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第一学期12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卷 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嘲哳zha银钿dian癸丑gui雕栏玉砌qie 槲寄生hu会稽kuai坳堂 雕甍meng C.抟扶摇tuan绛囊 jiang攻讦jie叨陪鲤对dao D.鹰隼sun老趼jian 螫针zhe无语凝噎ye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震撼修葺形容枯槁锃光瓦亮万籁俱寂 B.沉湎沧桑蛊惑人心晶莹剔透长嘘短叹 C.俯瞰萌孽头昏脑胀树影婆娑桀骜不驯 D.暮蔼喋血形影相吊姗姗来迟举案其眉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心血管病 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 C.必需/抑止/防治 D.必需/抑制/防止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 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给大家留下了 深刻印象。 C.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 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D.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在黄皮肤 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 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1 2018 学年第一学期 12 月月考 高二语文试题卷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本大题共 12 小题,共 36 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嘲哳.zhā 银钿.diàn 癸.丑 guǐ 雕栏玉砌.qiè B.槲.寄生 hú 会.稽 kuài 坳.堂ào 雕甍.méng C.抟.扶摇 tuán 绛.囊 jiàng 攻讦.jié 叨.陪鲤对 dāo D.鹰隼. sǔn 老趼.jiǎn 螫.针 zhé 无语凝噎.yē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震撼 修葺 形容枯槁 锃光瓦亮 万籁俱寂 B.沉湎 沧桑 蛊惑人心 晶莹剔透 长嘘短叹 C.俯瞰 萌孽 头昏脑胀 树影婆娑 桀骜不驯 D.暮蔼 喋血 形影相吊 姗姗来迟 举案其眉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菜籽油含有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等三种人体________的脂肪酸,还有油酸。籽油能 ______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还能促进肝内胆固醇的降解和排出,因此,对______心血管病 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A.必须/抑止/防治 B.必须/抑制/防止 C.必需/抑止/防治 D.必需/抑制/防止 4.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 ...., 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B.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 ....,给大家留下了 深刻印象。 C.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 瓜田李下 ....的田园生活。 D.这位姑娘天生就眼睛深凹,鼻梁挺直,头发卷曲,身材苗条,好似芝兰玉树 ....,在黄皮肤 黑眼睛的国度里,很容易被人认出。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今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过快上涨的势头虽然已得到初步遏止,但是部分大中城市住房价 格仍然过高,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工作依然繁重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40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 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 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李敖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曾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 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6.下列各句,适当填入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 两个月,燕子翩翩归来,不久,布谷鸟出来了, 到了秋天,果 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北雁南飞,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A.火热的夏季接着来了,植物在这里孕育果实。 B.终于到了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C.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D.炎热的夏季终于来到了,植物开始孕育果实。 7.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B.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48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 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C.“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 觅的影子一一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D.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 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齐彭殇为妄作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宾主尽东南之美 C.襟三江而带五湖 D.屈贾谊于长沙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假令仆伏法受诛 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意气勤勤恳恳 D.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下列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子非三闾大夫与 遂去,不复与言 2
2 B.自世界文坛殿堂级之作《百年孤独》问世 40 多年来,曾经影响了中国几代人,余华、莫 言等知名作家都称曾深受其影响。 C.针对舆论反映电影《唐山大地震》中植入广告过度的问题,国家广电总局指出,能否打击 盗版是降低电影制作成本、避免广告过度植入的有效途径。 D.李敖携全家赴浙江博物馆观看包括曾在台北合璧的《富春山居图》在内的馆内展品,然后 乘船游览西湖,观看“印象西湖”。 6.下列各句,适当填入文中横线上的一项是 ( )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芽,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 两个月,燕子翩翩归来,不久,布谷鸟出来了。 到了秋天,果 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北雁南飞,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 A.火热的夏季接着来了,植物在这里孕育果实。 B.终于到了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C.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 D.炎热的夏季终于来到了,植物开始孕育果实。 7.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 姚明在整个 NBA 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B. 以《团结、友谊、交融、发展》为主题的第 48 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今天在“上海东方 明珠电视塔”广场隆重开幕。 C. “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 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D. 据考证,古历下亭址在今名士阁西侧(该处现有一石碑,正面题“古历下亭址”五个大 字,背面刻有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活用现象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齐.彭殇为妄作 A.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B. 宾主尽东南之美. C.襟.三江而带五湖 D.屈.贾谊于长沙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假令仆伏法..受诛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意气勤勤恳恳 .... D.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0.下列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子非三闾大夫与. 遂去,不复与.言
B.重为乡党所笑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C.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不知老之将至 D.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南冥者,天池也 11.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与蝼蚁何以异?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俯察品类之盛 引以为流觞曲水 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论语》是以记载 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主要价值在孔子思想上,在文学上 没有什么价值。我们学《论语》,主要是要掌握儒家思想,并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B.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的矛盾是 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苛求孔子,因为当时社会混乱不堪,思想当然也难免混乱 C.“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 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别的爱 D.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 才是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阅读题(本大题共四部分,共4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又有所侧重,“敬”是内心修 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 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 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 “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 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 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坚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 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 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不能掉以轻心,马马虎虎, 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掉落,心性也 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3 B. 重为乡党所.笑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C.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不知老之.将至 D.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南冥者,天池也. 11. 下列句子中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与蝼蚁何以异? A.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俯察品类之盛 D.引以为流觞曲水 12.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论语》是以记载 孔子言行为主,并且兼记孔子某些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其主要价值在孔子思想上,在文学上 没有什么价值。我们学《论语》,主要是要掌握儒家思想,并用以指导我们的生活。 B.孔子一方面主张先“富之”后“教之”,一方面又宁可去“食”留“信”,二者的矛盾是 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不能苛求孔子,因为当时社会混乱不堪,思想当然也难免混乱。 C.“仁”是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孔子思想的诸多方面多与“仁”有关。仁的基本含义是 仁爱。仁是一种普遍的爱,但并不是一视同仁的爱,而是有亲疏远近之别的有差别的爱。 D.孔子认为,政者,正也。作为国家的管理者,首先自身要正。“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如果统治者有感召力,就如北极星一样,“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其次 才是武力征服,主张“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二、阅读题(本大题共四部分,共 43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9 分) “恭敬”连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又有所侧重,“敬”是内心修 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 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 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 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 “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 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 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坚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 副心思用到对“道”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 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不能掉以轻心,马马虎虎, 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掉落,心性也 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
再说“恭”,所谓“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表现在外表上 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让人望而畏之。”一副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 道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紊”,透出来一股僵腐之 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家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 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 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悖。“道貌岸然”,恰 好是儒家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 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 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 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 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 神守持一处或转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 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不同的必然 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 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 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 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 文化导论》) 13.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入学标准,强调人们时刻要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D.“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 14.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各种后天欲望的 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 的侵入而亏损。C.“俨然让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 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来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 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4 再说“恭”,所谓“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表现在外表上, 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让人望而畏之。”一副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 道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斎”,透出来一股僵腐之 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家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 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 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悖 。“道貌岸然”,恰 好是儒家学走向僵化的标签。 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 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 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 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 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一 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 神守持一处或转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 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不同的必然 结果吧。 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 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 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 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 (选自《传统 文化导论》) 13.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的天性,不起别念,其实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 B.“恭”按照宋明以来入学标准,强调人们时刻要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 C.“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 D.“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 14 .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各种后天欲望的 影响和蒙蔽。 B.“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 的侵入而亏损。C.“俨然让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 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D.“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来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 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
15.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 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 中的发展 C.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然具有现实 指导意义 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 轻慢之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i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俯察品类之盛 盛:热闹 B.列坐其次 次:序次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D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此,这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 和的赠言。 B.第二段先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 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
5 15.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 相同的含义。 B.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 中的发展。 C.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然具有现实 指导意义。 D.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 轻慢之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7 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 分) 兰亭集序 王羲之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 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 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 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 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察品类之盛. 盛:热闹 B.列坐其次. 次:序次 C.不能喻.之于怀 喻:明白 D.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此,这 17.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是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著作的前言,《兰亭集序》是朋友之间互相唱 和的赠言。 B.第二段先叙事,说的是“人之相与”之“乐”,本段即由此生发议论,从“欣于所遇”说 到“情随事迁,感慨系之”,再到“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最后归结为“死生亦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