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卷第6期 智能系统学报 Vol.11 No.6 2016年12月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Dec.2016 D0I:10.11992/is.2016050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23.1538.TP.20170111.1705.032.html 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严新平123,柳晨光12,3 (1.武汉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63;2.武汉理工大学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 北武汉430063:3.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63) 摘要:智能航运系统是一种应用于水路环境的智能运输系统。交通感知,通信、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和 技术的发展,以及航运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为智能航运的逐步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首先,分析了智能航运系统 的功能和体系框架,综述了智能航运涉及的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大数据技术、船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航行技 术:其次,从智能航道、智能港口、智能船舶和智慧海事等4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以及对智能航运发展的作 用:描述了现有或正在研发的典型智能航运系统:最后,展望了未来智能航运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航运:智能系统:船联网:智能航行: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物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TP18,U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4785(2016)06-0807-11 中文引用格式:严新平,柳晨光.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智能系统学报,2016,11(6):807-817. 英文引用格式:YAN Xinping,LIU Chenguang.Review and prospect for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J].CAAl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2016,11(6):807-817. Review and prospect for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YAN Xinping'23,LIU Chenguang'2.3 (1.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Research Center,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3,China;2.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Water Transport Safety,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3,China;3.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Wuhan 430063,China) Abstract:An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i.e.,a system used for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echnologies and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system,namely,trans- portation perception,communication,data processing,artificial intelligence,and information systems,have ma- tured.In this paper,first,the main functions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were analyzed.Second,the state of the art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he system,e.g.,big data,internet of vessels,cloud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naviga- tion,were introduced.Third,components comprising the system,i.e.,intelligent waterway,intelligent port,intel- ligent ship and intelligent maritime,were analyzed.Fourth,several representative intelligent waterway systems were presented.Finally,the fu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was forecasted. Keywords:shipping;intelligent system;internet of vessels;intelligent navigation;big data;cloud computing;cy- ber-physical system 航运(shipping)是指通过水路运输来运送人或 低、环保等突出优点,在国际贸易和我国国民运输中 货物的运输方式。航运由于运量大、能耗小、成本 占有重要地位四。航运系统由3个最基本的要 素—航道、船舶和港口,以及各种支持保障系统构 收稿日期:2016-05-10. 成)。航运的发展必然是航运系统中各要素共同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G20B05). 通信作者:严新平.E-mail:xpyan@whut.ed.cm. 发展的结果,只有航运系统各要素有机地协调发展
第 11 卷第 6 期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Vol.11 №.6 2016 年 12 月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Dec. 2016 DOI:10.11992 / tis.201605007 网络出版地址:http: / / www.cnki.net / kcms/ detail / 23.1538.TP.20170111.1705.032.html 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严新平1,2,3 ,柳晨光1,2,3 (1.武汉理工大学 智能交通系统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63; 2.武汉理工大学 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 北 武汉 430063; 3.武汉理工大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3) 摘 要:智能航运系统是一种应用于水路环境的智能运输系统。 交通感知、通信、信息处理、人工智能等相关理论和 技术的发展,以及航运信息化系统的不断完善为智能航运的逐步实现提供了重要支撑。 首先,分析了智能航运系统 的功能和体系框架,综述了智能航运涉及的关键技术,具体包括大数据技术、船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和智能航行技 术;其次,从智能航道、智能港口、智能船舶和智慧海事等 4 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其发展现状以及对智能航运发展的作 用;描述了现有或正在研发的典型智能航运系统;最后,展望了未来智能航运系统的技术发展方向。 关键词:航运;智能系统;船联网;智能航行;大数据;云计算;信息物理系统 中图分类号: TP18,U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4785(2016)06-0807-11 中文引用格式:严新平,柳晨光. 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 智能系统学报, 2016, 11(6): 807-817. 英文引用格式:YAN Xinping, LIU Chenguang. Review and prospect for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 J]. CAAI Transactions on Intelligent Systems, 2016, 11(6): 807-817. Review and prospect for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YAN Xinping 1,2,3 , LIU Chenguang 1,2,3 (1.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Research Center,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China; 2. National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Water Transport Safety,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China; 3. School of Energy and Power Engineering,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Wuhan 430063, China) Abstract:An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i.e., a system used for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has been rapidly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echnologies and theories related to the system, namely, trans⁃ portation perception, communication, data proces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have ma⁃ tured. In this paper, first, the main functions and architecture of the system were analyzed. Second, the state of the art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he system, e.g., big data, internet of vessels, cloud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naviga⁃ tion, were introduced. Third, components comprising the system, i.e., intelligent waterway, intelligent port, intel⁃ ligent ship and intelligent maritime, were analyzed. Fourth, several representative intelligent waterway systems were presented. Finally, the futur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of the system was forecasted. Keywords: shipping; intelligent system; internet of vessels; intelligent navigation;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cy⁃ ber⁃physical system 收稿日期:2016-05-1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5BAG20B05). 通信作者:严新平. E⁃mail:xpyan@ whut.edu.cn. 航运(shipping)是指通过水路运输来运送人或 货物的运输方式。 航运由于运量大、能耗小、成本 低、环保等突出优点,在国际贸易和我国国民运输中 占有重要地位[1] 。 航运系统由 3 个最基本的要 素———航道、船舶和港口,以及各种支持保障系统构 成[1] 。 航运的发展必然是航运系统中各要素共同 发展的结果,只有航运系统各要素有机地协调发展
.808 智能系统学报 第11卷 整个航运系统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 性、多样化和混沌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在实现各种功 智能运输最早起源于陆上交通,后被引用到水 能的前提下也应保证系统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上交通,从而产生了“智能航运”的概念。文献[2] 1.2智能航运系统体系框架分析 对智能航运系统(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文献[1]定义,本文所指的体系框架是指确定 system)有如下定义:智能航运系统是在系统工程思 并描述为实现用户服务所需的系统组件、各组件的 想指导下,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传感 功能、组件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连接 器技术、控制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学科成果综 形式。智能航运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大 合运用于水上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对各种运输 量功能、技术、信息的集成,且系统内部通信复杂、数 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各种运输情况的 据结构各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体系框架以建立 协调和处理,建立一种在大范围内实时、准确、高效、 高效、灵活和安全可靠的智能航运系统。目前,关于 全方位发挥作用的水上运输综合管理体系,从而使 智能航运系统体系架构的研究较少,且都以内河航 水路交通设施、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船舶航 运研究为主。何新华山将智能化引入内河航运中, 行效率和安全性,最终实现水路交通运输服务社会 提出了内河智能航运系统(shipping intelligent trans- 化和管理智能化。智能航运的发展将会在以下几方 portation system,SITS)集成体系总体结构,如图1 面产生重要意义:1)提高了航运运输能力:2)由于 所示。此外,赵丽宁2]提出了基于多Agent系统 运输效率的提高和绿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 (multi-agent system,MAS)技术的适合长江环境的 温室气体、污染物排放以及节约能源:3)提高了航 智能航运系统体系框架。 运的安全性;4)随着智能车辆、智能交通、人工智能 集成数据库 集成管理员 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体系的逐步完善,构建空、陆、 空间地理数据库 配置管理 故障网关 性能管理 水联合的运输体系成为可能,智能航运作为其中重 海量数据库实时数据库 安全管理 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刻不容缓。 STS综合信息系统输入/输出接口 1智能航运系统的框架体系 4 应用系统接人代理 设施接入代理 外部接人代理 1.1智能航运系统功能分析 先 先 与其他TS系统的 从1994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智能交通 数据交换接口 大会正式提出“智能运输系统”概念开始,许多国家 进运输 运输 输信 输信 运输信息 运 先后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发展智能运输系统, 息 运量采集设 信号 视频设 卡口设施 违章采集设施 控制设 交换数据 目前无人驾驶车、智能交通管理、船岸协同等方面的 统 先进技术已被成功应用。智能航运系统相比于智能 其他ITS系统 应用系统 设施 道路系统起步较晚,两者在系统功能方面既有相似 也有不同之处,智能航运系统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图1STS集成体系总体结构 Fig.1 The structure of SITS 1)能够实现对航运过程中运输网络的运输信 息、与运输相关的信息实时采集和分析: 对于智能航运这一复杂的系统,其体系框架设 2)能够实现航运系统中航道、船舶、港口、船公 计通常有基于结构化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结构化 司等不同对象间的信息实时与高效交换; 方法以功能的抽象与分解为主要手段,按功能之间 3)能够应用人工智能等理论以及大数据等高新技 的连线关系组织数据:面向对象方法首先确定对象 或实体及其对象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每个对象执 术手段提高航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及降低风险: 行的功能,围绕数据对象或实体组织功能,形成单一 4)能够为智能航运系统用户提供数据、决策、 互联的视图1】。面向对象方法借鉴了软件工程开 风险评估等服务: 发系统的思路,但其可读性不强,操作起来较难,因 5)能够使航运系统涉及的船舶营运、航道服务 此结构化方法因具有可读性强、操作简便等优势较 和港口服务的配员减少。 适用于智能航运系统的体系框架设计。 随着通信、感知、人工智能、自动化、船联网、计算 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智能航运 2智能航运系统的关键技术 系统的功能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总体来说,新一代 2.1大数据技术 的智能航运系统将是一个庞大的具有非线性、不确定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建立覆盖全球的航
整个航运系统才能真正得到可持续发展[2] 。 智能运输最早起源于陆上交通,后被引用到水 上交通,从而产生了“智能航运”的概念。 文献[2] 对智能航运系统( intelligent water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有如下定义:智能航运系统是在系统工程思 想指导下,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传感 器技术、控制技术、运筹学、人工智能等学科成果综 合运用于水上交通运输管理体系,通过对各种运输 信息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实现各种运输情况的 协调和处理,建立一种在大范围内实时、准确、高效、 全方位发挥作用的水上运输综合管理体系,从而使 水路交通设施、信息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船舶航 行效率和安全性,最终实现水路交通运输服务社会 化和管理智能化。 智能航运的发展将会在以下几方 面产生重要意义:1)提高了航运运输能力;2) 由于 运输效率的提高和绿色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减少 温室气体、污染物排放以及节约能源;3) 提高了航 运的安全性;4)随着智能车辆、智能交通、人工智能 的快速发展和物联网体系的逐步完善,构建空、陆、 水联合的运输体系成为可能,智能航运作为其中重 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已刻不容缓。 1 智能航运系统的框架体系 1.1 智能航运系统功能分析 从 1994 年在巴黎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智能交通 大会正式提出“智能运输系统”概念开始,许多国家 先后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来发展智能运输系统, 目前无人驾驶车、智能交通管理、船岸协同等方面的 先进技术已被成功应用。 智能航运系统相比于智能 道路系统起步较晚,两者在系统功能方面既有相似 也有不同之处,智能航运系统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1)能够实现对航运过程中运输网络的运输信 息、与运输相关的信息实时采集和分析; 2)能够实现航运系统中航道、船舶、港口、船公 司等不同对象间的信息实时与高效交换; 3)能够应用人工智能等理论以及大数据等高新技 术手段提高航运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以及降低风险; 4)能够为智能航运系统用户提供数据、决策、 风险评估等服务; 5)能够使航运系统涉及的船舶营运、航道服务 和港口服务的配员减少。 随着通信、感知、人工智能、自动化、船联网、计算 机、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未来智能航运 系统的功能将会更加丰富和完善。 总体来说,新一代 的智能航运系统将是一个庞大的具有非线性、不确定 性、多样化和混沌等特征的复杂系统,在实现各种功 能的前提下也应保证系统的抗干扰性和鲁棒性。 1.2 智能航运系统体系框架分析 文献[1]定义,本文所指的体系框架是指确定 并描述为实现用户服务所需的系统组件、各组件的 功能、组件之间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和连接 形式。 智能航运系统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是大 量功能、技术、信息的集成,且系统内部通信复杂、数 据结构各异,因此有必要设计一个体系框架以建立 高效、灵活和安全可靠的智能航运系统。 目前,关于 智能航运系统体系架构的研究较少,且都以内河航 运研究为主。 何新华[1] 将智能化引入内河航运中, 提出了内河智能航运系统(shipping intelligent trans⁃ portation system, SITS) 集成体系总体结构,如图 1 所示。 此外,赵丽宁[2 ] 提出了基于多 Agent 系统 (multi⁃agent system, MAS) 技术的适合长江环境的 智能航运系统体系框架。 图 1 SITS 集成体系总体结构[1] Fig.1 The structure of SITS 对于智能航运这一复杂的系统,其体系框架设 计通常有基于结构化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 结构化 方法以功能的抽象与分解为主要手段,按功能之间 的连线关系组织数据;面向对象方法首先确定对象 或实体及其对象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每个对象执 行的功能,围绕数据对象或实体组织功能,形成单一 互联的视图[1 ] 。 面向对象方法借鉴了软件工程开 发系统的思路,但其可读性不强,操作起来较难,因 此结构化方法因具有可读性强、操作简便等优势较 适用于智能航运系统的体系框架设计。 2 智能航运系统的关键技术 2.1 大数据技术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进步,建立覆盖全球的航 ·808·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11 卷
第6期 严新平,等: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809. 运数据中心已成为可能。目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2.2 船联网技术 等国际航运公司已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监控所属船舶 “船联网”是物联网在航运领域的一种具体化 的营运状态:我国内河船舶已在尝试全程远程监控 发展形式,以航运管理精细化、行业服务全面化、出 船舶航行状态、机舱设备状态、驾驶员状态等。欧洲 行体验人性化为目的,以企业、船员、船舶、货物为对 内河信息服务(harmonized 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s, 象,覆盖航道、船闸、桥梁、港口和码头,综合运用物 RIS)是欧洲为支持内河航运、交通管理、运输管理 联网技术实现人一船一货信息互联互通的智能航运 以及多式联运而提出的信息协同服务理念,为用户 信息服务网络[6]。文献[6]提出了一种融合物联网 提供了电子江图、法律法规、船舶登记等静态信息以 核心技术,以数据为中心,实现人船互联、船船互联、 及船舶位置、货物信息、预计到达时间等动态信 船货互联及船岸互联的内河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 息[)。文献[4]利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网络,其结构如图2。文献[7]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和 物联网等技术设计了内河信息管理系统。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收集的大数据来评估船舶 在港区航行时船舶间的最优距离。只要航运系统在 无线网络 桥梁 卫星 运行,就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在“生产”大量的数据, () 且这些数据都能通过计算机保存下来。 航运系统产生的数据满足大数据具有的4个 “V"特征,即Volume(体量浩大)、Variety(模态繁 企业 多)、Velocity(生成快速)和Value(价值巨大但密度 船舶 低)。如何高效地挖掘这些数据,是智能航运系统 图2内河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网络结构) 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目前,已有多种针对大 Fig.2 The network of inland-waterway intelligent ship- 数据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依靠机器的 ping information service 超强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 船联网的发展将大大促进航运信息服务水平的 掘等方式实现大数据分析;二是依靠人所具备的、机 提升,典型的航运信息服务流程如图3所示8】。文献 器并不擅长的认知能力,通过可视分析等方法实现 [9]利用3G、RFID和ZigBee等无线技术构建了内河 大数据分析)。这两种方式均适用于智能航运系 船舶管理系统,以提升内河船舶管理效率和服务质 统,现阶段可视分析由于实现难度较低更为合适。 量:文献「10]讨论了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内河航 通过对航运系统内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至少可产 道流量统计、航道数据采集和应用位置服务:文献 生以下价值:1)通过分析某航段所有船舶的历史轨 [11]基于物联网设计了一套智能化的船舶电子签证 迹,可为设立助航设施提供参考:2)通过统计一段 管理系统,实现了不停船签证:文献[8]指出目前我国 时间内的历史船舶交通流数据,找出交通流规律,实 内河船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航运信息服务标准体系 现水上交通的高效控制。 不健全、标准内容重复交叉等问题。 数据服务 应急救援 监测预警信息服务 分 数据存储与管理 RFID技术 WSN技术 数据安全一 数据建库 网铬技术 计算机技术 GPS技术 数据库技术 AIS技术 3余 模型技术 CCTV技术 数据处理与传输 通信技术 RADAR技术 信息处理、 有 无线 传 安全技术 ECDIS技术 加工 信息技术 分 数据采集 航运信息(货物、船舶、航道) 港口、船员、应急等 图3典型航运信息服务流程 Fig.3 Classical procedures for shipping information service
运数据中心已成为可能。 目前,中国远洋运输集团 等国际航运公司已实现在全球范围内监控所属船舶 的营运状态;我国内河船舶已在尝试全程远程监控 船舶航行状态、机舱设备状态、驾驶员状态等。 欧洲 内河信息服务(harmonized river information services, RIS)是欧洲为支持内河航运、交通管理、运输管理 以及多式联运而提出的信息协同服务理念,为用户 提供了电子江图、法律法规、船舶登记等静态信息以 及船舶位置、 货物信息、 预计到达时间等动态信 息[3] 。 文献[4] 利用船载自动识别系统( 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收集的大数据来评估船舶 在港区航行时船舶间的最优距离。 只要航运系统在 运行,就意味着每时每刻都在“生产” 大量的数据, 且这些数据都能通过计算机保存下来。 航运系统产生的数据满足大数据具有的 4 个 “V”特征,即 Volume (体量浩大)、Variety (模态繁 多)、Velocity(生成快速)和 Value(价值巨大但密度 低)。 如何高效地挖掘这些数据,是智能航运系统 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目前,已有多种针对大 数据的处理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依靠机器的 超强计算能力和人工智能,通过机器学习和数据挖 掘等方式实现大数据分析;二是依靠人所具备的、机 器并不擅长的认知能力,通过可视分析等方法实现 大数据分析[5 ] 。 这两种方式均适用于智能航运系 统,现阶段可视分析由于实现难度较低更为合适。 通过对航运系统内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至少可产 生以下价值:1)通过分析某航段所有船舶的历史轨 迹,可为设立助航设施提供参考;2) 通过统计一段 时间内的历史船舶交通流数据,找出交通流规律,实 现水上交通的高效控制。 2.2 船联网技术 “船联网”是物联网在航运领域的一种具体化 发展形式,以航运管理精细化、行业服务全面化、出 行体验人性化为目的,以企业、船员、船舶、货物为对 象,覆盖航道、船闸、桥梁、港口和码头,综合运用物 联网技术实现人—船—货信息互联互通的智能航运 信息服务网络[6 ] 。 文献[6]提出了一种融合物联网 核心技术,以数据为中心,实现人船互联、船船互联、 船货互联及船岸互联的内河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 网络,其结构如图 2。 文献[7]基于无线传感网络和 物联网等技术设计了内河信息管理系统。 图 2 内河智能航运信息综合服务网络结构[5] Fig.2 The network of inland⁃waterway intelligent ship⁃ ping information service 船联网的发展将大大促进航运信息服务水平的 提升,典型的航运信息服务流程如图 3 所示[8 ] 。 文献 [9]利用 3G、RFID 和 ZigBee 等无线技术构建了内河 船舶管理系统,以提升内河船舶管理效率和服务质 量;文献[10]讨论了如何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内河航 道流量统计、航道数据采集和应用位置服务;文献 [11]基于物联网设计了一套智能化的船舶电子签证 管理系统,实现了不停船签证;文献[8]指出目前我国 内河船联网发展过程中存在航运信息服务标准体系 不健全、标准内容重复交叉等问题。 图 3 典型航运信息服务流程 Fig.3 Classical procedures for shipping information service 第 6 期 严新平,等: 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809·
.810 智能系统学报 第11卷 2.3云计算技术 和三维立体视觉传感器提出了无人水面艇跟踪目标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 船舶的导航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文献 发展2]。用户可以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知识 [19]认为自主航行船舶在与其他船舶或障碍物会 和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获取云计算提供的各种服 遇时应保证其避碰行为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 务。实时、动态地分析智能航运系统中数以兆计的 REGs)一致,并提出了基于视距和PD控制的自动 传感设备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海量信息,并对这些信 避碰方法。 息进行汇总、拆分、统计、备份,这需要具有弹性增长 通常来说,智能航行系统由环境感知子系统、路 存储资源和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云计算作为支 径自主规划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环境感知子 撑3]。为了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文献[14]提出 系统利用X波段雷达、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水深 了基于移动互联设备、大数据、岸基站、传感网络构 仪、AS、电子航道图等手段来感知船舶周围环境障 建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船舶系统,云平台在这个系 碍物(包括岸线、桥梁、岛屿、航标船、其他航行船舶 统中起到了关键的数据存储、计算和分享作用。智 等)信息,实时获取船舶周围障碍物的位置和速度。 能航运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云计 路径规划子系统根据船舶预设航线和船舶周围环境 算技术能够避免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障碍物信息,实时自主规划出船舶的运动航线。3 去构建平台、分析数据,而只需要通过网络浏览器等 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4所示。 方式去获取个性化服务[。航运管理部门和航运 环境感知 企业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为客户提供如船期查询、 子系统 电子订舱、运价查询、货物跟踪等服务。同时,云计 障得物信息 控制指令 部分障碍物 算平台能够搜集航运相关的气象、水文、交通流等各 种信息,再结合船舶自身性能特点,最终实现船舶航 规划航线 路径规划 线、配载、船期等的最优化设计。 子系统 控制子系统 航行状态 云计算是基于软件(software)、平台(platform) 一信息流 和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模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 …→间接影响 一种信息技术手段[)。以航运为对象,云计算服务 图4智能航行3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模型可总结为以下3种:I)SaaS(cloud software as a Fig.4 The links among three subsystems of in- service,云应用服务),是指航运部门或公司能够直 telligent navigation systems 接应用航运云基础设施中的已有应用资源:2)IaaS 3 (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云设施服务),是指 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 航运部门或公司能够应用航运云基础设施中的计算 智能航运系统涵盖智能航道、智能港口、智能船 资源,节约了购买电脑、硬盘等硬件设备的费用:3) 舶和智慧海事等部分,以下分别介绍其最新进展。 PaaS(cloud platform as a service,云平台服务),是指 3.1智能航道 航运部门或公司能够基于云基础设施中的所有资源 文献[20]对智能航道有如下定义:智能航道是 来开发自身的特定应用程序,比如基于电子海图或 指在数字航道基础上,利用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 航道图平台来开发地图应用程序等5]。 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获取航道系统要素信 2.4智能航行技术 息,通过融合处理与深度挖掘,动态发布航道有关信 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 息,实现航道规划科学化、建养智能化、管理现代化, 的进步推动了船舶导航设备、自动化设备、环境感知 为航运企业运输决策、船舶航行安全、海事监管、政 设备的更新与升级,物联网技术、信息物理系统和大 府水上应急等提供全方位、实时、精确、便捷的服务。 数据技术的应用加快了船船、船岸之间信息交互的 智能航道的发展对提升内河航运安全性及航行效率 发展,这些都为船舶未来实现智能航行提供了重要 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的支持。智能航行系统利用通导设备自动地感知并 欧盟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就提出了欧洲内 获取各种航行相关信息,能实时地接收岸基云服务 河航运信息服务概念,其旨在统一和提升欧盟各国 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通过数据的运算与处理,使船 的内河航运服务水平,并为用户提供了电子航道图、 舶能在开阔水域、狭窄水道、复杂环境下自动避碰, 法律法规、船舶登记等静态信息以及船舶位置、货物 实现自主航行6]。文献[18]基于二维位置坐标 信息、预计到达时间等动态信息)。我国长江航道
2.3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是分布式计算、并行计算和网格计算的 发展[12 ] 。 用户可以在不了解提供服务的技术、知识 和设备的情况下通过网络获取云计算提供的各种服 务。 实时、动态地分析智能航运系统中数以兆计的 传感设备在不同时间采集的海量信息,并对这些信 息进行汇总、拆分、统计、备份,这需要具有弹性增长 存储资源和大规模并行计算能力的云计算作为支 撑[13 ] 。 为了减少船舶事故的发生,文献[14] 提出 了基于移动互联设备、大数据、岸基站、传感网络构 建了基于云平台的智能船舶系统,云平台在这个系 统中起到了关键的数据存储、计算和分享作用。 智 能航运的最终目的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云计 算技术能够避免用户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和精力 去构建平台、分析数据,而只需要通过网络浏览器等 方式去获取个性化服务[12] 。 航运管理部门和航运 企业可以借助云计算平台为客户提供如船期查询、 电子订舱、运价查询、货物跟踪等服务。 同时,云计 算平台能够搜集航运相关的气象、水文、交通流等各 种信息,再结合船舶自身性能特点,最终实现船舶航 线、配载、船期等的最优化设计。 云计算是基于软件( software)、平台( platform) 和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模型,为用户提供服务的 一种信息技术手段[12] 。 以航运为对象,云计算服务 模型可总结为以下 3 种:1) SaaS(cloud software as a service,云应用服务),是指航运部门或公司能够直 接应用航运云基础设施中的已有应用资源;2) IaaS (cloud 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云设施服务),是指 航运部门或公司能够应用航运云基础设施中的计算 资源,节约了购买电脑、硬盘等硬件设备的费用;3) PaaS(cloud platform as a service,云平台服务),是指 航运部门或公司能够基于云基础设施中的所有资源 来开发自身的特定应用程序,比如基于电子海图或 航道图平台来开发地图应用程序等[15 ] 。 2.4 智能航行技术 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 的进步推动了船舶导航设备、自动化设备、环境感知 设备的更新与升级,物联网技术、信息物理系统和大 数据技术的应用加快了船船、船岸之间信息交互的 发展,这些都为船舶未来实现智能航行提供了重要 的支持。 智能航行系统利用通导设备自动地感知并 获取各种航行相关信息,能实时地接收岸基云服务 平台提供的各种信息,通过数据的运算与处理,使船 舶能在开阔水域、狭窄水道、复杂环境下自动避碰, 实现自主航行[16-17 ] 。 文献[18]基于二维位置坐标 和三维立体视觉传感器提出了无人水面艇跟踪目标 船舶的导航方法,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文献 [19]认为自主航行船舶在与其他船舶或障碍物会 遇时应保证其避碰行为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COL⁃ REGs)一致,并提出了基于视距和 PID 控制的自动 避碰方法。 通常来说,智能航行系统由环境感知子系统、路 径自主规划子系统和控制子系统组成。 环境感知子 系统利用 X 波段雷达、激光雷达、视觉传感器、水深 仪、AIS、电子航道图等手段来感知船舶周围环境障 碍物(包括岸线、桥梁、岛屿、航标船、其他航行船舶 等)信息,实时获取船舶周围障碍物的位置和速度。 路径规划子系统根据船舶预设航线和船舶周围环境 障碍物信息,实时自主规划出船舶的运动航线。 3 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如图 4 所示。 图 4 智能航行 3 个子系统的相互关系 Fig.4 The links among three subsystems of in⁃ telligent navigation systems 3 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 智能航运系统涵盖智能航道、智能港口、智能船 舶和智慧海事等部分,以下分别介绍其最新进展。 3.1 智能航道 文献[20]对智能航道有如下定义:智能航道是 指在数字航道基础上,利用智能传感器、物联网、自 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获取航道系统要素信 息,通过融合处理与深度挖掘,动态发布航道有关信 息,实现航道规划科学化、建养智能化、管理现代化, 为航运企业运输决策、船舶航行安全、海事监管、政 府水上应急等提供全方位、实时、精确、便捷的服务。 智能航道的发展对提升内河航运安全性及航行效率 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欧盟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就提出了欧洲内 河航运信息服务概念,其旨在统一和提升欧盟各国 的内河航运服务水平,并为用户提供了电子航道图、 法律法规、船舶登记等静态信息以及船舶位置、货物 信息、预计到达时间等动态信息[5] 。 我国长江航道 ·810· 智 能 系 统 学 报 第 11 卷
第6期 严新平,等: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811· 建设也正在从数字航道逐步向智能航道转变。文献 3.3智能船舶 [21]认为长江智能航道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航道 智能船舶是指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互联 变化监测与动态感知、航道智能融合与演变模拟和 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 航道信息智能服务与综合应用。这些技术或功能的 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 实现离不开船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理论和技术方 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船 法的支持。文献[22]提出了长江智能航道全面感 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 知概念设计,具体是在数字航道基础上,利用智能传 化运行的船舶,以使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 感器、物联网、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获取 经济和更加可靠16]。中国船级社基于国内外智能 航道系统要素信息,借助高空、水面、水下传感设备, 船舶的应用经验和未来船舶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于 实现水位、气象、助航设施、桥梁净空等信息的动态 2015年制定了《智能船舶规范》,将智能船舶划分为 采集,实时地为航道维护管理、船舶航行提供可靠的 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 航道信息,如图52]所示。 货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等六大功能模块[6]。 全方位的数据感知 综合船桥系统(integrated bridge system,BS)的 快速发展为实现智能船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 视可2于合 只.冠 支持。BS具有完善的导航、驾控、避碰、信息集中显 示、报警监控、通信、岸站支持、航行管理和控制自动 化等多种功能,便于驾驶员及岸基人员的观测和操 纵,同时将各设备的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从而使综合 图5长江智能航道全面感知概念设计 船桥系统比各设备单独使用时在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Fig.5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design for intelligent 和降低人员成本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新一代 waterway of Yangtze River BS应至少具备以下特性:1)先进的体系架构,可考 3.2智能港▣ 虑应用CPS架构:2)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融合不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港口日 设备间的信息:3)最优航线设计能力:4)精确和可靠 益成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神经中枢[23]。通常来 的航迹控制技术:5)多目标避碰辅助决策系统:6)雷 说,港口发展可分为运输中心、运输与服务中心、国 达、电子海图、AIS间的融合处理2]。全球最大的船 际物流中心和绿色供应链物流据点4个阶段24】。 舶设备供应商之一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已经 港口信息化、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港口智能化 开展了无人驾驶货船项目的研究,预计10年内将有 的步伐。智能港口是将互联网技术(WEB)、全球定 第一艘无人驾驶货船投入使用)。其提出的智能航 位系统(GPS)、移动通信技术(GMS)、无线通信技 行框架包括远程控制、设备环境监控、决策支持、优化 术(WAP)、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操作、船舶自动化等功能模块,如图6[0]。 (RFD)、实时监控系统、自动化装卸设备、物流搬运 机器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于 整个港口物流作业、运输服务及港口管理等各个方 面,建立一种在港口服务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 实时、准确、高效、优质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5]。比 如,基于RFID的智能闸口系统能够将集装箱从堆 场闸口摆放到指定位置的时间从原来的2min缩减 为30s,且降低了放置错误的问题26]。智能航口的 发展一方面加快了航运过程中货物的装卸和周转速 图6智能航行框架 度,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货物的智能化管理。目前 Fig.6 The architecture of intelligent navigation 智能港口发展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5]:1) 3.4智慧海事 智能化的货物识别技术;2)实时监控与可视化技 海事监管对提高航运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智 术;3)大型装卸设备的智能化运行技术:4)自动引 慧海事监管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全面打造海事监管的 导车辆的智能化运行技术:5)港口工艺流程智能控 新格局,在海事监管领域全面深入地利用信息技术, 制技术;6)港口通用设备智能化运行改造技术
建设也正在从数字航道逐步向智能航道转变。 文献 [21]认为长江智能航道的关键技术体系包括航道 变化监测与动态感知、航道智能融合与演变模拟和 航道信息智能服务与综合应用。 这些技术或功能的 实现离不开船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理论和技术方 法的支持。 文献[22]提出了长江智能航道全面感 知概念设计,具体是在数字航道基础上,利用智能传 感器、物联网、自动控制、人工智能等技术,自动获取 航道系统要素信息,借助高空、水面、水下传感设备, 实现水位、气象、助航设施、桥梁净空等信息的动态 采集,实时地为航道维护管理、船舶航行提供可靠的 航道信息,如图 5 [22 ]所示。 图 5 长江智能航道全面感知概念设计 Fig.5 Comprehensive perception design for intelligent waterway of Yangtze River 3.2 智能港口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渐明显,港口日 益成为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神经中枢[23 ] 。 通常来 说,港口发展可分为运输中心、运输与服务中心、国 际物流中心和绿色供应链物流据点 4 个阶段[24 ] 。 港口信息化、自动化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港口智能化 的步伐。 智能港口是将互联网技术(WEB)、全球定 位系统(GPS)、移动通信技术(GMS)、无线通信技 术(WAP)、地理信息系统(GIS)、无线射频识别技术 (RFID)、实时监控系统、自动化装卸设备、物流搬运 机器人等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综合应用于 整个港口物流作业、运输服务及港口管理等各个方 面,建立一种在港口服务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 实时、准确、高效、优质的港口物流服务体系[25 ] 。 比 如,基于 RFID 的智能闸口系统能够将集装箱从堆 场闸口摆放到指定位置的时间从原来的 2 min 缩减 为 30 s,且降低了放置错误的问题[26 ] 。 智能航口的 发展一方面加快了航运过程中货物的装卸和周转速 度,另一方面也实现了对货物的智能化管理。 目前 智能港口发展中涉及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25 ] :1) 智能化的货物识别技术;2) 实时监控与可视化技 术;3)大型装卸设备的智能化运行技术;4) 自动引 导车辆的智能化运行技术;5)港口工艺流程智能控 制技术;6)港口通用设备智能化运行改造技术。 3.3 智能船舶 智能船舶是指利用传感器、通信、物联网、互联 网等技术手段,自动感知和获得船舶自身、海洋环 境、物流、港口等方面的信息和数据,并基于计算机 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大数据处理和分析技术,在船 舶航行、管理、维护保养、货物运输等方面实现智能 化运行的船舶,以使船舶更加安全、更加环保、更加 经济和更加可靠[1 6 ] 。 中国船级社基于国内外智能 船舶的应用经验和未来船舶智能化的发展方向于 2015 年制定了《智能船舶规范》,将智能船舶划分为 智能航行、智能船体、智能机舱、智能能效管理、智能 货物管理和智能集成平台等六大功能模块[16 ] 。 综合船桥系统(integrated bridge system, IBS)的 快速发展为实现智能船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和技术 支持。 IBS 具有完善的导航、驾控、避碰、信息集中显 示、报警监控、通信、岸站支持、航行管理和控制自动 化等多种功能,便于驾驶员及岸基人员的观测和操 纵,同时将各设备的信息进行优化处理,从而使综合 船桥系统比各设备单独使用时在保障船舶安全航行 和降低人员成本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27 ] 。 新一代 IBS 应至少具备以下特性:1)先进的体系架构,可考 虑应用 CPS 架构;2)强大的系统集成能力,融合不同 设备间的信息;3)最优航线设计能力;4)精确和可靠 的航迹控制技术;5)多目标避碰辅助决策系统;6)雷 达、电子海图、AIS 间的融合处理[28 ] 。 全球最大的船 舶设备供应商之一的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已经 开展了无人驾驶货船项目的研究,预计 10 年内将有 第一艘无人驾驶货船投入使用[29 ] 。 其提出的智能航 行框架包括远程控制、设备环境监控、决策支持、优化 操作、船舶自动化等功能模块,如图 6 [30 ] 。 图 6 智能航行框架 Fig.6 The architecture of intelligent navigation 3.4 智慧海事 海事监管对提高航运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智 慧海事监管是用信息化的手段全面打造海事监管的 新格局,在海事监管领域全面深入地利用信息技术, 第 6 期 严新平,等: 智能航运系统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