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目标 1.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 仪器的简单结构。 2.要求学生熟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酸度 计、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 3.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和各种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 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课 程 目标 1. 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的原理和 仪器的简单结构。 2. 要求学生熟悉常用分析仪器的使用(酸度 计、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 3. 要求学生初步具有根据分析的目的和各种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 宜的分析方法的能力
参考书目 1.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仪器分析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方惠群等.仪器分析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赵藻藩等.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邓勃等.仪器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5.李发美.分析化学学习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杨根元.实用仪器分析.(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沈淑娟.波谱分析法.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8.罗庆尧.分光光度分析.科学出版社 9.卢佩章等.色谱理论基础.科学出版社 10.陈国珍等.荧光分析法(二版).科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 北京大学化学系仪器分析教学组.仪器分析教程.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 方惠群等.仪器分析原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 赵藻藩等.仪器分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 邓勃等.仪器分析.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5. 李发美.分析化学学习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 6. 杨根元.实用仪器分析.(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 沈淑娟.波谱分析法.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8. 罗庆尧 .分光光度分析. 科学出版社 9. 卢佩章等.色谱理论基础.科学出版社 10.陈国珍等.荧光分析法(二版).科学出版社
参考期刊和网站 1.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期刊) http://www.ciac.jl.cn/fxhx 2.药物分析杂志中国药学会期刊) http:/ywfxzz.i periodicals. com. cn/default. html 3分析化学(日本分析化学会期刊) http://www.soc.nii.ac.jp/jsac/bunsekikagaku.html 4 Analytical Chemistry(美国化学会期刊) http://pubs.acs.org/journals/ancham/ 5. Analytical Communications英国皇家化学会刊 http://www.rsc.org/is/journals/current/analcoms/anppu b. htm
参考期刊和网站 1. 分析化学(中国化学会期刊): http://www.ciac.jl.cn/fxhx 2. 药物分析杂志(中国药学会期刊): http://ywfxzz.periodicals.com.cn/default.html 3. 分析化学(日本分析化学会期刊): http://www.soc.nii.ac.jp/jsac/bunsekikagaku.html 4. Analytical Chemistry(美国化学会期刊): http://pubs.acs.org/journals/ancham/ 5. Analytical Communications英国皇家化学会刊 http://www.rsc.org/is/journals/current/analcoms/anppu b.htm
仪器分析法简介 1.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强。电 分类2操作简便快速,易于终 定义 光 自动化及与计算机相连。 分 特点—3能够提供物质更多、更全 发展面的信息,如结构、价态、色 讠空间构型、微区分布等。 4.相对误差较大,一般5% 疫 5需要昂贵的专用仪器
仪器分析法简介 • 定义 • 分类 • 特点 • 发展 采用比较特殊或复杂的仪器 设备,通过测量物质的某些 物理、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变 化来确定物质的组成、含量 及化学结构等的一类分析方 法。 1.电化学分析法:电位分析法、电 解分析法、电导分析法、伏安法。 2.光学分析法: 发射光谱、吸收光 谱、散射光谱、折光分析、旋光分 析、旋光色散分析等。 3.分离分析法:气相色谱、液相色 谱、电泳。 4.质谱法 5.其他:热分析、放射分析、免疫 分析等。 1.灵敏度高,选择性较强。 2.操作简便快速,易于实现 自动化及与计算机相连。 3.能够提供物质更多、更全 面的信息,如结构、价态、 空间构型、微区分布等。 4.相对误差较大,一般5% 5.需要昂贵的专用仪器
仪器分析的发展 方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 确性、自动化或智能化、最大可能 地获取复杂体系的多维化学信息 型上季晚
仪器分析的发展 • 方向:高灵敏度、高选择性、高准 确性、自动化或智能化 、最大可能 地获取复杂体系的多维化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