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本章重点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掌握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掌握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方法
第五章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本章重点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2.掌握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 3.掌握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与评价方法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的提出 源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 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GDP增加了18倍,石油、钢、铜、 铝的年消费量分别增加170倍、29倍、27倍和3608倍。其中, 60%以上的能源和50%以上的矿产资源是由占世界人口不足 15%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进入新世纪,全球另外85%的人口 也将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 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全人类共同面 临的严峻挑战
技术经济学科 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1.概念的提出 源于人口增长、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不协调。 20世纪的100年间,全球GDP增加了18倍,石油、钢、铜、 铝的年消费量分别增加170倍、29倍、27倍和3 608倍。其中, 60%以上的能源和50%以上的矿产资源是由占世界人口不足 15%的发达国家消耗的。进入新世纪,全球另外85%的人口 也将陆续进入工业化阶段,如何解决日益紧迫的人口、资源、 环境与工业化加快、经济快速增长的矛盾,是全人类共同面 临的严峻挑战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最早明确提出“可持 续发展”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为世界普遍 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技术经济学科 1980年《世界自然保护大纲》最早明确提出“可持 续发展”概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出一个为世界普遍 接受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 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2.“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①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包括社会的发展 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 质基础; ③经济发展要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④呼吁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髙污染的粗放型生 方式和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方式,主张绎济增长 与资源保护相结合,社会稳定和公平相结合,短期利 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 ⑤人口控制、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 重大问题
技术经济学科 2.“可持续发展” 的内涵 ①可持续发展不仅包括经济的发展、还包括社会的发展 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 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 质基础; ③经济发展要与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相协调; ④呼吁放弃传统的高消耗、高增长、高污染的粗放型生 产方式和高消耗、高消费的生产方式,主张经济增长 与资源保护相结合,社会稳定和公平相结合,短期利 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 ⑤人口控制、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 重大问题
3我国可持续发展概况 (1)《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 我国政府在1992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 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 面都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可以举例说明)
技术经济学科 3.我国可持续发展概况 (1)《中国21世纪议程》的制定 我国政府在1992年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 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 作为指导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开始了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经过10多年的努力,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 略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建设、环境保护 和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等方 面都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可以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