生这样点评她:无事,绝不惹事,有事,绝不怕事。 5.下面的课文题目都是短语,从结构上看不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2 分) A.咏雪 登上地球之巅 敬畏生命 B. 愚公移山 曹刿论战 斑羚飞渡 C. 从 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想和做 敬 业 与 乐 业 D. 观沧海 黄 河 颂 金色花 6.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 分) A.称杜甫为杜工部,称左光斗为左忠毅公,称陆游为陆放翁,分别是以官职、谥号、号来称呼人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是李白听闻好友升迁至湖南龙标时寄托对好友的思念所 写的 C.“既望”是指农历每个月十六这一天,而每个月的初一叫作朔 D.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A.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 的 8.名著阅读(5分) 智深取出一 十两银子与林冲 三,二两与两个公 振鸟的头,硬似 父母皮肉包着些 骨头,”智深抡 起禅秋,把松树只一 下,打得树有二寸 痕,齐刷刷的断 泪水直下来 图一 图 ①图一、图二讲的分别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哪个故事情节?(2分) ②请就这两个故事情节分析关羽和鲁智深性格的异同点?(3分) 9.默写(5分) ①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③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 。”两句运用典故刻画了将士 们手持宝剑、奋勇杀敌、以报君恩的英勇形象,从而表现了他们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④对不少普通老百姓来说,“中国梦”就是“安居梦”,就是杜甫曾经喊出过的 的梦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 ⑤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诗词名句
B.《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首诗是李白听闻好友升迁至湖南龙标时寄托对好友的思念所 写的。 C.“既望”是指农历每个月十六这一天,而每个月的初一叫作朔。 D.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 7.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 ) A.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B.在身体虚弱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登山队员摸黑进行高山行军,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很困难。 C.由于全社会厉行节约之风,对高端餐饮企业和星级酒店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D.南极的恐龙和两栖动物的命运比其他同类要悲惨得多,其原因是板块把它们带到了南极而造成 的。 8.名著阅读(5 分) 图一 图二 ① 图一、图二讲的分别是《三国演义》和《水浒传》中的哪个故事情节?(2 分) ② 请就这两个故事情节分析关羽和鲁智深性格的异同点?(3 分) 9.默写(5 分) ① 俱怀逸兴壮思飞,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北风江上寒。(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③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典故刻画了将士 们手持宝剑、奋勇杀敌、以报君恩的英勇形象,从而表现了他们的高昂士气和爱国热情。 ④ 对不少普通老百姓来说, “ 中 国 梦 ” 就 是 “ 安居梦 ” , 就 是 杜 甫 曾 经 喊 出 过 的 “ , 。”的梦想。(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句子。) ⑤ 古代诗人常以“落花”寄寓情感,请写出一组诗词名句, 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4分) (1)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特有的表演体制是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 看下面四幅京剧角色行当的卡通图片,请问图一是(行当),图四是 (行当) 图一 图 图四 (2)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请 你结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在下面的方框内填上京戏名,使其前后各组成一个四字成语 鹤立鸡口口口心一笑 富贵荣口口囗义之交 二、阅读(4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27题。 (一)(7分) 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1.简析“遍”字和“稀”字的表达效果。(3分) 12.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分) 13.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2分) (二)(7分) 核舟记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 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
____________________。 10、综合性学习(4 分) (1)京剧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特有的表演体制是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四个基本类型。 看下面四幅京剧角色行当的卡通图片,请问图一是 (行当),图四是 (行当)。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2)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军事斗争,故事 大多取材于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请 你结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了解,在下面的方框内填上京戏名,使其前后各组成一个四字成语。 鹤立鸡囗囗囗心一笑 富贵荣囗囗囗义之交 二、阅读(4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27 题。 (一)(7 分) 山居即事 (王 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1.简析“遍”字和“稀”字的表达效果。(3 分) 12.诗的颈联、尾联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2 分) 13.结合全诗,具体分析作者塑造了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2 分) (二)(7 分) 核舟记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 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
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 膝,左臂挂念珠倚之一一珠可历历数也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 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曾不盈寸()(2)其两膝相比者(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6.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3分) (三)(8分)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①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②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 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①中外亲:指表亲。②冢:坟墓 17.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云耕者入冢而得( )(2)以百金答之( 18.找出短文中的一个倒装句。(2分) 19.“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20.本文表现了韩魏公的什么品质?(2分) (四)(4分) 说荼(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 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 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 左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 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暍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暍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
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 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 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 分) (1)曾不盈.寸( ) (2)其两膝相比.者 ( )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16.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3 分) (三)(8 分) 韩魏公知北都,有中外亲①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②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 遍劝坐客。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 “物破亦自有时。”谓吏将曰:“非故也,何罪之有?” ①中外亲:指表亲。②冢:坟墓。 17.解释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云.耕者入冢而得( ) (2)以百 金答.之( ) 18.找出短文中的一个倒装句。(2 分) 19.“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语句回答)(2 分) 20. 本文表现了韩魏公的什么品质?(2 分) (四)(4 分)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老话讲得明白:“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家老舍甚至说:“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 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 年前。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这件事在汉代《淮南 子》一书中即有记载。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
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 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2700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 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 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 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 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 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 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 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 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 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21.第一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2.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2分)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五)(16分) 走进春天的怀里 [台湾]司马中原 ①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 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 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 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 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②后来,大的战乱来了,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风沙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
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 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树龄有 2700 年。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 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 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 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人们在喝酒时 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 乱了心性。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 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1607 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 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 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 合性。当今全世界已有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 20 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 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21.第一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 分) 22.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五)(16 分) 走进春天的怀里 [台湾]司马中原 ①头一次看见骆驼是在五岁。也许沙漠里的动物不适应滨海和平原地区的气候吧,我看见它们的时 候,又正是骆驼褪毛的季节,一块一块半褪落的毛,挂在身上,远看像落魄的穷汉,穿着破衣在路 上颠踬着;它们很憔悴,又怪又丑,给我极深刻的记忆。那些经过我家乡的骆驼,不久便离开了。 它们颈下的铜铃,摇响在暮春沉迟的大气里,像是一首难以理解的凄凉的歌。那声音,曾在无数个 夜晚,伴随过我童年的远梦。 ②后来,大的战乱来了,无数安守家宅的人流离道途,破衣在风沙里飞舞,饥饿、疲困、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