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本章内容 简介分布系数 质子条件 酸碱溶液pH的计算 酸碱缓冲溶液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终点误差 应用 非水滴定
第2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本章内容 • 简介分布系数 • 质子条件 • 酸碱溶液 pH的计算 • 酸碱缓冲溶液 • 酸碱指示剂 • 酸碱滴定基本原理 • 终点误差 • 应用 • 非水滴定
第2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2.1酸碱平衡 酸碱滴定法 以酸碱反应(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应)为 基础的定量分析法 “酸度”决定各反应物的存在型体,影响 物质 在資鲨点的分布和平衡 (1)酸碱平衡理论 (2)各类酸碱溶液的pH值计算方法 (3)酸碱滴定基本原理和指示剂的选择
2.1 酸碱平衡 Ø酸碱滴定法 以酸碱反应(水溶液中的质子转移反应)为 基础的定量分析法 第2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
、酸碱质子理论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两性物质:既能给质子又能得质子的物质 HB+ H2o= b+ H3o 酸 共轭碱水合氢离子 acid conjugate base hydronium ion 酸碱共轭关系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的强度
一、酸碱质子理论 • 酸:溶液中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 • 碱:溶液中凡能接受质子的物质。 • 两性物质:既能给质子又能得质子的物质。 理解酸碱质子理论: HB + H2O B- + H3O+ 酸 共轭碱 水合氢离子 acid conjugate base hydronium ion 酸碱共轭关系 酸碱反应的实质 酸碱的强度
1、酸碱共轭关系「共轭酸,·共轭碱+H HCO=H +co 2)HoCO=HI+hco (3)NH4=H++NH3 )+NH2-(C2H4)-NH3=NH3-(C2H4)-NH2+H (乙二胺盐) (乙二胺盐) (5 tNH CHo COOH=NH.CHoCOO+h (氨基酸盐)(氨基酸) (1)酸碱可以是中性分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2)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共轭酸碱对中,可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 问题:H的共轭碱是什么型体?H2O是酸还是碱?
共轭酸 共轭碱 + H+ 2- 3 - 1 HCO H CO () - 2 H2CO3 H HCO ( ) 3 NH4 H NH3 ( ) (乙二胺盐) (乙二胺盐) ( ) ( ) ( ) 4 NH3 C2H4 NH3 NH3 C2H4 NH2 H (1)酸碱可以是中性分子、阴离子或阳离子。 (2)同一物质在不同的共轭酸碱对中,可表现出不同的酸碱性。 氨基酸盐) 氨基酸) ( ) ( ( 5 NH CH COOH NH CH COO H - 3 2 3 2 H2O是酸还是碱?
2、酸碱反应的实质—质子的转移 酸碱半反应: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酸的离解: 水的自递: HAC=H+Ac H,O+H=HtO H+Hoo=hro H,O=H+Oh 口AcLO=HO+Ac H,O+H2O=H3O+OH 忙:直Ae=r+AC 碱的离解: 酸碱反应: Nh+hT=Nh HAC=H+ +Ac HO=H+OH NH3+H*t=NH4 +0=NHI +OHT HAC+NH3=Ac+NH4
酸的离解: HAc H Ac HAc H O H O Ac H H O H O HAc H Ac 2 3 2 3 简化: 碱的离解: NH H O NH OH H O H OH NH H NH 3 2 4 2 3 4 水的自递: H O H OH H O H O H O OH H O H OH H O H H O 2 2 2 3 2 2 3 简化: H+ H+ H+ 酸碱半反应: 酸给出质子和碱接受质子的反应 酸碱反应: HAc=H+ +Ac - NH3+H+=NH4 + HAc+NH3=Ac -+NH4 +