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瑞安2016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语言文字运用(共23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稂(lang)莠蝙(bian)蝠札(zha)记一绺(li)头发 B.掮(qian)客桂冠(guin)入殓(lian)夹(jia)道欢迎 C.绷(beng)脸分娩(mian)烜(xuan)赫不容置喙(hui) D.绾(wan)结娇嗔(chen)烘焙(pei)闷(men)声不响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但是,任何 个时代都必 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B.由于垄断行业多数靠控制国家资源和公共服务获利,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府背 景和公共资 源,他们因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倍受诟病。 C.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祥地”、“南 戏故乡”美誉 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迭出 D.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这 样的事例举 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华大学一学生说:“我每天坚持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 过觉,总是 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 被发现,被 发掘出来。 C.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 梁几乎毁坏 殆尽,一片狼藉。 D.这套新出版的“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中国作家的作 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 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 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C.《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 网络宣传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D.杭州地铁1号线贯通余杭、萧山等地,经过客运中心、城站火车站等重要区域, 并且连接火车东站,是未来沪杭、杭宁、杭甬等多条高铁汇集之处 5.把下面六个句子,按照恰当的顺序填入文中横线处,前后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浙江省瑞安 2016 届高三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3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稂(láng)莠 蝙(biān)蝠 札(zhá)记 一绺(liǔ)头发 B.掮(qián)客 桂冠(guàn) 入殓(liàn) 夹(jiā)道欢迎 C.绷(bēng)脸 分娩(miǎn) 烜(xuǎn)赫 不容置喙(huì) D.绾(wǎn)结 娇嗔(chēn) 烘焙(péi) 闷(mēn)声不响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作品的伟大与否,和作品究竟写了些什么并不会有必然的关联。但是,任何一 个时代都必 定要呼唤自己的主弦律作品。它是时代和历史前进的天赋使命。 B.由于垄断行业多数靠控制国家资源和公共服务获利,其背后有着深厚的政府背 景和公共资 源,他们因获得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水平的待遇而倍受诟病。 C.除了丰富的景观资源,温州也不乏深厚的人文底蕴,“山水诗发祥地”、“南 戏故乡”美誉 在前,细纹刻纸、木活字印刷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珠玉迭出。 D.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这 样的事例举 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清华大学一学生说:“我每天坚持 7 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 过觉,总是 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 被发现,被 发掘出来。 C.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 梁几乎毁坏 殆尽,一片狼藉。 D.这套新出版的“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 中国作家的作 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审美主体的审美体验往往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一经点破, 那含蓄蕴藉的美感常常会遭到破坏的危险。 B.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 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C.《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收录了当下最流行的词汇,“潮”味十足,加之电视 网络宣传造势猛烈,刚一上架就有不少市民慕名而来。 D.杭州地铁 1 号线贯通余杭、萧山等地,经过客运中心、城站火车站等重要区域, 并且连接火车东站,是未来沪杭、杭宁、杭甬等多条高铁汇集之处。 5.把下面六个句子,按照恰当的顺序填入文中横线处,前后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_,。,。墨非此刻也成了观众,他高举双手,为17岁的小将喝彩。这 场景,几乎和1986年亨得利完成克鲁斯堡首秀时如出一辙 ①掌声稀稀落落②气氛才开始沸腾③几乎快瘫倒在台上④墨菲打进最后的粉 球 ⑤等到卢卡面带微笑走上前来握手时⑥全场观众似乎还没从紧张的气氛中回过 神来 A.④③①⑥⑤②B.④③⑥①⑤②C.④③⑤②⑥①D.④③⑥⑤①②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不超过20个字。(4分) 有一只麻雀,立志要高飞,天天练高飞的本领。后来,它终于如愿以偿,甚至能 像雄鹰一样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其他麻雀非常羡慕它,纷纷向它请教。这只麻雀也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因此, 努力增加飞行的高度。 在一次高飞时,它突然发现头顶有一只雄鹰,当然,雄鹰也发现了它。它吓坏了, 它记得老麻雀告诉过自己,遇见雄鹰要么钻到屋檐下,要么躲进草丛里。可是, 它离屋檐和草丛都太远太远了!它匆忙逃窜,可是它哪里是雄鹰的对手,于是就 成了雄鹰的美餐 答 7.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以调整词语内部相对稳定 的结构为依托,通过改变词语原来的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达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请根据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成语或熟语进行正反阐释。(4 分) 示例:大智若愚(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一一大 愚若智(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很笨) 答 、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挂枝儿,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它的全盛时代 在明清,可它的历史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 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它虽然发于吴地的水上人家,可从陆机的《吴 趋行》和谢灵运的《会吟行》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 唱,称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它不仅以清丽委婉的吴音引人入胜,还 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 同其他民族一样,汉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唐代的踏歌,能在长安街上连 唱带跳三天不息,这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很生动的描写。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改 变。宋时,汉唐社会张扬的时代个性逐渐消失,人们从喜好劲歌狂舞而变得只能 浅吟低唱。这种改变首先是因为理学兴起之后,崇天理、灭人欲成为社会意识的 主流,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钳制。与此同时,宗族规章制度的完备,对人们的 为又加强了约束。另外,戏曲的兴起,艺术形式的更新,人们兴趣的转移,对此 也不无影响。不过,醉心歌舞的盛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人们宣泄情感的音乐 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间积蓄、流传。在江南一带,就孕育出许多艺术精品。 众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从这里发源。享誉世界的十大金曲 有两首在中国,这就是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这两首金曲 都产生在江南,它们在江南真是家弦户诵
, 。 , 。 , 。墨非此刻也成了观众,他高举双手,为 17 岁的小将喝彩。这 场景,几乎和 1986 年亨得利完成克鲁斯堡首秀时如出一辙。 ①掌声稀稀落落 ②气氛才开始沸腾 ③几乎快瘫倒在台上 ④墨菲打进最后的粉 球 ⑤等到卢卡面带微笑走上前来握手时 ⑥全场观众似乎还没从紧张的气氛中回过 神来 A.④③①⑥⑤② B.④③⑥①⑤② C.④③⑤②⑥① D.④③⑥⑤①②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文字的寓意,不超过 20 个字。(4 分) 有一只麻雀,立志要高飞,天天练高飞的本领。后来,它终于如愿以偿,甚至能 像雄鹰一样在蓝天上自由翱翔。 其他麻雀非常羡慕它,纷纷向它请教。这只麻雀也觉得自己非常了不起,因此, 努力增加飞行的高度。 在一次高飞时,它突然发现头顶有一只雄鹰,当然,雄鹰也发现了它。它吓坏了, 它记得老麻雀告诉过自己,遇见雄鹰要么钻到屋檐下,要么躲进草丛里。可是, 它离屋檐和草丛都太远太远了!它匆忙逃窜,可是它哪里是雄鹰的对手,于是就 成了雄鹰的美餐。 答: 7. 现代汉语中,有一种奇妙的词语“倒错”现象,它以调整词语内部相对稳定 的结构为依托,通过改变词语原来的顺序,使词语在组合上出新出奇,从而达到 意想不到的效果。请根据下面的示例,另选一个成语或熟语进行正反阐释。(4 分) 示例:大智若愚(很有智慧和才能的人,不炫耀自己,外表好像很愚笨)——大 愚若智(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很笨) 答: 二、现代文阅读(共 29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0 题。(9 分) 吴歌,又称为江南小调、俚曲、挂枝儿,是明清时代的流行歌曲。它的全盛时代 在明清,可它的历史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后人考证为渔娘曲的“吴 蔡讴”,大约就是吴歌的原生状态。它虽然发于吴地的水上人家,可从陆机的《吴 趋行》和谢灵运的《会吟行》看,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已被士大夫们改编传 唱,称为“清商乐”,为雅文化所吸收。它不仅以清丽委婉的吴音引人入胜,还 被用于人际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文人雅士的社交礼仪。 同其他民族一样,汉族原本也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唐代的踏歌,能在长安街上连 唱带跳三天不息,这在白居易的诗中有很生动的描写。这种情况到宋代发生了改 变。宋时,汉唐社会张扬的时代个性逐渐消失,人们从喜好劲歌狂舞而变得只能 浅吟低唱。这种改变首先是因为理学兴起之后,崇天理、灭人欲成为社会意识的 主流,人们的思想受到极大钳制。与此同时,宗族规章制度的完备,对人们的行 为又加强了约束。另外,戏曲的兴起,艺术形式的更新,人们兴趣的转移,对此 也不无影响。不过,醉心歌舞的盛况虽然有所改变,但作为人们宣泄情感的音乐, 其蓬勃的生命力,仍在民间积蓄、流传。在江南一带,就孕育出许多艺术精品。 众所周知,名列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昆曲就从这里发源。享誉世界的十大金曲, 有两首在中国,这就是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这两首金曲 都产生在江南,它们在江南真是家弦户诵
吴歌大多为情歌。万历时期的挂枝儿,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倾诉私情的,其中尤 以表达女性的情爱为最,表现出女性挣脱枷锁的强烈冲动。明朝是提倡妇女守节 最严酷的时代,然而就在这禁锢最严的时期,从吴歌中迸发出女性要求自主择偶 的别样声浪。这些女性不畏众议,不为利诱,敢于走出家门,出了事自己承担 在吴歌里,被封建礼教长期压抑的人性,终于喷薄而出。就连深锁寺院的尼姑、 髙龄的老妇,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韪,为争取爱情亡命 献身,这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吴 歌的形式传播于乡间里巷,为妇孺童叟津津乐道。这说明民间社会并不都受统治 阶级意识的控制,理学家灭人欲的思想在这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情喻事,是明清之际的时尚,吴歌中的一些情歌亦是如此。它们以情为由头」 或抨击时政,或把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万历王朝的首辅沈一贯曾说:“往时私 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 套数,抵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这种民间 的异端言行,是对封建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 (摘编自刘志琴的《吴歌与人文启蒙一一重识江南小调》) 8.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歌产生的时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它流传到明清时进入全盛 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 B.“吴蔡讴”清丽委婉,听起引人入胜,于是,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 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 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钳制和完备的宗族规章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汉唐张 扬的时代个性在宋代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D.产生于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不仅在 当地家弦户诵,即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于吴地水上人家的渔娘曲“吴蔡讴”,一旦被改编为“清商乐”,为雅文 化所吸收,应该就不再具有原生吴歌的特点了 B.汉族本同其他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但从宋代开始,人们不能再像以前劲歌狂 舞了,汉族的歌舞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C.明代那些以大胆追求爱情为内容的吴歌被传播于乡间里巷并受到热烈欢迎, 这说明民间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并不完全相同 D.明清之际那些以情喻世的吴歌,作为不同于统治阶层的异端言行,对封建统 治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必然会构成一些威胁。 0.联系文本,谈谈吴歌的思想文化价值。(3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大师的由来 [法]安·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这 时,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 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现在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 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累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吴歌大多为情歌。万历时期的挂枝儿,百分之九十的作品是倾诉私情的,其中尤 以表达女性的情爱为最,表现出女性挣脱枷锁的强烈冲动。明朝是提倡妇女守节 最严酷的时代,然而就在这禁锢最严的时期,从吴歌中迸发出女性要求自主择偶 的别样声浪。这些女性不畏众议,不为利诱,敢于走出家门,出了事自己承担。 在吴歌里,被封建礼教长期压抑的人性,终于喷薄而出。就连深锁寺院的尼姑、 高龄的老妇,这些被禁锢最深的人群,都敢于冒人言之大不韪,为争取爱情亡命 献身,这与正史宣扬的节烈观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这种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以吴 歌的形式传播于乡间里巷,为妇孺童叟津津乐道。这说明民间社会并不都受统治 阶级意识的控制,理学家灭人欲的思想在这里遭受前所未有的挑战。 以情喻事,是明清之际的时尚,吴歌中的一些情歌亦是如此。它们以情为由头, 或抨击时政,或把官府作为嘲弄的对象。万历王朝的首辅沈一贯曾说:“往时私 议朝政者不过街头巷尾,口喃耳语而已。今则通衢闹市唱词说书之辈,公然编成 套数,扺掌剧谈,略无顾忌。所言皆朝廷种种失败,人无不乐听者。”这种民间 的异端言行,是对封建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的抵制和消解。 (摘编自刘志琴的《吴歌与人文启蒙——重识江南小调》) 8.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吴歌产生的时间与《诗经》、《楚辞》一样古老,它流传到明清时进入全盛 期,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被人们广为传唱。 B.“吴蔡讴”清丽委婉,听起引人入胜,于是,它在魏晋南北朝时被用于人际 交往中的应酬唱和,成为一种社交礼仪。 C.理学对人们思想的钳制和完备的宗族规章制度对人们行为的约束,是汉唐张 扬的时代个性在宋代逐渐消失的主要原因。 D.产生于我国江南地区的民间小调《茉莉花》与阿炳的《二泉映月》,不仅在 当地家弦户诵,即使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发于吴地水上人家的渔娘曲“吴蔡讴”,一旦被改编为“清商乐”,为雅文 化所吸收,应该就不再具有原生吴歌的特点了。 B.汉族本同其他民族一样能歌善舞,但从宋代开始,人们不能再像以前劲歌狂 舞了,汉族的歌舞表现形式发生了变化。 C.明代那些以大胆追求爱情为内容的吴歌被传播于乡间里巷并受到热烈欢迎, 这说明民间与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并不完全相同。 D.明清之际那些以情喻世的吴歌,作为不同于统治阶层的异端言行,对封建统 治秩序和传统文化格局必然会构成一些威胁。 10.联系文本,谈谈吴歌的思想文化价值。(3 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题。(20 分) 大师的由来 [法]安·莫洛亚 画家比埃·杜什就要画完那张药罐里插着花枝、盘中盛着茄子的静物写生了。这 时,小说家保尔·葛雷兹走进画室,看他朋友画了几分钟,大声嚷道:“不行!” 那一位惊愕之下,抬起头来,停下不画了。 “不行!”葛雷兹又嚷道,“不行!这样画法,永无出头之日。你有技巧, 有才能,为人正派。可是你的画风平淡无奇……现在作品比买主多,蠢货比行家 多。没成名的,不走运的,成千累万,你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比埃·杜什,非得干些异 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 画派啦……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 黄两色作画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 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赞赏不已。她讧有几份名贵的杂志 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她坐下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 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娇嗔地一笑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 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岀两字,婉转的,娇媚的,然后,留下一缕清香, 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 险公司跑街的…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 师,一味提倡怪诞。我受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 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俊 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肖像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出于无知 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 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 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几只蟋蟀。实业家的肖像,就用河边的树、 街上的人流来表现。比埃·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 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 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 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一片赞叹声中胜利结束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玉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 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 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一停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 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 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50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 “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
“靠苦功,靠真诚。” “咱们说正经的。那些蠢货,想要刺激他们一下,比埃·杜什,非得干些异 乎寻常的事。宣布你要到北极去作画啦,上街穿得像埃及法老一样啦,开创一个 画派啦……否认存在什么动态或静态,白色或黑色,圆形或方形……发明只用红 黄两色作画……” 这时,飘来一缕奇妙幽微的清香,宣告涅夫斯卡夫人的到来。这是一位美艳 的波兰女子,她那深紫色的眼睛使比埃·杜什赞赏不已。她订有几份名贵的杂志, 这些刊物都不惜工本精印三岁孩童的杰作。她坐下把腿搁在长沙发上,瞅了一眼 画布,顺便摇晃了一下金黄色的秀发,娇嗔地一笑: “昨天,我看了个展览,”她的嗓音珠圆玉润,柔婉娇媚,“那是关于全盛 时期的黑人艺术。噢!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 画家送上一张自己颇感得意的肖像画,请她鉴赏。 “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婉转的,娇媚的,然后,留下一缕清香, 走了。 比埃·杜什抄起调色板,朝屋角扔去,颓然坐倒在沙发上:“我宁可去当保 险公司跑街的……帮闲们只知瞎捧,走红的全是画匠。那些搞批评的,不看重大 师,一味提倡怪诞。我受够了,不干了!” 葛雷兹听毕,点上一支烟,想了半天,说道: “你能不能这样做,向涅夫斯卡夫人,向其他人,郑重其事地宣布,这十年 来,你一直着意于革新画法……我写两篇文章,登在显著位置,告诉知识界的俊 彦名流,说你开创了一个肖像分解画派。在你之前,所有肖像画家,出于无知, 都致力于研究人物的面部表情。这真是愚不可及!真正能体现一个人的,是他在 我们心中唤起的意念。因此,画一位上校,就应以天蓝和金黄两色作底,打上五 道粗杠,这个角上画匹马,那个角上画几只蟋蟀。实业家的肖像,就用河边的树、 街上的人流来表现。比埃·杜什,就得拿这些去应市,懂吗?这种肖像分解画, 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画家惨然一笑:“一小时里都画得出……可是我不会胡说八道。” “那好办,老兄。有人向你请教,你就不慌不忙,点上烟斗,朝他脸上喷一 口烟,来上这么一句,‘难道你从来没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这是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也没有,”葛雷兹说,“这样,人家会觉得你很高明。你等着让 他们发现,介绍,吹捧吧……” 两个月后,杜什的画展,在一片赞叹声中胜利结束。 美丽的涅夫斯卡夫人,那么柔婉娇媚,珠圆玉润,香气袭人,跟着她的新名人, 寸步不离。 “噢,”她一再说,“何等的艺术敏感,何等的造型美,何等的表现力!哎, 亲爱的,真是惊人之笔,你是怎么画出来的?” 画家略一停顿,点上烟斗,喷出一口浓烟,说道:“难道你,夫人,从来没 看到过江流水涌吗?” …… 一位有名的画商,抓住画家的袖子把他拉到墙角,说道:“好家伙,真有你的! 这些作品,我统统包下了。我每年向你买进 50 幅画……行不行?” 等最后一位观众离去,葛雷兹把门关上,兴高采烈,把手往袋里一插: “哎,老兄,”他说,“你信不信,他们全给骗了!我原以为人类的愚蠢是
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蠢货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 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深意…” 小说家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你能说说它们的深意在哪吗?!” “难道你,”比埃·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答道 11.说出加点词语在小说中的意思。(4分) ①“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 ②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① ② 12.赏析文中画线句。(4分) 13.概括画家的形象。(4分) 4.先在结尾补写一个句子,再说明补写的理由。(4分) 补写: 理由 15.请对画家的“成功”写出你的两点评价。(4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8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照玄上人诗集序 刘基 予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 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 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 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 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 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 乎哉!后世太师职废,于是夸毗戚施之徒,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 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下不闻 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 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悟悟恢恢°,此 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 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 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 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所不能 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③夸毗:谄媚,卑屈。意谓或以大言夸之,或以谀言
深不可测的,殊不知更在我预料之外!” 他抑制不住地狂笑起来。画家皱皱眉头,突然喝道:“你这蠢货!” “蠢货?!” 画家傲然环视那二十幅肖像分解画,踌躇满志,一字一顿地说:“是的,葛 雷兹,你是蠢货。这种画自有深意……” 小说家愣住了。 “真高明!”他吼道,“杜什,你想想,是谁劝你改弦更张、新法作画的? 你能说说它们的深意在哪吗?!” “难道你,”比埃·杜什从烟斗里吸了一大口烟,答道,“ 。” 11. 说出加点词语在小说中的意思。(4 分) ①“蛮好。”她用唇尖轻轻吐出两字。 ②这种肖像分解画,一个月里你能不能替我炮制二十幅出来? ① ② 12. 赏析文中画线句。(4 分) 13. 概括画家的形象。(4 分) 14. 先在结尾补写一个句子,再说明补写的理由。(4 分) 补写: 理由: 15. 请对画家的“成功”写出你的两点评价。(4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38 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6—20 题。(19 分) 照玄上人诗集序 刘基 予初杭时,求士于郑希道先生。先生为余言,照玄上人之为诗,雄俊峭拔,近世 之以能诗名者,莫之先也。余素知郑君善鉴而言不过,心常怀之。及访于杭人, 无能言上人之能诗者,心窃怪之。及余徙居白塔之下,而上人乃住持万松岭之寿 宁寺,于是始得遍观其所为诗。盖浩如奔涛,森如武库①,峭如苍松之栖县崖, 凛乎其不可攀也。而忧世感时之情,则每见于言外。呜呼!是宜不以诗闻于杭之 人矣! 夫诗何为而作哉?情发于中而形于言,《国风》、二《雅》列于六经,美刺风戒, 莫不有裨于世教。是故先王以之验风俗、察治忽,以达穷而在下者之情,词章云 乎哉!后世太师职废②,于是夸毗戚施之徒③,悉以诗将其谀,故溢美多,而风刺 少。流而至于宋,于是诽谤之狱兴焉,然后风雅之道扫地而无遗矣。今天下不闻 有禁言之律,而目见耳闻之习未变,故为诗者莫不以哦风月、弄花鸟为能事,取 则于达官贵人,而不师古,定轻重于众人,而不辨其为玉为石。惛惛怓怓④,此 倡彼和,更相朋附,转相诋訾⑤,而诗之道无有能知者矣。然则上人之不以诗称 于今之人,不亦宜哉! 呜呼有伯乐而后识马有匠石而后识梧槚⑥自古以及于今伯乐几人匠石几人耶抱奇 材而不遇以泯死者不少矣。予既重上人之诗,而又悲夫人之不知郑先生之为伯乐、 匠石也,故为序其端焉。 【注解】①武库:储藏武器的仓库。此喻其诗歌之富于才识,于各体制无所不能。 ②太师职废:指停止采诗。③夸毗:谄媚,卑屈。意谓或以大言夸之,或以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